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周希漢親歷百團大戰,他如何贏得「軍中趙子龍」的美譽?

2020-12-22 北京日報客戶端

1940年8月20日百團大戰第一戰役前,三八六旅參謀長周希漢在山西省壽陽縣羊頭崖鄉紅窪村作戰前動員。

編者按 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五周年,也是百團大戰勝利八十周年。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百團大戰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次勝利,它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

1940年8月,為了粉碎日軍的「囚籠政策」,八路軍決定抓住有利戰機,在敵後發動大規模的破襲戰。這一破襲戰,先稱正太破襲戰,有二十二個團參加。後來,戰役進展順利,捷報頻傳,參戰的部隊和地方武裝達百團以上。所以,又稱為百團大戰。

在百團大戰中,時任三八六旅參謀長的開國中將周希漢(1913年-1988年),親歷百團大戰三大階段,他和其他將領們周密部署,為贏得戰爭起到了關鍵作用。特別是在敵人大舉進攻,且與師部失去聯繫的情況下,周希漢沉著冷靜,不僅擊退了敵人,還保護了首腦機關(中共北方局、八路軍總部、師首長、醫院傷員等)的轉移,由此贏得「軍中趙子龍」的美譽。

1980年,周希漢寫下了《紀念百團大戰四十周年》一文。三十多年後,周希漢的家屬在整理資料時,找到了周希漢撰寫的這篇紀念文章,並發現了一些珍貴的百團大戰時的圖片。

在百團大戰勝利八十周年之際,周希漢家屬為本報提供了這篇紀念文章和珍貴圖片,這些圖文講述了周希漢親歷百團大戰的具體經過以及這場戰役的重要意義。希望更多讀者了解這場勝利的來之不易,並時刻銘記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

察敵情 看地形 定戰術

一九四○年八月初,太嶽軍區接到一二九師劉伯承師長和鄧小平政委轉來的朱德總司令和彭德懷副總司令的預備命令:太嶽區部隊立即秘密地進行破襲正(正定)太(太原)鐵路和敵人重要交通線的準備,並命令七七二團、十六團和決死一縱隊的二十五團、三十八團,待令參加正太破襲戰。八月十四日,陳賡同志帶領七七二、十六、二十五、三十八這四個團,經過五晝夜的急行軍,穿過白(白圭鎮)和晉(晉城)鐵路封鎖線,於十八日到達山西壽陽縣以南約二十五公裡的松塔附近的秘密集結地。

周希漢和陳賡隨部隊同時到達一二九師的前進指揮所駐地——石拐鎮,受領具體戰鬥任務。指揮所在一座用石頭壘起的小三合院裡,正屋中間的牆上掛著一幅五萬分之一比例尺的地圖。這裡既是作戰指揮室,又是劉伯承師長和鄧小平政委的寢室。晚飯後,劉、鄧首長召集了三個縱隊的領導同志,在標好的地圖前,具體傳達了朱、彭首長此前下達的戰役行動命令。

劉伯承師長說,戰役規模很大,朱、彭首長命令:重點破擊正太鐵路,整個華北部隊都將出動配合。晉察冀邊區部隊擔任陽泉以東至石家莊的破襲任務,一二九師部隊擔負陽泉至榆次的破襲任務。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把部隊分為三個縱隊:右縱隊由範子俠、賴際發同志率兩個團,擔負陽泉、壽陽間的破襲任務;中央縱隊以三八五旅的七六九團、十四團及三八六旅的七七二團組成,由陳賡同志和陳錫聯同志指揮,以一部兵力攻佔冶西敵據點,牽制平定之敵,另以一部兵力佔領陽泉西南四公裡的獅腦山,牽制陽泉之敵;左縱隊由三八六旅的十六團和決死一縱隊的二十五團、三十八團組成,擔負壽陽至榆次間的破襲任務,應先集中兵力攻下蘆家莊、和尚足、下湖、上湖、馬首等車站和敵據點,得手後視情況向北、向西擴大戰果。

講到這裡時,劉師長突然停住了,他用手指向上推了推眼鏡,看著周希漢說:「根據陳賡同志的建議,決定左縱隊由你指揮。」接著劉師長嚴肅地要求各位將領:「有的據點敵人守備甚嚴,要講求戰術,不能啃核桃,而是要一個一個地砸核桃。」他邊說邊揮起握得緊緊的右拳,有力地砸在桌子上。

