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崇義 1+4三產融合模式讓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煥發新...

2020-12-16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以公益眾籌為形式,以深入貫徹「兩山」理論、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為目的,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的1+4社會化模式,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為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提供了「崇義經驗」。

上堡梯田公益眾籌大會現場

上堡梯田:有800多年璀璨歷史的中國南方稻作系統遺存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保護項目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於2002年發起的,截止目前,中國僅有15項被列入GIAHS,上堡梯田是2017年榮膺這一榮譽的。

公益眾籌大會現場圖

上堡梯田始於南宋,已傳承800多年,是客家人先輩不懼挑戰、艱苦奮鬥、團結一致,在莽莽大山中創造的農業奇蹟,也是中國南方稻作系統的典型代表,為「中國最古老的三大梯田之一」,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評為「中國最大的客家梯田」,有「醉美天梯,田園老家」之美譽。

江西李穗 美麗崇義攝影作品

為將這份民族瑰寶、世界級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崇義縣委、縣政府搭平臺、聚資源,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形成了1+4社會化模式,擴大了上堡梯田影響力,提升了上堡古稻的價值,體現了示範帶動效應,實現了可持續的發展與保護。

1個總抓手:積極探索「三產融合式」上堡梯田公益眾籌活動

據了解,崇義「三產融合式」上堡梯田公益眾籌活動由基座、平臺和表現有機組成。

生態優勢是「三產融合式」公益眾籌活動舉辦的基座。作為由軍事家王陽明以「崇尚禮義」之意取名的崇義縣,崇義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8.3%,負氧離子濃度最高可達每立方釐米19萬個。作為「中國天然氧吧」,崇義縣境內有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中國好水陽明湖等眾多優質生態旅遊資源,每年接待各地遊客超過500萬人。

江西陳小珍 崇義攝影圖

依託這種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崇義縣委、縣政府積極發展生態經濟,創新構建了縣、鄉、村、企四級聯動的三產融合模式平臺。立足崇義竹木、上堡梯田大米等特色產業,崇義縣委、縣政府成立三產融合辦公室,以「做優一產 做精二產 做特三產」為理念,縣裡建三產融合示範園,成為「吃、住、行、遊、購、娛」夜間經濟消費區和網紅打卡勝地,強化示範帶動;鄉裡建三產融合服務站,提供物資保障、技術服務、業務培訓等服務;村裡建農企利益聯結服務點,保障土地租金、貧困農戶就業、農產品訂單收購等生產發展要素,而企業則建電商營銷平臺,以「線下體驗、線上銷售」為市場導向,做實種養產業鏈,做強加工增值鏈,做深農旅增收鏈,形成了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市場化重構和演化升級的融合循環模式。

圖為公益眾籌產品

上堡梯田公益眾籌活動正是這種三產融合模式的集中體現。整體思路是,通過公益眾籌「一畝田」、「三分地」等整合性產品,不僅讓眾籌者能消費上堡古稻,同時還可以享受到崇義五寶以及景區觀光旅遊等產品;不僅可以自己享受,同時還可以帶著朋友、孩子等一起享受;不僅自己在現場享受,還可以帶走享受。從而基於眾籌活動,讓上堡梯田的農業屬性與旅遊屬性相融合,讓加工產品與旅遊相聯合,讓農業教育與旅遊相契合,讓上堡梯田這份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完成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4大舉措:一區、一司、一牌、一群人共同守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一區:落實「兩山」理論,讓遺產變景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生態是開展公益眾籌活動的基礎,為此,崇義縣委、縣政府成立崇義章江源旅遊投資公司,深入挖掘800多年的客家梯田文化耕作史,對梯田進行全面復耕,恢復客家傳統耕作方式,並對景區內6個自然村落的房屋進行修葺,保持客家傳統民居風貌,紮實推進客家文化、梯田農耕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讓面積達5萬畝的上堡梯田保持原真面貌,四季如畫,成為崇義農業、旅遊、文化新地標。

公益眾籌大會現場圖

一司:成立崇天然食品有限公司,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從保護上堡梯田花甲耕者開始。 田之本在民,民之富在帶。公益眾籌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上堡古稻的增值及保護的可持續,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注入不竭的動力。崇義縣為此成立了崇天然食品有限公司,流轉上堡梯田2000畝,做樣板,樹典型,通過公司化的運營有效提升區域稻米附加值,讓上堡梯田成為IP,助力天梯上的花甲耕者能耕作、願耕作、想耕作,將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與扶貧攻堅充分結合起來。

