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航運價值

2020-12-22 地理興說

典型例題一: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漢江全長1532公裡,流域涉及鄂、陝、豫、川、渝、甘6省市。漢江是長江各大支流中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素有「千裡黃金水道」之稱。

(1)分析漢江航運價值高的區位條件。

(2)簡析近幾十年來漢江航運不斷萎縮原因。

(3)你認為要振興漢江航運可採取哪些措施?

參考答案:

(1)漢江流域降水豐富,流量大,流程長,通航裡程長;中下遊地形平坦,水流平穩,利於通航;全年無結冰期,四季可通航;航道聯繫東西、溝通南北,聯繫範圍廣;流域內物產豐富、人口稠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運輸需求量大

(2)鐵路、公路迅速發展並成為主要運輸方式;流域內水土流失加劇,泥沙淤塞航道;大壩、涵閘和橋梁等工程建設影響通航等

(3)加大資金投入,疏浚航道,建設港口碼頭;加強水陸聯運;給予政策扶持等

典型例題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面兩幅圖分別示意某區域水系分布及該區域 K 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材料二下表為 R 河徑流量季節分配表。

(1)根據材料一,簡述該區域的地形特徵。

(2)圖甲中 R 河西岸沼澤廣布,試從氣候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3)R 河是流經國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五長河,但其航運價值很低。請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說出該河最主要的補給形式,並從河流水文特徵角度分析其航運價值較低的原因。

參考答案:

(1)該區域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R 和幹流以東以高原為主,以西為平原;地勢東高西低;多沼澤分布。

(2)所處緯度較高,氣溫低,蒸發弱(或蒸發量小於降水量);氣溫低於 0℃的時間長,地下凍土廣布,不利下滲;氣溫低,R 河結冰期長,且自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多凌汛現象發生,造成 R 河沿岸地區河水常泛濫,從而形成大面積沼澤。

(3)補給形式: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原因:所處緯度較高,氣溫低,結冰期長;R 河自低緯度地區流向高緯度地區,有凌汛現象,不利於航行;河水水量季節變化大,通航能力不穩定。

典型例題三: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俄羅斯水資源充足,河川徑流總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其河流航運價值普遍不大,注入北冰洋的幾條河尤其突出。下面為俄羅斯簡圖及其工業區工業部門表。

(1)簡要分析俄羅斯注入北冰洋的河流航運價值不大的原因。

(2)俄羅斯農作物蟲害較少,中國是在俄投資建農場最早、最多的國家。分析俄羅斯農作物蟲害較少的氣候原因。

(3)有俄羅斯人想把烏拉爾工業區的冶金工業遷往聖彼得堡工業區,請闡述可能的原由。

參考答案:

(1)由於緯度較高,冬季嚴寒,河流結冰期長;沿岸人口稀少,南北經濟聯繫弱,運輸需求量少。

(2)緯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長,害蟲(蟲卵)不易越冬;夏季氣溫日較差大,日低溫較低,不利於害蟲生存和繁殖。

(3)聖彼得堡臨近波羅的海,海陸交通便利;接近消費市場;技術力量較強(或工業基礎較好)。

典型例題四:根據智利某區域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左圖中丙地的地質構造是 ,丙地的的地形部位是 。

(2)甲、乙兩河中河流航運價值較高的是哪條,並從自然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參考答案:

(1)背斜;山谷或谷地。

(2)乙河 乙河降水更豐富,水量更大;徑流量季節變化小;乙處地勢平坦,水流更平穩。

典型例題五:讀「湘江流城和萊茵河流城略圖」,回答問題。

(1)湘江和萊茵河相似的水文特徵有哪些?

(2)兩條河流相比, 航運價值更大,請說明原因。

(3)流域綜合開發對區域發展有重要意義。目前,湘江上遊地區流域開發的重點是 ,在開發過程中可能引發的主要環境問題有哪些?

