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發出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 市民掃碼可查冷鏈食品全程流向
湖北日報訊 (記者吳文娟、黃磊、通訊員吳傑鵬)12月10日,武漢市東西湖區盈石物流園——武漢盒馬B2C冷凍倉,隨著省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將首張「鄂冷鏈」追溯碼貼在「泰國活凍黑虎蝦」外包裝上,湖北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發出。 這意味著,我省進口冷鏈食品自此有了「電子身份證」。
-
潛江進口冷鏈食品首張「身份證」啟用
潛江首張「鄂冷鏈」溯源碼發出,潛江進口冷鏈食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證」。12月13日中午11:28,潛合盛冷凍食品公司打出第一張「鄂冷鏈」溯源碼,潛江進口冷鏈食品有了第一張「身份證」。潛江市首張「鄂冷鏈」溯源碼正式啟用為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湖北啟用進口冷鏈食品信息追溯平臺,實行「首站賦碼」管理,對所有商品實行一物一碼一碼,貫通全程監管。12月11日,潛江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冷鏈企業開展平臺使用培訓,要求對存量進口冷鏈食品進行首站賦碼掃碼關聯,確保貼碼上架。
-
盒馬商品貼上湖北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
12月11日消息,《電商報》獲悉,昨日下午3時20分,從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盈石物流園內的武漢盒馬B2C冷凍倉發出的10盒泰國黑虎蝦,貼上湖北省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送往盒馬生鮮宏達廣場店,並正式上架。這也是湖北發出的湖北省首張「鄂冷鏈」食品追溯碼。
-
冷鏈食品有了「身份證」 消費者掃碼可查詢
消費者掃碼獲取進口牛肉的食品安全追溯相關信息。 昨日上午,在廈門沃爾瑪山姆會員店挑選進口牛肉的潘女士在店員指導下,將手機對準冰柜上張貼的「入廈通行碼」(綠碼),掃碼後立即獲取了這款牛肉的食品安全追溯相關信息。 廈門是全國十大口岸城市之一,每年進口冷鏈食品約40萬噸,防控疫情由物傳人風險大、任務重。
-
掃掃天津「健康碼」 進口冷鏈食品上餐桌也可追溯
天津北方網訊:「剛剛過來買進口牛肉,本來比較擔心有風險,但是看到櫃檯上有個二維碼,用微信掃碼後,就是『天津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可以看到這個冷鏈肉的原產地、進口口岸、進口商、經銷商和終端銷售企業,還有商場的主體信息等。
-
多家超市、餐飲、生鮮電商溯源進口冷鏈食品,掃碼即知來龍去脈
消費者在線上平臺還是到門店購物,均可掃碼了解進口冷鏈食品的來龍去脈。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冷鏈」平臺日流通量達2000噸。全國多地也都已建立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專家建議,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的功能可擴大化,納入蔬菜、水果、國產食品等。
-
食品用上「電子身份證」,阿里雲發布冷鏈食品追溯系統解決方案
它相當於食品的「電子身份證」,能實現從供應鏈首站到消費環節的閉環追溯,從而了解冷鏈食品供應鏈流向,保障食品安全。今年以來,這套解決方案已在湖北、浙江、鄭州等多地開始應用。據統計,新冠疫情以來,北京、遼寧、安徽等10餘省份都曾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物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湖北試水冷鏈食品全鏈路追溯 你買的黑虎蝦也有健康碼
【CNMO新聞】12月10日,湖北上線鄂冷鏈,嘗試用螞蟻鏈技術完成食品全程追溯,每一份來到武漢的泰國黑虎蝦、日本三文魚等都擁有一個區塊鏈身份證,它們從哪裡來、途徑什麼地方、和哪些人接觸,都會被記錄到鄂冷鏈平臺上,從源頭防止境外新冠病毒入境的潛在風險。
-
北京推廣統一的應用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27日電 據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消息,為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北京市建立了統一的「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以下簡稱「北京冷鏈」),以實現對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追溯管理。
-
為啥總是冷鏈「掉鏈子」?進口冷鏈食品咋消毒?
