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正心,修身,治病

2020-12-17 育仁與人體生命學

有很多人認為,看懂了我的文章,心定本源,一念無我,就可以了。這就是修行了,這就可以了,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現實不是這樣的,因為毛主席說過,如果要想知道梨的味道,唯有親口嘗一嘗,想是無法想像的,紙上談兵與實際,是天差地別的,如果可以換位思考,如果可以假如,這個世界就沒有窮人與病人了。窮人假如能有富人的思維,窮人還會窮嗎?病人假如有真正的大醫精誠之德,患者還有病嗎?所以看微博,只是一個字面上的簡單的理解,與我的本心本意欲表達的思想,還差的太遠。有的人自認為學會了,開始為別人治病收費了,有的人自作聰明的認為,取眾家之長,融為一體,其實道無法傳,更無法偷,道為本源,師為船,看微博只是一個說明書一樣,讓人從迷到明,明白了也不等於你真正的明白掌握了,掌握了也不等於你擁有了,擁有了也不等於你成為了,太多太多的人看了幾天微博,幾個月微博,幾年微博就認為真的懂了。

其實在修行上,如同開車回家。你無師無法,所有的經咒如同紙上車圖,車的圖紙,出家人比如是圖書館的保管員,你去取經,他們給你經書,幫著你解經,但是他們不是作者本人,也不確定書是不是正版,反正如是我聞,我聽別人說的,寫經者就是聽說,看經者,是聽,聽過佛講法的人說的,如是我聞,好像我聽說的一樣,又是假如,末法末劫如何修行,有修行之法,還叫末法嗎?有修行之道,還需聖人乘願再來嗎?

所以說理論也好,經典也吧,這些都是說明書一樣,只是讓人明理,與實修實證無關,就算你考試理論合格了,讓你上車,你以為你真的會開車嗎?擁有車如同接通法脈,就算教你開走了,你認為就等於到家了嗎?就算你天人合一了,你肉身還在紅塵,你就認為指定修成了嗎?有的人沒事問我,師父這個病怎麼治,我告訴你,你會嗎?你上醫院去心臟撘橋,怎麼不問醫生怎麼搭呢?買個支架自己裝上,有的人總問,在家怎麼修,你微博不看,如瞎子,如乞丐一樣,瞎子,乞丐打聽飛機怎麼開,給你講這些有意思嗎?先看說明,再買汽車,再上道,再有嚮導,導師,再聽話就回家了,有的人不想用車,特煩嚮導指手畫腳的,自大自我,唯我獨尊,這種怎麼修?怎麼回家?我真的不知道,因為神都不知道,神也做不到,何必為難我呢?

其實修行,正心,修身,治病真的很容易的,師父培養你幫你,你承認有師父你都不承認,撒謊打妄語,你怎麼可能修成,正心為德,無德者,何來正心?沒有正心談何修身,沒有感恩之心,想讓人治病,還抱著騙吃騙喝騙醫生錢的心,你的病又怎麼可能好呢?你看我微博,學點皮毛,你打著上工守神,招魂復魄的旗號,為人調病一次收人上萬,上千的,你到我這裡來,想來偷學,還不要臉的說,我和你們學習不用給我工資,你是不是認為天下都是傻子,白痴,你給別人看病,高收費,你來學習,我們再給你錢僱你學習。其實在靈性世界回頭再看,聖人怕因,凡人怕果,凡夫俗子為了錢不折手段的,坑蒙拐騙,冒充醫生,未來業力顯現之時,錢是化解不了因緣的。到時生不如死,家破人亡,死後更慘。其實修行,正心,修身,治病非常的簡單,找到明師,聽話照作就可以了。尊師重道,因為師者德也,師者道也,歸依師即歸依了道。大道至簡,還是應該有良心,有感恩之心,有愛心,愛可以改變化解一切,擁有良心一切都不是個事。中毉大夫

