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項目上海啟動建設 打造全球傳統醫學總部...

2020-12-22 上海新聞網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項目將推進傳統醫學國際標準化發展。上海中醫藥大學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16日(記者陳靜)作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的重大項目之一,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項目16日正式啟動,以解決中醫藥國際標準化戰略推進過程中的深層次問題,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打造全球傳統醫學的總部。

  上海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曹錫康當日表示,該中心將致力掌握中醫藥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權,推進傳統醫學國際標準化發展,提升上海中醫藥標準化在世界的地位,引領長三角區域成為全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新高地。

  近年來,中醫藥國際化已成為國家戰略,中醫藥國際標準化是推動實現中醫藥國際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基礎。曹錫康表示,該中心建成後,對於建立具有中國原創性產業特色的中醫藥國際標準,傳播中國文化、參與國際治理體系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2009年3月,上海中醫藥大學就承擔了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相關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項目。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249)秘書處在上海中醫藥大學設立,至今已發布64項中醫藥國際標準。2014年12月,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WFCMS)標準化建設委員會「落戶」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在中醫藥國際標準制定、研究、推廣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為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發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據悉,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將以3個國際組織的工作機構為核心、以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相關研究機構為基礎,秉承國際標準化的理念,創新體制機制,實行開放式、國際化、跨行業、多元化的運行模式,努力建成世界傳統醫學標準化高地和研究中心。

  校方透露,中心將構建五大科學研究平臺: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平臺、中醫藥防治慢性病國際標準化研究平臺、中醫臨床醫學技術國際標準化研究平臺、中醫藥國際表型組學研究平臺和中藥新藥創新國際標準化研究平臺。

  建成後,中心將進一步創新機制體制、實現資源共享和高效協同,將有力推進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建設,並以此帶動中醫藥國際貿易,更好地服務於國家「中醫藥國際化」戰略和「中國標準走出去」戰略。(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王丹沁  