各地加密「冷鏈防控網」安徽近日上線試運行「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平臺採取「首站賦碼、進出掃碼、一碼到底、掃碼查詢」的管理模式,對進口冷鏈食品在安徽流通開展追溯管理,從而實現「來源可追,去向可查」。哈爾濱發布公告,凡進入哈爾濱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同時具備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和追溯信息。對相關票據不全、來源不明、證物不符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禁止進入哈爾濱市。
-
進口冷鏈食品可追溯!天津1269家單位已完成註冊
截至目前,全市1269家進口冷鏈食品生產銷售單位在「天津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完成註冊,累計上傳6253批次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追溯數據,落實電子追溯碼。為進一步精準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有效防範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市作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第一批6個試點省市之一,參與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工作。
-
為啥總是冷鏈掉鏈子?進口冷鏈食品咋消毒?一文讀懂
為啥總是冷鏈「掉鏈子」?進口冷鏈食品咋消毒?一文讀懂 最近,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對此,各地也在加密「冷鏈防控網」,讓冷鏈「不掉鏈」。 各地加密「冷鏈防控網」 安徽近日上線試運行「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平臺採取「首站賦碼、進出掃碼、一碼到底、掃碼查詢」的管理模式,對進口冷鏈食品在安徽流通開展追溯管理,從而實現「來源可追,去向可查」。 哈爾濱發布公告,凡進入哈爾濱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同時具備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和追溯信息。
-
菏澤市關於實行進口冷鏈食品亮碼經營制度的通告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根據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統一部署,確定2020年12月18日起,對全市食品經營單位實行進口冷鏈食品亮碼經營制度。全市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運輸單位購進、運輸、貯存進口冷鏈食品的,必須查驗、留存「冷鏈三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貨物清單》、《XX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出倉證明》)和「山東冷鏈」電子銷售憑證。禁止銷售、採購、運輸和貯存沒有「冷鏈三證」和電子銷售憑證的進口冷鏈食品。 二、分區存放。
-
為啥總是冷鏈「掉鏈子」?進口冷鏈食品咋消毒?一文讀懂
各地加密"冷鏈防控網"安徽近日上線試運行「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平臺採取「首站賦碼、進出掃碼、一碼到底、掃碼查詢」的管理模式,對進口冷鏈食品在安徽流通開展追溯管理,從而實現「來源可追,去向可查」。哈爾濱發布公告,凡進入哈爾濱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同時具備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和追溯信息。對相關票據不全、來源不明、證物不符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禁止進入哈爾濱市。
-
寧海新聞網丨「浙冷鏈」讓冷鏈食品有跡可循
關於進口冷鏈食品,浙江明確每一批次進口冷鏈食品都要出具「三證一碼」,三證即檢驗檢疫證明、消殺證明、核酸檢測證明,一碼是「浙冷鏈」二維碼,這是一個溯源碼,消費者用支付寶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看到該產品輸出國家或地區、生產或進口批號、進口商或供貨者信息、進口產品檢驗檢疫、消毒、核酸檢測報告等信息。進口冷鏈食品「三證一碼」齊全,是投入市場銷售的大前提。
-
湖北上線 「鄂冷鏈」:用螞蟻鏈技術實現冷鏈食品溯源
IT之家 12 月 11 日消息 12 月 10 日,湖北上線鄂冷鏈,嘗試用螞蟻鏈技術完成食品全程追溯,從源頭防止境外新冠病毒入境的潛在風險。幾十萬件進口冷鏈食品到達武漢。在這之前,食品核酸檢測證明、海關檢驗檢疫證明、消殺證明等安全信息,依次錄入鄂冷鏈平臺進行賦碼,再將二維碼貼於外包裝後,才能正常入庫。
-
河北:進口冷鏈食品未錄入系統不準上市銷售
,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河北省建立了統一的「河北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以實現對進口冷鏈食品的追溯管理。根據要求,河北省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應遵守「河北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管理要求,確保上傳數據真實有效、完整準確。11月23日起,凡是沒有錄入系統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準上市銷售。按照要求,河北省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要嚴格落實食品追溯主體責任,保證所經營的進口冷鏈食品全部實現追溯。
-
「健康碼」與食品追溯平臺"綁定"見聞
「您好,麻煩您再出示一次健康碼。」 「進門時,我已出示過,為何需要再次出示?」 「由於您購買了進口冷鏈商品,我們需要掃碼留存。」 這是發生在和平區南京路某購物中心進口超市結帳處的一幕。如今,不僅進入場所時需要出示健康碼,在某些情境中,走出場所時也同樣需要出示健康碼。
-
進口冷鏈食品 還能放心買嗎
「浙冷鏈」讓進口冷鏈食品有跡可循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眼下各超市、農貿市場的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多了一個「浙冷鏈」溯源碼,消費者通過手機掃碼,就能看到該產品輸出國家或地區、生產或進口批號、產地證明、生產日期、保質期、進口商或供貨者信息、進口產品檢驗檢疫、消毒、核酸檢測報告等信息。
-
廈門:擴大「一碼通行」覆蓋面 買進口冷鏈食品先看「通行碼」
禾山市場監督管理所監管人員檢查進口冷鏈食品。記者彭怡郡 攝推動經營企業主動申報並獲取進口冷鏈食品「入廈通行碼」,做好日常監管。近日,金山街道食安辦、禾山市場監督管理所對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單位進行檢查。為全面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廈門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專門成立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組,全國首創進口冷鏈食品「一碼通行」制度。進口冷鏈食品必須有「入廈通行碼」,才能入廈流轉。昨日下午,記者跟隨禾山市場監督管理所監管人員來到五緣灣天虹商場、萬達沃爾瑪等大型商超進行檢查。在進口冷鏈食品銷售區域,監管人員看到櫃檯上都公示了「入廈通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