崇天然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復金接受媒體採訪

圖片說明:眾籌上堡梯田是為了致敬天梯上的花甲耕者

一牌:打造崇水山田區域品牌,讓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形成鄉村振興槓桿效應。 保護一時,容易;可持續保護,難。為了讓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保護工作獲得可持續動力,崇義縣委、縣政府從鄉村振興長遠戰略考量出發,創建崇水山田區域品牌,通過深入挖掘崇義生態優勢,系統規劃崇義農產品的價值、形象以及包括上堡梯田米在內的產品線,不僅為上堡梯田古稻賦能,為公益眾籌提供支撐,而且成為認知崇義以及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的窗口,讓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能成為「商品」走出去、引進來,產生槓桿效應,助力公益眾籌,持久服務崇義鄉村振興。

圖片說明:世界冠軍陳曉軍發出視頻倡議

一群人:聯手體育明星陳曉君、史冬鵬,共同守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公眾化事業,必須社會公眾人物助力。2020年9月28日,在崇義上堡梯田農民豐收節暨公益眾籌啟動儀式上,贛州商會全國聯合總會會長王再興及體育屆冠軍明星陳曉君發出視頻倡議,史冬鵬現場倡議廣大市民和企業參與眾籌,加入守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大陣營。踐行「兩山」理論,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此舉得到現場300餘位嘉賓熱烈響應,紛紛籤約,共同眾籌上堡「一畝地」、「三分地」等產品,眾多嘉賓分別成為了「保護上堡梯田首善大使」、「 「上堡梯田守護者」,讓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走上了一條社會化公益眾籌的創新保護之路。

崇義縣縣長潘金城向上堡梯田形象大使史冬鵬授牌

一些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崇義這種以三產融合為主的1+4公益眾籌保護模式,意義絕不僅僅在於現場眾籌出去1600畝上堡梯田,更在於通過社會化、市場化力量的參與,讓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實現了可持續,讓三產融合模式基於公益眾籌模式實現了影響力擴大,產業價值實現了提升。

「只有如上堡這樣,一斤稻米能由每斤5元提升到每斤20元以上,品質最好的達到每斤68元,全球農業文化遺產才能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從根本上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據悉,因為崇義在三產融合、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的斐然成績,崇義三產融合示範產業園2020年9月榮獲「第二批國家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榮譽稱號,崇義三產融合經驗做法則被納入了江西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及經驗做法推廣清單中。

以公益眾籌為形式,以深入貫徹「兩山」理論、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為目的,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的1+4社會化模式,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為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提供了「崇義經驗」。

上堡梯田公益眾籌大會現場

上堡梯田:有800多年璀璨歷史的中國南方稻作系統遺存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保護項目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於2002年發起的,截止目前,中國僅有15項被列入GIAHS,上堡梯田是2017年榮膺這一榮譽的。

公益眾籌大會現場圖

上堡梯田始於南宋,已傳承800多年,是客家人先輩不懼挑戰、艱苦奮鬥、團結一致,在莽莽大山中創造的農業奇蹟,也是中國南方稻作系統的典型代表,為「中國最古老的三大梯田之一」,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評為「中國最大的客家梯田」,有「醉美天梯,田園老家」之美譽。

江西李穗 美麗崇義攝影作品

為將這份民族瑰寶、世界級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崇義縣委、縣政府搭平臺、聚資源,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形成了1+4社會化模式,擴大了上堡梯田影響力,提升了上堡古稻的價值,體現了示範帶動效應,實現了可持續的發展與保護。

1個總抓手:積極探索「三產融合式」上堡梯田公益眾籌活動

據了解,崇義「三產融合式」上堡梯田公益眾籌活動由基座、平臺和表現有機組成。

生態優勢是「三產融合式」公益眾籌活動舉辦的基座。作為由軍事家王陽明以「崇尚禮義」之意取名的崇義縣,崇義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8.3%,負氧離子濃度最高可達每立方釐米19萬個。作為「中國天然氧吧」,崇義縣境內有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中國好水陽明湖等眾多優質生態旅遊資源,每年接待各地遊客超過500萬人。