相關焦點

  •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打造全球傳統醫學總部
    中心將以3個國際組織的工作機構為核心、以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相關研究機構為基礎,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打造一個全球傳統醫學的總部。中心項目的啟動是市委市府落實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部署,也是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成為上海中醫藥大學全面開啟「十四五」時期建設的新起點。
  • 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
    新華網上海12月17日電(記者仇逸)16日,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張江校區舉行。中心項目的啟動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部署,也是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舉措。
  •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
    今天上午,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張江校區舉行,中心將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據介紹,該中心將以3個國際組織的工作機構為核心、以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相關研究機構為基礎,秉承國際標準化的理念,創新體制機制,實行開放式、國際化、跨行業、多元化的運行模式,努力建成世界傳統醫學標準化高地和研究中心,進而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打造一個全球傳統醫學的總部。
  • 開啟中醫藥發展新引擎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
    該中心項目的啟動將成為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全面開啟「十四五」時期建設的新起點。 工作機構為核心、以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相關研究機構為基礎,秉承國際標準化的理念,創新體制機制,實行開放式、國際化、跨行業、多元化的運行模式,努力建成世界傳統醫學標準化高地和研究中心
  • 開啟中醫藥發展新引擎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儀式12月16日在張江校區舉行。該中心項目的啟動將成為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全面開啟「十四五」時期建設的新起點。活動現場據悉,研究中心將以3個國際組織的工作機構為核心、以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相關研究機構為基礎,秉承國際標準化的理念,創新體制機制,實行開放式、國際化、跨行業、多元化的運行模式,努力建成世界傳統醫學標準化高地和研究中心,進而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打造一個全球傳統醫學的總部。
  • 總建築面積近5萬㎡,上海中醫藥大學一個重量級研究中心啟動建設
    作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的一個重大項目,該中心具有「部市共建」和「合作共建」的平臺功能,建成後將進一步創新機制體制、實現資源共享和高效協同,有力推進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建設,並以此帶動中醫藥國際貿易,更好地服務於國家「中醫藥國際化」戰略和「中國標準走出去」戰略。
  • 總建築面積近5萬平米,上海中醫藥大學一個重量級研究中心啟動
    該中心項目的啟動是上海市委市府深入貫徹落實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部署,也是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並成為上海中醫藥大學全面開啟「十四五」時期建設的新起點。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群宣布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項目正式啟動。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翻譯與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揭牌 建設粵港澳大...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國際傳播高峰論壇(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12月6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蘇紅 廖曉鍵)12月5日,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翻譯與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國際傳播高峰論壇廣州中醫藥大學大學城校區舉行。
  • ...一所高校基建項目開工!浦東「象牙塔」裡正新建的設施,小布帶你看
    黃鋼表示,學校將進一步整合學校辦學資源,與教學研究型醫學院校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紮根國際醫學園區,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將上海健康醫學院加快創建成為具有應用型、特色性、國際化的健康類高等醫學院校。小布了解到,浦東的「象牙塔」裡還有多項基礎建設工程在去年年末今年年初陸續開工,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一起去看看吧!
  • 上海交大文創學院攜手上海中醫藥博物館舉行中醫藥文化全球傳播與...
    為響應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加快中醫藥發展,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與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副校長陳紅專籤訂合作協議,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並在上海交大文創學院與上海中醫藥博物館同時掛牌。
  • 應對老齡化等趨勢,上海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啟動新一輪學科布局
    十年耕耘,畢業生成為康復行業生力軍 上海中醫藥大學作為中國式康復的開拓者,堅持中西醫並重,力促中醫藥、中華傳統體育與現代康復技術融合,致力創建中西醫並重的現代康復學科體系,發展中國特色康復醫學,走出了一條「國際標準,中國特色」交叉融合的康復醫學發展之路。
  • 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打造多主體「超級醫院」
    圖為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  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是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支持下,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設的國際醫學中心。中心於2010年3月獲批立項啟動,佔地100公頃。  目前,醫學中心匯聚了1個醫技共享服務平臺,2家國際綜合醫院、10家高端專科醫院及若干個特色門診部。醫療服務覆蓋兒科、婦產科、骨科、康復、腦科、腫瘤、醫療美容等方面。
  • 中醫藥走向國際,這門語言少不了
    三年前,國家發布《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其中提到計劃今年頒布2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而事實上,截止到目前,針灸針、板藍根、枸杞等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頒布的中醫藥國際標準已達65項,還不包括已立項在研的30個項目。
  • 以針灸為引領 打造中醫藥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發展格局
    國醫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學敏,世界衛生組織傳統補充醫學協調員張奇,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弗拉基米爾·諾羅夫,哥斯大黎加前總統何塞·馬裡亞·菲格雷斯·奧爾森為大會召開發來視頻祝賀。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秘書長麻穎主持大會開幕式。開幕式結束後,吳以嶺、沈遠東、巴西衛生部整合與補充醫療實踐國家協調員丹尼爾·阿瑪多、曹洪欣、劉保延分別作主旨報告。
  • 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大事記2017-2019
    本次會議內容涉及新發再發傳染病預防和應對、健康老齡化、慢性病防控、信息通信技術在衛生領域應用以及傳統醫藥等領域的議題。會議通過了《第10屆中日韓衛生部長會議聯合聲明》。為落實三國衛生部長會議精神,腫瘤防治和診療將成為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的一項重要課題,以此打造中日韓腫瘤防控研究中心(國際腫瘤診療中心),合力共建世界一流腫瘤診療高地。
  • 上海中醫藥大學新農科協同育人機制創新項目入選教育部新農科研究...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首批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名單,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教學副院長沈嵐教授主持的「基於標準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中藥+農林』協同育人模式探索」項目入選。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專業為教育部「雙一流」學科建設專業,在歷次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始終位列全國第一,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又再次獲評A+。
  • 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成立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
    5月17日電 5月16日 ,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在交大紫竹國際教育園區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  徐建光在致辭中表示,上海中醫藥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多年來始終保持緊密的聯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校合作培養對於學生學習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和積極作用。他表示,未來兩校將開啟合作的新篇章,構建起更緊密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進中醫藥文創研究實踐,合作建設高水平文創產品展示中心和示範性中醫藥特色旅遊文化基地,為中醫藥事業尤其是中醫藥文化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
  •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啟動
    &nbsp&nbsp&nbsp&nbsp「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啟動。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供圖&nbsp&nbsp&nbsp&nbsp「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啟動 全面覆蓋學科分支&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上海12月5日電 (記者 陳靜)「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5日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正式啟動。
  • 「匯聚全球精彩 放眼馬術未來」,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項目啟動
    項目啟動儀式上,揭幕了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實景模型,播放了國際馬術中心模擬展示介紹短片,第一次向市民以影像方式演示了中國首座舉辦頂級賽事的永久性專業馬術場館全景。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許琦,中國馬術協會秘書長鍾國偉,環球馬術冠軍賽主席揚·託普斯,上海久事集團副總裁、久事體育集團董事長樊建林,華東建築集團副總裁、總建築師沈迪,久事體育集團總經理姚冷,世博文化公園建設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彭貴平出席本次儀式。
  • 中醫藥合作擴大全球朋友圈
    北京市副市長盧彥介紹,藉助「一帶一路」倡議的契機,通過京交會等國際交流平臺,北京不斷推進中醫藥國際合作,先後與西班牙、匈牙利等國及港澳臺地區籤署合作協議,為中華傳統醫學成果的全球共享發揮了積極作用。黑龍江醫療實踐可追溯到2000年前甚至更早,逐漸形成以高仲山、馬驥、韓百靈、張繼等四大名醫為代表的龍江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