參考答案:

(1)無結冰期,無凌汛,流量較大。(任答兩點即可)

(2)萊茵河 水量平穩,季節變化小;流域內經濟發達,運輸量大(經濟腹地大);水陸交通配合好(任答二點即可)

(3)水力資源(水能) 水土流失加劇;誘發地質災害;生物多樣性減少;淹沒農田、村莊

相關焦點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特徵
    (1)比較圖中M、N兩條河流水系特徵的差異(至少回答4點)。(2)分析圖中M、N兩條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的差異及其原因。(3)分別說出甲圖M河和乙圖N河航運價值低的主要原因。(4)分析甲圖中A處修建水利工程後,大壩上遊庫區、下遊河流水文特徵發生了哪些變化。
  • 高考地理小專題——雪線
    (3)(多瑙河有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補給,流量大;流經地區地形平坦,水流平緩;無結冰期,全年皆可航運;流經國家多,沿岸人口稠密,經濟發達,航運價值高。(4)贊成。夏季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果蔬品質高;鄰近歐洲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區,市場廣闊;水陸交通便利,有利於果蔬外運;河流眾多,灌溉水源充足;緯度較低,水果較歐洲其他地區上市早。不贊成。
  • 高考地理小專題——山體效應
    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乾熱河谷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1)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地上河
    (3)原因:黃河中遊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該河段地勢平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沉積。危害:豐水期容易衝毀堤壩,淹沒附近村莊。措施:在黃河(中遊)植樹造林,減少水土流失;加固堤壩;疏浚河道等。典型例題二:(201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 高考地理微專題15 河流水文特徵的描述及其影響因素
    一、徑流量【描述方法】徑流量大或小【描述依據】氣候類型→降水量大或小→徑流量大或小;降水量大於800mm,降水量大,徑流量大;降水量大於400mm小於800mm,降水量較大,徑流量較大;降水量大於200mm小於400mm,降水量較小,徑流量較小;降水量小於200mm,降水量小,徑流量小。
  • 高考地理小專題——季風
    典型例題一:(2018·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非洲局部地區示意圖。材料二 甲地1月、7月的氣溫和降水資料。(1)描述甲地全年的氣溫特點,並分析原因。(3)沿岸有寒流經過,洋流為上升補償流;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形成漁場。問題:過度捕撈,導致漁業資源枯竭,生物多樣性減少。典型例題三:(2019·浙江高二期中)下圖為印度尼西亞局部區域示意圖。讀下圖完成各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物流中心建設
    (2)全年溫和,海洋性氣候特徵顯著,無結冰期,全年可通航;格但斯克灣海域廣闊,海爾半島將其與波羅的海的主體相分隔,且位於西風背風一側,風浪小,有利於船舶的出入和停靠;有大河流匯入,便於河海聯運平原地形適合港口建設。
  • 「2020版校本教材」高考地理微專題微專題一 水循環
    「2020版校本教材」高考地理微專題微專題四 氣候「2020版校本教材」高考地理微專題微專題三 風要素「2020版校本教材」高考地理微專題微微專題二 降水要素「2020版校本教材」高考地理微專題微專題一 氣溫要素「2020版校本教材」高考地理微專題微專題三
  • 【備考乾貨】關於高考地理河流階地知識點最新整理,附河流水系特徵...
    綜合整理自全國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基本概念-  一、定義  因河谷底部的河流下切,而被抬升到洪水位以上,並呈階梯狀分布於河谷兩側的地貌稱為河流階地。
  • 高考地理小專題——氣候對漁業生產的影響
    典型例題三:(2015·福建高考模擬)(選修2——海洋地理)下圖表示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多年平均蒸發量與降水量差值的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比較M、N兩海域的鹽度大小,並分析原因。B地到A地航線多選擇沿較低緯度航行,利:順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北赤道暖流和日本暖流)航行,速度較快;緯度低,溫差小,風浪較小。弊:航程相對較長。(2)補償流,寒流;由南向北,降溫減溼。(3)由於南赤道暖流減弱,造成太平洋西部海域表層水溫比常年低,下沉氣流活躍。
