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中國14年,為何只與印度打了一仗,就不再進犯?

2020-12-14 文史怪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一共有61個國家或者地區波及,在亞洲,日本法西斯同樣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動,二戰期間,日本在1941年,所佔領的土地達到了巔峰,包括中國的華北平原,東南亞半島以及馬來群島等包含三十個國家的土地。

日軍曾一度攻佔緬甸,這也讓人感到好奇,為何他們不乘勢侵略陸上鄰國印度,而是非要下南洋,遠道去襲擊澳大利亞呢?

從地圖上我們不難看出,日軍的戰線拉得過長,這也就導致他們兵力分散,運輸物資困難,成為了在太平洋戰場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實際上,日本向南擴張,也有著他們的考慮在裡頭,畢竟日本是為了太平洋島嶼上豐富的油氣,才發動的戰爭,自然不能顧此失彼。

然而印度的地理位置並不是不重要,他們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在侵華日軍封鎖海上交通後,援華物資就只能夠通過印度的航線以及公路輸送,,日本也曾和印度打了一仗,然而很快就沒有了下文,為何日本侵略中國14年,只與印度打了一仗,就乖乖撤退不再進犯了呢?讓我們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就明白了

1943年,軸心國已經逐漸喪失了戰事的主動權,從而落入了下風,為此德軍希望盟友日本在印度發動攻勢,打亂盟軍的部署,同時分散美軍的注意力,而日本大本營同樣有著封鎖中國後援的期盼,因此最終在1944年1月,下達了代號為「烏 」的英帕爾作戰計劃,緬甸方面軍第15軍共計8.5萬人擔任主主攻部隊,由指揮官牟田口廉也中將率領,對印度的英帕爾展開作戰。

此時英國主要重心,大多集中在歐洲戰場,在印度布防的部隊,大多是由印度本地人組成的英屬印度陸軍和少量英軍士兵,再加上昔日的東南亞戰場,日本對英國作戰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這讓牟田口廉也對這次進攻信心百倍,認為是手到拈來。

然而熱帶叢林並不適合履帶車前進,如何運輸軍需的糧食和藥品成為了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牟田口卻依然信心百倍,自作聰明的他竟然趕著一隻由活牛、綿羊、馬匹組成的隊伍輸送物資,並計劃到時候就以這些動物作為口糧。

44年3月8日,牟田口廉也正式帶著部隊出發,他們度過了印緬邊界地區的欽敦江,拉開了英帕爾會戰的序幕。這麼一隻浩浩蕩蕩,帶著牛羊的大軍,自然引起了英國人的注意,英軍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便得知了日軍度過欽敦江,即將有大動作的消息。

他立刻集結了當時英國在印度最為精銳的力量,英軍第14集團軍,同時請求中美的部隊援助,準備動用盟軍在空軍上發揮的優勢,來阻擋這支部隊的前進。

很快,日本人便吃到了苦頭,隨著美英飛機灑下重重炸彈,日軍麾下的牛羊怎麼見過這種場面?紛紛害怕的四散跑開,拉都拉不住,無奈之下,不少日本士兵只能通過人力拉動輜重。此時的東南亞正陷入雨季,不少士兵的步履艱難,有著毒蛇猛獸的叢林,更是難以行進。日軍異常疲乏,就這樣,他們一直到4月10日,才接近了英帕爾東南面的英軍陣地,經過一番艱苦的作戰,攻佔了伯萊爾公路上的謝阿姆山口,但是英軍並不打算多作糾纏,而是退守到了坦努帕爾。

牟田口繼續命令部隊發動進攻,1944年6月10日,日本第33師團和英印第20師在叢林裡迎面相撞,隨即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日軍在「武士道精神」支撐和各級軍官督促下,強行在陰雨中戰鬥,竟然擊退了敵人,然而此時的他們,卻沒有能力再次發動進攻了。日軍因為後勤補給不上,夥食日益減少,從出發的6兩降到4兩、3兩、1.5兩,甚至0.3兩,戰鬥力大為下降,另外一邊,美國的飛機,和中國駐印軍也對日軍展開了不斷的騷擾,迫使其分散兵力保護兩翼。

儘管條件極度艱苦,牟田口依然還在幻想著「勝利就在眼前」,不斷的督促士兵進攻,這也氣的不少日本士兵在私底下,給他起了「鬼畜牟田口」的外號。更有兩個師團長,拒絕履行牟田口所提出的命令。

最終再1944年7月2日,經過東京大本營統一之後,日軍南方司令部正式下達了停止作戰的命令,他們才放棄了攻克印度的計劃,為了能讓戰爭失敗變得好聽一些,這次命令冠以「退卻作戰」的名義,而士兵們撤離的時候,自然又受到了盟軍的侵襲。

