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帳款攀高、財務數據"打架",光祥科技信披真實性存疑

2020-12-15 中金在線

應收帳款攀高、財務數據"打架",光祥科技信披真實性存疑

2020-09-25 13:56:39 來源:壹財信 已入駐財經號 作者:佚名
關注中金在線:
  • 掃描二維碼

    關注√

    中金在線微信

在線諮詢:
  •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2020年7月23日,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祥科技")創業板IPO進入問詢階段,距離其6月28日上市申請受理用了不到一個月。此次IPO,光祥科技擬發行新股不超過1,608.75萬股,保薦機構為長江證券,會計師事務所是大華會計師。

  反觀身後,光祥科技的應收帳款持續攀高,多處財務數據"打架",信披甚至出現"烏龍",其招股書編制水平可見一斑。

  應收帳款持續攀高,壞帳風險加大

  光祥科技成立於2006年,主要從事LED顯示屏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

  2017年至2019年,光祥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58,858.59萬元、79,176.81萬元、89,200.67萬元,其中2018年和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34.52%和12.66%;同期實現淨利潤分別為3,944.99萬元、4,247.44萬元、10,770.63萬元,其中2018年和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7.67%、153.58%。

  報告期各期末,光祥科技的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25,927.50萬元、39,386.23萬元和51,915.68萬元,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3.18%、50.82%和54.32%。各期末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27,862.71萬元、42,129.60萬元、55,436.23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7.34%、53.21%、62.15%,佔比逐年上升。其中2018年末和2019年末,應收帳款餘額相比上一年末分別增長51.20%和31.58%。

  顯然,光祥科技期末應收帳款餘額增長率高於營業收入的增長率。

  此外,2017年至2019年末,光祥科技已計提壞帳準備金額分別為1,935.20萬元、2,743.37萬元和3,520.55萬元,也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截至2020年5月31日,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光祥科技主要欠款客戶應收帳款回款率分別為98.29%、75.83%和7.09%,2019年末主要欠款客戶應收帳款回款率低主要系下遊客戶受疫情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第一季度光祥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8,799.89萬元和1,047.37萬元,較2019年第一季度分別下降了44.64%和45.82%。招股書稱,本次疫情對其2020年一季度整體經營業績造成了較大衝擊。

  採購數據"打架",招股書現"烏龍"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光祥科技的採購額與其供應商披露的金額出現了"打架"的情形。

  光祥科技招股書顯示,深圳市晶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晶臺股份")的全資子公司蘇州晶臺光電有限公司是光祥科技2018年和2019年的第一、第二大供應商,光祥科技向其採購LED燈珠,採購金額分別為8,964.11萬元、6,794.05萬元。

  而晶臺股份招股書則顯示,光祥科技為其2018年和2019年的第三、第四大客戶,銷售額分別為8,997.13萬元、6,728.91萬元。2018年晶臺股份對光祥科技的銷售額比光祥科技披露之數多了33.02萬元,而2019年卻又少了65.14萬元。

  另一家供應商佛山市藍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藍箭電子")也存在同樣的情況。

  光祥科技招股書顯示,藍箭電子為其2017年的第二大供應商,光祥科技主要向其採購LED燈珠、IC、電子元器件,採購金額為4,575.41萬元。

  而藍箭電子招股書顯示,光祥科技為其2017年的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為4,773.12萬元,比光祥科技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多了197.71萬元。

  除了以上光祥科技與供應商之間的購銷數據"打架"之外,就連其招股書中披露的前後採購數據都有出入。

  光祥科技招股書披露,其從2011年開始與藍箭電子合作,且藍箭電子2019年的銷售規模為約889.99萬元。顯然這個數據與藍箭電子招股書中2019年度48,993.53萬元的營業收入大相逕庭。

  而同為光祥科技供應商的晶臺股份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10.91億元,與光祥科技招股書中披露的金額10.90億元所差無幾;佛山市國星光電股份有限公2019年營業收入與光祥科技露的金額一致,均為40.70億元。

  僅藍箭電子的數據差距過於懸殊,如此看來或應該是光祥科技的招股書出現了"大烏龍"。

  兩版招股書有出入,新成立供應商受青睞

  截至發稿日,光祥科技共有三版招股書,分別是於2020年3月26向證監會提交的招股書申報稿,以及創業板註冊制實施之後於2020年6月28日和6月30日在深交所官網披露的兩版招股書。

  《壹財信》通過對比2020年6月28日和6月30日版招股書發現,僅隔兩天,光祥科技的前五大供應商就出現了一名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和排名有所變動,較為特殊。

  6月28日版招股書顯示,光祥科技2018年和2019年對東莞市錦皓精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錦皓精工")/東莞市錦睿塑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錦睿塑膠")(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合併統計)的採購金額合計分別為2,964.24萬元、3,667.91萬元。

