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8月13日電(李晏)「以前晚上出警,不管多晚回來,教導員辦公室的燈都會亮著,直到我們平安歸隊他才會熄燈休息,這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也是我們之間的默契。」安徽省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指戰員回憶教導員陳陸時這樣說。
如今,隊員們再也等不到那個默契的「安全信號燈」了。
7月22日,陳陸在搜救被困群眾途中遭遇漫堤決口險情,英勇犧牲,年僅36歲。7月27日,應急管理部批准在抗洪搶險中犧牲的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同志為烈士。
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陳陸用生命詮釋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詞,用行動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授旗訓詞精神。
在對英雄的無限追思與崇敬中,我們走進陳陸短暫卻閃耀的人生。
7月22日,陳陸帶隊衝在最前面,搜救和轉移受困群眾。安徽消防供圖
「作為教導員,我必須要帶頭!」
始終戰鬥在最前線 衝鋒在最前面
「陳陸總說:『作為教導員,我必須要帶頭!』」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廬城站指導員邵將說,「我們面對洪水,連續多日救援作戰,雖然身體疲憊,但有他在前面帶領,大家的士氣一直很足!」
今年汛期以來,受持續強降雨及上遊來水等多重因素影響,巢湖水位不斷攀升,遭遇了百年未遇的歷史高水位。7月18日至21日,安徽省合肥市普降暴雨,多條河流水位超過歷史峰值,廬江縣緊鄰巢湖,附近多處圩壩隨時都可能潰口,汛情十分嚴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接到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命令後,陳陸迅速集合隊伍,攜帶救生裝備火速奔赴現場緊急搜救轉移被困群眾。
7月22日,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情況十分危急。連續奮戰了好幾個晝夜的陳陸不顧個人安危,多次乘坐橡皮艇往返搜救被困群眾。「這片水域情況我比較熟悉,水性也好,讓你們去,我放心不下。」陳陸拒絕了大隊長方銳讓他在後方休息的「命令」,繼續帶著隊伍出發。營救過程中,石大圩漫堤決口突然擴大,救援必經之路水位的落差從40公分猛漲到3米多,原本平緩的水面下,暗流湧動形成了「滾水壩」,這種險情最不可預料、最難自救、最容易發生亡人事故。「掉頭!快掉頭!」這是陳陸落水前喊出的最後一句話,巨浪掀翻橡皮艇,教導員陳陸、指戰員常青、李俊傑、李順以及廬江縣同大鎮連河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松全部落水。常青、李俊傑、李順奮力掙扎脫離「滾水壩」,陳陸、王松被洪水衝走。經49小時全力搜救,7月24日下午,在落水處下遊約2.3公裡水域發現陳陸遺體,王松至今仍未找到。
從7月18日到7月22日落水的那一刻,陳陸帶領隊員們連續奮戰96小時,出警411次,輾轉5個鄉鎮,行程600餘公裡,營救和轉移疏散群眾2665人。
合肥市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帶隊參與了7月18日至22日搜救被困群眾的任務,她回憶:「如果不是陳陸帶隊伍打頭,衝鋒在前面,落水的一定是我。雖然與陳陸教導員只有一面之緣,但我被消防救援隊伍這種時刻衝在最前面的精神打動,他們把最危險的留給自己,主動給大家開路指引。正是因為陳陸的打頭陣、衝在最前面,緊跟其後的其他搜救力量才能避免翻船的悲劇。」
「時刻衝在最前面」是陳陸恪守的天職。2008年初,合肥雪災,陳陸參與救援,數次到危險地帶開展除雪作業;2008年,汶川地震,陳陸赴汶川參與地震救援,連續10天在震區搜尋生命;2016年6月,安徽省廬江縣遭受洪災,陳陸連續奮戰35個小時,帶隊成功營救和疏散群眾2430人,他自己因勞累過度,突發疾病暈倒……
