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學院邀請天津大學王世學教授作學術報告

2020-12-14 青島大學新聞網

新聞網訊:8月28日上午,機電工程學院邀請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王世學教授在騰訊會議平臺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新能源汽車用燃料電池及其相關工程熱物理問題」的線上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機電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田曉亮主持,能源與動力工程等相關專業師生10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

王世學介紹了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原理、特點、發展歷史和國內外的研究與開發現狀,展示了燃料電池水管理和低溫啟動的最新研究成果。從社會與經濟發展的角度,回答了開展燃料電池的研究與開發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國內外主要科研機構與廠家在該方面研究與開發的進展、面臨的主要問題、特色水平如何以及今後的發展趨勢等。

王世學教授,2002年3月博士畢業於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其後任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助理教授,2005年3月轉任日本日產汽車公司燃料電池研究所研究員,從事新能源汽車用燃料電池相關的研究與開發工作。2007年底回國任天津大學教授,其中2015年1月~3月任北海道大學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水管理和低溫啟動,鋰離子電池熱管理,低品位熱能半導體溫差發電,多相流及相變換熱等。發表SCI、EI檢索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2篇高被引論文;獲得專利10餘項(日本授權專利6項),承擔國家973計劃、科技部國際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課題12項,並作為首席科學家組織承擔了科技部重大國際合作項目「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高性能化」。多次擔任科技部科技計劃和國際合作項目會評專家。

