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刀刀柄的小科普,原來日本刀柄製作也這麼講究?

2020-12-16 無心撿漏

日本武士刀的刀條是插入在刀柄中的,刀條插入日本武士刀的柄是不會晃動的,貼合度非常高,雖然很緊但是不會很難拆卸,只要取掉木釘就可以輕鬆拆下了。因為日本武士刀刀柄製作非常精妙,利用上下木條將刀刃卡緊,也就是說刀把每一寸都是貼合在刀條上,好的刀都是一把刀刃配一把刀柄。

當木柄做好以後需要包上魚皮,包魚皮一般是全包魚皮,魚皮是選用珍珠魚皮,就是將魚皮整個包在木柄上,裂縫不在兩側,在中間,還有一種包魚皮的方法那就是在刀柄正面開兩道槽,把魚皮鑲嵌在凹槽之中,但是有一定的製作難度,還有一種製作方式,就是貼上魚皮以後打磨魚皮的邊。無論是全包還是鑲皮還是磨皮最終呈現的效果都差不多,只是工藝不同,但是只有全包魚皮起到了刀柄加固作用,其他兩種方法只是單純為了好看而已。

在古代珍珠魚皮非常珍貴的,所以在古代就有拼接魚皮,而且拼接魚皮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古代日本窮人由於買不起魚皮,可能一個刀柄拼接了十幾塊魚皮, 刀柄兩側有墊紙,這個通過墊紙的新老可以判斷日本刀的年代,日本國資源貧乏,很多刀柄的墊紙都是用的老書。

國內的低端武士刀魚皮是塑料皮,也不是鑲嵌的,也沒有日本工藝的複雜,只是把假魚皮剪一道條然後用雙面膠一粘十分簡陋。

關於刀繩,刀繩纏繞以後應該平滑,不應該有什麼稜角,刀繩應纏繞緊湊,繩子絕對不能晃動,而且纏繞繩子的時候,繩子的疊加也有講究,首先是左上右下,再往下是左下右上,以此類推,如果是簡易捆綁法就是一個方向,沒有方向的交織,如果是一個方向疊壓捆綁如果有一個繩扣鬆動那麼全部都鬆動了,如果是交叉疊壓如果有一處鬆動,不會影響全局。