這場戰爭,最終以盟軍1.6人傷亡、日軍2.5萬人傷亡告終,這也足以說明了他們不入侵印度的重要原因,首先便是地形,難以支持,其次印度有著龐大的人口,也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很顯然,當時人口不超過一億的日本,已經無力再在印度的土地上布置大量的軍隊進行管理了,而在英帕爾戰役一年之後,日本侵略的野心也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相關焦點

  • 日本侵略中國14年,為何日本只和印度打了一仗,就老實撤退了?
    二戰作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戰爭,一共波及了61個國家和地區,而在亞洲,中國更是作為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戰場,展開了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這不由得讓人感到好奇,亞洲另外一個國家印度,在當時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同樣參加了二戰,當時更多時間,只不過是作為修養補給的後勤基地,而日本雖然推進到了印度的家門口
  • 日本進犯中國14年,為何和印度只打了一仗就老實撤退?原因很現實
    而我國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也進行了長達14年之久的抗戰。 在二戰裡面,日本侵華耗時14年,然而卻只攻擊過印度一次,為何日軍馬上就放棄了呢?原因其實非常的現實。
  • 日本侵略大半個中國,為什麼和印度打一仗就跑了,印度真的很強嗎
    日本人的野心不止是想要拿下中國,而是想要稱霸世界。首先,佔領中國是日本稱霸世界的第一步,在1929年日本就策劃了「九一八事變」,從而開始對中國開始侵略,不到半年時間,中國東北三省就已經被日本拿下了。中國也開始了14年的抗日戰爭。
  • 日本用14年侵略中國,為何只攻擊一次印度就放棄了?印度很強嗎?
    日本這個國家雖然自己的領土面積很小,但是他的野心卻很大,為了能夠拓寬自己的領土範圍,他們不惜發動了很多的戰爭。對於我們來說影響最為嚴重的,就是日本對我國發動的長達14年的戰爭。
  • 揚言三個月拿下中國的日本,為何不敢入侵印度,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揚言要在三個月內拿下中國,隨即便展開了為時14年之久的侵華戰爭,中國遭受了嚴重的損失。中國軍民眾志成城,與日軍浴血奮戰,將日軍數次擊退,但日軍依舊不斷增加兵力,入侵中國。可是,在印度戰場上,日軍只與印軍交手一次,此戰以後就不再入侵印度。
  • 日本對外侵略期間,為何只與印度打了幾場戰就退兵?網友:天意
    日本,義大利,德國在二戰中統統被稱之為軸心國,正是因為這三個國家在二戰期間無休止地向外擴張,被掠奪土地的國家一個個都民不聊生,而在亞洲的話,日本便是充當了那一位劊子手,不光是中國,光是亞洲被日本侵略過就達到了30多個,還有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都有被日本入侵過的足跡,可見日本在二戰時期是犯下了多大的罪行
  • 日本侵華花了14年,為何入侵印度打一次就放棄了?
    雖然這有點調侃印度的味道,但這是我們說起印度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印度其實是「窮」的,但就是這樣一個我們認為「窮」的國家。二戰期間,日本被關過一次門!之後就再也不敢拍印度了。相反,我們中國人被日本欺負了14年多。二戰時印度是不是比中國強大很多,讓日本惶恐不安?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二戰期間,印度的實力比中國差很多。
  • 歷史記載:日本侵華長達14年之久,但為何入侵印度只一年,就
    它對亞洲的國家發動了很多次戰爭,利用日本裝備的優勢,他們企圖搞定整個亞洲。我們都知道,日本在中國發動的侵華戰爭就長達14年之久,民眾苦不堪言,經濟凋敝,許許多多人流離失所,生靈塗炭,中華大地一片狼藉。但是,當時和我國人口同樣的印度,情況就比我們好多了。日本在他們國家開動軍隊只侵略了一年就離開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 日本侵略了大半個中國,為什麼和印度打一仗就撤退了?印度真那麼強?
    但他們的野心是整個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想要徵服世界,佔領中國只是第一步,為此日本在1929年的經濟危機影響下,策劃了「九一八事變」,不到半年,東三省全面淪陷,14年的抗日戰爭正式打響
  • 日本與我國僵持了14年,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放棄?原因很簡單!
    最後我們與侵略者進行了14年之久的戰鬥,最後成功趕走了侵略者!但是,讓人奇怪的是,日軍為了侵略我們與我們僵持了14年之久,為何只進攻了印度一次,就放棄了印度,難道是印度太過強大了?日本擴大版圖的野心我們與日本只有一海之隔,作為鄰居的我們本來應該友好相處,相互幫助一起發展。但是顯然日本一直對我國很是覬覦,一直試圖吞併我們。
  • 日軍侵略中國長達14年,為何攻打一次印度就放棄了?你知道嗎?
