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
記者從蘭州市種業監督中心了解到
2020年
全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
對全市種植馬鈴薯的農民
人均貢獻達到500元以上
穩定提高了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
目前,全市共種植馬鈴薯40萬畝。其中20多萬畝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村,與貧困區域高度重合,通過品種技術集成改造提升和增產增收的潛力巨大,種薯生產呈穩步發展。全市現有馬鈴薯持證企業6家,專業合作社43家,脫毒種薯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以上,年生產種薯10萬噸,貯藏能力6萬噸。依託甘農大、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和市縣種子機構,篩選出了一批抗旱耐病中晚熟品種,以及適合北繁南種的中早熟品種,建立了搭配合理的良種結構,使全市馬鈴薯品種結構逐步優化。
我市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多次與南方冬作區雙向對接,主動在外埠設點試驗,並派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服務。2020年已向福建、廣西、廣東、浙江、江西及本省外市州等地供應種薯3000多噸。在全市廣泛推廣應用豐產抗病脫毒種薯的同時,我市還良種良法集成推廣,組裝配套了川水區高壟覆膜、山旱地壟作覆膜側播等多種栽培模式,示範田正常年份平均畝產超過3000斤。
2015,原國家農業部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2016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推進馬鈴薯主食開發並出臺《關於推進馬鈴薯主食開發的指導意見》。2017年-2019年,蘭州啟動了《蘭州市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編制專項預算並獲批,同時制定出臺了《蘭州市馬鈴薯產業精準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正在全市強力推進馬鈴薯主糧化戰略實施。
隨著全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三年內全國玉米調減5000萬畝,馬鈴薯調增2000萬畝,擴增的重點區域是中原二季作區(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西南混作區(雲南、貴州、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等)、南方冬作區(廣東、廣西、福建南部、雲南南部、海南等)。上述區域因高溫高溼不能留種,所需種薯都從西北(甘肅、青海、寧夏)、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華北(內蒙古中西部)等一季作區外調,全國種薯需求旺盛。
據市種業監督中心副主任胡朝棟介紹,榆中北山、永登西北等貧困山區屬馬鈴薯種薯擴繁優勢帶,生產的種薯質量高、芽眼飽滿、耐貯運。經過連續多年在冬播區開展同一品種不同種源比較試驗,證明蘭州提供的種薯貯存性、出苗整齊度好,克服了以往的缺苗斷壟和爛種,降低了田間病害的發生。
為此,蘭州市通過建設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使農民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實現了南北方互利共贏。同時,馬鈴薯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的特點,用水、用肥、用藥較少,水分利用效率遠高於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在同等條件下,單位面積蛋白質累積分別是小麥的2倍、玉米的1.2倍。
在蘭州擴大馬鈴薯種植,尤其在乾旱、半乾旱山區有利於減少農業用水、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引領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有助於資源可持續利用。
為此,我市積極發展各類馬鈴薯合作社、聯合社、聯盟等合作組織,每年新增各類合作社組織10家以上。同時,按照標準化或規範化高產田的要求,重點抓好6-8個千畝基地建設,並與光大、內蒙華頌、重慶曙光、江西芋薯、廣西桂福園等公司開展訂單種薯繁育。2019年,蘭州在冬作區銷售小整薯500萬粒以上,切塊種薯600噸以上。
目前,我國長江以南地區馬鈴薯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且種植茬口靈活,從當年9月至翌年5月均有種植。因受高溫高溼氣候制約,所需種薯全部從長江以北地區(主要是內蒙和黑龍江地區)調入,冬播區部分企業雖然在內蒙等地建立了種薯繁育基地,但種薯缺口依然很大,更重要的是成本高尤其是距離遠,不能滿足當地生產的需要。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蘭州市地處中國陸域版圖幾何中心,距離廣東、廣西、福建等冬播區相對要近,在蘭州建立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將大大降低運輸成本,在物流運輸方面優勢明顯。基於此,近年來,我市通過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市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積極爭取各類資金2000多萬元,主要用於種薯補貼、貯藏庫建設、病蟲害防治及集成技術攻關、人才支撐和新品種試驗示範等。通過組建產業興旺組、科技人員服務團隊和柔性引進高層次專家、蘭州市重點人才實施基地以及籌建專家工作站等項措施,為全市馬鈴薯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搞好技術服務和提供人才支撐。
據了解,目前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40萬畝左右,重點在榆中北山、永登西北片等乾旱半乾旱山區種植。鮮薯年產量達到60萬噸以上,馬鈴薯產業為全市農業增加值的貢獻超過4億元以上,蘭州市馬鈴薯產業力爭直接帶動農戶5000戶1萬人以上、輻射帶動農戶1萬戶2萬人以上。正常年份,貧困區脫毒馬鈴薯每畝增產1000斤500元以上。
與此同時,12月15日,記者從日前舉行的全市馬鈴薯種薯「南種北繁」 生產基地建設培訓暨推進會了解到,根據目前我市馬鈴薯產業發展形勢及全國馬鈴薯市場動態,我市將重點抓好馬鈴薯質量體系建設、品牌建設、種薯基地建設、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控等方面的工作,以進一步開拓市場,樹立企業、合作社品牌,凝心聚力,共同做大做強蘭州馬鈴薯產業。
此次會議旨在推動蘭州馬鈴薯產業提質增效和鄉村產業振興,及時破解種薯生產技術難題,進一步提高種薯企業、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科學種田水平,加快蘭州馬鈴薯種薯「南種北繁」基地建設步伐。推進會上,甘肅省農科院植保專家圍繞馬鈴薯良種繁育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進行了詳細講解。並現場觀摩了馬鈴薯分裝倒包機種薯分揀情況。
會議提出,全市馬鈴薯企業、合作社要高度重視種薯質量,選擇優良品種;要使用脫毒種薯,來源清楚,質量可信,選擇有資質的企業;要選擇適銷對路的品種,川水地以早熟、中熟品種為主,山旱地以中晚熟品種為主;要有自己的主打品種或品牌,建議每個企業或合作社有1至2個主要擴繁品種。
同時,要重視田間栽培,種薯擴繁要有一套規範的栽培技術。企業、合作社對馬鈴薯產業要有情懷,要用科學技術提高產量,控制利潤預期在合理範圍,建立自己的盈利模式,降低市場風險,規範運行,爭創龍頭企業或示範合作社。
積極購買馬鈴薯種植保險,降低自然風險(暴雨、冰雹、凍害等),積極參加外埠宣傳推介和產銷對接活動。抱團發展,合作共贏,主動相互聯繫,發揮好輻射帶動作用,增加農民收入。
據了解,我市通過設立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建設專項補助資金1500萬元,有力地助推了全市馬鈴薯產業發展,通過企業、合作社不斷增加投資,使我市的馬鈴薯產業得到持續發展
據悉,此次會議由市種業監督中心主辦,榆中縣種業監督中心承辦。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萬宏 文/圖
本期編輯丨胡淼山
本期校對丨馬自忠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值班總編丨張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