相關焦點

  • 日本有名的七把武士刀!
    日本有名的七把武士刀!我們在看抗日戰爭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日本的指揮官會帶著一把武士刀,而且在日本,信奉武士道精神,他們的武士刀是他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在古代日本,有很多的村落。每個村落都是一個小國家,他們互相之間不斷的打仗,然後直到德川家族出現,日本才實現了大一統。但是常年的爭鬥,使得日本人養成了好鬥的性格,對於武器也是非常的痴迷。我們經常會看到兩個日本人一言不合,就會拔刀決鬥。而武士刀則代表了他們的身份以及他們祖先留給他們的蔭護。因此在日本,武士刀的傳承,就是一種武士道精神的繼承。在日本有不少武士刀都可以說是國寶級的寶藏了。
  • 熱縮刀柄的分類有哪些?熱縮刀柄的優缺點有哪些?
    熱縮刀柄也叫燒結刀柄,熱脹刀柄等,熱縮刀柄在高速精加工中極為重要,因為它可以解決平衡、振擺精度及夾緊強度等問題,今天諾諾就來和大家聊聊:熱縮刀柄的分類有哪些?熱縮刀柄的優缺點有哪些?熱縮刀柄的分類有哪些?按照壁厚、夾持刀具長度和過盈量可以將熱縮刀柄分為3類。1、標準型:從德國生產。
  • CNC刀柄的那些事,這篇文章來說透!
    日本標準 MAS BT(簡稱BT) 3. 德國標準 DIN 2080型(簡稱 NT或ST) 4. 美國標準 ANSI/ASME(簡稱CAT) 5.
  • 刀柄作為連接工具機與刀具的「橋梁」,對加工質量與成本至關重要
    刀柄作為連接工具機和刀具的重要「橋梁」,關係著加工精度、刃具壽命、加工效率等的優劣,最終影響加工質量與加工成本。  因此,如何正確選擇一把合適的刀柄就顯得非常重要。  由於各種加工的要求不盡相同,與之相呼應是不同夾緊方式的刀柄。在這裡,對各種刀柄的普遍特點做簡單介紹。
  • 日本山口組頭目專用—千鳥紋太刀
    太刀是日本武士刀的一種,除了太刀之外還有大太刀、小太刀、打刀、肋差等。太刀的主要特點就是刀尖到刀柄的彎曲度,和打刀的直把比弧度很大。
  • 一級殺傷力的格鬥武器,日本武士刀
    有人說日本刀在戰爭中砍幾下就卷刃了,用不了多久就報廢了。這種懷揣「小日本東西就是爛」的心態的確到處都是。日本刀隨著使用刀刃會有損傷這話不假,但並不意味這樣的刀砍不死人,不鋒利的菜刀一樣可以切肉,不鋒利的日本刀一樣可以傷人,武器都是消耗品,用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不能用了,但是只要持有者自己不死,一把磨好的刀足矣保證主人的戰場需要。
  • 液壓刀柄的特點有哪些?液壓刀柄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液壓刀柄的夾持方式是一種只需要一個加壓螺栓就能擰緊的,採用這一刀具夾緊系統能使系統徑向跳動誤差精度和重複定位精度控制在3μm以下 ,為了達到更好的加工效果,液壓刀柄常常被應用到很多領域,今天我們就一起先來了解一下:液壓刀柄的特點有哪些?液壓刀柄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 為什麼清代佩刀的刀柄大多都向後?
    為什麼清代的畫像中要這樣刀柄向後佩戴?在我國傳統評書有這樣一種說法,這樣佩戴叫做太平腰刀,是一種禮儀,反著佩戴刀不好拔刀,以示自己沒有敵意,尤其是見上官用這種方式。甚至有些人認為刀柄向後佩戴根本無法拔刀,是找死行為,只是為了禮儀。但是這種說法依然也有疑點,康熙皇帝的畫像中也是這麼佩戴的。皇帝沒必要向別人顯示沒有敵意吧?
  • 揭秘日本傳統武士刀工藝:一年才做一把還賣不出去!
    那麼不妨共同揭秘,日本傳統武士刀工藝的興衰,又為何時至今日一年才做一把還賣不出去? 日本的制刀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而最早成型可以追溯到平安時期,日本武士刀的形狀以及工藝,通常被認為是由唐刀演變而來的,後來由直刃轉變為彎刃形成了後來廣為人知的日本武士刀。
  • 彈簧夾頭尺寸——BT數控ER彈簧夾頭刀柄的規格尺寸總結
    彈簧夾頭尺寸--BT數控ER彈簧夾頭刀柄的規格尺寸總結:彈簧夾頭在零件的整個圓周施加夾持力,而不是僅在選定的接觸區域,因而,可獲得很好的同心度,這一點對於二次加工的項目尤其重要,彈簧夾頭的典型重複精度為0.0005英寸
  • 簡單聊一聊:日本刀之「打刀」、「太刀」與「肋差」
    太刀和打刀(也就是現在日本刀劍界所說的「刀」),說到底其實是日本刀發展歷程中出現的不同形態。
  • 用價格昂貴的「鯊魚皮」做刀柄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魚皮乾隆劍最早中國人用鮫魚皮鞘或叫珍珠魚皮包裹刀柄主要是出於審美和文化需要,傳統文化相信珍珠魚皮有避邪功效,而且經過漂白等工藝處理的珍珠魚皮光彩華麗,十分美觀。▲魚皮唐刀刀鞘及刀柄所用魚皮便取自於這種魔鬼魚
  • 古代日本劍道之舉刀——我個人的一些概論
    手部舉刀是劍道之速率決定步驟,因此依靠左手之腕力舉刀,講究快還要更快的結果是,把刀刺到敵人之頭上,再擊打下來,其右拳必定要抬高,必定要漏出咽喉之缺口,因此打劍用摸的人必定是只依靠左手之腕力舉刀,其缺點在咽喉之缺口,百刺百中,因其力太小,無法刺到咽喉再舉劍。
  • 唐刀世界聞名,日本武士刀就是源於中國的唐刀!
    唐刀在改善鍛造工藝的同時在外觀上也有很大的改進,它去掉了漢刀刀首上的扁環,讓刀身得以加寬,並且延長刀柄是唐刀可以雙手持握。這一系列的改進使得唐刀相比以往的中華刀劍有了質的飛躍。他不僅從外觀上更具觀賞性,而且也真正提高了實戰性和耐用性。因此它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藝術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成就,唐刀可以說是我國刀劍歷史上的巔峰之作。
  • 唐刀、日本刀、苗刀的區別是什麼?
    唐刀,日本武士刀,苗刀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我首先把基本的一目了然的區別指出來:一、唐刀:唐刀種類很多,有陌刀、儀刀、橫刀、障刀。我們說的是和日本刀最接近的唐橫刀,也就是通常說的唐大刀。二、日本刀。這個種類也多了去了,我給你一張圖,你自行理解吧?這裡你說的是武士刀,我就當你說的是武士最通常用的打刀:一看就清楚,這玩意兒是彎的,刀身弧度很大,基本上側重於劈砍,直刺功能已經很小了。
  • 你真的了解日本刀嗎?根據形態,日本刀可以分為那幾種?
    (大部分靠的自然反,但是有為了增加弧度敲出來的,不過這涉及日本刀的製作工藝了),所以拐杖刀在實用性上並不那麼好(沒有彎的好拔,而且有弧度的刀也有助切割),只是可以出其不意。,特點是刀柄和刀身一樣長(比例上和咱們的樸刀比較象)。
  • 5分鐘帶你了解日本刀的種類!
    山名氏的定文散仕込み刀(拐杖刀一類的藏物刀)一般藏在拐杖,菸袋裡的刀,更多是用來當暗器的,拐杖刀一般是直的,而日本刀的刀反是燒出來的(大部分靠的自然反,但是有為了增加弧度敲出來的,不過這涉及日本刀的製作工藝了),所以拐杖刀在實用性上並不那麼好
  • 皇宮侍衛規矩多,刀柄弄錯方向算刺駕,帶刀靠近皇帝直接拖走……
    現在電視上有很多清宮戲,不過這些連續劇著重講恩怨情仇,對很多歷史細節不甚講究,鬧出了各種笑話。
  • 別再說日本武士是用肋差切腹的了!因為太痛苦後來開了外掛
    薙刀出現的比較早,在平安時代薙刀是寺院的僧兵們所使用的武器,到了鎌倉時代末期一直到室町時代這段時間,薙刀才成為日本戰場的主要武器。▲日本動漫中出現的薙刀現在日本的動漫中薙刀經常是由女性使用的,甚至一度被認為是女性的武器。這是由於在江戶時代,,有一段時間幕府禁止當時的日本武士攜帶薙刀。這就導致薙刀只能扔在家裡。
  • 日本刀裝具科普:武士刀上的「拵」和「白鞘」
    下面,我將對日本刀的「拵」和「白鞘」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拵」(Koshirae)和「白鞘」(Shirasaya):「拵」一般來說是指刀身與刀柄、刀鞘等刀裝具裝配完畢的形態,但按照裝配方式不同,還可以細分為「拵」和「白鞘」(Shirasaya) 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