相關焦點

  • 未病先防——正心修身促健康
    這就要求我們醫務工作者,學習傳統文化以正心修身;並將正心修身的理論傳授給患者,使患者心志端正,元氣充足,再配合針藥引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不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患者元氣不足,整體功能下降,即使有再好的醫生也無能為力。正所謂「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大學》講:「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正心修身
    【校訓】正心修身【校訓解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被稱為「四書」,對中國古代思想史和中華文化有著深遠影響。琴島學院校訓「正心修身」出自《大學》第一章(節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 「正心修身」之我談
    「正心修身」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先來看一下儒學經典《大學》中的第一章節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修身的目的是什麼了?
    說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修身的目的!三綱領提出了修身治國的總途徑,這裡提出的八目則是更詳細的步驟。所謂八目,就是指平天下、治國、齊家、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
  • 齊魯校訓丨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正心修身
    【校訓】正心修身琴島學院校訓「正心修身」出自《大學》第一章(節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 在正心明道中修身立德
    習主席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教育引導年輕幹部強化自我修煉,正心明道,防微杜漸,做到有原則、有底線、有規矩。」心者,身之主宰;道者,事之所宗。自我修煉,正心明道,既是孜孜以求的修養境界,又是淨化提升的修煉途徑。
  • 正心修身要有久久為功的韌勁
    「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內正其身,外正其容。」正心修身,永遠是不朽的真理,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清介有守的人生態度和剛直守正的人生境界。《清史稿》中記載了張伯行的一個小故事,張伯行考中進士後,沒有立即去做官,而是在家口誦手抄理學經典七年,然後才去做官,他說:「千聖之學,括於一敬,故學莫先於主敬。」
  • 【每日一習話】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
    中國人歷來強調「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強調「一念收斂,則萬善來同;一念放恣,則百邪乘釁」。大家要加強道德修養,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辨是非善惡,追求健康情趣,不斷向廉潔自律的高標準看齊。&nbsp&nbsp&nbsp&nbsp「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見於北宋司馬光的《交趾獻奇獸賦》,大意是說,把內心純正作為處世的根本,把完善自身修養作為做事的基礎。
  • 村幹部當要「正心修身齊家治國」
    如何讓農村更美、農業更強、農民更富,村幹部要有服務意識,當要「正心修身齊家治國」。正心,就是要抵禦誘惑,不忘初心。作為村幹部,掌握著資源末端分配的權利,一舉一動都直接關係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如此情況下,群眾巴結村幹部、甚至送錢送物就不足為奇了。
  • 《大學》修身之道: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大學》以修身為核心,同時指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主要方法。強調在修身養性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內省,而且還要同外物相接,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完善人格。今天摘錄《大學》三句話,與您一起品味其中蘊含的深意。
  • 葛洪魂魄學破譯疾病之迷 · 老中醫破譯修身正心之道
    【關鍵詞】精氣神 魂魄 上醫治未病 正心修德 超凡入聖 天人合一 人類命運共同體 老中醫 正心修身一、魂回中醫,傳承民族瑰寶,開啟文明寶庫中醫是我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更是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先行者。2015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受葛洪《肘後備急方》有關青蒿截瘧記載的啟發,用低沸點法提取青蒿素,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如何正心修身,真正去理解古人的感覺
    如何正心修身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之所以說修養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為心有憤怒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恐懼就不能夠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憂慮就不能夠端正(憤怒、恐懼、好樂、憂患)(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大學》對修身的論說和正心的論說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都是強調在一定的情緒狀態下, 不能客觀公正地對待自己和周圍的人。
  • 正心修身,勵志篤行 | 2020年秋季團體操匯演
    9月30日清晨,全體北四分師生迎來「正心修身,勵志篤行」團體操匯演。我們用最好的成長樣態,詮釋「我和我的祖國共成長」,用積極的青春蓬勃姿態,獻禮共和國母親生日。我和我的祖國緊密相連。當我們「正心修身,勵志篤行」,端正的態度,是提升自我修養的前提,引領著成長的正確方向;人生需要實幹精神,朝著夢想,篤定前行,才是勵志的最好註腳。
  • 印光祖師,克念之工夫次第,在於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
    克念之工夫次第,在於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物者何,即隨境所生,不合天理,不順人情之幻妄私慾,非外物也。由此私慾固結於心,則所有知見,皆隨私慾而成偏邪。克念的工夫次第,在於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物是什麼?就是隨著境界所生出來的,不合天理的,不順人情的幻妄私慾,並不是外物。由於這個私慾固結在心中,所有的知見,都隨著私慾而成為偏見邪見了。——續編·卷下·挽回世道人心標本同治錄序南無阿彌陀佛
  • 正心修身 守住底線 不觸紅線
    會議認為,街道黨員幹部一定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深刻認識堅持標本兼治、推進以案促改工作的重要性,吸取扶貧領域典型案例案件教訓,深入剖析、深挖根源,切實通過以案促改,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正心修身,守住底線、不觸紅線,從而達到「查辦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幹部,完善一套制度,解決一類問題」的效果。 會議強調,要把握關鍵節點,著力把堅持標本兼治、推進以案促改工作做深做細做到位。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國、治家、平天下,出自哪裡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其實心中有很多話,但是一兩句卻又說不清楚,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修行,經歷的每件事都是劫難,需要自己去化解! 人的修煉我喜歡分為內和外,外則是應對外部環境人和事的能力,而內則是與自己相處,放過自己的心態!
  • 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上坤地產的「王道」之路!
    修身齊家,做宜居的產品如今的房地產除了高周轉這個特點,還呈現出「產品雷同」趨勢。縱觀全國各大住宅,在形態和內部空間、小區規劃上越發相似,缺少創新力。上坤地產在別人無法理解和認同的時候,堅持走堅守品質與創新的道路,最終上坤地產以出色的產品,徵服了市場,贏得了業內的尊重。
  • 司法學校教師人文素養專題培訓丨夯實國學基礎 修身正心
    當天上午8點45分,全體教師在鄭曉釵老師的帶領下,齊聲誦讀《大學》,誦讀完畢後修身靜坐三分鐘,隨後,一起向至聖先師孔子致敬行禮,以示對先師孔子的尊重之情。9點開始,由中山大學周春健教授講授《詩經》之始——《關雎》。周教授從周南、召南的地理位置和這兩個區域對完善周王朝統治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入手,指出由兩個區域採編成書《周南》、《召南》所隱含的重大政治意義,突出了詩經經學性質。
  • 盤點那些藏在菜根譚中的寶寶好名:個個正心修身、明心見性
    《菜根譚》作為一本明心見性、正心修身的奇書,能夠彰顯出名字的哲學內涵。今天江南易林和您分享的,就是200個出自《菜根譚》中的寶寶名字,希望寶寶能夠借著名字中的美好寓意,獲得奮發向上的力量。恬雨出處: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的風光,才見處一化齊之妙-修身-菜根譚「恬雨」選自《菜根譚-修身》,這句話說的是心境平和的人,能夠在狂風暴雨中欣賞到風平浪靜的美好風光。所謂風景自在人心,真正的美景來源于堅強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