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可以說波及了整個世界,但中國人在提起這場戰爭時,腦海中最快出現的,往往都是抗日戰爭期間,我軍士兵和日軍之間的激烈鬥戰。回顧歷史,當我國十分強大的時候,日本還專門派人前往中國學習,所以那時的日本,是非常嚮往中國的,甚至還以學習中國的文化為榮。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後,日本能夠侵略的對象非常多,而除中國以外的不少國家,日本去侵略它們的話其實不用付出太大的代價,,明明有更好的選擇,那為何日本還是將中國當做主要的攻擊目標呢?
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時,我們需要對日本的發展歷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其中有一個十分關鍵的歷史事件,當時為了更好改變日本的社會性質,日本在國內全面推行明治維新,這使得日本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開始逐步邁入軍事強國的行列。
當時日本飽受其他西方國家的欺辱,為了改變當時的局面,日本從一個封建國家過渡為資本主義國家,並且為了提升自己的海軍實力,全日本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另外,日本的經濟實力也在不斷提升,為之後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日本還學習了不少西方的思想文化,所以國家的產業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還建設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如此一來,日本在各個領域內都有所突破,日本也開始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
由於當時西方的整體發展較好,日本在培養下一代時,也為孩子們灌輸了不少新思想,這使得日本的發展理念也逐漸西式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與不少西方國家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並且逐漸和西方國家進行貿易往來,也慢慢接受了他們的侵略思想,並參與了數次侵略戰爭。靠著這些操作,大家驚奇的發現,日本就已經變得足夠強大了。
不過,日本雖然經歷了明治維新,但是也無法完全改變日本。在歷史文化的侵染下,日本根本無法掙脫舊思想的禁錮,所以當日本發展起來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又開始在國內興起。也就是說,日本的明治維新不僅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日本的問題,反而還使得日本步入了深淵,使那些好戰分子成了一個個惡魔。
天皇的權利也越來越大,武士道精神也成為了軍隊的信仰,他們發展的目標就是侵略他國,讓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日本才在中國犯下累累罪行。
中國是一個富饒的國家,並且疆域遼闊,另外中國與日本還是鄰國,於是日本就將中國作為了自己的侵略目標,並以此為起點不斷擴大自己的侵略版圖。在經過一番分析以後,我們終於解開了日本為啥要侵略中國的謎題。
但是,日本成為了戰爭的失敗者,但是就目前的國際形勢來說,中國還是得時刻注意日本的一舉一動,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