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發出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 市民掃碼可查冷鏈食品全程流向

2020-12-27 央廣網

  湖北日報訊 (記者吳文娟、黃磊、通訊員吳傑鵬)12月10日,武漢市東西湖區盈石物流園——武漢盒馬B2C冷凍倉,隨著省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將首張「鄂冷鏈」追溯碼貼在「泰國活凍黑虎蝦」外包裝上,湖北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發出。

  這意味著,我省進口冷鏈食品自此有了「電子身份證」。消費者通過手機微信或支付寶,掃一掃小程序「鄂冷鏈」碼,就能獲取進口冷鏈食品「身份證」信息,以及其流通環節接觸的人和物信息。

  貼上碼的10盒泰國活凍黑虎蝦,被送往盒馬鮮生武漢鴻達中央廣場店上架。前來購物的徐女士拿起微信掃了一下,產品名稱、輸出地、檢驗檢疫等信息一目了然。「家人愛吃進口凍蝦、三文魚,之前聽說外省不少地方進口冷凍食品,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選購了。看,這個碼信息裡還有核酸檢測抽檢報告,以後選購進口食品就放心了。」

  據了解,武漢市嚴格執行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實施全覆蓋檢測,全環節消毒,全鏈條管控。12月10日起,武漢市率先使用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平臺,確保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當日,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信息化追溯平臺正式上線。省市場監管局科技與信息化處處長申軍介紹,進口冷鏈食品到達湖北前,其食品核酸檢測證明、海關檢驗檢疫證明、消殺證明等安全信息,已被錄入鄂冷鏈平臺進行賦碼,再將二維碼貼於外包裝後,才能正常入庫。

  由此,每一份來到湖北的進口冷鏈食品都擁有一個區塊鏈身份證,它們從哪裡來、途經什麼地方、和哪些人接觸,都會被記錄到「鄂冷鏈」平臺上。

  通過「冷鏈食品追溯系統」,主管部門能掌握冷庫備案、冷鏈主體、冷鏈食品流入流出、不同類型冷鏈產銷情況等。企業可以通過PC端或小程序,便捷進行冷鏈食品的賦碼、掃碼出入庫、溯源碼管理。消費者通過支付寶「掃一掃」,可快速查詢冷鏈食品的供應鏈流向。

  「首站賦碼、一碼到底、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申軍介紹,從進口冷鏈食品進入湖北首站開始,實現了貨、庫、車、人全環節的精準管理,避免大海撈針式排查。