江西陳小珍 崇義攝影圖

依託這種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崇義縣委、縣政府積極發展生態經濟,創新構建了縣、鄉、村、企四級聯動的三產融合模式平臺。立足崇義竹木、上堡梯田大米等特色產業,崇義縣委、縣政府成立三產融合辦公室,以「做優一產 做精二產 做特三產」為理念,縣裡建三產融合示範園,成為「吃、住、行、遊、購、娛」夜間經濟消費區和網紅打卡勝地,強化示範帶動;鄉裡建三產融合服務站,提供物資保障、技術服務、業務培訓等服務;村裡建農企利益聯結服務點,保障土地租金、貧困農戶就業、農產品訂單收購等生產發展要素,而企業則建電商營銷平臺,以「線下體驗、線上銷售」為市場導向,做實種養產業鏈,做強加工增值鏈,做深農旅增收鏈,形成了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市場化重構和演化升級的融合循環模式。

圖為公益眾籌產品

上堡梯田公益眾籌活動正是這種三產融合模式的集中體現。整體思路是,通過公益眾籌「一畝田」、「三分地」等整合性產品,不僅讓眾籌者能消費上堡古稻,同時還可以享受到崇義五寶以及景區觀光旅遊等產品;不僅可以自己享受,同時還可以帶著朋友、孩子等一起享受;不僅自己在現場享受,還可以帶走享受。從而基於眾籌活動,讓上堡梯田的農業屬性與旅遊屬性相融合,讓加工產品與旅遊相聯合,讓農業教育與旅遊相契合,讓上堡梯田這份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完成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4大舉措:一區、一司、一牌、一群人共同守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一區:落實「兩山」理論,讓遺產變景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生態是開展公益眾籌活動的基礎,為此,崇義縣委、縣政府成立崇義章江源旅遊投資公司,深入挖掘800多年的客家梯田文化耕作史,對梯田進行全面復耕,恢復客家傳統耕作方式,並對景區內6個自然村落的房屋進行修葺,保持客家傳統民居風貌,紮實推進客家文化、梯田農耕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讓面積達5萬畝的上堡梯田保持原真面貌,四季如畫,成為崇義農業、旅遊、文化新地標。

公益眾籌大會現場圖

一司:成立崇天然食品有限公司,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從保護上堡梯田花甲耕者開始。 田之本在民,民之富在帶。公益眾籌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上堡古稻的增值及保護的可持續,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注入不竭的動力。崇義縣為此成立了崇天然食品有限公司,流轉上堡梯田2000畝,做樣板,樹典型,通過公司化的運營有效提升區域稻米附加值,讓上堡梯田成為IP,助力天梯上的花甲耕者能耕作、願耕作、想耕作,將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與扶貧攻堅充分結合起來。

崇天然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復金接受媒體採訪

圖片說明:眾籌上堡梯田是為了致敬天梯上的花甲耕者

一牌:打造崇水山田區域品牌,讓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形成鄉村振興槓桿效應。 保護一時,容易;可持續保護,難。為了讓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保護工作獲得可持續動力,崇義縣委、縣政府從鄉村振興長遠戰略考量出發,創建崇水山田區域品牌,通過深入挖掘崇義生態優勢,系統規劃崇義農產品的價值、形象以及包括上堡梯田米在內的產品線,不僅為上堡梯田古稻賦能,為公益眾籌提供支撐,而且成為認知崇義以及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的窗口,讓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能成為「商品」走出去、引進來,產生槓桿效應,助力公益眾籌,持久服務崇義鄉村振興。

圖片說明:世界冠軍陳曉軍發出視頻倡議

一群人:聯手體育明星陳曉君、史冬鵬,共同守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公眾化事業,必須社會公眾人物助力。2020年9月28日,在崇義上堡梯田農民豐收節暨公益眾籌啟動儀式上,贛州商會全國聯合總會會長王再興及體育屆冠軍明星陳曉君發出視頻倡議,史冬鵬現場倡議廣大市民和企業參與眾籌,加入守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大陣營。踐行「兩山」理論,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此舉得到現場300餘位嘉賓熱烈響應,紛紛籤約,共同眾籌上堡「一畝地」、「三分地」等產品,眾多嘉賓分別成為了「保護上堡梯田首善大使」、「 「上堡梯田守護者」,讓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走上了一條社會化公益眾籌的創新保護之路。

崇義縣縣長潘金城向上堡梯田形象大使史冬鵬授牌

一些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崇義這種以三產融合為主的1+4公益眾籌保護模式,意義絕不僅僅在於現場眾籌出去1600畝上堡梯田,更在於通過社會化、市場化力量的參與,讓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實現了可持續,讓三產融合模式基於公益眾籌模式實現了影響力擴大,產業價值實現了提升。

