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位於銅陵市東部城區,核心區面積28.26平方公裡,跨順安、天門兩鎮,2013年成功申報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2017年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國家驗收。
「十三五」期間,園區全面推進道路、供電、供氣、基本農田改造、水利設施以及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工程,完成了城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荷花圩泵站及水系改造工程、中小灌區項目和張灣撇洪溝水毀重建項目;完成了園區主供電線路建設和330、483線路改造工程;改造架設了荷花圩泵站供電線路和專用變壓器;完成了主幹路網亮化工程,按裝鋰電池太陽能路燈334盞;實施了主幹路網綠化彩化工程;完成了園區主入口景觀工程;完成了園區自來水管道工程建設等,初步構建形成了城鄉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基礎設施體系。2020年園區主要實施了核心區汙水管網PPP工程項目建設、新橋示範園3432畝高標準農田項目、軍田湖路(東段)項目、順安河(園區段)堤頂道路項目、主幹4路大中修及綠化提升工程項目和旅遊景觀設施工程。基礎設施的提檔升級,優化了園區發展環境,提升了園區總體形象,園區的承載能力不斷增強。
銅草花電商大樓
新夢想冷鏈物流
聚焦項目建設,全面推行「一二三」工作法。制訂「一張圖表」,以「圖表」管項目、抓項目、推項目,做到實時跟蹤進度,實時跟蹤服務;落實「兩個明確」,即明確責任領導和時間節點,以目標倒逼進度、時間倒逼效率,實現項項有人管、事事有人抓;通過全程領辦代辦、常態化園企溝通機制、領導調度推進「三項機制」,讓企業放心投資、舒心創業、安心發展,匯聚起低頭走路、爬坡過坎、追趕超越的強大動能。
今年以來,園區按照市、區「項目攻堅年」的要求,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列出「時間表」,畫好「路線圖」,強力推進基礎設施類、產業類、農業科技類三類項目建設。截至目前,招商引資新籤約項目7個,新開工項目6個(其中當年籤約當年開工項目4個);「三類項目」共開工17個,在談項目11個,超額完成區委區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2020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01億元、招商引資15.2億元,分別佔年度目標任務的105%和102%,其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84億元,超年度目標。
食品科技產業集聚效應初顯。2020年,園區始終把食品加工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全年共洽談食品加工項目近20多個,開創了園區加工項目建設的新曆程。老農食品加工堅果3500噸,實現銷售4500萬元,助力新疆脫貧攻堅,獲得了安徽援疆指揮隊的讚譽,即將投入生產的新工廠將突破從核桃單品向開心果、脫水蔬菜等多品發展;古俊肉製品深加工、戰友蠔情中央廚房項目和天明火鍋底料項目也將在2021年投入生產。目前園區食品產業一二三產業聯動項目20餘個,形成基地建設、食品加工、倉儲物流及電商銷售的全產業鏈條,食品產業年產值達17.3億元,已成為園區的支柱產業。
聖迪樂科技大樓
2020年初,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推介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及農村創新創業園區、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名單,銅陵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入列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安徽銅草花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被命名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
近年來,園區通過打造「一室一圃一中心一基地」,不斷增強科技創新投入,加快集聚創新資源,特色農產品研發及成果轉化能力顯著增強,為園區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一是建設以無菌操作室、組培室以及室外煉苗基地為主要內容的重點實驗室,對生薑、草莓等品種進行組培育苗,為園區農業企業提供技術服務;二是引進市場主體參與建設生薑種質資源圃,對來自全國栽植生薑八大主產區的17個生薑品種進行提純、復壯,對優良品種進行種植示範推廣;三是依託市政府與江南大學開展產學研戰略合作,推進江南大學(銅陵)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強化科技支撐。江南大學(銅陵)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落實了中心組織機構、年度工作任務及績效考核辦法工作,常態化推進中心運行,已有3家企業籤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加快農產品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四是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聯合建立(銅陵)果樹新品種示範基地,基地面積達500畝,引進軟棗獼猴桃等果樹新品種26個,帶動園區農業企業轉型升級,加速農產品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實現了技術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高品蛋生產車間
高品質堅果產品
園區堅持三產聯動,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三產融合發展模式優勢凸顯。在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的同時,積極探索「網際網路+農業」「農業+科普」「農業+文化+旅遊」等多種融合業態。園區獲批國家級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和省級電子商務小鎮及3A級旅遊景區;銅陵廣電銅草花商城項目隆重上線,銅草花公司獲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範區;向日葵公司獲得省級旅遊示範點。
食品科技產業集聚效應突出,特色農業示範效應不斷彰顯。園區把銅陵兩大地理標誌產品--白姜和鳳丹的特色產業發展作為立園之本,在開發中保護,保護中開發。銅雀二喬項目入選省「158」行動農產品加工企業重點名單,目前已加工生薑540噸,帶動基地3500畝,實現銷售3000多萬元;鳳丹科技牡丹精油、牙膏研發生產項目投放市場反應良好,目前已加工牡丹籽油650噸,帶動基地5000畝,實現銷售8000餘萬元,牡丹籽油獲第18屆中國糧油產品交易會金獎,牡丹茶獲省名優農產品交易會金獎;新夢想公司入選省「158」行動農產品倉儲物流重點企業名單,預計今年進出貨超2萬噸,交易額5000萬元以上。園區形成了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支撐,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牽引,以休閒農業、文化傳承、生態旅遊為引領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農特產品生產車間
電商網點
白姜產品生產車間
鳳丹產品生產車間
擘畫新藍圖,奮進新徵程。下一步,銅陵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將按照市、區「十四五」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規劃部署,以爭創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目標,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強做大食品科技產業園,大力發展中藥材、銅陵白姜及食品深加工等主導產業,帶動大健康食品、休閒食品、特種水產等關聯產業發展,著力打造現代食品產業集聚區、特色農業產業集聚區、三產融合發展集聚區;同時進一步築強創新平臺,集聚各類要素資源,打造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先行區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試驗區,為長江流域丘陵地區農業資源開發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模式,奮力將園區打造成為集農業科技創新、企業孵化、產業集群、生態休閒於一體,安徽一流、全國聞名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