李達參謀長接著講了通信聯絡和後勤保障計劃。最後,鄧政委又強調這次作戰的有利條件以及應注意的事項,同時,他要求各位同志回去把任務向部隊戰士交代清楚,要進一步作深入的戰鬥動員。最後,他把臉轉向周希漢,嚴肅地說:「左翼縱隊這次沒有配備政治委員,也沒有配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都由你一人兼任。」接著他問周希漢:「行不行?」周希漢想到這是劉、鄧首長和陳賡同志對他的信任和考驗,便馬上立正堅定地回答:「行!堅決完成任務!」

會議結束時,已是晚上十點多了。周希漢和陳賡回到宿舍,陳賡開玩笑對周希漢說:「你的擔子可不輕呀。你要找各團的幹部研究研究,『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嘛。」周希漢聽完,更覺得責任重大。他躺在炕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我要走!」他在陳賡同志的耳邊說。陳賡說:「我也失眠,你走吧!」

周希漢悄悄地起來,帶著騎兵通信班,於十九日拂曉趕到松塔附近的南果凹左縱隊指揮所。隨後,他召集三個團的團長、政委,傳達了朱、彭首長和劉、鄧首長的命令和指示,以及左縱隊的具體戰鬥任務。之後,周希漢同各團的領導同志研究了具體戰鬥部署。最後確定,十六團攻打蘆家莊車站,並以小部隊向榆次方向佯動,牽制敵人;二十五團攻打馬首車站,並派小部隊牽制壽陽縣城之敵;三十八團攻打上湖車站,並攻佔下湖、和尚足兩個敵據點。

部署完後,謝家慶、蘇魯、蔡愛卿三位團長,分別帶領擔負主攻的營、連、排幹部,化裝後秘密進入敵據點內或碉堡附近,察敵情,看地形,探道路,定戰術。同時,周希漢還和陳悅常、凌則之、劉有光三位團政委,分別到各團去進行戰鬥動員。二十日上午,根據敵情,他們統一了進攻時間:晚上八點。

十晝夜 正太路大破襲

八月二十日的夜晚特別寧靜。由於人民群眾密切配合部隊封鎖消息,當部隊在黃昏時開進到敵人的鼻子底下時,也未被敵發覺。但是,這種寧靜反而使人有些焦躁不安。

終於等到了晚上十點,紅色信號彈劃破夜空,打破了寧靜。各路突擊部隊迅速撲向正太路敵人的車站和據點。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拉開序幕。華北的許多主要交通線,淹沒在八路軍和人民群眾大規模破襲戰的火網中。

蘆家莊是一個五十多戶人家的村莊。村南有一條東西流向的小河,雨季時河水湍急。村東是火車站,敵人在周圍修了四個碉堡,並有外壕、鐵絲網。這裡駐守著日軍原田大隊的一個中隊,有日軍四十餘人和偽軍二十餘人。

攻擊發起後,兩個連隊迅速越過小河,攻佔蘆家莊以北的碉堡,佔領了蘆家莊,我軍僅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就攻佔了敵人四個碉堡。殘敵向西逃竄,遭到佔領蘆家莊部隊的迎頭痛擊,敵人又掉頭往東跑,恰和攻擊車站的我軍部隊遭遇,經過一番激戰,殘敵十二人竄入學校一間獨立的課堂中固守。這時,向榆次方向遊擊牽制敵人的兩個連,配合工兵將蘆家莊至榆次段的鐵路橋梁(除段廷鐵橋)全部炸毀。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三十八團的六連迅速攻佔上湖車站,全殲守敵。但五連在攻奪車站外東南碉堡時,屢攻不下。為減少傷亡,五連決定拂曉前,將部隊暫時撤出戰鬥。

蔡愛卿團長得到報告後急了。他立即和團參謀長餘秉鈞去站外東南看地形,研究打法。在二營的排以上幹部軍事民主會上,四連一排排長段敬勉同志要求擔負突擊隊的任務。他們提出的打法和方案,獲得團、營領導的同意。當天下午,在嚴密火力的掩護下,段排長第一個衝到碉堡下,把手榴彈塞進敵軍碉堡,殺傷了大部敵人,迫使殘敵棄堡逃走。而英勇的段排長,為民族的解放事業獻出了他年輕的生命。此時,和尚足也被一連佔領。

