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之前,人類不會相信自己能在空中飛行。幾個世紀以來,無數頂尖科學家都認同一個觀點:任何比空氣重的機器都不可能飛起來。當時許多新聞編輯都自信地將關於萊特兄弟的報導視為「謠言」,而萊特兄弟則被斥為「騙子」。
不過1908年9月3日,萊特兄弟在邁爾堡做了一次成功的示範飛行,終於得到了世界的承認。萊特兄弟至此從人們心中的「騙子」變為「英雄」。
飛機對於現代人不再陌生,可是在萊特兄弟發明前,它是難以想像的。
1903年12月17日,當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和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在人類歷史上首次使用動力飛機試飛成功之後,這對兄弟隱約感到可能「做成了一件事情」。
幾個世紀以來,無數頂尖科學家都認同一個觀點:任何比空氣重的機器都不可能飛起來。而萊特兄弟打破了這個論斷。
不過,在此後相當長時間內,無論科學家還是新聞記者,甚至周圍鄰居,均完全不相信這兩個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只會修理自行車的小子能夠發明出一部可以飛起來的機器。當時許多新聞編輯都自信地將關於萊特兄弟的報導視為「謠言」,而萊特兄弟則被斥為「騙子」。
最終,公眾耗費在相信事實上的時間,比萊特兄弟研製飛機的時間還要長。
「人類能夠飛起來之時,也是發明永動機之際」
1903年12月17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小鷹鎮海灘刮著秒速10~12米的寒風。上午10點30分左右,奧維爾乘上飛機,趴著握緊操縱杆。他們的飛機是放在安有4個小輪子的臺車上拉來的。飛機升空之前,為了防止傾斜,哥哥威爾伯還扶著機翼跑了一段路。
飛機頂著強風滑行13米,終於脫離臺車飛向空中,在飛行12秒、約36米之後安全著陸。這是20世紀最為偉大的創舉之一--在人類的操縱下,比空氣還重的機器,首次依靠自身動力升空。
當日,兄弟倆又重複進行三次試飛,都獲得了成功。第四次試飛,由哥哥威爾伯操縱,創造了飛行59秒、約256米的紀錄。這一年,威爾伯36歲,弟弟奧維爾32歲。
不過,當天早晨,沒有任何新聞記者或者通訊員在試飛現場。試飛前,萊特兄弟雖然向方圓6英裡的鄰居發出邀請,但最終只有五名目擊者在場。而人類航空史上最有紀念價值的一張照片,也就是萊特兄弟飛機起飛的照片,是由一名海岸警衛隊隊員拍攝的。
結束試飛,萊特兄弟來到海岸警衛隊值班室,給留在家鄉代頓市的父親發了一封電報。這也是該重要消息首次被傳遞到外界。
萊特兄弟後來的傳記記者弗雷德·凱利曾採訪了兄弟周圍鄰居的態度。許多鄰居認為,萊特兄弟的機器能夠飛起來,純屬意外。比如,可能是被大風吹起來的,或者僅僅是一種噱頭或者把戲,並且再也不會發生第二次。一位鄰居告訴弗雷德·凱利:「人類能夠飛起來之時,也是人類發明永動機之際。」
附近居民持有如此態度,很大程度上是受媒體影響。對於大多數當時的媒體人來說,即便萊特兄弟真的能夠飛行,那又如何?早在120年前,1783年,法國人就已經在巴黎進行第一次載人飛行了。當然,那時候幾乎沒有新聞人能夠區分氣球和飛機在飛行意義上的差別。
對於萊特兄弟來說,更加不幸的是,科學界早已將利用機器飛行視為荒謬的事情。就在他們成功試飛前一個半月,著名科學家西蒙·紐科姆發文指出,任何重於空氣的機械都不可能飛起來,而且他還表示,即便真的飛了起來,「一旦駕駛人員放慢速度,開始下降,就會必死無疑。如何讓機器不在著陸時候墜毀呢?至少目前來看,我沒有看到哪位發明者完美解決了這一個問題」。
這個論斷也有鮮活事實證明。就在這年10月7日,負責華盛頓史密森研究院工作的天文學和物理學家蘭利,在華盛頓郊外進行了飛行實驗,這次實驗由美國軍方出資5萬美元資助。結果,當天兩架飛機被媒體喻為「像兩顆迫擊炮彈一樣」鑽進了華盛頓波託馬克河裡。
