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比利時希爾曼斯的一羽名為博爾特的賽鴿, 以31萬歐元折合人民幣229萬的價格被中國鴿友收藏;2017年3月,比利時吉諾·克裡克的一羽名叫「黃金王子」的賽鴿拍出了36萬歐元,折合人民幣大約265萬元······每當被爆出天價賽鴿,基本上都是來自國外。反觀國內的賽鴿,很多是上萬羽數的冠軍,但是被高價收藏的卻很少,這究竟為何?
對此,就比利時利蒙治Ⅰ國家賽與北京550公裡聯翔賽進行簡單的比較分析,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問題。
利蒙治全國賽,是比利時已進行多年的一場比賽,2011年開始加入了成鴿組的比賽,稱為利蒙治Ⅰ,在每年的5、6月份舉行,比賽空距在600公裡到700公裡之間。利蒙治Ⅰ成鴿組比賽自開賽以來,每年的參賽羽數均在一萬羽以上。
北京全市550公裡聯翔賽,每年春季4月下旬舉行,空距大約550公裡。是北京市的經典賽事,每年的參賽羽數基本在兩萬羽以上。
2011年-2017年參賽羽數折線圖(北京聯翔2013年比賽因故取消)
2011年-2017年冠軍鴿分速折線圖
利蒙治Ⅰ2015年的冠軍,來自比利時英格斯喬斯&尤裡斯兄弟鴿舍,以25萬歐元約150萬人民幣的高價被中國鴿友張斌收藏。
北京聯翔2016年、2017年的冠軍被和平鴿苑陳繼傑分別以20萬、26萬的高價收藏。
綜合以上數據發現,利蒙治Ⅰ空距長於北京聯翔,但參賽羽數平均低於北京聯翔,二者冠軍鴿分速平均值差不多。但為何人們會願意花更高的價錢去收藏利蒙治Ⅰ比賽的冠軍鴿呢?
這些年隨著外國賽鴿不斷引入國內,現在中國大部分鴿友家裡都有好的血統鴿。外國賽鴿更受歡迎這一現象,歸根結底是賽制和比賽的方式的問題。國內的信鴿比賽,多為公棚賽,一旦獲得了好成績,被鴿主拍回家,就必須被關起來留做種鴿。有些參加協會比賽獲獎的賽鴿,鴿主也不敢冒著丟失的風險讓其再參加比賽。而歐洲鴿子參加的基本上是協會和俱樂部的比賽,一年數十場,成年鴿一般放到五歲左右。一隻好的鴿子參加過近百場賽事,拿十幾次獎,得幾個冠軍,是常見的。比起一場比賽的冠軍,相信所有鴿友更願意花高價錢購買有多場優秀賽績的賽鴿。
並不是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也不是說外國的賽鴿比中國的好,中國的賽鴿只是缺乏更加深層次的實踐檢驗。這種狀況確實讓人不服氣,可是很無奈。期望在所有的鴿友共同努力下,能有一天,讓外國鴿友來中國引進賽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