二十五團的一、三連經過約一個小時的激戰,分別攻佔馬首車站左右兩翼敵人的碉堡。但車站守敵憑藉堅固房屋繼續頑抗,同二連對峙,一直到拂曉。三連及時投入戰鬥,配合二連向敵再次發起猛攻,當即擊斃敵小隊長,並斃傷敵二十四人,馬首車站被我軍佔領。這時,盤踞在遂家堖(老地圖為冀家堖)的日軍登木小隊,為策應壽陽的防守,繞道龍化山,企圖偷襲駐大落坡的二十五團指揮所。蘇魯團長立即指揮八連反擊偷襲之敵,將敵人大部殲滅。偵察員李錦標同志,在戰鬥中繳獲敵人輕機槍一挺。這一仗打得很好,受到劉、鄧首長的表揚和獎勵。

左翼縱隊在攻佔敵人車站、據點,取得勝利的同時,還展開了破路行動。他們提出的口號是:「不留一個車站,不留一座水塔,不留一座橋梁,不留一根鐵軌,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根電線桿,徹底破壞路基」。各團開展你追我趕的破路大比賽,經過十個晝夜大規模的破襲,正太路的鐵路交通全部癱瘓。

1940年9月,攻打榆社城之前,周希漢化裝後到敵佔區偵察。

1940年9月25日,八路軍將士攻克榆社城。

卷峪溝激戰保護首腦機關

自進入戰鬥以來,周希漢眼也不敢合,盹也不敢打。他的眼睛慢慢地腫了起來,但他顧不上這些。周希漢派部隊和偵察員,加強對榆次敵人的偵察和警戒,他每天還要到羊頭崖指揮所以西、西北、西南的三個高地瞭望所,觀察戰場情況和榆次、壽陽方向敵人的動靜。

從八月二十六日起,周希漢得到榆次抗日政府和偵察部隊關於榆次之敵不斷增加的報告。面對敵人的這一動向,除令十六團增派部隊加強監視外,周希漢命令部隊加強戰備,抓緊破路。八月三十日十七時許,他在西南哨所發現十多公裡外,東、西長凝至高坪間的山梁上,有一路敵人行軍縱隊時隱時現,像螞蟻似的向東爬行。他立即將敵情報告給劉、鄧首長和陳賡旅長,同時命令十六團謝家慶團長速帶兩個營,佔領蘆家莊西南十二公裡的高坪陣地,阻擊敵人向我軍後方迂迴,掩護部隊和群眾繼續破路。

八月三十一日,敵五百餘人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高坪陣地猛攻,戰鬥非常激烈。十六團頑強抵抗,將敵人擊退,鞏固了高坪陣地。這時周希漢也趕到了高坪。根據各方面的情報得知,增援蘆家莊之敵二百餘人,正向南進至戈山一帶,企圖攻擊高坪陣地的右翼;自東、西長凝向東南方向運動之敵五百餘人,已佔領左後方的高家山,威脅著左翼側;自壽陽向南運動之敵千餘人,已佔領河底村,正從北向南對我軍合圍。在敵三面圍攻的不利情況下,周希漢判斷敵人要繼續向後方迂迴。而這時,師指揮所正在轉移途中,敵情不能及時上報。

周希漢制定了禦敵之策。九月一日,在高坪、道坪、東大嶺、紅凹等地進行了激烈的阻擊戰,給敵人以重大殺傷。此時,他還發現壽陽進抵河底村的敵人正繼續向南開進。為使二十五團能迅速轉移外線,周希漢改令該團靠近中央縱隊,歸陳賡旅長直接指揮。他則指揮十六團、三十八團於九月二日凌晨轉移到松塔東南十三公裡左右的上瑤巖、羊兒嶺、紅崖、上葫蘆把一線高地,這時他發現右翼馬坊至京上一線,左翼前(後)卷峪溝至安豐一線,兩條山溝裡火光一片,煙霧瀰漫,人喊馬嘶。

