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6日
立夏
於金寨人民而言
立夏不只是節氣
更是90年前發生在金寨境內武裝起義的骨氣
1929年的今天
革命前輩揭竿而起、一呼百應
雖九死其尤未悔
革命戰爭年代
十萬兒女出生入死、血灑疆場
祖國建設年代
十萬良田淹沒、十萬百姓移居
百年間滄桑巨變
一代又一代的金寨人接過父輩的旗幟
捨生忘死、前赴後繼
2019年的今天
吾輩後人血脈相承、繼往開來
迎萬難而再創輝煌
▲視頻來源:「建功新時代、攜手創未來」金寨縣職工文藝匯演
《英雄的足跡》
詞 : 葉子 曲 : 董甫友 演唱 : 楊帆
童謠:
天當房來地當床
野菜樹皮當乾糧
山溝石洞是我家
三天不吃打勝仗
青山綠水陡石崖
為了革命上山來
敢與敵人鬥到底
誓死保衛蘇維埃
那一年
你英雄的足跡走上了金剛臺
歷經磨難,何懼青山埋忠骨
只為了八月桂花遍地開
金剛臺上不倒的紅旗留下了英雄風採
那一年
你挺拔的身影走進了金剛臺
歲月崢嶸,笑看烈火煉真金
只為了夢中那個新世界
金剛石上不屈的信仰染紅了杜鵑花開
英雄的足跡
走出了大別山的氣概
挺拔的身影
告訴我信仰的豪邁
仰望這高高的金剛臺
牽掛你的心,永遠在等待
不管走多遠,等著你回來
2018年4月20日,菲律賓華僑,菲律賓總統府特種部隊上將總司令,菲律賓現任總統杜特爾特中國特使施龍輝將軍,應施氏家族邀請,於2018年4月20日在親友和當地政府相關人士陪同下參觀安徽金寨歷史革命博物館,在五十九位開國將軍紀念展廳,當看到館內壁上掛著一首《將軍頌》...最後一句...(一首歌唱不完將軍的昨日)時,老將軍竟然老淚縱橫,久久不能釋懷...待將軍回到菲律賓,稍做整理,於2018年5月1日有感而寫了這首詩歌! 謹以愐懷和紀念那些為國徵戰、血灑彊場的將士們!
《一首歌唱不完將軍的昨日》
作者:施龍輝(筆名:冬松)
陳年往事在風中
層層疊疊地堆積
聆聽
老淚在季節裡滴落的聲音
在還沒有甦醒的夢中
演繹了曾經的血
並擁抱著流年的悲傷而醉
戰地上躺著沒有了靈魂的
兄弟們
那遙遠的地方
有著滴滴鮮血
正伸直了手呼喊著...
遠方的親人
遠方的八月桂花香
那時
那刻
曾經的死別 !!
那年
奮起了靈魂中的情和義
把那些浸透在血液裡的精忠
深深鐫刻在心房裡
面向偉大的尊嚴
高唱著前程的燦爛
那時
那刻
勇往直前 !
時光不老 我們不散
你我的約定
卻已被光陰淪陷
或長或短
或濃或淡
試於珍藏
在一曲春回大地的音韻裡
含著淚水擁抱昨日
一份禪意
一份恬淡
一份悠然
植於天地 !!!
5月1日2018年 於菲律賓
2018年中國好人入選人,國家一級古箏演奏家俞曉冬老師,自2014年,帶著患病之身追尋父親曾經戰鬥過的足跡從江蘇的南京市來到金寨的小南京村,自費在小南京學校為村裡的留守兒童創辦了山娃娃古箏班並義務教學至今,她被這些古箏娃娃們親切的稱之為「俞媽媽」,五年時間過去了,如今,這些娃娃們都已達到了古箏十級,同時,他們也迎來了他們的小學畢業季。當得知金寨將舉辦這次職工文藝匯演,為了這些古箏娃娃們可以在畢業前再次聚在一起在舞臺上展現,她主動找到節目組,並邀請了她的編曲家同學趙文軍老師來到金寨,親自為古箏娃娃們編排我們金寨人耳熟能詳、引以為傲的紅色曲目《八月桂花遍地開》!
▲俞曉冬老師和趙文軍老師正在討論編曲
▲趙文軍老師正在給古箏娃娃們現場教學
▲俞曉冬老師和趙文軍老師正在現場編排
▲古箏群奏《八月桂花遍地開》表演現場
▲古箏群奏《八月桂花遍地開》表演現場
▲古箏群奏《八月桂花遍地開》表演現場
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紅色經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的誕生地:金寨。從1929的立夏到2019的立夏,我們走過波瀾壯闊90年,這90年,英雄的足跡始終印刻在大別山,父輩的旗幟始終飄揚在大別山!今天,讓我們秉承「堅貞忠誠、犧牲奉獻,一心為民、永跟黨走」的大別山精神,沿著英雄的足跡、高舉父輩的旗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實現老區人民的富裕夢、小康夢而不懈奮鬥!
來源 / 金寨縣總工會 / 責任編輯 / 史錦
爆料、投稿、合作請聯繫
小編微信 / 電話:15385983739
新浪微博@金寨熱線
小貼士:發送以下「關鍵詞」快速對號入座!
同城 / 發布
順 風 車
招聘 / 求職
砍價 / 搶購
商家入住
房屋 / 出租
有 獎 曝 光
人 脈 圈
相親 / 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