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鄉:黑膜馬鈴薯種植撐起「增收傘」

2020-12-22 騰訊網

春耕時節,當記者走進鳳山鄉池灘、上溝等村的田地時,看到當地的群眾正在搶抓墒情鋪黑膜,為接下來的馬鈴薯種植打好基礎。

今年,鳳山鄉充分考慮當地實際,在農業產業發展中挖掘馬鈴薯的生產潛力,全力打造黑膜馬鈴薯種植示範基地,進一步提高出薯產量,提升薯品影響力,著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助推這裡的群眾實現持續穩定增收的目標。

鳳山鄉副鄉長馬永華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在池灘村、上溝村打造馬鈴薯示範基地,已經組織兩個村的婦女100多名,計劃利用20天的時間全部播種完成。目前,馬鈴薯籽種、肥料等已全部到位。「我們在鳳山鄉打造2100畝高質高效黑膜馬鈴薯種植示範基地,其中,池灘村1350畝,上溝村750畝,涉及農戶338戶,通過招投標,將種植示範基地建設承包給關卜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並組織合作社集中投入機械設備,全力推進黑膜馬鈴薯全程機械化耕作,縣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汪佐輝說道。

隨著全縣復工復產工作的有序推進,春耕生產也列在其中,緊跟其後,各鄉鎮紛紛利用大好時節,搶抓墒情、播種各類糧食作物,而鳳山鄉黑膜馬鈴薯播種走在了各兄弟鄉鎮的前面,目前,已在全面展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關卜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鳳山鄉開展黑膜馬鈴薯播種
    春耕時節,當記者走進鳳山鄉池灘、上溝等村的田地時,看到當地的群眾正在搶抓墒情鋪黑膜,為接下來的馬鈴薯種植打好基礎。今年,鳳山鄉充分考慮當地實際,在農業產業發展中挖掘馬鈴薯的生產潛力,全力打造黑膜馬鈴薯種植示範基地,進一步提高出薯產量,提升薯品影響力,著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助推這裡的群眾實現持續穩定增收的目標。
  • 田林縣浪平鎮:特色產業撐起「致富傘」
    陳靜秀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7月16日電 題:田林縣浪平鎮:特色產業撐起「致富傘」     作者 楊志雄 陳靜秀     穿越岑王老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者來到廣西百色市田林縣浪平鎮塘合村姬松茸基地,村民們正忙著採摘、修剪、清洗、烘乾姬松茸。
  • 甘肅省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
    我省推進馬鈴薯標準化綠色種植技術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記者近日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我省在農業農村部的支持指導下,持續強化現代科技、現代裝備和現代旱作農業技術在馬鈴薯產業中的集成應用,切實提高馬鈴薯標準化綠色化種植水平。
  • 小小姬松茸撐起「致富傘」
    浪平鎮:小小姬松茸撐起「致富傘」 www.gxbszx.gov.cn  2020-07-15 09:17  閱讀:18164次  作者:黃榮盛  編輯:吳黃蘭  來源:右江日報
  • 如何種植馬鈴薯?
    如何種植馬鈴薯?馬鈴薯品種很多,一般按照塊莖成熟早晚可分為五種類型。即早熟品種、中早熟品種、中熟品種、中晚熟品種、晚熟品種。冀東一帶菜農習慣在春季種植早熟品種,從出苗到成熟為55~75天,如克新五號、豐收白、早大白等。一、春薯栽培。
  • 又一個畝產過萬斤的馬鈴薯品種!
    「從測產結果以及兩膜覆蓋、膜外滴灌、有機肥替代和節水節肥等種植技術上來看,我們發現石家莊市農科院的馬鈴薯種植技術值得我們學習並推廣。」在測產現場,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天水綜合試驗站站長呂汰說。2014年,「石薯1號」通過省審,填補了河北省二季作區沒有審定馬鈴薯品種的空白。
  • 高臺村推進馬鈴薯產業鏈融合發展
    高臺村圍繞馬鈴薯主導產業,建成了原原種、原種、一級種三級種薯繁育體系,解決本村馬鈴薯品種退化、老化,產量低、易受病蟲害侵害的問題。同時,藉助科技扶貧指導員力量,正在配套建設10個標準化20噸馬鈴薯儲藏窖,初步實現良種自給目標。
  • 水稻冬閒田可種植馬鈴薯嗎?種植什麼品種較好,如何種植管理?
    馬鈴薯是喜涼怕熱作物,生長發育最適宜溫度為17-21℃,溫度高了會抑制薯塊的生長,晝夜溫差大有利於高產。南方地區夏季氣溫高,不適宜夏季種植馬鈴薯,一般冬季種植馬鈴薯,3-5月份收穫。種植也要考慮前後茬作物及氣候對馬鈴薯出苗結薯影響,避免爭地情況,避免播種過早氣溫高導致馬鈴薯爛種而影響出苗。根據江西、廣東兩地的主推技術看,廣東地區冬種馬鈴薯適時時期為10月20日至12月30日,江西贛南、贛中地區12月中下旬-1月上旬,贛北、贛東北等地區1月上中旬-2月上旬。1、水稻冬閒田可種植馬鈴薯嗎?
  • 今年蘭州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農民種植馬鈴薯人均貢獻500元...
    其中20多萬畝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村,與貧困區域高度重合,通過品種技術集成改造提升和增產增收的潛力巨大,種薯生產呈穩步發展。全市現有馬鈴薯持證企業6家,專業合作社43家,脫毒種薯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以上,年生產種薯10萬噸,貯藏能力6萬噸。依託甘農大、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和市縣種子機構,篩選出了一批抗旱耐病中晚熟品種,以及適合北繁南種的中早熟品種,建立了搭配合理的良種結構,使全市馬鈴薯品種結構逐步優化。
  • 撐起「防貧傘」 築牢「防貧堤」 ||我州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效防...