經研究後周希漢決定,三十八團佔領紅崖一帶的高地,十六團佔領羊兒嶺和上瑤巖等處高地。當部隊正準備進入陣地時,五百餘敵人,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向十六團羊兒嶺一處高地猛攻。因敵眾我寡,激戰半小時,該陣地被敵人佔領。在緊急情況下,周希漢看見兩個人從卷峪溝方向跑上山來。原來是劉、鄧首長派警衛營長向周希漢傳達口頭命令:「要死守陣地,沒命令不得撤退。」這時,周希漢才知道首腦機關都在卷峪溝。他們決心不惜一切犧牲奪回羊兒嶺。

周希漢當即部署。在統一的號令下,各部隊密切協同動作,向羊兒嶺發起猛烈進攻,戰鬥異常激烈。我軍剛攻上去,又被敵人壓下來,攻擊與反攻擊反覆十三次,還多次進行肉搏戰。敵人見勢不妙,就施放毒氣,飛機也連續低空轟炸掃射,但始終阻擋不住我軍勇士們銳不可當的衝擊。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終將羊兒嶺制高點奪回,並當即轉入陣地防禦。

這時,馬坊、京上之敵約千餘人,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紅崖三十八團陣地發動了猛烈攻擊。三十八團已經構築了一些防禦工事,敵人發起多次猛攻,都被擊退。

這次陣地防禦戰,整整持續了十五個小時,共斃敵三百餘人,部隊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任務。此後,按劉、鄧首長命令,部隊轉移到大東足、南圪一帶集結待命。部隊到達集結地後,一片歡騰。因為十三個晝夜沒有好好睡一覺,沒吃一頓飽飯,周希漢準備躺下好好睡一覺,但怎麼也睡不著。此時,參謀向福廷跑來激動地對他說:「參謀長,首長們都來了!」

周希漢疾步跑到大門外,原來是北方局書記楊尚昆同志、十八集團軍總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和副主任陸定一等同志來了。羅瑞卿同志緊緊地握住周希漢的雙手說:「希漢呀,今天你們打得很堅決、很頑強,打得好!」楊尚昆同志接著說:「你們的任務完成得很好,保障了首腦機關的安全。我們是代表朱、彭總副司令和劉、鄧首長來慰問你們的。」

最後他們還關切地看著周希漢說:「你看你的眼睛腫成這個樣子,也應該好好地睡一覺了。」

九月五日,部隊又接到劉、鄧首長的電令:「太谷出犯之敵三十六師團永野大隊約六百人,向榆社之雙峰鎮進犯。陳賡應率七七二團、二十五團由北向南,希漢應速率十六團、三十八團由南向北,夾擊殲滅該敵。」經過兩晝夜的激戰,於九月七日拂曉將敵大部殲滅,共斃敵永野大隊長以下四百餘人。至此,歷時十八天的百團大戰第一戰役勝利結束。

三八六旅旅長陳賡(掛相機者)與參謀長周希漢(穿大衣者),在被攻克的榆社城城頭。

強攻巧奪佔領榆社城

雙峰戰鬥後,周希漢和陳賡同志去師部匯報百團大戰第一戰役作戰情況時,鄧政委看到他的眼睛腫得太厲害了,走路都需要人來扶,便非常關心地說:「你這眼睛不治不行,現在派一副擔架,把你送到羊角醫院好好地治療治療。」

周希漢說:「我不去。」鄧政委嚴肅地說:「以後還有仗打,去吧!」

第一戰役結束後,部隊進行了短暫的休整。九月十八日,周希漢從醫院回到旅部駐地——榆社以南的宋家莊,參加百團大戰第一戰役總結和第二戰役動員的大會。二十一日,周希漢同陳賡同志剛回到部隊,就接到朱、彭首長和劉、鄧首長關於進行百團大戰第二戰役的作戰命令。

他們一起研究了部署,決定:三十八團攻取王景,二十五團攻取沿畢,七七二團和十六團攻取榆社。陳賡旅長要周希漢指揮七七二團和十六團攻取榆社,二十五團和三十八團由陳賡直接指揮。

榆社的駐敵是板津大隊二中隊二百二十餘人和偽軍六十餘人。沿畢有敵二十餘人,王景有敵六七十人,都構築堅固工事和碉堡。

周希漢受領任務後,立即和七七二團團長郭國言、十六團團長查玉升於二十二日上午到榆社城附近。在抗日政府和「維持會」的掩護下,他們化裝成農民,圍繞著榆社城分散進行偵察。晚上,又摸到城門附近進行近距離勘察。

