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忠君愛國,絕不做苟且偷生之事
文天祥,可謂是宋朝的一位大忠臣,他飽讀軍書非常有才華,可惜的是他身處在一個將要滅亡的國家。他有自己的理想,希望能夠帶領自己的軍隊抵禦外敵,希望自己的國家不會滅亡。可是他的理想最終也沒能實現,而他自己更是被敵軍所俘虜,面對那些兇猛的敵人他從未退縮,最終以死報國。
那一年忽必烈想到時機已經成熟,所以他決定自己當皇帝,並把自己的國號訂為元,也就是後來的元朝。而那一年也是文天祥噩夢的開始。因為當時宋朝的新皇帝剛剛即位,對於一切都不熟悉,可是忽必烈已經派大軍打到了城下,當時的朝廷沒有辦法,只能發布消息,希望國內的人民能夠主動的與元軍作戰。而文天祥在看到那個消息後,他的人生就轉向了另一個方向。他用自己變賣家產的錢在全國各地徵購打仗用的糧草,並且到處尋找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們能夠站出來保衛國家,而經過他的不斷努力,在短短的時間內,他就組建起來了一支大軍,帶領他們前往當時的都城。本來他以為自己能夠用這支軍隊與元軍進行對抗,可是他想錯了。當時的宋朝有著許多的貪身怕死之輩,他們全都主張投降歸順,並且到處傳播國將滅亡的謠言,而這對當時剛剛入朝的文天祥來說卻是十分的不利。而隨著戰鬥的進行,文天祥所率領的部隊更是節節敗退。當時的宋朝統治者看到實在無法用武力抵抗元軍,於是就想到了投降,他們命令文天祥前去敵營請求投降。可是文天祥一想到這麼多天自己的努力,卻換來的是這樣的結果,他非常的不甘心。於是在到達敵營時,他並沒有按照朝廷的命令做事,他憤怒的訓斥當時元軍的統帥,可這也惹惱了敵人,他們下令將文天祥囚禁。而失去了文天祥的宋軍更是被元軍打的潰不成軍,最後紛紛逃離,就連當時的皇帝也在大臣的護送下逃出了都城。
就這樣,抗爭仍在繼續,但文天祥卻一直被元軍所囚禁。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利用計謀偷偷的逃了出來,又加入了對抗元軍的隊伍之中。可是不幸的是,在後來的戰鬥中,文天祥又一次的被敵軍所抓住。這一次敵人加大了囚禁他的力量,他發現自己很難再找到機會逃出去了。當時元朝的皇帝聽說了文天祥的傳奇經歷,心中感嘆他是一個忠心的人,他想這樣的人能夠為自己所用那該有多好啊。於是他迫切的想見到文天祥,想要勸他歸順自己。就這樣文天祥被帶到了大都,可是文天祥在知道自己會被帶到大都時,他就抱著一顆赴死的決心。在路上他開始絕食,希望用這樣的方法能把自己餓死以報國恩。可是元兵害怕文天祥死了之後,上面的大人物會怪罪下來,於是想盡辦法阻止文天祥絕食。最終絕食行動失敗,文天祥來到了大都的牢房。在牢裡,元朝的將軍嘗試各種辦法勸文天祥投降,可是文天祥一心求死報國,絲毫不為所動。忽必烈是個非常愛惜人才的人,他一直捨不得下令殺文天祥。最後他親自前去牢裡勸說文天祥歸順他,可是文天祥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忽必烈那根本不可能,於是文天祥被下令處斬。
文天祥,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國家,為了大宋他做了太多,他放棄了高官富貴的路,最後他用自己的死向元朝宣告自己一心為宋的忠心和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