「只有如上堡這樣,一斤稻米能由每斤5元提升到每斤20元以上,品質最好的達到每斤68元,全球農業文化遺產才能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從根本上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據悉,因為崇義在三產融合、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的斐然成績,崇義三產融合示範產業園2020年9月榮獲「第二批國家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榮譽稱號,崇義三產融合經驗做法則被納入了江西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及經驗做法推廣清單中。

相關焦點

  • 江西崇義:「1+4」三產融合模式保護上堡梯田
    日前,2020年上堡梯田農民豐收節暨公益眾籌活動啟動,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的1+4社會化模式,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為保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提供了「崇義經驗」。
  • 著名田徑運動員史冬鵬為崇義上堡梯田代言
    客家新聞網訊 劉寬 記者張磊報導:2020年上堡梯田農民豐收節暨公益眾籌啟動儀式日前在崇義縣上堡梯田景區舉行
  • 「省媒看崇義」江西日報:深耕細作 田園崇義
    在「兩山」理念的指引下,我省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變革,以切實行動堅定走上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紅土地上到處是「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一滴蜜」「一壟田」「一幢房」「一片葉」的故事正生動繪出美麗江西、幸福家園的模樣。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拋棄先汙染後治理老路,探索綠色發展新路,一起攜手為大地添綠,讓天藍地綠水淨成為常態,守護好綠色家園,江西正步履鏗鏘。▲崇義縣上堡梯田。
  • 史冬鵬等為上堡梯田代言
    9月28日,在中國·崇義第四屆陽明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2020年上堡梯田農民豐收節暨公益眾籌啟動儀式上,中國田徑錦標賽110米欄冠軍、國際田聯大阪大獎賽冠軍、著名田徑運動員史冬鵬正式成為上堡梯田公益行動形象大使,為世界農耕文化遺產---上堡梯田代言。
  • 完美收官丨雙節假期,上堡梯田景區&陽明山景區旅遊市場火爆
    崇義旅投公司旗下兩大景區上堡梯田景區&陽明山景區旅遊市場火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雙節期間,崇義縣上堡梯田景區、陽明山景區內遊人如織、秩序井然,景區環境乾淨整潔、道路暢通,一片文明央視新聞為上堡梯田景區打CALL10月8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推介上堡梯田景區對上堡梯田的國慶盛況進行了報導盛讚上堡梯田景區
  • 徜徉醉美梯田!200餘人集結江西這裡,發生了什麼?
    ↓↓↓贛州崇義上堡梯田 客家人的「天梯」本次定向賽以「尋找美麗中華感受梯田文化」為主題,將自然美景、農耕文化與賽事有機結合,通過完成趣味任務指令,讓參賽者在運動中感受崇義魅力、領略客家梯田文化、體驗定向賽的樂趣。
  • 江西贛州上堡梯田,到底有多美,連央視新聞都來拍!
    國內梯田大多分布在江南山區,以雲南、廣西、江西等地為主,其分布主要與地形有關,此外還受降雨量的間接影響。前不久,和朋友去江西贛州玩,在崇義縣的上堡鄉遇到了相當壯麗的梯田,相對於那些名副其實的梯田,這裡也大有起色。
  • 崇義:尊崇先賢梯田秀美壯觀南酸棗美味 紅色熱土軍民一心茫茫竹海...
    道德教化的薰陶,鄉規民約的束縛,為置縣之初的崇義開闢了前所未有的新秩序。崇義民風為之一變,文化昌盛,人才輩出。 上堡梯田 秀美壯觀 每年立春時節,崇義縣上堡一帶的「舞春牛」便粉墨登場。
  • 2020年「尋找美麗中華」全國旅遊城市定向系列賽江西崇義站開跑
    感受崇義上堡梯田魅力體驗定向運動樂趣2020年「尋找美麗中華」全國旅遊城市定向系列賽(江西崇義站)2020年9月19-20日,崇義上堡梯田景區迎來了2020年「尋找美麗中華」全國旅遊城市定向系列賽(江西崇義站)暨上堡萬長山露營大會。
  • 中國·崇義第二屆陽明文化旅遊節暨陽明山萬人徒步大會和優秀運動員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開幕
    郭素芳副市長表示,藉助國家體育總局在崇義縣幫扶的這一契機,崇義縣探索出體育與旅遊融合的有效途徑,今天的活動正是崇義縣產業融合的有效嘗試,希望崇義努力探索出一條產業融合的成功之路。推動「體育、旅遊、文化、康養」四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體育旅遊產業,激發縣域生態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 江西共4城!
    上堡梯田崇義客家梯田保護區面積達4萬餘畝,綿延上堡、豐州、思順三個鄉,其中,上堡境內就有3萬多畝。上堡梯田位於崇義縣西部齊雲山自然保護區內,距離崇義縣城50公裡,它與廣西龍勝梯田、雲南元陽梯田並列為中國三大梯田奇觀。