根據偵察所得情況,周希漢和各團領導研究做出了部署。九月二十三日二十三時,按照師的統一號令,部隊對榆社展開攻擊。在接敵運動中,因狗狂叫驚動了敵人,各路攻擊部隊只得隱蔽前進。在這種情況下,周希漢命令各團立即就地構築工事,以小部隊堅守,主力疏散隱蔽,待令再攻。

這時天已亮了,周希漢立即召開團、營、連幹部會議,研究第二次進攻。散會後,他帶著大家,冒著敵人的炮火,利用各種地形、地物,爬行抵近敵前沿,仔細觀察敵人明暗火力點和碉堡射孔情況,並重新組織了我軍的火力,並規定了嚴格的射擊紀律。他們把敵人的火力點、射孔都編成號,並對火力做了更具體的分工。

二十四日十六時三十分,第二次強攻開始了。在我軍的猛烈攻擊下,一舉攻克敵核心陣地西北角和西關的碉堡,並佔領了西關,守敵大部被殲滅。為避免過大傷亡,周希漢命令各團暫停進攻,鞏固已佔陣地,防敵反撲。同時,在已得陣地上,再次召開幹部會,總結經驗,組織敵前偵察,為夜間攻擊做好準備。

這時陳賡旅長來了,他說二十五、三十八團已攻佔沿畢、王景,打得非常漂亮。周希漢和在場的各團團長、政委都說:「我們一定能攻下榆社。」陳賡說:「好,那就看你們的了。」

當天二十三時三十分,第三次強攻開始了。殘敵退到榆社中學裡,在四架飛機的掩護下,依託高大的碉堡和圍牆負隅頑抗,還一次又一次地大量施放毒氣。為了陳賡旅長的安全,周希漢要他到後方指揮所去。陳賡說:「我要看到你們打下榆社才走。」

為了攻下敵核心陣地,周希漢再次在敵前召開會議,研究打法。根據敵人的地形,他們決定採取坑道作業,把坑道挖到敵核心陣地內,用棺材裝上炸藥實行爆破。戰士們日夜苦戰,挖了近一個晝夜,二十五日十六時四十五分,坑道作業勝利完成。當炸藥在地下爆炸時,像悶雷滾過低空,又像整個榆社城發生了強烈地震。這時,第四次強攻開始了。突擊部隊趁著敵人碉堡崩塌、硝煙沖天之際,奮勇衝擊,突入敵核心陣地,用激烈的白刃格鬥結束了榆社城的戰鬥。藤本中隊連同中隊長本人,全部葬身在他們自己造的墳墓中。

榆社城解放了,榆遼公路上敵人的據點也被我軍全部拔掉了。這一勝利,擴大了根據地。群眾爭先恐後地到佔領的敵據點搬運戰利品,人挑、馬馱、車拉,絡繹不絕。

百團大戰第一、第二戰役的勝利,使華北之敵陷於大混亂局面。敵人惱羞成怒,為了挽救危局,經過一兩個月的準備,集結兵力達十幾萬人,在飛機、大炮掩護下,以坦克開路,在十月初開始(有的從十一月初開始)向我各根據地進行所謂「鐵壁合圍」報復「掃蕩」。進入太行的敵三十六師團一個大隊,在我軍阻擊下,已顯疲憊,他們在十月三十日被迫移至關家堖、柳樹堖(武鄉以東)。彭副總司令親自指揮,經兩晝夜的激戰,我軍向敵人發動了十七八次猛烈攻擊,多次白刃格鬥,六百餘敵人幾乎全部被殲滅。這一勝利迫使敵人不得不於十一月十四日竄回老巢。百團大戰第三戰役和百團大戰整個戰役到此勝利結束。

圖片 張聯群 提供

(原標題:周希漢親歷百團大戰)

