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7月27日,應急管理部批准在抗洪搶險中犧牲的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同志為烈士。此前,共青團安徽省委、省青聯已決定追授陳陸同志「安徽青年五四獎章」。7 月22日,陳陸在執行廬江縣連河村抗洪搶險任務時,乘坐橡皮艇搜救被困群眾,突遇激流捲入漩渦側翻,不幸落水壯烈犧牲,年僅36歲。昨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趕赴廬江縣,了解到這位從火場裡走出來的抗洪烈士犧牲前後的一些感人細節。
生前置身火場中的陳陸(資料圖片)。
「他提醒身邊的隊員注意安全,自己卻很拼」
由於持續暴雨,廬江縣遭受百年一遇洪災,多條河流水位超過歷史峰值。從7 月18 日開始,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的接警電話一直響個不停,盛橋鎮、白湖鎮、石頭鎮……求助接踵而至,陳陸帶著隊員們馬不停蹄地從一個救援現場趕到另一個救援現場。
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方銳回憶,陳陸幾乎沒有回過隊,中午也休息不了,吃飯也只有盒飯,每天半夜回來,清晨早早出發,最多也就睡三四個小時。
處理完縣城的多起警情後,陳陸緊接著前往鄉鎮增援。直到有一天晚上回到辦公室,方銳發現陳陸有些不對勁,眉頭緊皺,雙腿行動起來十分困難。「他(陳陸)的膝蓋開始出現浮腫,幾乎不能正常彎曲了。我勸他多休息,但他說搶險任務重,還能堅持。」
方銳說,從7 月18 日到7 月21 日,陳陸一直帶著隊員撲在搶險救災第一線,因為連續的行動,陳陸的臉、手背都被曬得發紅蛻皮,雙腿由於長時間浸泡已經過敏發炎,但他並沒有放下救援工作,強忍著疼痛一直衝鋒在前。
「在救援現場,教導員始終衝在前面,他還不忘提醒身邊的隊員注意安全,可他自己卻很拼,仿佛不知疲倦一樣。」廬城消防救援站的一名隊員回憶說。
在抗洪搶險中,陳陸雙膝被曬傷。
「我在電臺中一遍遍呼叫他的名字,沒有應答」
「我們認識十多年了,當我在電臺中一遍遍呼叫陳陸的名字時,已經沒了應答。」回憶起7 月22 日發生的事情,方銳說當時的每一幕都刻在他的腦海中。
7 月22 日,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導致4 個村莊、5.8 平方公裡被淹,約6500人被洪水圍困,情況危急。
當天,方銳和陳陸帶領20 多名隊員先趕到同大鎮政府,之後趕到白山大橋西邊的一個村子。他清楚地記著,因考慮到危險性,陳陸當時點了3 名體能好、水性好的隊員跟隨,一同上船的還有當地嚮導、同大鎮連河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松。
因為石大圩決堤,陳陸等人乘坐橡皮艇前往受災的村莊搜救,從上午9 點多出發,直到11 點多才返回,他們成功救出兩名村民。「被救村民上岸後,陳陸並沒上岸。他告訴我們,村裡還有村民等著轉移。」方銳說。
幾乎沒有片刻的休整,陳陸所乘的橡皮艇又向連河村開去,一同前往的還有藍天救援隊的船隻。方銳介紹,陳陸就是在第二次搜救被困群眾的途中遭遇翻船的。3 名隊員被找到後,陳陸和王松依然處於失聯狀態,所有人的心都在懸著,希望他們沒事。
第二輪搜救行動展開時,考慮到危險性,陳陸自告奮勇,率領該艇人員擔任開路船,引領其他3 艘橡皮艇作為一個編隊深入被淹村莊進行搜救。船上的隊員告訴記者,因為洪水泛濫,電線桿、木頭甚至圍牆等障礙物很多。
合肥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回憶,面對突發狀況,正是由於陳陸的打頭陣、敢衝鋒,緊跟著的藍天救援隊才能在發現險情後迅速調轉船頭,大馬力衝了出去,避開了危險區域,避免了翻船的悲劇。
陳陸生前最後一句話是「調頭,穩住,不要怕」與陳陸同行的隊員李順向記者介紹,第一次救援把人都送到岸邊後,他們緊接著展開第二次救援,行駛近40 分鐘時遇到激流,橡皮艇就翻了。
「當時船上有5 個人,先是嚮導掉到水裡,然後是其他人。」李順說,他坐在橡皮艇尾部,因為水浪太大,橡皮艇傾翻把他蓋到下面。「底下是黑的,什麼也看不見,我的腳被橡皮艇上的繩子纏住了,喝了好多水。」
雖然掉進水裡,但李順的意識很清醒,他將繩子解開後,在水裡掙扎。李順說,他戴著頭盔被水流卷得好遠,碰到了地面、石頭和木樁,頭盔被撞壞了,護目鏡都掉了。
