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佳節,創意「壽字剪紙」送給80歲老兵

2020-12-14 瀟湘晨報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一剪梅花開,二剪雙喜來,福壽紙上躍……」恰逢重陽佳節,為給今年80歲生日的軍休幹部賀壽,軍休一中心邀請「剪紙藝術大師」李文玲專門製作一份特別壽禮——經剪紙、裝裱、題字、精修、裝框等多道步驟,歷時一個月,完成25個壽字剪紙,剪紙中壽字與福字相結合,壽字與壽桃相結合,喜氣躍然紙上。並將這些別出心裁的壽禮送給了25位軍休幹部。

在老人心中,80周歲是一個大生日,老人和家人都非常重視。在日常走訪過程中,了解到軍休一中心今年共有25位軍休幹部迎來80歲壽辰,於是便有了這次長達3個月的壽禮籌備,並在重陽佳節來臨之前全部製作完畢。隨後,該中心領導班子同志和支部聯絡員一起,將這一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剪紙作為賀禮逐一贈送給軍休幹部。收到壽禮的老幹部們均表示感謝,「感謝中心這麼有心的禮物,重陽節前能夠收到這麼特別的賀禮,特別開心、暖心!」

【來源:半島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重陽佳節,願您安康
    陽節雨晴籬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陽。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我們迎來重陽佳節。古人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所以也被賦予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因此重陽節也稱「老人節」「敬老節」。今天,就和教育小微一起,在重陽佳節學習這些敬老孝親的成語,祝老人健康長壽,願家人幸福安康↓↓↓
  • 重陽詩詞|每逢佳節倍思親,人共菊花醉重陽
    因此,重陽佳節有三層意義。一是「孝」,尊老敬老愛老;二是「壽」,爬山登高而延年益壽;三是「雅」,四君子之一的菊花盛開之際,便是文人墨客懷鄉賦詩之時。 今天,百草君為大家整理了幾首最有代表性的重陽詩歌,您會驚奇地發現,那些你我耳熟於心的佳句,原來就藏在這些作品裡!
  • 毛澤東《採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天又逢重陽,戰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樣明媚。卻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美,如宇宙般廣闊的江面天空泛著白霜。重陽:重陽節農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歲歲:年年。今又重陽:此重陽是指詩人在戰地重逢的重陽,1929年的重陽。戰地:這裡指閩西農村根據地,當時這裡外有敵人包圍,內有地主民團的擾亂。
  •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每到重陽都會想起唐代詩人王維的這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譯文:我獨自漂泊在外作異鄉之客,每逢佳節到來加倍思念親人。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 今日重陽,我市開展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傳遞濃濃敬老情
    秋意猶濃,寒霜已降菊花燦燦,蟹肥酒香佳節,又重陽
  • 送給80大壽長輩的禮品 這裡整理很全面
    家裡長輩過五十、七十、八十歲數的時候,晚輩都會舉辦做壽。祝壽,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我們的親戚,有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那今天就談談,老人80大壽送什麼禮物好。觀山四字書法《福壽綿長》作品來源:易從網觀山老師書法《福壽綿長》是指福多壽高,是祝頌之辭。觀山老師的書法創作非常了得,他的創作態度端莊嚴謹,書法卓雅雄健,妙筆不斷。觀賞他的書法,令人感覺十分新穎,有眼前為之一亮的意味。此副經典的祝壽之詞,送給長輩祝願長輩多福多壽,非常推薦。
  • 中國漢字之【壽字】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壽文化更加完善。我國各族人民養成了豐富多彩的祝壽習俗,如,六十歲稱為初壽,八十歲稱為中壽、百歲則稱為高壽。又如七十七歲稱為喜壽,八十八稱為米壽、九十九則稱為白壽。常體現在為壽星做壽上。於是,做壽也成了壽文化的亮麗風景。民間老人過生日叫壽誕,60歲為花甲壽,70歲為古稀壽,80、90為耄耋壽,百歲為期頤壽,並稱60歲為下壽,80歲為中壽,百歲為上壽。只有到五十歲才能稱壽,小於五十歲只能稱過生日。「過生日」比較簡單,幾盒生日蛋糕,吹臘燭、唱幾句「祝你生日快樂」,當然,這也是一種壽文化。祝壽則隆重熱鬧得多,程序也很講究,其中壽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 歲歲重陽九月九,家國情懷總如一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連日來,全國各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文化活動,喜迎重陽這一傳統佳節。例如,山東鄒城組織「文藝輕騎兵」到當地敬老院演出,點亮老人們的文化生活;南京江寧區菊花園喜迎八方遊客,千餘個品種的菊花魅力綻放、形成花海,讓人流連忘返;廣州蓮花山於重陽前夜亮燈迎客,整個旅遊區還在節日當天舉行文藝展演,讓遊客在登高之餘欣賞精彩的歌舞表演。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萬物皆有出處,悠久、深厚的文化影響著傳統佳節的面貌。