來源 北京晚報

作者 張聯群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百團大戰中他擊退敵人保護首腦機關轉移,被譽為「軍中趙子龍」
    後來,戰役進展順利,捷報頻傳,參戰的部隊和地方武裝達百團以上。所以,又稱為百團大戰。在百團大戰中,時任三八六旅參謀長的開國中將周希漢(1913年-1988年),親歷百團大戰三大階段,他和其他將領們周密部署,為贏得戰爭起到了關鍵作用。
  • 他接替陳賡擔任旅長,十幾分鐘俘蔣軍嫡系兩個師,成開國中將
    在八路軍將領之中,周希漢頗有威名,劉伯承更是將其稱之為「趙子龍」,那是在百團大戰之中,八路軍第一階段取得勝利,日軍出動精銳部隊展開報復,劉伯承率領的華北局機關遭敵人追擊。 當時劉伯承身邊僅有一個營的警衛隊,正在劉伯承發愁之際,周希漢率軍殺到,劉伯承高興地說:「趙子龍來也!」
  • 不看資歷,只看戰功,在開國中將裡,還有誰達到授予上將的標準
    在1955年,開國大將粟裕司令員就是一位典型的例子,他是屬於元帥戰功,但資歷很淺,因此只能位居大將軍銜。其實除了粟裕將軍以外,在開國上將中,以及中將與少將裡都擁有較為顯赫的戰功,但因資歷的原因並沒有得到與自己立下的戰功相匹配的軍銜,同樣也有相反的,有資歷但戰功一般。
  • 周希漢從海軍參謀長離任,一位老農找上門來求證明,奈何將軍想不起他
    1987年,曾任海軍參謀長的開國中將周希漢,在女兒周曉紅的帶領下見到了一位60多歲的老漢。 據周希漢中將女兒後來回憶,當時這位老漢說是在1942年,周希漢那會正在山西太嶽軍區時,自己就給周希漢將軍當過通訊員,可是因為一次戰鬥,使得他負傷,所以便回家當了農民。 而如今,新中國已經成立多年了,但他曾經當過八路軍卻還是個農民,所以才來找周希漢,希望老首長能親自證明他的這段經歷,這樣他的生活也算是有了保障。
  • 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黃埔師生作為骨幹力量,在百團大戰中表現優異。那麼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我們接著往下看。元帥2位百團大戰時,他擔任晉察冀軍區副參謀長及第2軍分區司令員,指揮了娘子關戰鬥。
  • 開國中將率3000人,從日軍眼皮底下大搖大擺走過,日軍一槍沒開
    抗戰爆發後,周希漢出任129師386旅作戰股股長,後升任旅參謀長,協助旅長陳賡抗擊日本侵略者。周希漢打仗是出了名的足智多謀,不僅能打硬仗、惡仗,還擅長遊擊戰、心理戰。當時八路軍的首長和同志都稱讚他「立身有傲骨,打仗如繡花。」1940年,八路軍成立了太嶽軍區,周希漢擔任第二軍分區副司令,率領部隊參加了百團大戰。
  • 他是太嶽軍區參謀長,殲滅國民黨號稱千裡駒的王牌部隊,被授中將
    在這次起義中,不計其數的開國將領都曾參與其中,這兩個縣城更是被後世稱為將軍縣。在這場起義中,有一位優秀將領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曾是太嶽軍區參謀長,之後帶兵殲滅了號稱「千裡駒」的國民黨王牌部隊,建國後被授中將軍銜。他就是周希漢將軍。
  • 開國中將裡,在解放時期,戰績最佳的十位虎將都有誰
    吳克華 第二位虎將是塔山名將吳克華,他也是來自第四野戰軍。其實在這場阻擊戰中,還有一位將領也是功不可沒,他就是塔山猛虎胡奇才。這兩位都是開國中將裡戰績最佳的將領之一。 第三位是皮定均人稱皮老虎,也是開國中將裡一位猛將,同時戰績輝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戰績就是中原突圍,如果講到中原突圍戰,就不得不講皮定均了,他可是這場戰役的英雄人物。當時蔣介石讓劉峙率領30萬大軍圍剿中原地區的部隊。
  • 開國中將周希漢,結婚火速用一天,新婚漫長用一年,險些成大誤會
    周希漢將軍是我軍著名將領,從他十四歲參加革命以來,參與過的大大小小戰役無數,無論是抗戰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都有著十分英勇的表現,讓敵人聞風喪膽。但是這樣一位錚錚硬漢卻也有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的時刻。自古名將配美人,周希漢將軍的妻子周璇可謂是軍中名花,只是二人的感情之路卻不太平坦。
  • 老農民去北京找周希漢:我當年為你擋過子彈,誰知老將軍卻不記得了