在危難時刻,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陳陸的選擇只有一個:戰鬥在最前線,衝鋒在最前面。
「一定要牢牢記住入黨的誓詞」
從「橄欖綠」到「火焰藍」 改革轉隸不改初心使命
改革轉隸後,陳陸換上「火焰藍」的制服,編號「12X 111902」。安徽消防供圖
2018年,根據中央改革部署,公安消防部隊集體退出現役,成建制劃歸應急管理部,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陳陸沒有選擇轉業,而是留下繼續從事消防救援事業。在他看來,從「橄欖綠」到「火焰藍」改變的只是消防制服,不變的是參加消防事業的初心和使命。
改制初期,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人員思想不穩定,作為政治教導員的陳陸敏銳地捕捉到這些情況,分別找相關隊員談話,逐一給他們做工作,想辦法給搖擺不定的隊員吃「定心丸」。
「他給隊員們做思想工作時經常說,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是總書記親自締造的,是國家隊、主力軍,將來大有可為,咱們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繫最緊,是一支養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隊伍,改革只會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大隊長方銳清楚地記得陳陸為隊員們做思想工作時講的話。
轉制後,為了讓隊員們更有安全感和獲得感,陳陸主動跟廬江縣多個部門溝通協調,歷時近6個月,為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申請了業務附屬用房。方銳說:「解決了住的問題,隊員家屬來探親可以住在隊裡,不用在外面住酒店,隊員們也不必擔心有警情不能及時歸隊,解決了後勤保障問題,慢慢地大家的思想也穩定了。」
方銳回憶道:「陳陸經常說,轉制只是制服變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不會變。」
脫下「橄欖綠」換上「火焰藍」,制服變了,陳陸衝鋒在前的作風沒有變,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沒有變。他以身作則,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戰火魔、鬥洪峰,衝鋒在前、不怕犧牲,他用寶貴生命踐行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為民情懷。
「把受獎的機會多留給戰士們」
愛崗敬業紮根基層 把消防工作當成畢生事業
「陳陸一直很優秀,而且從來不爭功。他總說,應該把受獎的機會多留給戰士們,他們考學提幹可能會有用。」安徽省消防救援總隊訓練與戰勤保障支隊支隊長徐長青動情地說。他是陳陸在瑤海中隊的老搭檔,「陳陸非常好」「很憨厚」「從來不爭」「很熱心」「愛學習」「笑眯眯的」,提到陳陸,徐長青總免不了重複這幾句話。
「我見證了陳陸從一個『小孩子』到消防指揮員的蛻變。」徐長青回憶說,瑤海中隊距離陳陸的家不到5公裡,門口有直達的公交車,開車也就十來分鐘,但陳陸常常一兩個月都不回家。「那時候瑤海中隊滅火救援任務很重,他放心不下。」
2011年9月,合肥市一物流倉庫突發大火,時任瑤海中隊指導員的陳陸帶隊滅火救援。安徽消防供圖
滅火救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工作,從警鈴響起到登車、行駛、救援直到消防車回庫,大家的心都是懸著的。「在救援的過程中,陳陸經常講,救援行動雖然很辛苦,但是每當搶救了人民的生命財產,非常有自豪感,這是我們的使命和價值。」徐長青說,在瑤海中隊三年,陳陸把各項業務考核墊底的中隊扭轉為排名前三,「後進」變「先進」。
與陳陸同在合肥新站高新區消防大隊擔任參謀的廖國先現在是安徽省消防救援總隊一級指揮員,在他眼裡,陳陸是踏實好學、愛崗敬業、樂於助人的典範。
「陳陸以前的工作主要是參加現場滅火救援,到合肥新站高新區消防大隊任職後需要進一步熟悉『防火』業務。他從網上購買了很多最新的防火業務相關書籍,利用業餘時間自學。我值晚班時,經常看見他一個人在辦公室學習規範、鑽研業務。」廖國先邊回憶邊說。
