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千手觀音,體現菩薩普度十法界」

2020-12-16 南無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在地獄接受佛教化,在餓鬼裡接受佛教化,在畜生裡接受佛教化。諸佛菩薩普度眾生,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

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楞嚴經舉三十二應,法華經舉三十三身),面孔三十二個都是菩薩相,表法意思錯了。

這三十二相,有佛相、菩薩相、聲聞、緣覺,十法界的相,有餓鬼相、畜生相、地獄相,表示觀世音菩薩普度。

所有相全是菩薩相,觀世音菩薩(好像)只度菩薩,菩薩之外都沒有,(造)像不是這種作法。

我以前想了一個方法,觀音菩薩像應該怎麼作?像四川戲劇表演的變臉,搖頭一變就變個樣子,那是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

這個世間,各種不同族群、不同宗教的相,全是觀音菩薩,不同的畜生相,不同餓鬼相,變起來才有味道。

大陸有個表演千手觀音,當中第一個人,主演的要變臉,那他的演出就精彩了。可惜就少了這一招,觀世音的精神沒有體現出來。

能用這一招,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完全體現出來。所以主演的角色,站在當中的,要學會變臉。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科注】139集

簡體版僅供參考

完整閱讀請以正體版為準

相關焦點

  • 千手觀音菩薩像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宋代絹畫  高176.8釐米, 寬79.2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密教的六觀音之一。據《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載,觀音菩薩於往昔聞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發具足千手千眼之願,而即刻得其身。若有眾生能供奉此尊菩薩,誦持大悲神咒,菩薩將以千手護持,千眼照見來救度眾生。
  • 東亞文明是中國,中國是主(淨空老法師)
    誠如《論語.學而》所言:「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誠孝之至,可通神明,光四海,則漢學得以奠基;誠如《無量壽經》所云:「應勤修行,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誠敬之至,可繼絕學,耀門楣,則漢學得以光顯。此乃漢學院之表法深義。孔子在世時,曾經「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體現出孔老夫子尊師重道的精神。
  • 祈誠屬想 觀音放光|東晉慧虔法師
    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自大法東來,親證三昧,現生得道而往生者,與具足煩惑,仗佛慈力得以帶業往生者,何可勝數!>DT-014-0003_慧虔_320kbs04:45來自慈光親愛的各位聽眾,大家好,今天為您帶來東晉時期高僧慧虔法師的往生故事。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施藥觀音)
    《普門品》曰:「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施藥觀音是施與良藥除治眾生〝身〞〝心〞兩面病苦的觀音。《普門品》偈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估。』施藥觀音又名施樂觀音。此觀音是因憐憫人間疾苦,為眾生消除苦痛,而謀取治病藥草所得名。
  • 海賢老和尚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尊稱淨土宗第十四代祖師當之無愧 | 淨空老法師
    淨空老法師慈悲開示我們再往下看,還是介紹大勢至菩薩。「據《首楞嚴經》,大士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與觀世音菩薩,同為阿彌陀之脇士」。這幾句話,都是《楞嚴經》上的話。他怎麼成就的?他是念佛成佛的。
  • 淨空法師: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太上感應篇77】
    所以我們就曉得,十法界決定不是平等的,不平等就不可能安全,社會安全做不到。所以古聖先賢用教學的方法、教育的方法,教導富有的人應當布施,幫助貧窮的人;教導貧窮的人要了解三世因果,我們這一生所受的果報是自己所做的,不要去怨天尤人。只有用教學的方法,使大家心平下來,事不平,只要心平下來就行。所以貧賤之人他也能夠積德行善,將來果報就殊勝了。富貴之人不懂得積德修善,他福報享完了,來生就沒有了。
  • 淨空法師:佛菩薩形像之所以有功德,這裡頭有兩重意思
    你看菩薩有三賢十聖,十住、十行、十回向,必須修回向之後這才能登地,就是地上菩薩。為什麼?因為三賢菩薩修的是菩提心,我們講的發菩提心,發了得要修,換句話說,發了之後你要把它做到。十住菩薩修「直心」,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至誠心,儒家講的誠意,十住菩薩修誠意,待人接物都要誠意,不管對待什麼人,不管在什麼境界,都真誠,這是菩薩道的基礎。十行菩薩修「深心」,換句話說,就是修善根。
  • 東寶·仲巴活佛為淨空法師造住世祈禱文!恭請為師父上人...
    藏密祖師蓮花生大師(752~804年住藏)被推為彌陀甚深密意、觀音菩薩大悲願心、大勢至菩薩威猛證悟力之合一化現,蓮師的淨土鄔金銅色山亦是彌陀極樂淨土的「分支機構」。藏地諸多大眾共修的儀軌中,前行部分大都奉彌陀為法身佛而深切祈請,結行部分也大都回向極樂。獲大成就的祖師大都發願命終之時即刻前往極樂世界覲見彌陀,請求授記,再返娑婆救拔眾生。可見,藏密的淨土法門與其他諸多法門同時誕生,歷經千年而彌新。
  • 淨空老法師:大地震為什麼寺廟也保不住呢?
    絕對不是蓋一個寺廟,塑幾尊佛菩薩的形像,這個地方就靈,沒這回事情。諺語常講:「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哪裡是這種道理!佛法興不興盛在人心,人心向道,佛法就興旺。過去古人常講:「有廟無道,不能興教」,那個廟裡有沒有道?有沒有一個真正修道人?你說廟裡那麼多人,但是各個人修道難,不容易,總得有一兩個真正修道的,這個地方就有福。如果真正修道的一個都沒有,災禍不能夠避免,所以要問有沒有真正修道的。