  • ...2019江西冬季主題旅遊線路產品發布暨「昌吉贛」高鐵旅遊聯盟...
    田園老家,魅力上堡;醉美天梯,風景獨好。12月27日,「鄉約江西過大年」--2019江西冬季主題旅遊線路產品發布暨「昌吉贛」高鐵旅遊聯盟成立儀式在崇義上堡梯田景區舉行。本次活動由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贛州市文廣新旅局、中共崇義縣委、崇義縣人民政府承辦。
  • 崇義又要上CCTV 中央電視臺啦
    道德教化的薰陶,鄉規民約的束縛,為置縣之初的崇義開闢了前所未有的新秩序。崇義民風為之一變,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王陽明欣慰地寫下詩篇:「山田旱久兼逢雨,野老歡騰且縱歌。」上堡梯田 秀美壯觀每年立春時節,崇義縣上堡一帶的「舞春牛」便粉墨登場。這是當地特有的風俗,已經流傳了300多年。立春後的第五個節氣穀雨到了,這是上堡梯田一年中最美的季節。
  • 崇義五一周邊遊玩打卡指南,收藏這一篇就夠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風景別致的縣城——江西贛州市的崇義縣,崇義縣對於一些人來講可能有些陌生,但如果提及王陽明應該是家喻戶曉了,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陽明以文臣武帥身份,來到贛南,平定叛亂。同年向朝廷奏請設縣,以「崇尚禮義」之意取名崇義,成立縣治。
  • 崇義陽明山萬人徒步大會燃爆全城
    客家新聞網訊 記者張磊報導:11月21日,中國•崇義第四屆陽明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成功舉辦,其中,陽明山萬人徒步大會燃爆全城。
  • 【崇義手機報】 20200311
    在春耕備耕工作中,揚眉鎮立足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動,組織幹部進村入戶,幫助群眾制訂生產計劃,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業經濟收入。(彭良龍 攝) 【崇義天氣】 3月12日:陰有中雨,局部大雨,偏北風1-2級,氣溫12-16℃;3月13日:陰有中雨,偏北風1-2級,氣溫14-16℃。
  • 贛州崇義縣上堡梯田,大山深處最大的客家梯田,春日梯田景色獨特
    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線方向修築的條狀階臺式或波浪式斷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產作用十分顯著。而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梯田已不再是單純的糧食種植更成為旅遊觀光的迷人景色。上堡梯田位於江西贛州市崇義縣上堡鄉有「最大的客家梯田」之稱賞梯田之美我覺得還是春耕的時候景色是最壯觀的。
  • 植根土地的文化追尋 ——農業文化遺產的永續價值與保護實踐
    如何將祖先的農耕智慧引入現代化農業生產和現代生活方式之中,使其成為助推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慰藉人們心靈的文化源泉,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命題。我國地域廣闊、生態環境複雜多樣,由此造就了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的農業文化遺產。它們鮮明的生態屬性和社會文化屬性,是我們認識「三農」問題和研究鄉村社會的理論基點。2012年,我國啟動了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發掘與保護工作。
  • 江西「崇義高山茶」榮獲2020年度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
    12月4日至7日,2020年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在江西南昌市綠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在崇義縣市場監督局的推薦組織下,崇義縣高山茶協會和崇義水餃協會參加了本屆博覽會。在江西展區設置的展位上,崇義縣展示了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崇義高山茶」,崇義水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崇義水餃」、崇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崇水山田」系例產品也在展區展示,崇義水餃、齊雲山南酸棗糕、高山茶油、上堡古稻、竹筍粉絲、君子谷葡萄酒、上堡黃元米果等十多個品種吸引了眾多領導、客商、商標界專業人士、遊客駐足參觀、品鑑點讚。
  • 銅陵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奮力繪就三產融合發展新畫卷
    今年以來,園區按照市、區「項目攻堅年」的要求,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列出「時間表」,畫好「路線圖」,強力推進基礎設施類、產業類、農業科技類三類項目建設。截至目前,招商引資新籤約項目7個,新開工項目6個(其中當年籤約當年開工項目4個);「三類項目」共開工17個,在談項目11個,超額完成區委區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