    第2次世界大戰歷時6年,有無數的無辜人民死在了這場浩劫之中,也有無數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毀於一旦。這是全人類的浩劫,我們今天來聊一聊法西斯之一的日本。日本攻打中國,一是因為中國與日本遙海相望,距離相對較近,交通也相對比較便利。二是因為中國當時比較落後且國內形勢比較複雜,而日本相對於中國來說比較發達,日本自然認為攻打下中國,指日可望。從1931年到1945年,日本對中國的入侵長達14年,這14年是中國人民的浩劫。這14年中,中國人團結一致,同仇敵愾,誓與日本抗爭到底。日本全面侵華時口出狂言認為三個月內就可以拿下中國,然後入侵亞洲。
  • 日本入侵中國14年,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放棄了?你知道原因嗎?
    二戰期間,日軍曾對中國發動過非常多的進攻,甚至還產生了徹底吞併中國的野心和陰謀,日本從侵略中國到被迫投降,在中國境內肆虐的時間長達14年,但是日本當年攻打印度的時候,一次就選擇了放棄,這是為何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段歷史故事。
  • 揚言3個月拿下中國的日本,為何不敢入侵印度?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威脅要在三個月內接管中國,並立即對中國發動了長達14年的侵略戰爭,給中國造成了嚴重損失。中國軍隊和人民同心協力,同日本軍隊進行了多次鬥爭,但日本軍隊繼續增加兵力,侵略中國。然而,在印度戰場上,日本軍隊只與印度軍隊打過一次仗,戰後不會入侵印度。
  • 日本美國都敢打,為何跟印度打一仗就跑了?他們難道會開掛?
    二戰時期的日本,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是不敢惹的,主要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底氣。日本的工業水準在那個年代來說,也算是比較強大的存在,製造武器裝備的速度極快,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足夠的資源,如果這個問題解決,那麼日本不會敗那麼快,且前期會更容易打開局面,但這一切都只是如果,日本的領土決定他的實力範圍。
  • 日本當年為何要侵略中國呢?
    在對我國進行了14年的抗日戰爭進行回顧時,人們腦海中浮現出的除了我國頑強鬥爭的抗日軍民以外,還能想到侵華日軍在中華大地上實施的種種暴行。很多人都存在著這樣一個疑問,上世紀的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從兩國所處的位置上可以看出,中日兩國同為亞洲國家,是隔海相望的鄰國。
  • 中國因為日本的侵略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日本為何要侵略中國?
    隨著九一八事件拉開序幕,中國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爭。在無數中華兒女的奮起反抗下,我國以至少犧牲三千五百萬軍民為代價,將侵略者趕出了國土。一直以來,日本侵略中國被視為二戰中東方戰場的一場戰爭,但實際上,所謂的二戰只是一戰的延續。甚至再極端一點,整個抗日戰爭只是中國近代史中被日本侵略的延續。從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最後到抗日戰爭,日本對於中國的侵略就沒中斷過。
  • 日本人侵略中國花了十四年,為什麼攻打印度虛晃一槍就跑了?
    一:日本人攻打印度時,已到強弩之未日本人在對印度下手時,就己侵略或侵佔了30多個國家和20多個島嶼,包括中國、韓國、蒙古、菲律賓、馬來亞、印支聯邦、印尼、泰國、緬甸以及馬紹爾群島、塞班島、加羅林群島、吉爾伯特群島、天寧島等等。
  • 日本究竟為何要侵略中國?
    回顧歷史,當我國十分強大的時候,日本還專門派人前往中國學習,所以那時的日本,是非常嚮往中國的,甚至還以學習中國的文化為榮。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後,日本能夠侵略的對象非常多,而除中國以外的不少國家,日本去侵略它們的話其實不用付出太大的代價,,明明有更好的選擇,那為何日本還是將中國當做主要的攻擊目標呢?
  • 日本為何總想侵略中國?因為總惹事被吊打,害怕被報復
    日本侵略中國不是一次兩次,而是長期行為,從明朝時候倭寇開始,一直侵擾中國,到近代更是野心膨脹,直到侵華戰爭,甚至都想全盤佔領中國。為何日本自古至今一直想侵略中國呢?究其原因,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總是喜歡搞趁火打劫的事情,唐王朝的時候,就曾經夥同高句麗發動侵略唐王朝的戰役。只是當時唐王朝實力空前絕後,很快就打的日本屁滾尿流,算是把日本真正打怕了。唐宋年間,日本頻頻來到中土學習,甚至以嫁到這邊來為榮。日本人很羨慕中國人的生活,不僅文化豐富,而且地大物廣,安居樂業。明朝中後期,豐臣秀吉就想滅掉大明,遷都到中國去,豐臣秀吉都想瘋了。
  • 日本人一直很奇怪:有那麼多國家曾侵略中國,為何我們只記得日本?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朝皇室和外國侵略者籤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將中國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正所謂弱國無外交,其他國家看到清朝軟弱可欺,紛紛過來分一杯羹。 在近代歷史上,英國,法國,美國,俄國,義大利,日本,土耳其,奧匈帝國都曾侵略中國,他們火燒圓明園,製造了八國聯軍侵華,毀壞了數不清的文物和建築,雖然戰爭已經過去了,但這些歷史一直不曾被人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