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跑鞋測評請關注我的B站帳號(SamSam三三)
6月15日特步騛速160X正式發售
我也是第一時間拿到了這雙DC閃電俠聯名配色的騛速160X
雖然在前期的視頻裡吐槽了競速160X的鞋面設計問題
但不可否認我對於它的中底和外底性能的喜歡
作為競速160X的更新版本 騛速160X在保留了備受好評的中底和外底配置下
更新了鞋面的設計和材料 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體驗一下這雙騛速160X
和其他配色的騛速160X配的普通白色鞋盒不同
這個配色的鞋盒是閃電俠元素的大鞋盒 分量十足
鞋盒裡The Scarlet Speedster 和The Crimson Comet都是閃電俠的別稱
鞋後跟也有這2個英文別稱 鞋身的xtep logo改為the flash 外加一個閃電標誌
鞋墊同樣是閃電俠的元素 沿用了競速160X的X Dynamic Foam鞋墊
這裡要注意一下 閃電俠配色是沒有歐碼半碼的選擇 其他配色還有半碼的選擇
之前競速160X的碼數要買小一碼 這次騛速160X的碼數正常了些
我平時穿42.5 競速160X穿41.5 騛速160X穿42
因為鞋面更換成一體編織的襪套式網面
鞋面主動貼合腳型的包裹感要強不少 鞋內空間比競速160X收得更小
特別是腳趾處收得比競速160X窄很多
有試穿條件的 儘量在店裡試好尺碼
這鞋剛拿到手 有2處槽點
1是氣味真的難聞
我把鞋拿出來放在我臥室的桌上 然後再從客廳進入臥室
就能明顯聞到鞋子散發出來的化工品氣味
這鞋我跑了9公裡 洗乾淨了才拿來拍攝的 還有令人上頭的氣味
2是鞋墊的適配度似乎並不好
後跟處會拱起 這在競速160X上面就存在的問題 一直遺留到騛速160X
基本上騛速160X與競速160X的區別也就是在鞋面設計上的區別
中底和外底沒有任何的變化
鞋面是一體編織網面 針對不同區域的需求有不同的織法
腳趾上方到2側的紅色區域是網眼較大的針織網布
鞋舌和鞋領是彈力襪套 鞋舌有race字樣的麂皮提環 方便穿脫
也表明了它是為競速而生的
這2個部位是整鞋主要的散熱區域
鞋身深紅色的編織網布是基本不透氣的
不僅織法細密 而且還刷上油布的質感
我一度以為這些部位是防水的 其實並沒有
只是透氣性比較一般
這部分的面料強度大 支撐也很不錯
鞋面3種不同織法的組合 帶來了支撐 透氣和貼合 分工明確
我個人是不高不低的足弓 對於一體編織鞋面的無縫貼合感還是比較喜歡的。
從mono+麂皮的鞋面更換成編織鞋面 整鞋的重量也增加了
同為42碼的情況下
競速160X不到200克 騛速160X215克
重量控制上不如競速160X
不過相比競速160X讓我感到難受的鞋面設計
騛速160X全新的鞋面設計所帶來的功效
讓多出來的10多克重量顯得微不足道
腳趾處頂腳的縫合線去掉了 墊於後跟的硬三角設計更換成速幹柔軟的護墊
這2處在前期競速160X測評提到的槽點都得到了改進
9公裡配速454跑下來 後跟和腳趾再也沒有令人難受的異物感
需要注意的是 因為前掌相比競速160X收得更窄 寬腳的朋友可能會有壓迫感
中底沿用了X Dynamic Foam PB尼龍發泡材料 +易彎折的叉形碳板
上腳後的腳感不如其他碳板跑鞋柔軟 韌勁更多一些
能感覺到是前掌硬 後跟軟的調教
跑動時前掌的反饋靈敏但依然有明顯的回彈感
相比其他碳板跑鞋強硬的碳板配置 160X的碳板還是顯得偏軟
跑動時碳板的推進感受不如鏟型碳板明顯
它主要還是通過前掌圓弧型的中底搭配上碳板的引導
減少趾骨的過度彎曲造成能量的損耗
在蹬地時實現滾動推進的效果
最近可能是被這種圓弧型滾動鞋底的跑鞋養刁了腳感
再穿那些薄底的普通跑鞋 跑動時覺得就費力了一些
這種圓弧型的跑鞋或者碳板跑鞋會潛移默化的改變你的跑步習慣
我覺得平時跑步還是不要過於使用這種跑鞋
它還是有省力的加成
要與普通跑鞋交替使用 才能更好地認清自身的跑步狀態
中底後跟內側碳板的上翻給落地時提供強勁的支撐
這也是目前碳板跑鞋唯一有這樣的設計
內側足弓收得沒有國外品牌碳板跑鞋窄
加上後跟碳板帶來的支撐
後跟落地外翻的傾斜角比其他碳板跑鞋更小 保證了不錯的穩定性
所以這款鞋的適應群體是比較廣的 兼顧了大部分跑者的步態 也更適合國人腳型
外底同樣沿用競速160X的耐磨大底
別看它薄 耐久度非常出色
100公裡後也看不出太大的磨損
鞋底的開孔設計也是整鞋的亮點之一
我希望可以在鞋墊對應打孔的區域 也能打上一些氣孔
來實現鞋墊與鞋底透氣孔的對流
對於我而言
我很滿意騛速160X對於鞋面的改進
不過因為是一體編織襪套式的鞋面
也會勸退一些高腳背或者寬腳的跑者
騛速160X我覺得並不能算是競速160X的2代產品
它更像是競速160X的一體編織鞋面版本
因為可能有的喜歡競速160X的跑者就不適合騛速160X
騛速160X更適合正常到偏瘦腳型的跑者
競速160X更適合正常到偏寬腳型的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