  • 九月九,重陽節!
    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鬱,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古人對字「九」很重視,把它當作「天長地久」的象徵。
  • 愛在深秋 情暖重陽 2020首屆「九九重陽公益晚會」隆重舉行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全國老年節。  徐文燕詩歌朗誦《我有一個小小的書櫥》  晚會在革命後代步履堅定登高萬裡長城,高誦《採桑子.重陽》的昂揚樂觀氣氛中拉開了序幕,十一合唱團《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的優美歌聲接著響徹晚會現場,展現了新時代中國老人青春飛揚的精神面貌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桂花酒等活動。分享幾道重陽佳節的傳統美食做法~祝大家節日開心!【三色重陽糕】(BY 月亮晶晶)重陽節也叫敬老節,這一天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似,不過蒸糕要小一點,糕要薄一點。
  • 佳節又重陽丨品味詩意文化 傳承敬老美德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又是一年重陽時。這一天,在中國人的傳統情懷裡,既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真摯親情,也有「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知己友情。如今,重陽節還是法定的「老年節」,更增添了濃濃的人情味和深刻的文化底蘊。
  • 登高把酒話重陽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的這首詩在很小的時候就學過,當時吟哦幾次就能背下,不過囫圇吞棗,不解其中滋味,如今年歲漸長,漂泊四方,方明白那溶解在字句裡的思親愁緒。
  • 重陽節 |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註:重陽後一日稱小重陽)婺州水館重陽日作唐·韋莊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若吟。一杯今日醉,萬裡故園心。水館紅蘭合,山城紫菊深。白衣雖不至,鷗鳥自相尋。旅中過重陽唐·朱慶餘一歲重陽至,羈遊在異鄉。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草際飛雲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籬畔菊,今日為誰黃。
  • 重陽:天空和雲朵都在,跨越山海去見見思念的人吧
    明代張岱著《夜航船》云:「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曰「重陽」。這是個最應該思念的日子,也是最值得懷念的時間。十七歲的詩作飽含最樸素的真情實感,少年遊子身處異國他鄉,宛如一葉浮萍在節日中倍感孤獨與思念啊。《今又重陽》廖昌永廖昌永老師的男高音總是能輕易帶動聽者的情緒。
  • 歷史喵話重陽丨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九」是古人眼中的「陽數」,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意味著「重陽」的到來。千百年來,人們於此時登高望遠、賞菊飲酒、遍插茱萸,流傳下獨特的習俗、不朽的詩篇和對「長久」的期許與祝福。登高——「重陽高會古平臺,吟遍秋光始下來」「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長。」登高是重陽佳節的重要習俗。
  • 80後「剪紙縣長」
    新來的「80後」縣長拿起剪刀,與鄉親們一起做起了剪紙。脫貧攻堅決勝之刻,人是那些人,地還是那塊兒地,但想法卻已經大不相同。豐寧是國家級貧困縣,河北省深度貧困縣之一,全縣人口41萬,貧困發生率將近1/4。雖然在2019年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31%,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返貧的風險仍在。
  • 「壽」字書法集錦,祝您健康平安長壽!
    清•百壽圖   壽,百科釋義為:從後從灸從之,引伸為長久。商代最早用「疇」來作為壽字,期間經歷了象形、假借、形聲、轉注,最後出現了秦統一中國的壽字。《說文》云:「從老省,疇聲。」漢•禮器碑  壽,既體現了晚輩對長輩的尊重敬愛,又寓意美好祝願。作為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關於壽文化的話題歷久彌新。
  • 「壽」字的100種寫法,獻給大家!
    壽是完備對長輩的一種尊敬,一種祝福。中國壽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尊老、敬老。壽文化常見於書畫中。以壽為題材的書畫,如「松柏長青」、「龜鶴延年」、「福壽滿堂」都象徵著長壽吉祥;而壽字書法,作為長輩祝壽禮物是再合適不過的,今天就給大家展示100種的壽字的寫法。等看完下面這些壽字後,還不快快握起毛筆,臨寫一幅壽字,送給你的長輩!
  • 我們的節日|有口福、有眼福、有祝福,咱西山人這樣過重陽
    隨著大型重陽糕的分享,10月23日下午,「九九福·情似海」西山區·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活動在福海街道正式啟動。 以象徵合家團圓的舞蹈《重陽佳節》開場,接著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古箏《春江花月夜》、琵琶二重奏,還有少數民族中的傣族舞蹈《紅魚》,以及新金花組合《蝴蝶紛飛》、彝族舞蹈《小河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