    邊王村養蜂戶在檢查蜂王培育設施 邊王村作為國務院扶貧辦掛牌督戰的極貧村,山高路遠坡陡谷深,在去年脫貧出列後,村兩委在縣、鎮的部署下,繼續幫扶脫貧戶做好庭院養雞、庭院種植黑皮雞樅增收,村集體養牛分紅、油茶種植致富等特色產業
  • 今年蘭州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農民種植馬鈴薯人均貢獻500元以上
    穩定提高了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目前,全市共種植馬鈴薯40萬畝。其中20多萬畝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村,與貧困區域高度重合,通過品種技術集成改造提升和增產增收的潛力巨大,種薯生產呈穩步發展。全市現有馬鈴薯持證企業6家,專業合作社43家,脫毒種薯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以上,年生產種薯10萬噸,貯藏能力6萬噸。依託甘農大、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和市縣種子機構,篩選出了一批抗旱耐病中晚熟品種,以及適合北繁南種的中早熟品種,建立了搭配合理的良種結構,使全市馬鈴薯品種結構逐步優化。
  • 西吉:一顆馬鈴薯的成長之旅
    馬鈴薯從昔日的「救命蛋」,發展成研發、種植、加工、營銷、文化、生態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託起當地群眾的小康夢想,科學化、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延伸到千家萬戶,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深耕田野一粒種子收穫無限希望2020年2月,自治區集中採購550噸援助湖北物資,其中包括西吉縣紅耀鄉小莊村的150噸馬鈴薯。
  • 2018年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和分布情況
    據悉,2010年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超過500萬畝的省(區、市)有內蒙古、貴州、甘肅、四川、雲南、重慶,總種植面積達5065萬畝,佔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的65%。P2.2008年我國各地區馬鈴薯種植面積及所佔比例
  • 馬鈴薯種植如何實現高產
    本文就廣大馬鈴薯種植戶關心的如何實現高產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一、科學選地,精細整地1、做好輪作不耐連作是馬鈴薯的特性,因此,種植馬鈴薯要選擇三年間沒種植過馬鈴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塊。馬鈴薯種子對連作反應很強烈,種植上一定要避免。
  • 湖北鄖西縣:引進羊肚菌 為居民撐起致富傘
    湖北鄖西縣:引進羊肚菌 為居民撐起致富傘發布時間:2020-12-1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近些天,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安家鄉長崗嶺村村民正忙著給自家農田鬆土、整地,準備擴建羊肚菌種植大棚。     以前,長崗嶺村因為沒有產業支撐,全村一半以上都是貧困戶,是典型的高山貧困村。
  • 馬鈴薯大壟雙行覆膜蓋土栽培技術,能抗旱防澇,還擔心不高產嗎?
    近年來,隨著交通業的發展,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鎮寧自治縣馬鈴薯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農民積極性越來越高。不僅作為蔬菜生產調整產業結構,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也成為我縣最具生產優勢和開發前景的糧食作物之一,每年種植2700hm2以上。隨著馬鈴薯產業不斷發展,簡單粗放的種植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生產需要,許多新技術應運而生,得到推廣應用。
  • 高產量馬鈴薯,如何進行盆栽種植?了解具體的種植方式
    土豆又被成為馬鈴薯,是一種深受全世界人民喜愛的蔬菜,而我國也是出產馬鈴薯的第二大國,種植馬鈴薯的人數還是比較的多。這種蔬菜營養豐富口感好,可以被用作主菜也可以作為配菜食用,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還是很高的。這種蔬菜的出產量較高,對環境的要求不高,很多地區都是可以種植,由於近幾年蔬菜的價位上漲,很多家戶嘗試自己在陽臺採用盆栽的方式種植馬鈴薯,種植技巧有哪些呢?一起了解下。
  • 綠色無公害馬鈴薯栽培技術,學會以下種植要點,就能有效高產
    綠色無公害馬鈴薯栽培技術,學會以下種植要點,就能有效高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為了保證食品安全,一些綠色無公害的馬鈴薯種植更能迎合現代人的飲食需求
  • 用心做好「護學崗」 全力撐起「安全傘」
    用心做好「護學崗」 全力撐起「安全傘」 2020-12-18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富島「聚氨鋅」馬鈴薯種植沽源譜新篇
    由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化學」)和聯合惠農農資(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惠農」)聯合主辦的「中國馬鈴薯作物營養與施肥技術論壇暨富島馬鈴薯專用肥現場觀摩會」在這裡隆重召開,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內蒙古農科院、內蒙古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專家以及河北、內蒙古、陝西、甘肅等北方馬鈴薯主要產區的種植大戶共計200餘人齊聚一堂,見證富島「聚氨鋅」馬鈴薯專用肥的神奇功效,共商馬鈴薯高效種植及深加工價值提升等產業發展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