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國領導人出訪中亞國家吉爾吉斯斯坦,說起這個中亞國家,了解的人可能還不太多。在遊覽與介紹吉爾吉斯斯坦之前,我們先給大家分享一首唐代詩人岑參的詩《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
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
蒸沙爍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
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
勢吞月窟侵太白,氣連赤坂通單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
柏臺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為之薄。
(Photo by Albert Dros)
你也許感到奇怪,介紹一個外國,為什麼講到唐詩呢?那是因為這首詩中提到的「熱海」就是如今位於吉爾吉斯東北部、天山山脈北側的伊塞克湖。中國的唐詩裡為何會描寫吉爾吉斯斯坦的一面湖?原因就是當年吉爾吉斯斯坦的土地基本上就是屬於大唐!
當年的熱海,如今的伊塞克湖是世界上第二大面積的高山湖泊,它的湖水微微有點鹹,到了冬天也不會結冰。很早的時候,伊塞克湖周圍的草場就已經是當地牧民的重要遊牧基地。
(Photo by Ilya Rudakov)
其實早在西漢年間,漢武帝劉徹就命將軍李廣利徵伐大宛及匈奴等地,最終讓如今吉爾吉斯大部分國土列入大漢的版圖,自此雖然隨著不同的朝代變更,期間也曾被外族統治,唐朝和清朝時又復歸中國,直至1864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籤訂了《中俄勘分西北邊記》強行割讓了部分中國領土,其中就包括了現今吉爾吉斯斯坦大部分土地,隨後1876年沙俄完全吞併了吉爾吉斯斯坦剩餘的其它土地,從此吉爾吉斯斯坦真正不再屬於中國……
(Photo by Albert Dros)
2014年6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自中國中原地區至中亞七河地區這段5000公裡路網為新的世界遺產,並以「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來命名。遺產點除了中國、哈薩克斯坦外,還包括吉爾吉斯斯坦各類重要城鎮遺蹟、商貿城市、交通遺蹟、宗教遺蹟及相關遺蹟等5類代表性遺蹟。比什凱克(Bishkek)是吉爾吉斯斯坦的首都,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經過天山山脈,貫通西域和中亞草原的要道所經的驛站。比什凱克的阿拉套(Ala Too)廣場坐落著雕塑博物館、聖尼古拉教堂歷史國家博物館以及人民友誼紀念碑,其中廣場中央曾經矗立有列寧雕像,如今矗立的則是民族史詩英雄瑪納斯為原型鑄造的10米高的銅像。(Photo by Radosław Botev)每天在這個廣場還會有軍隊的換防儀式……
(Photo by Vmenkov)
卡拉科爾山谷(Karakol Valley)如同一處世外桃源,夏天可以徒步,冬天可以滑雪……
(Photo by Ondřej Žváček)
Ala-Kul湖是一個清澈且呈綠松石色的美麗湖泊,它的海撥就有4000多米,如果有人想親眼一睹其風採,那麼就得做好在高海拔地區徒步5小時的準備了……
(Photo by Albert Dros)
詩歌塔,又譯布拉納塔,是位於吉爾吉斯斯坦楚河溪谷託克馬克市西南15公裡外歷史紀念碑建築。 目前保留有一些土方工程、城堡以及三座陵墓的遺蹟,它們都是一座建立9世紀末的古城的遺蹟。詩歌塔內有一個外部樓梯以及陡峭蜿蜒的的內部樓梯,遊客可以爬到塔頂。
(Photo by Zossolino)
關於這座塔還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位女巫警告當地一位國王,他的女兒一旦長到十八歲就會死去。為了保護女兒,國王修建了一座高塔,並將女兒關在裡面與世隔絕,沒有任何人能夠進入塔樓,當然除了女兒的僕人以及帶給她的食物……眼看著女兒一天天地長大,並長成了一位漂亮的姑娘。然而,十八歲的某一天,一隻有毒的蜘蛛藏在僕人帶來的食物中。這隻毒蜘蛛咬到了可憐的姑娘,就這樣,國王的女兒始終還是在十八歲的那年死在高塔之中……
(Photo by Roman Hramovnick)
(Photo by Zossolino)
塔什拉巴特(Tash Rabat)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它位於位於納倫省阿特巴什地區,據說此處的建築是專為商旅客人的住宿休息的客棧,其歷史最遠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紀。
塔什拉巴特
(Photo by WikiTofu)
吉爾吉斯斯坦的夜空非常清朗,因為它的夜空幾乎沒有受到任何的人造的光汙染。人們不但可以欣賞到天上的銀河,甚至還看見湖水倒影中的星星……
(Photo by Albert Dros)
看,這就是美麗的吉爾吉斯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