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導讀
非典型病原體如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是社區獲得性肺炎(CAP)的常見致病菌,氟喹諾酮類藥物、大環內酯類藥物是治療非典型病原體如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常用藥物,那麼兩類藥物在特殊人群中如何使用呢?
氟喹諾酮類藥物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
喹諾酮類藥物為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物,屬於親脂性、濃度依賴性藥物,如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司帕沙星、依諾沙星、諾氟沙星,有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組織滲透性好、血漿蛋白結合力較低、體內代謝少、半衰期長、抗菌藥物後效應(PAE)、抗細菌生物被膜等特點,臨床可用於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消化系統感染、腹腔內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骨關節感染等的治療。
臨床常用的氟喹諾酮類藥物主要是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而呼吸喹諾酮類藥物主要是指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其在肺組織的濃度高,且對肺組織常見的致病菌可起良好的殺菌作用。
>>>>
兒童
18歲以下者原則性禁用,因氟喹諾酮類藥物可引起兒童關節和軟骨的損傷如軟骨毒性、關節炎、關節痛、肌腱炎、肌腱斷裂等,故也禁用於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
老年者
氟喹諾酮類藥物有心臟毒性,與藥物累積量有關,其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致Q-T間期延長,偶可發展至尖端扭轉室速(TdP)等嚴重心律紊亂,並可增加主動脈夾層和主動脈瘤破裂的機率,可能發生出血甚至死亡。
老年者患有心律失常如房顫,更易受氟喹諾酮類藥物Q-T間期不良反應的影響,Q-T間期延長者慎用。
>>>>
糖尿病者
加替沙星對血糖的影響多見,可致低血糖或高血糖,糖尿病者不宜使用。其他藥物如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莫西沙星等,也可引起血糖紊亂,糖尿病者使用需注意。
此外,氟喹諾酮類藥物可能會引起不可逆轉的周圍神經病變,其很快就會發生,通常在幾天之內,在一些患者中儘管已停用,症狀卻可持續超過一年。若出現周圍神經病變的症狀如疼痛、灼燒感、刺痛感、麻木感、和/或虛弱或其他感覺方面的改變如輕觸感、疼痛感、溫度感覺、位置感覺和震動感覺等,應停用氟喹諾酮類藥物。有周圍神經病變病史者避免使用。
大環內酯類藥物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
大環內酯類藥物是有大環內酯環基本結構、親脂性、時間依賴性的抗菌藥物,常用如紅黴素、羅紅黴素、克拉黴素、阿奇黴素等,有抑菌、高濃度殺菌、抗病毒、抗炎、抑制生物被膜形成、調節氣道分泌、激素節省及免疫調節相關抗微生物作用,臨床可用於呼吸系統感染、生殖系統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消化系統感染等的治療。
>>>>
老年者
大環內脂類藥物有心臟毒性,與藥物累積量有關,其可能誘發心肌復極異常、Q-T間期延長、室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轉性心動過速、尖端扭轉性室速等,甚至室顫或猝死,雖罕見但為致死性。2013年美國FDA也曾發出警告稱,阿奇黴素存在潛在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風險。
老年者,特別是合併心臟疾病,使用阿奇黴素初,應充分評估心血管不良反應的風險,尤其是合併未得到良好治療和控制的心血管疾病者。《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藥物治療中的合理應用》(2020年)中指出,Albert等發現,心率≥100次/min、治療1個月時QTc時間延長至超過500ms或增加60ms為排除標準,可供臨床醫生參考。
此外,基礎心血管病風險較高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腦血管病和周圍血管病者避免使用,禁用於QT間期延長者。
>>>>
胃腸道反應大者
大環內脂類藥物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功能紊亂,呈劑量相關性,尤以紅黴素顯著。儘量避免空腹用藥,若反應嚴重又需使用,可在用藥前半小時口服蒙脫石散,或用藥時加用維生素B6,也可用山莨菪鹼以減輕胃腸道反應。
另外,阿奇黴素口服後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約為40%,食物能減少膠囊劑的吸收,片劑或混懸劑的吸收則不受影響,故片劑、幹混懸劑(如希舒美)可與食物同服。
>>>>
服用降脂藥物他汀、降糖藥物DPP-4抑制劑
大環內酯類藥物(除阿奇黴素外)如紅黴素、克拉黴素通常對CYP3A4/5或P-gp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並可能會干擾其他藥物對肝細胞色素P450酶的作用。
克拉黴素與阿託伐他汀聯用時,後者≤20mg/d;克拉黴素與瑞舒伐他汀聯用時,後者≤40mg/d;紅黴素與匹伐他汀聯用,後者≤1mg/d。DPP-4抑制劑沙格列汀與克拉黴素合用時,沙格列汀的日劑量≤2.5mg。
>>>>
肝功能異常者
大環內酯類藥物在肝臟代謝,肝功異常時應慎用,建議血清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高限三倍時避免使用或停用。
>>>>
新生兒
使用紅黴素有肥厚性幽門狹窄的風險,不推薦。
參考文獻:
1.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在兒童應用中的專家共識(廣東省藥學會2017年12月19日)
2.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急診臨床應用指導意見[J].中國急救醫學,2020,40(11):1047-1056
3.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急診成人及兒童臨床應用指導意見[J].中國急救醫學,2020,40(11):1036-1045
4.合理應用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治療下呼吸道感染專家共識[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09,32(9):646-653
5.喹諾酮類抗菌藥在感染病治療中的適應證及其合理應用:專家共識[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誌,2009,9(2):81-86
6.陳新謙等.陳新謙新編藥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83-86,102-109
7.童榮生等.藥物比較與臨床合理選擇-呼吸科疾病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13-118,121-128
8.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第58期)關注氟喹諾酮類藥品的嚴重不良反應.2013年11月21日
9.Nguyen CT,et al.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Special Patient Populations[J].Pharmacotherapy,2019,39(10):1012-1022
10.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修訂全身用氟喹諾酮類藥品說明書的公告(2017年第79號)
11.FDA:Fluoroquinolones increase odds of aortic dissection, AAA rupture.Healio.December 20,2018
12.抗菌藥物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理論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18,41(6):409-446
13.秦娜等.抗感染治療案例彙編[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4:3
14.大環內酯類藥物的抗菌外作用與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誌,2017,56(7):546-554
15.張靜.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藥物治療中的合理應用[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20,43(6):518-519
16.李大魁等譯.馬丁代爾藥物大典第2版(原著第37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197
17.血脂異常老年人使用他汀類藥物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誌,2015,54(5):467-474
18.老年人多重用藥安全管理專家共識[J].中國糖尿病雜誌,2018,26(9):70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