相關焦點

  • 首張冷鏈食品追溯碼武漢發出!進口冷鏈食品「身份證」掃碼即查
    武漢發布微信公號 圖12月10日,下午3時20分,從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盈石物流園內的武漢盒馬B2C冷凍倉發出的10盒泰國黑虎蝦貼上湖北省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送往盒馬生鮮宏達廣場店,並正式上架。這是湖北發出的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這意味著從即日起在湖北通過手機微信或支付寶掃一掃小程序「鄂冷鏈」碼,關於進口冷鏈食品「身份證」信息,以及其流通環節接觸的人和物信息可以全程追溯。從進口冷鏈食品進入湖北首站開始實現了貨、庫、車、人全環節的精準管理,避免大海撈針式排查。
  • 盒馬商品貼上湖北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
    12月11日消息,《電商報》獲悉,昨日下午3時20分,從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盈石物流園內的武漢盒馬B2C冷凍倉發出的10盒泰國黑虎蝦,貼上湖北省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送往盒馬生鮮宏達廣場店,並正式上架。這也是湖北發出的湖北省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
  • 潛江進口冷鏈食品首張「身份證」啟用
    潛江首張「鄂冷鏈」溯源碼發出,潛江進口冷鏈食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證」。12月13日中午11:28,潛合盛冷凍食品公司打出第一張「鄂冷鏈」溯源碼,潛江進口冷鏈食品有了第一張「身份證」。潛江市首張「鄂冷鏈」溯源碼正式啟用為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湖北啟用進口冷鏈食品信息追溯平臺,實行「首站賦碼」管理,對所有商品實行一物一碼一碼,貫通全程監管。12月11日,潛江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冷鏈企業開展平臺使用培訓,要求對存量進口冷鏈食品進行首站賦碼掃碼關聯,確保貼碼上架。
  • 冷鏈食品有了「身份證」 消費者掃碼可查詢
    消費者掃碼獲取進口牛肉的食品安全追溯相關信息。 昨日上午,在廈門沃爾瑪山姆會員店挑選進口牛肉的潘女士在店員指導下,將手機對準冰柜上張貼的「入廈通行碼」(綠碼),掃碼後立即獲取了這款牛肉的食品安全追溯相關信息。 廈門是全國十大口岸城市之一,每年進口冷鏈食品約40萬噸,防控疫情由物傳人風險大、任務重。
  • 掃掃天津「健康碼」 進口冷鏈食品上餐桌也可追溯
    結帳時掃描了個人『健康碼』,將購買人信息也納入平臺管理,實現了進口冷鏈食品全程可追溯,感覺更加放心。」12月14日上午,在伊勢丹地下一層商超購買進口冷鮮肉的王先生告訴記者。記者在超市的冷鏈食品專區看到,進口肉上面均標有一個二維碼,掃碼後便是這個商品的檢疫證明和溯源信息。
  • 湖北試水冷鏈食品全鏈路追溯 你買的黑虎蝦也有健康碼
    【CNMO新聞】12月10日,湖北上線鄂冷鏈,嘗試用螞蟻鏈技術完成食品全程追溯,每一份來到武漢的泰國黑虎蝦、日本三文魚等都擁有一個區塊鏈身份證,它們從哪裡來、途徑什麼地方、和哪些人接觸,都會被記錄到鄂冷鏈平臺上,從源頭防止境外新冠病毒入境的潛在風險。
  • 湖北上線 「鄂冷鏈」:用螞蟻鏈技術實現冷鏈食品溯源
    IT之家 12 月 11 日消息 12 月 10 日,湖北上線鄂冷鏈,嘗試用螞蟻鏈技術完成食品全程追溯,從源頭防止境外新冠病毒入境的潛在風險。幾十萬件進口冷鏈食品到達武漢。在這之前,食品核酸檢測證明、海關檢驗檢疫證明、消殺證明等安全信息,依次錄入鄂冷鏈平臺進行賦碼,再將二維碼貼於外包裝後,才能正常入庫。
  • 食品用上「電子身份證」,阿里雲發布冷鏈食品追溯系統解決方案
    它相當於食品的「電子身份證」,能實現從供應鏈首站到消費環節的閉環追溯,從而了解冷鏈食品供應鏈流向,保障食品安全。今年以來,這套解決方案已在湖北、浙江、鄭州等多地開始應用。據統計,新冠疫情以來,北京、遼寧、安徽等10餘省份都曾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物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多家超市、餐飲、生鮮電商溯源進口冷鏈食品,掃碼即知來龍去脈
    消費者在線上平臺還是到門店購物,均可掃碼了解進口冷鏈食品的來龍去脈。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冷鏈」平臺日流通量達2000噸。全國多地也都已建立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專家建議,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的功能可擴大化,納入蔬菜、水果、國產食品等。
  • 一分鐘了解湖北今天發生了哪些事|12月11日
    湖北20201211新聞速遞來了今日熱點湖北發出首張 「鄂冷鏈」食品追溯碼市民掃碼可查冷鏈食品全程流向12月10日,武漢市東西湖區盈石物流園——武漢盒馬B2C冷凍倉,隨著省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將首張「鄂冷鏈」追溯碼貼在「泰國活凍黑虎蝦」外包裝上,湖北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發出。
  • 寧海新聞網丨「浙冷鏈」讓冷鏈食品有跡可循
    在躍龍菜市場一家肉類攤位,記者就看到了這張「浙冷鏈」溯源碼。攤主徐琮昇告訴記者,他賣的雞爪是進口的,到貨時外箱上有一個二維碼,他會掃碼向市場監管部門、「浙冷鏈」系統上傳相關憑證,登記錄入,再拆包出售。攤主向記者出示進貨單和「浙冷鏈」碼,記者掃碼看到,頁面上顯示了進口冷凍雞爪的溯源碼、入境日期、檢驗檢疫證明編號、輸出國家或地區、接收企業等內容,還附有檢驗檢疫證明、消殺證明、核酸檢測報告等憑證。同樣,在物美超市的凍肉區,進口冷鏈食品上都貼了「浙冷鏈」碼。「二維碼貼出來,顧客只要掃一掃就能知道食品來源,還可以追溯,讓消費者買得安心。」
  • 進口冷鏈食品可追溯!天津1269家單位已完成註冊