    而周希漢中將則說過:「兵是兵,將是將,帥是帥。光杆司令打不了仗,一群兵也打不了仗。是兵不能講是將,是將不能講是帥,有多少功勞是靠自己講的?」 周希漢一生參加過許多戰役:黃麻起義,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長徵、百團大戰、神頭嶺戰鬥、林南戰役、同蒲戰役、臨浮戰役、汾孝戰役、洛陽戰役、豫東戰役、挺進中原、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大西南…… 據統計,在解放戰爭中,周希漢直接指揮部隊共斃俘國民黨將級軍官64名,其中還活捉敵中將7名,並且還是號稱「天下第一旅
  • 周希漢:60多年革命生涯,有一段特殊經歷,徐向前三次出面相救
    周希漢,湖北麻城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曾參加過黃麻起義、長徵以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他身經百戰、屢立戰功,曾做過八路軍的旅參謀長、解放軍的軍長。後來周希漢還做了海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為我國建設強大的海軍作出了突出貢獻。
  • 開國上將楊成武的子女,兩少將一中將
    我們時常會說將門之後,而如今有幾位更是當之無愧的將門之後,一家人中,父親是開國上將,兒子、女兒也都成為了將領。這一家人便是楊成武一家,出身將門,這一家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l 開國上將楊成武楊成武,1914年時出生於福建省長汀縣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之中,小時候的日子並不好過,楊成武一直堅持著努力讀書。在他15歲的時候,就毅然決然選擇了投身革命,並且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隨後光榮入黨。
  • 戰將周希漢:斃俘國民黨將軍64名,1932年因何差點被張國燾暗害?
    開國中將周希漢,年僅15歲便隨部隊參加黃麻起義,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開始了他長達60餘年的革命生涯。60餘年中他輾轉千裡,浴血奮戰,歷經數千場戰鬥,數不清的敵人在他的槍口下瑟瑟發抖;據統計,光在4年解放戰爭時期,由他指揮部隊斃俘的國民黨少將以上軍官就高達64名(中將9名,少將55名),可謂是戰功赫赫,功勳卓著。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又致力於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建設,歷任海軍副司令員和海軍參謀長,領導和組織海軍進行了岸基飛彈、核潛艇、飛彈驅逐艦等的實驗工作。
  • 開國上將楊成武子女今何在?長子少將次子中將,么女也是武警少將
    正如我國的開國上將楊成武的子女一般,他的兩個兒子後來一個成為了少將,一個成為了中將,甚至女兒也是將軍! 楊成武,1914年時出生於福建省長汀縣, 他在15歲之時就參加革命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並於次年光榮入黨。
  • 開國中將唐延傑:軍中的好參謀 聶帥的「諸葛亮」
    在開國中將裡,有一位中將非比尋常,他之前並沒有參謀工作經歷,卻給名震華夏的聶榮臻元帥當過智囊,聶帥親切地稱他是「我們的軍師」。他就是有「高參中將」雅號的開國中將唐延傑。開國中將唐延傑(1909年11月7日-1988年7月31日)唐延傑,原名唐菊生,1909年11月7日出生在湖南長沙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少年時代學徒做工,備嘗生活艱辛,萌生革命意識。
  • 大譜師:【名人家譜】天下第一瘦 中將周希漢
    小日本,你別搗蛋, 讓你碰上周希漢。 386旅的旅長,就是大名鼎鼎的陳賡,湖南湘鄉人,因腿有傷殘,人稱「瘸子」;政委王新亭,湖北孝昌人,高度近視,戴眼鏡,人稱「瞎子」;參謀長周希漢,湖北麻城人,奇瘦,眼光上視,嘴角下斜,若藐視態,自譽「天下第一瘦」,人稱「瘦子」。
  • 周希漢將軍75歲因骨折辭世,曾立下赫赫戰功,結婚當晚逃婚
    引言1988,我們的開國中將周希漢將軍逝世了,他的兒女在睡夢中清醒過來,甚至沒有見到父親的最後一面。但是就在這一刻,周曉紅突然明白了父親所說的那些話語,什麼叫做為革命事業奮鬥終生,又是什麼才是為了那段歷史的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