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轉眼間北京奧運會已經過去了整整12年。我們當時主辦的北京奧運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使中國人民感到自豪。它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奧運會。甚至有人提出「北京奧運會之後,將不再有奧運會」的口號。
在早期,奧運會,世界頂級的體育賽事,和世界盃一樣受歡迎。各國為了舉辦奧運會,爭先恐後地申請,競爭十分激烈。我國作為體育大國,在積極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同時,也經歷了許多失敗。
為了辦好奧運會,中國不惜一切代價,花費多年時間建設相關場館和設施,力求把每一個環節都做得盡善盡美。奧運會結束後,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用「無與倫比」這個詞來讚揚北京奧運會,證明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據《福布斯》報導,北京奧運會的花費達到了驚人的400億美元。
毫無疑問,隨著時代的發展,舉辦奧運會需要越來越多的資金,對奧運會的投資往往「入不敷出」,這給主辦城市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蒙特婁花了30年的時間來償還債務,以舉辦一屆「成功的」奧運會。今年的奧運會,韓國花了比預期多四倍的錢,迫使組織者想辦法削減開支,把主體育場變成露天體育場。
正是因為舉辦奧運會的成本和收入如此不平等,現在很少有國家願意申辦。出於無奈,國際奧委會一直在努力將2024年和2028年奧運會打包,但2032年奧運會將由誰來接手這個大問題。
因為我們申辦奧運會的成功,周邊國家的印度也變得有信心,效仿我們申奧,想要在2032年的時候,在他們國家舉辦奧運會,但是被拒絕了,理由卻讓他們尷尬。奧運會是一個全世界都很關心的運動賽事,每每舉辦的時候,都會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到現場觀看,所以對於比賽的環境要求很高,各種比賽所需要用到的物料也很嚴格,如果這中間出現什麼問題的話,很可能會牽扯政治,演變成國際問題。
不僅如此,舉辦奧運會還要考慮很多事情,因為參賽的運動員很多,這裡要提供他們居住的地方,還有訓練的場地,這就牽扯著交通,財力,人力等很多很多的問題,這樣算下來,前前後後要花費很多的錢,不過也正因為是這樣,所以才說能夠成功申辦奧運會,對於一個多家來說是多麼光榮的事情,這是對一個國家的考驗,也是對一個國家的肯定,如果是像印度這樣發展並不是很好的國家來說,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所以奧委會經過商議,最後拒絕了他們的申請。
但是這樣的原因,這樣的理由,都會讓整個印度感到尷尬,不過也沒有說印度不好的意思,只能說印度想要申奧成功,還是需要更大的發展,需要有更大的空間,需要他們更多的努力。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中國的北京奧運會非常成功,像中國這樣的超級大國,有舉辦奧運會的經驗,應該積極申辦奧運會。」上海、廣州和武漢是申奧的好選擇。但巴赫沒有意識到的是,中國人不再是「有錢的蠢人」。
推薦公眾號:運動冠軍
聽說百萬運動健將都在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