  • 淨空老法師:求佛不靈的緣故,你知道是什麼嗎?
    我在早年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導我,他老人家非常堅定肯定的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佛氏門中諸位要記住,佛是什麼?覺。「佛氏門中」就是說覺悟的門中,覺悟不是迷惑,有求必應。我都問這個問題:「業障是肯定有,如何消除?」大師告訴我:「懺悔。」同時又告訴我:「懺悔不是教你去拜懺,你去拜大悲懺、拜梁皇懺、拜什麼樣的懺,未必能把業障消除掉。」我問:「那要怎麼懺悔法?」大師告訴我:「懺悔是『後不再造』,這才叫真正懺悔。就是你知道自己的過失,趕快改正過來,這叫真懺悔。」
  • 觀世音菩薩救世精神
    然而,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怎樣度過人類未來的災難,我想這是每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們所關心的問題,但誰也想不出一個妥善防衛自救的方法,可以度過未來的劫難。「伊涇伐羅」,譯為自在的意思,含有「君王」或「君主」的意義。兩個名詞聯合起來,譯為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觀世音自在。觀世自在者,或譯為窺音,或觀音聲,略稱觀音,或聖觀音義。大唐西域記第三:「阿縛盧枳低涇伐羅,唐言觀自在,若分語言譯音,阿縛盧枳多,譯為『觀』,伊涇伐羅,譯為『自在』,舊譯光世音,或觀世音,或觀世自在,皆偽謬也」。
  • 佛菩薩的事業是教育,佛陀教育(淨空老法師)
    淨空老法師慈悲開示「不舍菩薩業供養」。什麼叫菩薩業?業是事業;菩薩,什麼叫菩薩?張載說得很好,張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菩薩。這個人真正發心,犧牲奉獻,為整個人類謀幸福,為國家、民族的發揚光大,不為自己,這是菩薩。為自己是凡夫、是眾生,凡夫只知道是自己,菩薩不是的,菩薩認識整個宇宙是一體,一切眾生是一體。所以阿彌陀佛在哪裡?每個人都是阿彌陀佛。文殊、普賢在哪裡?
  • 淨空老法師講《地藏菩薩本願經》第10集
    「師」是老師,「長」是長輩。我們要提倡,我們不做,等誰去做?我們在這個地方,有一些老法師到這邊來訪問,或者我們到別的地方去拜訪其他的老法師。我們要明瞭,他的年齡比我們大,他出家的時間比我們久,戒臘比我們高,在座席上一定要請他坐上座。我們雖然是客人,是他的上賓,我們也要把上位讓給他。為什麼這麼做?尊師重道。千萬不要人家一讓你,你就端端正正坐在這上面;這可以的,不是不可以。為什麼?
  • 【觀音面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千手觀音形像諸經儀軌所說,頗不相同,《楞嚴經》云:觀世音菩薩,以圓證無上道故,能觀眾多妙容,由一首乃至一百八首丶千首丶萬首丶八萬四千爍迦羅首。由二臂四臂,乃至一百八臂丶千臂丶萬臂丶八萬四千母陀羅臂。由二目三目,乃至一百八目丶千目丶萬目丶八萬四千清淨寶目。
  • 淨空法師:如何得堅牢地神保護?
    1.淨空法師念佛(四字特慢我們今天發心,跟釋迦牟尼佛學,跟無量壽佛學,跟地藏菩薩學,遠離十惡業,不但我們不造十惡業,回過頭來修十善。接著看底下,這還是經文,因為當中有經文省略掉,「若修十善業,與上相違」,我們修十善。十善是: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身善;口「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口善;意裡頭「不貪、不瞋、不痴」,我們反過來修十善業。
  • 淨空法師:【安住水月道場,一切法無所有】
    菩薩應化在九法界,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轉惡為善,轉凡為聖,菩薩永遠住在般若當中,也就是永遠安住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 農曆六月十九,恭逢觀音菩薩成道日,感恩觀音菩薩弘揚地藏法門
    願功德普皆回向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業障消除離苦得樂,共願同生求生淨土共證早證菩提。觀世音菩薩,慈悲心腸,千處祈求千處應,救度塵世苦難眾生!觀音,又稱觀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俗稱觀音菩薩、觀音娘娘。是四大菩薩之一,是阿彌陀佛座下的尚首菩薩。在佛教中、民間被奉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的菩薩,遇難眾生祇須誦念其名號,其即前往拯救解難,故名觀音。此日念佛、誦經、持咒、放生猶為殊勝,具大功德。
  • 觀世音菩薩普門(水月觀音)
    就像惠能大師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十方法界中有:『佛道、菩薩道、緣覺道、聲聞道、天道、人間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等十法界。佛陀告知眾生:「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觀世音成道日#組圖:古今歷代觀音菩薩繪畫造像珍品
    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事證──法苑珠林:晉竇傳,河內人,永和中,為高昌步卒呂護俘執之。同伴七人,共系獄,克日將殺。僧支道山,時在護營中,與傳相識。聞其被禁,往候之。傳謂曰:「今命在頃刻,能相救乎?」山曰:「若至心念觀音,必有感應。」傳遂專心默念三晝夜,械鎖忽自解。傳念同伴桎梏,何忍獨去,復懇菩薩神力普濟。言畢,餘人皆以次解脫,遂同遁。
  • 淨空法師 :光目女的故事.
    她在佛像面前發願,這是「感」,明顯之感,立刻得到佛明顯之「應」。她聽到佛的聲音,佛告訴光目:妳『大慈愍』。這是真正如來的大慈大悲,普度一切眾生。『善能為母』,妳這個願心、大慈愍心,是因為妳母親墮惡道的因緣,妳才發的。   【吾觀汝母。十三歲畢。舍此報已。生為梵志。壽年百歲。】   佛告訴她:妳的母親業報轉了,願一發就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