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治大學董金裕教授到湛江作學術報告

2021-01-19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6日湛江消息 日前,臺灣中國經學研究會理事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臺灣政治大學教授董金裕先生應邀湛江為廣東海洋大學師生們作題為《傳統禮俗的教化功能》學術報告,深受與會者一致好評。

  董金裕教授從海峽兩岸人群對傳統儒家思想認知的差異談起,敘述了儒學在大陸歷經的三個不同發展階段,闡釋了傳統儒家思想核心 ——「仁」的內涵;從「理」、「體」、「履」三個層面對「禮」進行了訓詁學的釋義,著重從「濬本思源,防微杜漸;飲水思源,繼往開來;同甘共苦,敦親睦鄰;休閒解悶,調劑身心」四個方面講述「禮」的教化功能,進而得出「禮,防患於未然」的結論。他告誡年輕學子們在日常的躬行踐履中宜歷行節制、施禮有度。董金裕教授精彩的學術報告引起與會者強烈的共鳴。

  據了解,董金裕是臺灣政治大學教授,中國經學研究會理事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委員,孔孟學會執行秘書兼《孔孟月刊》、《孔孟學報》主編。董金裕教授學術成果有《章實齋學記》、《宋永嘉學派之學術思想》、《宋儒風範》、《正氣文選析》、《忠臣孝子的悲願——明夷待訪錄》、《懷舊布新集》、《至聖先師孔子釋奠解說》、《朱熹學術考論》、《周濂溪集今注今譯》等專著及百餘篇學術論文。(中國臺灣網湛江市臺辦通訊員 黎國偉)