科學家的文章雖不會影響到萊特兄弟的鄰居,但是至少能夠影響許多報紙編輯,並且通過他們影響輿論。
缺少媒體和公眾的認可,萊特兄弟並沒有感到氣餒,反倒是覺得有趣。每當他們聽到別人說「這件事難於上青天」時,都會暗自發笑。
一次失敗的展示
第一次試飛成功,萊特兄弟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學習如何掌控飛機。他們還設定了一個目標:飛行852英尺遠,並且繞出一個完整的圓圈。
為了完成試驗,萊特兄弟開始尋找一個更加合適的場地。代頓銀行董事會主席託倫斯·霍夫曼大方地將他的牧場免費借給這對兄弟。當然,他並非是覺得兩兄弟的試驗靠譜,而是覺得他們人品不錯。
萊特兄弟曾給代頓,甚至給辛辛提那市每一家報紙都寫過信,告訴記者,他們將在1904年5月23日舉行試飛,如果有記者感興趣,歡迎過來參觀報導。在萊特兄弟看來,他們的試驗是一項重大科技進展,新聞媒體肯定會對此感興趣。
信件發出後,大約有12到15名記者趕了過來,再加上附近的居民和朋友,萊特兄弟這次實驗圍觀的人數有五十多人。
當天,萊特兄弟將他們的飛機從牧場中一間小屋子拖出來,啟動引擎。不過,這臺當時世界上最輕的引擎並沒有運轉。這在之前從沒有發生過。幾分鐘之後,萊特兄弟雖然解決了引擎的部分問題,但卻又遇到了另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風速不夠快,大約只有5英裡每小時,而飛機起飛至少需要7英裡每小時。
萊特兄弟向圍觀的記者和居民保證,即便引擎並不能很好地工作,只要風速提高,他們就會起飛。不幸的是,當天風速再也沒有提高。等待多時之後,圍觀人群開始不耐煩起來,兩三名記者覺得自己受騙了,並且質問,為什麼要他們浪費時間跑到這裡來。
萊特兄弟向人群道了歉,並且宣布:「我們今天飛不了了,但是既然大家都等了這麼久,我們將讓飛機飛跳躍幾英尺高,展示飛機的原理。」
最終,這架機器升空了五六英尺高,並飛了大約60英尺遠。這對於記者來說,實在是沒有報導的價值。記者們詢問萊特兄弟明天是否能夠再飛一次。但是萊特兄弟並沒有肯定,因為他們不能保證一晚上就能解決引擎問題。但他們表示,歡迎明天再來參觀。
第二天,一兩名記者真的再次過來了,不過雖然這天風力比較合適,但是引擎仍然不能正常工作。此後,再也沒有記者過來了。不過,許多記者事後都寫了報導。只不過,有些記者對此進行了誇大,甚至說飛機飛到了75英尺高。
經過不斷試驗,到1905年10月3日,萊特兄弟的飛機已經能夠連續飛行32分鐘、20英裡遠。兩天之後,這個紀錄又達到了在三十八分鐘零三秒內,飛行24英裡。而且這還是在飛機油箱沒有加滿的情況下所達到的成績。
美國陸軍部:不要欺騙我們
在萊特兄弟看來,或許只有美國陸軍部才能真心對人類能否飛行感興趣。出於愛國情懷,萊特兄弟希望能夠將飛機的專利以及一切機密提供給政府和美國軍方。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飛機可以被用來執行巡邏任務。
不久之後,根據一位國會議員的建議,萊特兄弟給美國陸軍部部長寫了一封信,表示他們可以給予美國政府關於這項發明的各項優先權。
美國陸軍部顯然把他們的來信當成「突發奇想」,而且他們此前也收到過無數份關於各種設計飛行機器的奇思妙想,所以他們也按照慣例進行回復。
直到1907年,或許有人給當時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看了一篇關於萊特兄弟的報導。總統在這篇報導上批註「請調查」。秘書將其交給軍備委員會。至此,美國陸軍部才部分地轉變了對萊特兄弟的看法。但是他們對此還是疑慮重重。此後,他們曾和萊特兄弟直接表示,陸軍部的人並不好欺騙,他們現在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相比美國陸軍部,對於萊特兄弟更加感興趣的是法國陸軍。法國陸軍上尉路易斯·費伯在一本出版於德國的氣球雜誌上曾閱讀過萊特兄弟的故事。他是一名航空愛好者,也是法國航空俱樂部的會員。