  而6月30日版招股書顯示,光祥科技2018年和2019年對錦皓精工(合併披露錦睿塑膠)的採購金額變為3,100.45萬元、3,848.80萬元,比前版招股書分別多136.21萬元、180.89萬元。

  另外,6月28日版招股書的2017年前五大供應商中,並沒有出現錦皓精工。但6月30日版招股書中,錦皓精工成為了光祥科技2017年的第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為1,970.58萬元。

  招股書顯示,光祥科技與錦皓精工、錦睿塑膠的合作均始於2017年,光祥科技主要向其採購箱體、套件、五金件、模具、包材等。兩家公司在2019年的銷售規模分別約5,500萬元、812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錦皓精工成立於2016年12月13日,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目前由周林持股60%、黃曉持股40%。而錦睿塑膠則成立於2017年8月31日,註冊資本為500萬元,目前由周林持股45%、持股25%、持股20%、持股10%。兩家公司主營五金製品、塑料製品、電子產品等產品的產銷、加工、研發,實控人均為周林。

  綜上,錦皓精工、錦睿塑膠剛成立即成為光祥科技的大供應商,似乎頗受光祥科技青睞。

熱門搜索

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應收帳款攀高、財務數據「打架」,光祥科技信披真實性存疑
    此次IPO,光祥科技擬發行新股不超過1,608.75萬股,保薦機構為長江證券,會計師事務所是大華會計師。反觀身後,光祥科技的應收帳款持續攀高,多處財務數據」打架」,信披甚至出現」烏龍」,其招股書編制水平可見一斑。
  • 佳奇科技保薦人接連被罰,官方數據打架,信披真實性存疑
    佳奇科技此次IPO擬公開發行新股3,333萬股,擬募集資金3.9億元,保薦機構為萬和證券。 通過對招股書的梳理,《壹財信》發現佳奇科技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差錢募資補充流動資金,環評文件、新三板年報、企信網工商年報等多個公開文件與招股書出現多處數據打架的情形,其保薦機構近期也接連受到處罰,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或值得懷疑。
  • LED顯示屏企業光祥科技IPO:應收帳款佔高 訴訟糾紛不斷
    近日筆者查詢發現,LED顯示屏企業光祥科技擬創業板上市,並披露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應收帳款佔比較高招股書披露,2017-2019年,光祥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58858.59萬元、79176.81萬元、89200.67萬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944.99萬元、4247.44萬元、10770.63萬元。
  • 珠海冠宇多處數據"打架"、動產抵押未披,招股書真實性存疑_產業...
    珠海冠宇多處數據"打架"、動產抵押未披,招股書真實性存疑
  • 過會的捷安高科供應商真實性被質疑 招股書數據「打架」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IPO過會的捷安高科供應商真實性被質疑,三版招股書數據前後「打架」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肖超 陳鋒 北京報導一家IPO已過會的公司,新近被質疑招股書數據真實性。
  • 蓋世食品多處數據自相矛盾,是信披瑕疵還是財務造假?
    來源:金色光-投資有道新三板公司大連蓋世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蓋世食品,證券代碼:836826.OC)正在申請精選層掛牌。經我們研究發現,蓋世食品多處數據自相矛盾不合邏輯,是不注重信披質量,還是涉嫌財務造假,希望公司自己向解釋清楚。另外,第一大供應商持有控股子公司30%股份,但蓋世食品卻稱與其無特殊關係。
  • 珠海冠宇多處數據「打架」、動產抵押未披,招股書真實性存疑
    反觀身後,珠海冠宇報告期內的收入確認存疑、應收帳款攀升、關聯交易佔比高、供銷數據與其他公開信息打架、動產抵押信息也未進行披露。此外,報告期各期末,珠海冠宇應收帳款帳面餘額分別為92,133.56萬元、141,636.53萬元、179,264.68萬元以及182,607.21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39%、29.84%、33.63%和67.73%,其中2018年和2019年末應收帳款帳面餘額同比增幅53.73%、26.57%,而同期營業收入同比增幅61.73%、12.30%
  • 金埔園林:應收帳款和項目收入均不合邏輯 承諾保證反成信披笑話
    既已經歷如此多坎坷,金埔園林的信披質量理應精益求精。但從招股說明書披露的信息來看,金埔園林的信披內容仍有不少疑問。  具體而言,由表1和表2可知,2017年期末,金埔園林應收帳款餘額為4.36億元,2018年收回2.8億元,回款比例為64.29%。由此推斷,截至2018年期末,金埔園林2017年期末應收帳款餘額中尚有1.56億元仍未收回,且這部分應收帳款餘額的帳齡已經超過一年。這也就意味著,2018年期末,帳齡超過一年以上的應收帳款餘額應為1.56億元。
  • 招股書與年報數據打架,匯隆新材信披真實性存疑