任職大隊參謀之初,陳陸總是在包裡裝著「規範」,開展防火監督檢查,辦理審核、驗收項目時,他會一邊檢查一邊對照學習。任職大隊參謀兩個月後,陳陸對防火相關的標準、規範瞭然於胸,熟練運用,從「門外漢」轉變為業務骨幹、行家裡手。
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紮根基層,陳陸在一次次的滅火救援行動中積累經驗,從憨憨的「小孩子」成長為優秀的指揮員,在一次次防火督查中排查隱患,從防火督查「門外漢」提升為業務骨幹,自2005年從事消防工作以來,陳陸腳踏實地,紮根基層,把消防工作當成畢生事業。
「他是我們全家的光榮!」
不失家風不辱使命 閃耀的青春鐫刻著赤膽忠心
「……他從一個不諳世事的青年步入軍營,一步步成長為一名黨員幹部,直至投入到抗洪搶險險境身先士卒,最後光榮犧牲。我們認為,他是一名合格的軍人、合格的黨員、合格的領導幹部,他的光榮,也是我們全家的光榮!」陳陸犧牲後,面對各級領導、社會各界的關心慰問,陳陸的家人深明大義,顧全大局,給他的支隊領導寫了這樣一封信。
「我是一名軍人,他的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陳陸出生在軍人家庭,受家庭氛圍的薰陶,從小就有參軍夢。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從當兵的那天起,就意味著奉獻和犧牲,明知前面有艱難險阻、流血犧牲,也要執行命令聽從指揮。陳陸的犧牲是為了人民的利益,我們全家既感到悲痛也感到光榮!」陳陸的父親陳立山回憶兒子時這樣說。
「我和陳陸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在7月21日晚上。兒媳婦和陳陸視頻時對我說,媽,陳陸的腿都腫了。我看了一眼視頻畫面,心裡好難過,就跟他說,陳陸,注意安全,要休息好。」
「如果犧牲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的兒子不犧牲難道讓別人的孩子犧牲嗎?陳陸在中隊是領導,如果別的同志犧牲了,陳陸會內疚,我們作為他的父母也會內疚,我們的兒子就應該衝在前面……」
陳陸的母親回憶起兒子生前的點點滴滴,數次哽咽。
陳陸的妻子王璇是合肥市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一名移民警官,2018年轉制之前是一名邊防武警。「我們兩個的工作都比較忙,但是互相非常理解和支持。」想起陳陸,王璇非常難過。
「陳陸睡覺時經常把衣服放在床邊的地上,他說只有這樣,遇到緊急任務才能第一時間穿上衣服衝出去,即便在家也保持這個習慣。」
「陳陸每次回家要走的時候,孩子都會哭著不讓爸爸走,孩子在房間裡哭,陳陸就在外面掉眼淚,他總覺得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心裡很內疚。」
「我們從小教育孩子,聽到自己名字不能說『唉』要喊『到』。我問孩子長大想幹什麼,他說要當警察、當消防員。」
……
陳陸生前在辦公室擺放的消防車模型。安徽消防供圖
因為平時工作忙,陳陸經常兩三個星期才能回一趟家,4歲的兒子最讓他惦念。他的辦公室擺放著一輛消防車模型,這是他犧牲之前給兒子買的禮物。為應對汛期戰備,這對父子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見面,沒來得及送出去的禮物,成為最後的紀念。
「陳陸,我會好好把孩子帶大,特別特別好地帶大……」這是妻子王璇對丈夫最後的告別。
陳陸犧牲後,他的作戰服收藏在廬江消防大隊的榮譽室。李晏 攝
陳陸犧牲了,離開了他最牽掛的親人和最熱愛的工作,編號「12X 111902」和他的作戰服永遠留在了廬江消防大隊。陳陸不失家風,不辱使命,赤膽忠心,把最閃耀的青春年華留給了最熱愛的消防事業。
「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英勇奮鬥。」陳陸用生命做了詮釋。他在自己的崗位上,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和行動,踐行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職責和使命。
英雄一路走好,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