不過,費伯認為這個故事肯定有誇大之處。所以,他聯繫萊特兄弟詢問最新的試驗情況。萊特兄弟給他郵寄了簡要的報告。費伯將這份資料交給了法國航空俱樂部。俱樂部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來爭論報告內容的真實程度。
1905年12月6日,韋弗在給法國的回信中表示,萊特兄弟絕對不是騙子。他被萊特兄弟的發明所感動,並且詳細介紹了飛機的細節。這封回信在法國航空俱樂部引起軒然大波,但經過一夜的討論,除了拉姆和費伯外,大部分會員還是不相信。
拉姆將韋弗的法文調查報告,發給了《紐約先驅報》。《紐約先驅報》據此寫了一篇報導,稿件的標題是《飛人還是騙子?》
這篇新聞後來被傳回美國,包括代頓地區在內的新聞人都看到了。但還是老樣子,代頓的編輯仍然根本不相信,不過他們對萊特兄弟已經在法國這麼出名感到驚奇。所以,他們認為,法國人真的是一個有趣的民族。
幾個月後,拉姆的兒子、剛剛從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的弗蘭克·拉姆中尉拜訪了萊特兄弟。在暗中觀察這對兄弟的人品之後,弗蘭克對他們深信不疑。1907年9月,在這位西點軍校學員介紹下,美國陸軍部終於開始和萊特兄弟進行接觸。
一直視萊特兄弟為騙子的美國軍備部寫信詢問萊特兄弟飛機的價格,萊特兄弟開價十萬美元。1908年,經過討價還價,美國陸軍部決定出資兩萬五千美元,條件是進行一場公開測試,結果需要滿足一系列條件:除駕駛員之外,飛機還需要載一名乘客以及兩個不少於350磅的重物;飛行時間不得少於一個小時,時速不得低於40英裡,並且攜帶能夠支持125英裡的燃油,測試應於當年9月完成。
松林裡的暗訪
此時,絕大多數美國民眾仍然不相信飛機的存在。1908年又有一名記者遠距離觀看了萊特兄弟的飛行。這位名叫布魯斯·薩利的記者負責採寫維吉尼亞和北卡羅萊納州新聞。他將所見所聞寫成稿件,發給《紐約先驅報》。所幸,該報編輯也是一名航空愛好者,所以只是提醒薩利核實每一個細節,並將他的稿件發表在了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版面上。
但這則新聞被其他媒體所注意,許多媒體都派記者跟進這條新聞。其中最著名的一位記者名叫拜倫·牛頓,他擅長於調查報導。在當時的媒體看來,如果萊特兄弟是一對騙子,沒有人能夠比拜倫·牛頓更深刻地揭露他們。
拜倫·牛頓帶領幾位記者決定暗訪萊特兄弟。他們找到一位當地漁民作為嚮導,藏身於牧場附近一片遍布毒蛇的松樹林中,用望遠鏡偷窺。他們連續暗中觀察四天,終於見到了令他們一生難忘的景象:萊特兄弟帶著一名技師飛行了三英裡。
回到紐約後,拜倫·牛頓立刻就寫出了他的所見所聞,並且表達了對萊特兄弟的敬佩之情。但即便如此,仍然有許多編輯對此表示懷疑,其他媒體也不予報導。當拜倫·牛頓為另一份雜誌寫文章時,他收到了編輯的回覆:「雖然你的文章非常有趣,但是我不知道它算是事實還是小說。」
1908年9月3日,按照與美國陸軍的約定,萊特兄弟在邁爾堡做了一次成功的示範飛行,終於得到了世界的承認。現場觀摩過的總統老羅斯福回憶:「當飛機升起來的時候,人們吃驚地發出了尖叫。」
1909年10月,萊特兄弟又在紐約市的哈德遜-富爾頓慶典中當著100萬紐約人的面繞著自由女神像盤旋,並在曼哈頓的哈德孫河面上進行了波浪狀的飛行表演。這次飛行表演終於讓萊特兄弟成為了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至此,距離萊特兄弟第一次成功試飛已經過去了近六年時間。而從設計草圖到研製出第一架飛機,萊特兄弟也不過用了四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