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聚焦:記憶中的舅母
文 / 李寶慶
我的舅母,已是八十四歲的老人了。舅舅從山東萊陽老家接她到新疆已有三十幾個年頭了吧。前幾天表弟把舅母從新疆的烏市送到了山東濟南表姐家裡來了。我雖然與濟南遙隔千裡,但還是好想去見見我舅母了--
記得兒時聽說要到姥姥家去,心裡會美美的像吃了蜂蜜一樣。我會帶媽媽一蹦三跳的,八裡山路不覺就拋在腦後了。到了姥姥家,姥姥還沒親夠我,我就一溜煙跑舅母家裡去了。
舅母家在在娘娘山腳下,一個叫九家夼村的西邊一個小山坡上,那個山坡,村裡人都叫西溝,左邊有一條小溪,小溪兩岸槐樹、楊樹、柳樹等鬱鬱蔥蔥,古木參天。後邊有一小花園,那是我和表弟的百草園。那裡不必說暗紅的棗樹,紫色的桑葚,光滑的水井臺;也不必說高蟬抱在果樹上長吟,各種不知名字的小鳥,在樹間嬉戲。單是一條小溪就有無限的樂趣了。我們會順著清澈見底的小溪,盯著無數的小魚,不知疲倦的追著,抓著。有時眼見一條大點的魚,鑽到大石縫裡去了,小心翼翼的張著小手,摸著摸著。倏地魚兒一個混,卻不見了。大表哥是會抓的,他說手要慢進快抓。半天功夫我們會拎著戰利品,歡天喜地的來向舅母邀功了--
那時的舅母四十多歲,中等身材,她臉頰紅紅的,鴨蛋似的臉上有一個端正的鼻子。眼角上爬上了隱約可見的幾條魚尾紋,但眼睛裡還透露出一股農家婦女的靈秀、淳樸的神採。微翹的嘴角,顯現的是倔強與詼諧的天性。而慈祥的臉龐,卻給人一種慈祥和藹的感覺。
「啊呀來,您這些畜力來。您望望,您望望,遭忽的滿身是泥啊。高高叫你媽看見新衣服齷了闊(可)了不得了。」舅母會這樣大聲嚷著。然後就急急忙忙扒下我們的衣服,掇著去小溪洗衣服去了,這時就是我和表弟的天下了。我們搬出舅舅買的軍棋,跳棋,象棋,立刻投入緊張的廝殺中了-
中午舅母張羅了一炕的好菜,菜其實全是她自己菜園子裡種的,加上小魚,過年也難得吃到這樣的午餐了。我們風旋殘雲般吃了起來,魚兒好香啊,一會就不多了,表弟搶走了最大的一條魚,我急了,竟然連盤子搶了過來。表弟哪裡肯讓-舅母忙過來安撫。總算平息下來。呵呵,一會功夫就撐得小肚皮圓溜溜了-呵呵呵呵,現在好想去見見我舅母了。
過年出門是最幸福的時候,每年初三表弟到我家來看姑姑,姑父,宿一宿初四和我一起到舅母家去,就一憋氣住到開學。記得有一年正月初五吃過午飯,我和表弟跟著我小舅舅和大表哥在小樹林子用彈弓打鳥正酣。忽然聽到兩個熟悉的聲音從舅
家那面傳出-「大姨姨,大姨姨你忘給俺錢了」,「啊呀,孩子大姨姨是忘了孩子」大舅母迎和著。嘿,是一山之隔的倆小表弟,竟然回來要壓歲錢了。我和表弟倆幾乎同時一對眼,火騰就上來了。哼,「分明是沒問他大姨好,或掉了吧。」我倆撒腿就朝家跑去,等跑到家裡,已經晚了,大舅母不但給了錢還每人加了一角。我倆一聽更是火冒三丈,一邊嘴裡咕嚕著,一邊操起石頭一溜煙就追了上去,直追到山那坡,扔了無數的石子,罵了無數的鬼話,才垂頭喪氣的回來了,舅母早已迎了出來,幫我們說了無數的好話,還偷偷給我倆加了兩角錢。晚上開飯了,吃的竟是大表哥們打得貓頭鷹肉,我肯定那是我平生吃的最鮮美的野味了,雖然就一點點。嘻嘻嘻嘻,現在好想去見見我舅母了。
舅母有個響噹噹的綽號,喚作「諸葛亮」。也許是她在生產隊會上「舌戰群眾」吧;也許她的「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吧;也許是他的「鞠躬盡瘁,殫盡竭力」。那時的我無從知曉。但有一點我知道,舅母特別能說話,又很愛講故事。據說舅母的娘家是個大家主,過去划過地主成分的。也許是出身大家閨秀的緣故吧。記得舅母的屋後有兩口水井,井水特別甜,鄉親們都來打水喝。但是也很危險,曾經淹死了兩個孩子。舅母曾給我們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每個水井裡都住著一個井龍,人們打水的時候,井龍就在井底向外噴水,空裡它就會出來遊蕩,有的孩子趴著看,一旦讓龍看到就會認為打擾了它,一怒之下就會把他拉下去的,往日裡兩個淹死的孩子就是見證。開始我和表弟很害怕,打水時看到井水清澈見底,就仔細的瞅,仔細的瞅,也沒發現有井龍。於是膽子越來越大,那年乾旱露出了井底,我們就會順著爬下去喝水,有一次竟發現有一條小青蛇,我大呼大喊趕緊爬了上來,我們合計,恐怕那就是井龍了。舅母卻大不以為然,說是井龍在乾旱年頭會藏到地下的,一旦下了透雨又會出來行風作浪的。然而到現在我們仍然沒看到井龍的,而卻更想去見見我舅母了。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三十多年了過去了,我每年要和舅母通好幾次電話,耳畔迴響的常常是她那宏亮的話音,和爽朗的笑聲。聽著聽著我心裡美美的,甜甜的像初春掠過的風,撫著我的臉,暖著我的心。據說她好想老家,但是孩子們就不讓他回來,因為回來她會三天三夜不停的說,不停的笑。嗓子會累壞,身體也會垮掉的啊!老舅母你的皺紋已和老家村東的娘娘山連在了一起,本色已成為感動我們的傳奇。家鄉留下了你平凡的足跡,也許我們也都將老去,世間那一段段經歷和記憶,鐫刻著對舅母的無限思念?是啊!明天我就要去見見我的舅母了。
【作者簡介:李寶慶,萊陽市羊郡鎮教師,愛好寫作,將生活感受,寫成美文,觀察生活,記憶生活,感受生活,已在網絡平臺發表多件作品。】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版權歸作者,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