    《壹財信》發現,報告期內匯隆新材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均高於同行水平;對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佔比均超七成;一創始股東悄然退出,演變為家族企業;更值得關注的是,招股書與年報的財務數據存在多處打架的現象。  銷售費用高、依賴供應商  匯隆新材自設立以來,始終專注於差別化有色滌綸長絲領域,是國內較早實現規模化生產差別化有色滌綸長絲的企業之一。
  • 光祥科技應收帳款佔比飆升,研發費用率不增反減
    時代商學院查閱其招股書發現,報告期內,光祥科技放寬信用帳期,致使應收帳款餘額規模大且增長較快,給其資產周轉帶來一定壓力。同時,由於高附加值產品的佔比較小,其毛利率水平與同行相差較大。此外,在同行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投入之際,光祥科技的研發費用率卻不增反減。
  • 明天上會的安徽元琛科技 財務數據真實性存疑
    原標題:明天上會的安徽元琛科技 財務數據真實性存疑   11月6日,上交所
  • 華緣新材採購、營收真實性存疑 應收款項情況略顯混亂
    來源:紅刊財經紅周刊 記者 | 胡振明雖然華緣新材營收保持持續增長態勢,但採購和營收方面相關的數據在財務勾稽關係核算時卻存在明顯的偏差,這不由讓人懷疑其採購和營收數據的真實性。表面上看,華緣新材報告期內(2017年至2019年,下同)的營收保持了持續增長態勢,但若深入分析則可發現,其報告期內與採購和營收方面的相關數據從財務勾稽關係核算,有明顯的偏差,讓人懷疑公司的採購和營收數據的真實性。
  • 恩捷股份:應收帳款「異動」
    不同信披資料中的2019 年上半年應收帳款數據存在巨大差異,恩捷股份應收帳款變動蹊蹺。本刊記者 王東嶽/文2019年,恩捷股份(002812.SZ)實現營業收入31.6億元,同比增長28.57%;淨利潤8.5億元,同比增長63.92%。
  • 光祥科技創業板IPO獲受理:去年應收帳款佔營收的比例為62%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12月17日,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光祥科技」)創業板發行上市文件獲受理。光祥科技去年應收帳款佔營收的比例為62.15%。光祥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LED顯示屏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並提供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規模較大的LED顯示屏專業製造商。公司擁有數十種LED顯示屏產品,產品主要應用於展覽展示、體育賽事、文娛演出、市政顯示、高端會議等領域。
  • 博睿宏遠IPO:應收帳款佔比持續增高,核心技術人員被代持股份存疑...
    翻閱博睿宏遠招股說明書,和訊網發現,公司應收帳款逐年增長,佔比持續增高,核心技術人員被代持股份存疑,核心技術人員僅剩3人,子公司曾發生欠稅情況。  一、應收帳款逐年增長,佔比持續增高  公司 2016 年末、2017 年末、2018 年末、2019 年 6 月末,應收帳款淨額分 別為 3,412.75 萬元、4,041.33 萬元、5,871.37 萬元、6,808.12 萬元,分別佔公司 流動資產的 39.76%、31.05%、30.96%、36.38%。
  • 東威科技應收款與客戶應付款差異大,行政處罰披露還半遮半掩?
    雖然上述報告期內東威科技及其子公司受到的四項行政處罰,按招股書的說法,都不屬於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但是按信息披露的要求,公司報告期內的違法違規行為應當應披盡披。東威科技對2019年2月20日的行政處罰遮遮掩掩,存在信披違規嫌疑。
  • 研究|南凌科技:數據頻打架信披質量或「打折」 「兜裡有錢」反募資...
    南凌科技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與「官宣」數據「打架」,公司與客戶之間的交易額,在不同版本招股書中也驚現不同「版本」,公司與供應商的交易額,與供應商所披露數據「相異」。值得一提的是,南凌科技償債壓力走低,「手握」充足資金,或並「不差錢」,其募資「補血」合理性存疑。
  • 宇通客車:開展應收帳款保理業務
    宇通客車:開展應收帳款保理業務 時間:2020年12月17日 21:36:14&nbsp中財網 原標題:宇通客車:關於開展應收帳款保理業務的公告、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 東威科技應收帳款逾期比例高 「票據背書」難解數據偏差之謎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作者:胡振明東威科技經營過程中不僅存在庫存大幅增長情況,且應收帳款金額也很大,如此情況就導致公司有一定的資產損失風險。此外,公司的營收和採購方面數據也有明顯疑點存在。11月中旬,崑山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威科技」)的首發申請成功獲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
  • 東威科技應收帳款逾期比例高,「票據背書」難解數據偏差之謎
    記者 | 胡振明  東威科技經營過程中不僅存在庫存大幅增長情況,且應收帳款金額也很大,如此情況就導致公司有一定的資產損失風險。此外,公司的營收和採購方面數據也有明顯疑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