    消費者可通過微信「掃一掃」或「津門食安」微信公眾號掃描產品外包裝或貨柜上的電子溯源碼,查詢產品溯源信息和經營主體信息,實現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電子化監管。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委將按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要求,進一步立足市場監管職能,切實加強冷鏈食品安全監管,不斷完善優化追溯平臺功能,加強監測、培訓、指導和服務,同時強化對冷鏈追溯工作推動力度,指導幫助各區落實到位,為全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銷售單位提供更便捷的追溯管理工具,讓消費者掃碼查詢更便捷、更暢通。
  • 菏澤市關於實行進口冷鏈食品亮碼經營制度的通告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根據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統一部署,確定2020年12月18日起,對全市食品經營單位實行進口冷鏈食品亮碼經營制度。全市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運輸單位購進、運輸、貯存進口冷鏈食品的,必須查驗、留存「冷鏈三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貨物清單》、《XX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出倉證明》)和「山東冷鏈」電子銷售憑證。禁止銷售、採購、運輸和貯存沒有「冷鏈三證」和電子銷售憑證的進口冷鏈食品。   二、分區存放。
  • 「健康碼」與食品追溯平臺"綁定"見聞
    「您好,麻煩您再出示一次健康碼。」  「進門時,我已出示過,為何需要再次出示?」  「由於您購買了進口冷鏈商品,我們需要掃碼留存。」  這是發生在和平區南京路某購物中心進口超市結帳處的一幕。如今,不僅進入場所時需要出示健康碼,在某些情境中,走出場所時也同樣需要出示健康碼。
  • 進口冷鏈食品 還能放心買嗎
    「浙冷鏈」讓進口冷鏈食品有跡可循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眼下各超市、農貿市場的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多了一個「浙冷鏈」溯源碼,消費者通過手機掃碼,就能看到該產品輸出國家或地區、生產或進口批號、產地證明、生產日期、保質期、進口商或供貨者信息、進口產品檢驗檢疫、消毒、核酸檢測報告等信息。
  • 北京推廣統一的應用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27日電 據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消息,為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北京市建立了統一的「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以下簡稱「北京冷鏈」),以實現對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追溯管理。
  • 為啥總是冷鏈「掉鏈子」?進口冷鏈食品咋消毒?
    為啥總是冷鏈「掉鏈子」?進口冷鏈食品咋消毒?各地加密「冷鏈防控網」安徽近日上線試運行「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平臺採取「首站賦碼、進出掃碼、一碼到底、掃碼查詢」的管理模式,對進口冷鏈食品在安徽流通開展追溯管理,從而實現「來源可追,去向可查」。
  • 河北:進口冷鏈食品未錄入系統不準上市銷售
    ,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河北省建立了統一的「河北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以實現對進口冷鏈食品的追溯管理。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主要包括從事進口冷鏈食品進口貿易、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物流倉儲、餐飲服務等相關單位或個人。河北省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要在「河北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中完成主體用戶註冊,並自即日起,使用管理系統如實上傳進口冷鏈食品來源、流向等追溯數據。
  • 事關冷鏈食品!安徽這個平臺緊急上線
    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簡稱「安徽冷鏈」。該平臺採取「首站賦碼、進出掃碼、一碼到底、掃碼查詢」的管理模式,對進口冷鏈食品在皖流通開展追溯管理,從而實現「來源可追,去向可查」,為精準防控再添助力。為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監管,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通知,在全省推廣應用「安徽冷鏈」。通知要求,安徽省內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保證所生產經營的進口冷鏈食品實現可追溯。
  • 黃巖冷藏冷凍食品賦碼率、可追溯率達100%
    為加強進口冷凍食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切實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近日,黃巖區市場監管局開展了流通環節冷藏冷凍食品專項檢查工作,及時排查冷凍食品風險隱患。檢查情況如何?來看看!專項檢查、規範經營近日,執法人員在城區的一家以進口冷凍海鮮為主的商店裡,對冷鏈食品的三證進行檢查,即檢驗檢疫證明、外包裝消毒證明以及核酸檢測證明,還詳細了解了儲存條件、產品質量、標籤標識、食品來源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