同船的另一名隊員李俊傑告訴記者,他在聽到陳陸喊出「調頭,穩住,不要怕」後船就翻了,這也是教導員留給他們的最後一句話。等到被打蒙在水裡的李俊傑清醒過來,只來得及與身邊的陳陸對視一眼。因水流太急,李俊傑說他就像浮萍一樣,在水裡不停地捲動,他用盡全身力氣抓到船舷的尼龍繩。就在這時,一個水浪突然劈頭而來,等他回頭看時,陳陸已經不見蹤影。
幸運的是,李俊傑和常青、李順3 人得以安全脫險。不幸的是,陳陸和王松被激流捲走。
「眼看著積水越來越深,陳陸帶著隊員火速趕來」
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隊7 月26 日發布消息,經過49 個小時不間斷搜救,7 月24 日13 時50 分,救援人員在事發處下遊約2.3 公裡水域發現一具遺體。經公安機關DNA 比對,7 月26 日確認陳陸同志英勇犧牲。
陳陸犧牲的消息傳開後,多位曾被他救過的人為之悲痛。家住廬江縣廬城鎮鮑井新村的孕婦解啟霞回憶:「當時我家一樓全部浸泡在水裡,眼看著積水越來越深,陳陸帶著隊員火速趕來,冒著大雨把我轉移到安全地帶。」聽說陳陸犧牲的消息後,她難過得哭了起來。
據了解,陳陸22日曾帶領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指戰員輾轉5個鄉鎮,奮戰96小時,成功轉移和救出群眾2665人。
四年前抗洪搶險曾連續奮戰35個小時當場累暈
陳陸是江蘇江都人,1984 年2 月出生,2001 年12 月參加消防工作,大隊級正職、一級指揮員消防救援銜,曾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抗震救災先進個人」。2008 年初,合肥遭遇特大雪災。陳陸頂風冒雪,晝夜奮戰,連續兩天兩夜泡在刺骨的雪水裡,左大腳趾嚴重凍傷,差點截肢。
2008 年汶川地震發生後,陳陸作為安徽省公安廳先遣部隊的一員赴汶川參與地震支援。震後的汶川環境非常艱苦,由於水土不服,陳陸全身起了水泡,免疫系統紊亂,雙腿被毒蟲叮咬起泡流膿,他咬牙堅持,拖著傷腿,背著60 餘斤重的破拆設備,連續10天在震區搜尋生命。
2016 年6 月,廬江縣遭受洪災。陳陸連續奮戰35 個小時,帶領大隊成功營救和疏散2430人,群眾無一傷亡,陳陸自己卻當場累暈,送到醫院搶救2個小時後才轉危為安。
出身軍人、警察世家,家庭環境的薰陶讓陳陸從小就有了參軍入伍、建功立業的志向。2001年,陳陸如願以償穿上了軍裝。
軍校畢業後,他主動申請到基層中隊任職,一步一個腳印走,一點一滴務實幹。他有很多次機會到機關任職,但他從心底裡熱愛基層,長期的基層歷練也讓他更加成熟。2016年,廬江縣消防大隊被省公安廳榮記集體三等功,陳陸被省公安廳評為「2016 年度優秀人民警察」。
他給兒子準備的禮物消防車模型還留在辦公室
李順是山東人,2017 年來到廬江消防救援大隊,在他眼裡教導員平易近人。「我們一開始下隊的時候,教導員都會來問問我們習慣不習慣。我們平時吃飯經常在一起,他也會問我們喜歡吃什麼。」李順說,聽到教導員犧牲的消息,他不敢相信,「本來我們都是好好的,一瞬間船就翻了。」
「陳陸教導員就像是我們的大哥哥。」常青說,雖然工作中他們是上下級關係,但是平時生活中像戰友一樣地相處,這是陳教給大家留下的印象。
記者了解到,陳陸責任心強,在工作中容不得一絲馬虎,婚後育有一子,但是他平常陪兒子的時間特別少,每次回家都會全身心陪著兒子,同時為妻子多分擔一些,妻子也理解丈夫的工作不易。
「陳陸回家喜歡和兒子做遊戲,兒子也特別喜歡爸爸。」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只要陳陸離開家,兒子就會哭著抱住爸爸,不讓爸爸走。
昨天,記者來到陳陸的辦公室,裡面布置得很簡潔,桌上一個嶄新的紅盒子顯得異常醒目,這是陳陸給兒子準備的特別禮物——一輛消防車的模型。記者了解到,陳陸的兒子今年4歲,因為爸爸是消防員,特別喜歡消防車。為應對汛期戰備,陳陸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見到自己的兒子,沒想到竟成了永別。
朱小妹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魏鑫鑫 餘康生
(圖片由合肥消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