相關焦點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上海交通大學王開學教授作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8月2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王開學教授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在博知樓102教室為我校學生作了題為《多孔材料在儲能領域的應用》的夏季學期高端學術報告,報告由副院長李洪亮教授主持。王教授著重介紹了納米孔材料的基本概念,製備方法以及在各種領域(吸附、氣體分離、催化以及新型的二次電池等)的重要應用,展開介紹了近些年組內優秀成果。報告內容精彩豐富,展示的圖片精美絕倫,語言通俗易懂,將晦澀的專業理論知識淺顯的表述出來。在報告中對老師和同學們的提問知無不言,營造了一個較為舒適的學術交流氛圍,讓大家暢所欲言,給在場的師生們上了生動且極具意義的一課,讓與會的師生們收益頗豐。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日本東京大學大久保將史教授做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9月18日,日本東京大學大久保將史(Masashi Okubo)教授應邀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電容器和MXenes》的國際學術報告。會議採用線上方式進行,王憲芬副教授主持。報告從基礎的電化學儲能機理展開,由淺入深的講述了如何提升電容器的能量密度;然後大久保教授引入MXene材料,細緻介紹MXene新型二維納米材料作為高效儲能電極材料的應用。報告中,大久保將史教授詳盡的解答了MXene電化學機理問題,歸納了該類物質材料的設計優化策略;同時詳細介紹了一系列策略對於儲能器件的優化,包括鈉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和混合電容器。
  • 天津大學教授熊熊來我校作學術報告
    日期:2018-12-21      來源:經濟學院      作者:魏小平     編輯:劉毅  編審:宋佐東       閱讀:1 新聞網訊 12月21日上午,應經濟學院邀請,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系統工程研究所所長熊熊在金家嶺校區西院
  •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Mark Randolph受聘為天津大學名譽教授並作學術...
    本站訊(通訊員 孫立強)2015年9月29日,西澳大學Mark Randolph教授訪問我校,並受聘為我校名譽教授,我校副校長餘建星教授出席了名譽教授授予儀式並為Mark Randolph頒發了證書,建築工程學院院長鄭剛教授主持了儀式,建築工程學院閆澍旺教授、李颯教授、孫立強副教授、閆玥老師、王鳳陽老師以及相關專業研究生出席了儀式。
  • 華中師範大學張禮知教授為學院師生在線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7月9日,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東江教授邀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中師範大學化學學院副院長、環境與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張禮知教授,在騰訊會議在線平臺作了題為《基於鐵循環的環境修復策略及材料》的學術報告。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助力學生學術科研,積極探索學術科研新模式
    一、樹立學術榜樣,營造全員雲端學習氛圍以點帶面,引領學院學生雲端共學習。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積極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上海交通大學2019年度「三好學生標兵」黨嘉強、「學生年度人物」賀偉國開展雲端學習經驗分享會,講述自己的學術經歷,鼓勵同學們宅家學術科研不停歇。
  •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領導到訪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本站訊(通訊員 範賀鵬 關毅 攝影 馬天明)2019年5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力學所」)學位委員會副主任王展、研究員許晶禹、研究生教育處副處長劉麗、研究生教育主管滿紅亮一行訪問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柯燎亮會見了來賓。力學系副主任王建山教授、黃幹雲教授等陪同會見。
  • 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肖來榮書記到訪山河智能
    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肖來榮書記到訪山河智能 2020年09月09日
  • 臺灣政治大學董金裕教授到湛江作學術報告
    中國臺灣網4月16日湛江消息 日前,臺灣中國經學研究會理事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臺灣政治大學教授董金裕先生應邀湛江為廣東海洋大學師生們作題為《傳統禮俗的教化功能》學術報告,深受與會者一致好評。
  • 陝鐵院高鐵工程學院聯合測繪與檢測學院邀請西南交通大學陳嶸教授...
    7月15日下午,高鐵工程學院聯合測繪與檢測學院邀請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陳嶸教授為兩院教師作「高速鐵路道岔精調技術」專題報告,報告會由高鐵工程學院院長劉明學主持。會上,陳嶸教授從高鐵道岔精調技術的背景、道岔平順狀態的控制、道岔精調軟體的研製、我國精調技術的現場應用等方面為參會老師做了詳細的報告,陳嶸教授談到高平順性是貫穿於高速道岔設計、製造、運輸、鋪設和養護維修始終的基本特性要求,國外發達國家亦非常重視道岔的高平順性,無砟道岔精調恰恰是保證道岔高平順性的一項關鍵技術,整場報告專業性強、學術性高,掌聲不斷。
  • 臼井佐知子教授在近代史研究所作學術報告
    2015年10月27日上午,應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室邀請,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臼井佐知子教授在後附樓二層會議室作了題為「地方檔案與清代基層社會研究」的學術報告。 臼井教授以研究徽州商人見長,對性別史研究也非常感興趣。她利用巴縣、淡新、清水江等地訴訟檔案來探討清代社會的女性問題。她關注女性在什麼類型的法律糾紛中會作為被害或加害的一方出現,以此研究清代女性的境遇和社會地位。
  •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到應城一中作報告
    12月3日上午,應城一中03屆校友、華中科技大學招生辦負責人劉飛博士帶隊回母校宣講。首先,華中科技大學李冬教授向合教中心高三學生作了題為《加速器技術與應用》的學術報告。李冬簡介:李冬,男,博士,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應用電磁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擔任應用電磁工程研究所副主任,分管科研和實驗室工作。主要從事加速器應用技術研究,自2011年以來,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作為核心人員參與3項科技部重大/重點項目。
  • 歐陽泰(Tonio Andrade)教授在近代史所作學術報告
    6月27日上午,應本所政治史研究室邀請,美國埃默裡大學東亞系主任歐陽泰(Tonio Andrade)教授在後附樓會議室作學術報告,題為「乾隆六十年荷蘭訪華的使團」此次報告由政治史研究室主任崔志海研究員主持,該研究室全體成員及賈小葉、周祖文、唐仕春、李在全、李曉龍、馮淼、郭陽、魏兵兵、韓策、王波等所內同仁,以及來自臺北史語所、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博士、博士後等近30人與會。 歐陽泰教授系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師承西方漢學巨擘史景遷(Jonathan D.
  • 中北大學校友孫桂全教授為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作學術報告
    近日,應理學院邱志鵬教授的邀請,中北大學校友、博士生導師孫桂全教授為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師生做了題為傳染病傳播斑圖動力學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通過騰訊會議舉行,由邱志鵬教授主持,對此次報告感興趣的老師和同學在學院715報告廳參與了本次報告會。
  •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張乃遷教授在智能所作報告
    6月13日,應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李淼研究員邀請,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農業工程與生物學院張乃遷教授在智能所創新論壇作了題目為「堪薩斯州立大學農業傳感技術研究」的學術報告。張乃遷教授的報告從原理和實際應用兩個方面詳細闡述了用於水中土粒含量、空氣中有害氣體含量、汽油純度等混合物比例檢測的介電傳感器的研製過程並展示樣機,介紹了在堪薩斯州立大學從事精準農業研究的經歷,系統而生動地展示了現階段的研究成果。30多位科研人員參加了報告會。
  • 張宏福院士為中科院地化所和昆明理工大學作學術報告
    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邀請和組織下,中科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張宏福於7月28日在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學術報告廳為研究所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題為「造山帶橄欖巖:巖石成因與構造過程」的學術報告。   7月29日上午,在中科院昆明分院的聯繫、組織下,張宏福為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師生代表作題為「火山與克拉通破壞」學術報告。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夏雪山出席,學院副院長藍卓越,地球科學系張世濤教授、陳愛兵副教授,楊光樹副教授、王家昇副教授及60多名研究生參加報告會。
  • 世界歷史研究所邀請社科大王華教授作學術報告
    2020年8月28日下午,中國社科院大學王華教授應邀在世界歷史研究所谷城會議室作了「海洋貿易與近代太平洋商業網絡的形成」的學術報告。此次報告會是太平洋與太平洋國家史研究室自成立以來的首次學術活動。世界歷史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羅文東研究員和副所長劉健研究員出席報告會並致辭。會議由太平洋與太平洋國家史研究室張紅菊研究員主持。來自我所全球史研究室、拉美史研究室、俄羅斯中亞史研究室、「一帶一路」史研究室和非洲史研究室的二十多位學者與會。
  • 臺灣健行科技大學教授吳英秦到青島大學作學術報告
    青島市臺辦  日前,臺灣健行科技大學教授吳英秦應邀參訪青島大學並作了題為「從個人學習生涯心路歷程看人才培養之道」的學術報告。  吳英秦教授以韓國三星集團為例,分析了世界前沿電子科技發展的現狀,並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歷、教學歷程和管理生涯等,講述了企業經營診斷、改善與創新等六個方面的內容。
  •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趙榮瑞教授來體育學院作學術報告
    4月25日上午,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競技運動學院院長、球類運動學系主任趙榮瑞教授做客體育學院,在學院電教室為部分教職工及全體研究生作了題為「運動與壽命的關係」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體育學院副院長李鵬主持。趙榮瑞首先介紹了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基本情況,對競技運動學院的概況、師資力量、教務教學、訓練競賽、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簡單介紹。接著他結合自身多年的研究心得闡述了運動與壽命之間具有的密切聯繫。
  •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鄒進教授做學術報告 「Giant Impact from Tiny...
    本站訊 天津大學「地震工程綜合模擬創新引智基地 智匯講壇」於6月26日在北洋園校區43號樓國家重點實驗室會議室正式開講。為促進新工科建設,深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利用學科交叉作用推動創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本次講壇特邀請到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納米科學主席鄒進教授進行納米科學的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