相關焦點

  • 臺灣健行科技大學教授吳英秦到青島大學作學術報告
    青島市臺辦  日前,臺灣健行科技大學教授吳英秦應邀參訪青島大學並作了題為「從個人學習生涯心路歷程看人才培養之道」的學術報告。  吳英秦教授以韓國三星集團為例,分析了世界前沿電子科技發展的現狀,並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歷、教學歷程和管理生涯等,講述了企業經營診斷、改善與創新等六個方面的內容。
  •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趙榮瑞教授來體育學院作學術報告
    4月25日上午,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競技運動學院院長、球類運動學系主任趙榮瑞教授做客體育學院,在學院電教室為部分教職工及全體研究生作了題為「運動與壽命的關係」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體育學院副院長李鵬主持。趙榮瑞首先介紹了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基本情況,對競技運動學院的概況、師資力量、教務教學、訓練競賽、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簡單介紹。接著他結合自身多年的研究心得闡述了運動與壽命之間具有的密切聯繫。
  • 臺灣臺南藝術大學蔡宗德教授到湛江交流講學
    中國臺灣網5月23日湛江消息 日前,臺灣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所長、國際交流中心主任蔡宗德教授應邀到湛江師範學院音樂學院交流講學。交流會的主題為《這是誰的音樂文化:現代化與西化對亞洲傳統音樂文化的衝擊》。
  • 臺灣大學教授學術交流團來我校 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為加強兩岸高校合作與交流工作,共享兩岸高校間教學和科研成果,應邀請,以臺灣大學系統執行長李篤中教授為團長的臺灣大學教授學術交流團一行三人於2019年5月27日至5月30日來我校講學,開展學術交流活動。5月29日上午,校長劉和忠教授會見了臺灣大學教授學術交流團一行。學校常務副校長劉保垣,有關學院院長和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見。
  • 天津大學教授熊熊來我校作學術報告
    日期:2018-12-21      來源:經濟學院      作者:魏小平     編輯:劉毅  編審:宋佐東       閱讀:1 新聞網訊 12月21日上午,應經濟學院邀請,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系統工程研究所所長熊熊在金家嶺校區西院
  • 機電工程學院邀請天津大學王世學教授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8月28日上午,機電工程學院邀請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王世學教授在騰訊會議平臺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新能源汽車用燃料電池及其相關工程熱物理問題」的線上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機電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田曉亮主持,能源與動力工程等相關專業師生10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
  • 臺灣科技大學蘇順豐教授來校開展學術交流
    西工大新聞網11月8日電(崔榮鑫)11月4日下午4:00,應航海學院崔榮鑫教授邀請,臺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蘇順豐教授(SU SHUN-FENG)做客西工大航海學院,在東配樓會議室作了題為「Learning Control: Ideas and Problems in Adaptive Fuzzy Control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上海交通大學王開學教授作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8月2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王開學教授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在博知樓102教室為我校學生作了題為《多孔材料在儲能領域的應用》的夏季學期高端學術報告,報告由副院長李洪亮教授主持。王教授著重介紹了納米孔材料的基本概念,製備方法以及在各種領域(吸附、氣體分離、催化以及新型的二次電池等)的重要應用,展開介紹了近些年組內優秀成果。報告內容精彩豐富,展示的圖片精美絕倫,語言通俗易懂,將晦澀的專業理論知識淺顯的表述出來。在報告中對老師和同學們的提問知無不言,營造了一個較為舒適的學術交流氛圍,讓大家暢所欲言,給在場的師生們上了生動且極具意義的一課,讓與會的師生們收益頗豐。
  • 安太成教授、麥碧嫻研究員和李湉湉研究員到山西大學作學術報告
    近日,廣東工業大學安太成教授、中科院廣州地化所麥碧嫻研究員、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李湉湉研究員應環境科學研究所邀請在山西大學會議中心第三會議室進行學術報告。副校長程芳琴代表學校表示歡迎,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董川主持報告會,來自各學院的師生代表聆聽了報告。
  • 「儒家民本思想的現代意義」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河北儒學論壇在...
    七年來,我們建立了由各省儒學社團競爭推選、承辦年會的機制,舉辦了七屆年會,參與社團從37個發展到近60個,出版了6部年會論文集《中華儒學論叢》。我們所有與會社團的同仁,大家同心同德,為弘揚儒學、推動以儒學為主導、多元包容的中華國學的復興,也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了重要貢獻。本屆會議學術研討的主題是「儒家民本思想的現代意義」。儒學從孕育伊始,就確立了「民本」理念。
  • 臼井佐知子教授在近代史研究所作學術報告
    2015年10月27日上午,應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室邀請,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臼井佐知子教授在後附樓二層會議室作了題為「地方檔案與清代基層社會研究」的學術報告。 臼井教授以研究徽州商人見長,對性別史研究也非常感興趣。她利用巴縣、淡新、清水江等地訴訟檔案來探討清代社會的女性問題。她關注女性在什麼類型的法律糾紛中會作為被害或加害的一方出現,以此研究清代女性的境遇和社會地位。
  •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到應城一中作報告
    12月3日上午,應城一中03屆校友、華中科技大學招生辦負責人劉飛博士帶隊回母校宣講。首先,華中科技大學李冬教授向合教中心高三學生作了題為《加速器技術與應用》的學術報告。李冬簡介:李冬,男,博士,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應用電磁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擔任應用電磁工程研究所副主任,分管科研和實驗室工作。主要從事加速器應用技術研究,自2011年以來,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作為核心人員參與3項科技部重大/重點項目。
  • 歐陽泰(Tonio Andrade)教授在近代史所作學術報告
    6月27日上午,應本所政治史研究室邀請,美國埃默裡大學東亞系主任歐陽泰(Tonio Andrade)教授在後附樓會議室作學術報告,題為「乾隆六十年荷蘭訪華的使團」此次報告由政治史研究室主任崔志海研究員主持,該研究室全體成員及賈小葉、周祖文、唐仕春、李在全、李曉龍、馮淼、郭陽、魏兵兵、韓策、王波等所內同仁,以及來自臺北史語所、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博士、博士後等近30人與會。 歐陽泰教授系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師承西方漢學巨擘史景遷(Jonathan D.
  • 國家傑青復旦大學遲楠教授應邀來物理科學學院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1月13日上午,國家傑青復旦大學遲楠教授應邀來物理科學學院為師生作了題為《可見光通信挑戰與展望》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院長滕冰主持。在報告中,遲楠展望了在實現可見光通信後在生活中應用的場景——光聯萬物以及其可控、可視化對信息安全的作用。
  • 中北大學校友孫桂全教授為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作學術報告
    近日,應理學院邱志鵬教授的邀請,中北大學校友、博士生導師孫桂全教授為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師生做了題為傳染病傳播斑圖動力學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通過騰訊會議舉行,由邱志鵬教授主持,對此次報告感興趣的老師和同學在學院715報告廳參與了本次報告會。
  •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張乃遷教授在智能所作報告
    6月13日,應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李淼研究員邀請,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農業工程與生物學院張乃遷教授在智能所創新論壇作了題目為「堪薩斯州立大學農業傳感技術研究」的學術報告。張乃遷教授的報告從原理和實際應用兩個方面詳細闡述了用於水中土粒含量、空氣中有害氣體含量、汽油純度等混合物比例檢測的介電傳感器的研製過程並展示樣機,介紹了在堪薩斯州立大學從事精準農業研究的經歷,系統而生動地展示了現階段的研究成果。30多位科研人員參加了報告會。
  • 臺灣政治大學竺家寧教授趣談漢語音韻學
    4月8日至15日,應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教研室的邀請,著名語言學家、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竺家寧為人民大學師生作了五場漢語音韻學學科國際前沿教師培訓講座。系列講座由人民大學文學院趙彤副教授主持,鄭林嘯、龍國富、熊燕等教師參加講座。
  • 臺灣輔仁大學教授做客山東大學(威海)
    5月27日晚,臺灣輔仁大學陳福濱教授應邀做客山東大學(威海)團委第三期行知講堂,為該校師生作了題為「IQ、EQ、CQ、MQ與價值觀」的主題報告。學校師生代表400餘人到場聆聽。  陳福濱結合具體案例生動闡釋了IQ、EQ、CQ、MQ彼此間的關係及個人對價值觀的理解。
  • 世界歷史研究所邀請社科大王華教授作學術報告
    2020年8月28日下午,中國社科院大學王華教授應邀在世界歷史研究所谷城會議室作了「海洋貿易與近代太平洋商業網絡的形成」的學術報告。民族國家史視角下的海洋貿易研究受國家中心和陸地中心思維的局限,只把貿易作為國家對外關係和國家間關係的一部分來看待,並未關注到海洋本身。跨國史研究視角注意到了海洋的通道作用,視野雖較第一種更廣,但仍未擺脫國家中心和陸地中心局限,對海洋的關注仍不足。全球史研究範式揭示了海洋貿易這一微觀的研究議題在世界貿易和世界體系對接中的宏大意義,但對貿易的海洋屬性本身關注不足。
  • 【今日頭條】第五屆全國儒學會議暨儒學精神當代價值學術會綜述(組圖)
    學術報告專家發言見解深刻:中華優秀文化是民族生存發展的「根」和「魂」 開幕式之後,緊接著舉行學術報告大會。全國儒學社團聯席會議秘書長、浙江省儒學會執行會長吳光主持學術大會。三位著名儒家學者分別作了緊扣形勢、思想深刻的主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