  • 高考地理小專題——氣候對人文景觀的影響
    隨著工業化的進程, 農業在韓國經濟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小, 地位日見低下。大蒜等農產品主要依賴進口,且進口量趨於增長.大蒜喜冷涼氣候,為秋播作物,喜溼、喜肥、不耐旱、忌漬水,在發芽階段忌陽光曝曬。(1)試從地理的角度解釋韓國傳統民居的屋前選擇種植落葉闊葉樹的原因?
  • 高考地理小專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參考答案:(1)哥本哈根 先變小再變大再變小 (2)相同:全年高溫,氣溫年變化較小,不同:甲地降水季節變化大,乾濕季明顯;乙地全年多雨,降水量大。一旦北冰洋適合航行,經過北冰洋的航線將縮短亞歐兩大洲的海運路程,從而降低航運成本,擺脫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這將對新加坡經濟造成巨大影響。典型例題九:(2020·山東高三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色林錯流域由色林錯與其周邊諸多河流、湖泊互相串通構成,色林錯湖面海拔4530m,屬於構造湖,與青藏高原諸多大湖一樣。
  • 2020高考地理地球小專題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高中地理的複習一直是文綜裡面最沒有章法可循的一科,尤其是系統性的總結很少,今天就精心總結了高中複習所需要的專題知識並分成專題,同學們可以對照著知識點來回憶所學內容,如果有忘記的,就標記下來著重複習,希望同學們能夠複習順利,爭取在地理科目不失分。
  • 高考地理小專題——板塊構造學說
    (3)衝積扇面積擴大;(隨著森林的減少,)流水侵蝕作用增強,河流攜帶泥沙數量增多,在出山口附近泥沙沉積數量增多,衝積扇面積擴大。典型例題二:閱讀地圖材料,回答問題。秘魯是中國在南美洲的重要合作夥伴。了解秘魯的地理環境,有助於更好發展與秘魯的友好合作關係。
  • 【備考乾貨】高考地理一輪複習必背綜合題地理答題技巧參考模板
    綜合整理自全國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第一篇.高考地理綜合題分析方法和技巧 (1)細審「題幹」。高考地理綜合題題型答題模板彙編 綜合題型(1)地理位置特徵描述類 【思維建模】 綜合題型(2)地形特徵描述類
  • 高考地理小專題——港口建設
    (2分) 原因:船舶大型化,吃水深度增加;(2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需要;(2分)上海工業企業(第二產業)向郊區搬遷,部分貨源地外移。(2分)(2)趨勢:輸沙量呈顯著下降趨勢(2分)原因:長江流域植被覆蓋率提高,入河泥沙減少(2分)水利工程攔截泥沙作用明顯。
  • 高考地理小專題——熱帶氣旋(颱風、颶風)
    典型例題一:(2019·廣東中山一中高考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深厚的低氣壓旋渦。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颱風形成于洋面溫度超過26 ℃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洋面上。
  • 高考地理小專題——水塔
    (2)(板塊碰撞擠壓)地殼抬升,河流向下侵蝕形成。(3)位於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區,熱量充足:地勢平坦,適合基建;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典型例題二:2010年上海世博會青海館以「中華水塔三江源」為主題,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讀「青海省地理簡圖」,完成下列要求。
  • 「重磅」高考地理地表形態的塑造專題必背答題模式全在這
    地形小專題(2)——地形成因(1)1、年輕(或古老)地形成因的分析(1)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強烈,多形成年輕的高大山脈或陡深的裂谷和低地。(2)板塊內部:地殼活動穩定,多形成古老的低矮的地形。2、背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成谷的原因。
  • 地理必殺技知識點!高考必備技能
    【引伸題型】地形對地理要素的影響=氣候+河流+土壤+農業+工業+交通+城市 3.等值線題目的五讀法——秒殺選擇題 (1)讀圖名——明確等值線的類型(2018屆高考可能會匯入新的等值線元素) (2)讀數值——注意取值,同時注意題幹中所注的關鍵詞「最大」、「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