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獵頭工作崗位以後,還是會有不少朋友會發微信給我,諮詢一些新的工作機會,也有人會回過頭來,問之前拒絕的工作機會還在嗎?
的確,在目前的環境下,很多曾經看似穩定的工作,似乎也發生了一些改變,而曾經被看作並不怎麼好的選擇,今日再回過頭來看看,似乎又覺得好像還不錯。
尤其是焦慮的感受到通脹正悄悄地吞噬原本積累的財富,子女教育與養老等問題都迫在眉睫的時候,我們往往就會去格外在意「選擇」的重要性。
但其實經濟行業環境有周期的說法,企業的風水也是輪流在轉,如果還是原來的自己,在成長方面沒有較大的突破,「選擇」能夠帶來的改觀,其實是非常小的。
從A公司跳到了B公司。A公司月薪1W,B公司月薪1W2,然而B公司或許離家更遠些,也需要在新的企業開啟新的磨合,等等這些,耗費掉的時間以及精力,都會以看不到摸不著的成本在發生。所以選擇是個慎重的事,還需考量多方面的因素,綜合利弊。
但如果個人在成長方面可以有較大突破的選擇,就不一樣了。路再遠再難走,都值得給自己一個新的嘗試機會。為了看到更多的風景,必定需要走更多的路。這同樣也無可厚非。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很佩服那些能夠用事實數據說話,進而做出選擇的朋友們,雖然有時候用發展的眼光來看,過去不代表未來,但是能夠通過企業的事實與數據,與自身的職業發展去謀和,在我看來,這非常的智慧。
但也不乏一些「技術流」(在這裡指有非常好的職業規劃的人),他們懂得如何取捨,在什麼樣的節點,為自己做怎樣的選擇。即便沒有特別好的企業背景和數據作為支撐,他們也會不惜代價的按照自己的目標行進,因為路是按照自己的規劃在走的,他們堅定地認為,這樣走下去,不會錯。
正所謂條條大道通羅馬,不論我們選擇哪一條路,都會有不同的風景,選A,選B,選他們以外的C,這都沒有錯。如果真的有錯,錯該在盲從,該在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無論如何選擇,與內心都是背離的。
什麼都要,也不能行,因為完美主義,往往受傷最多。妥協於與自己期待的總目標、大結果、重點緊要的事,並不背離的其他種種,是個人成長的標誌,也是對自己身心的洗禮。這是我在與很多朋友接觸過程中,最深的感悟,現在我越發地感受到這些思維的重要性。
寫給在獵頭崗位上,我親愛的候選人朋友們。我非常高興,與你們有過的那些接觸和對話,讓我學習到了很多。
願前進的路上,一帆風順,大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