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代垃圾奏摺:外行笑出豬叫,內行看完嚇尿

2021-01-19 最愛歷史

這幾天,臺灣網友篩選出來的垃圾奏摺集錦,火了。

很多人笑完,在後臺問最愛君:大清智商最高、工作最拼的兩任皇帝,難道身邊環繞著一圈又一圈的逗比大臣嗎?

答案,沒有那麼簡單。

1

先說一說送芒果的覺羅滿保。他是滿洲正黃旗人,進士出身,真正又紅又專的人才。康熙五十年(1711)任福建巡撫,康熙五十四年(1715)升閩浙總督,一直到雍正三年(1725)逝世,在閩浙總督的位子上幹了十年。

康熙六十年(1721),滿保指揮南澳鎮總兵藍廷珍、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率水路軍,由澎湖赴臺,鎮壓臺灣朱一貴起義,以功加兵部尚書。

朱一貴起義是臺灣歸入清朝版圖以後,第一次大規模的社會動亂。朱一貴打的是反清復明的旗幟,起義被平定,康熙對滿保的能力還是很認可的。

雍正繼位後,對滿保的印象也很不錯。他曾在湖廣總督李成龍的奏摺上批示,透露說:「天下督撫中,惟於伊二人(指閩浙總督覺羅滿保、福建巡撫黃國材)批諭甚多,寫有數十萬字。」

那時候,滿保已經逝世了,雍正還提起來,說他給滿保的批示最多。可見,在雍正心目中,滿保的奏摺含金量還是很可以的。

回過頭來,看覺羅滿保給康熙進獻臺灣土產芒果,這個事笑一笑,其實頗堪玩味。

臺灣納入清朝版圖,是康熙的武功之一。進獻臺灣土特產,本身含有地方歸化中央的意思。滿保不至於昏聵到一而再再而三去刺激康熙對芒果的無感,事實上,在此之前,康熙已經多次表示過,「蕃酸(即芒果)朕一次未見過,曾欲看看」、「番檨(即芒果)從來未見,故要看看」。

皇帝有這個強烈的訴求,滿保才會一再進獻芒果。不僅如此,他還把芒果樹進呈到了北京,康熙命人將這些樹苗遍植京城。在這之後,皇帝過了新鮮感,才對滿保說「京城各處均已種植,不必再進」。

不僅是芒果,滿保還喜歡給皇帝進獻西瓜。最早是康熙給了滿保一匣子西瓜籽,讓他帶到福建試種。滿保把大部分西瓜籽送到了臺灣,到了收成季節,他開始主動加戲。

第一次,他把西瓜作為貢品獻給康熙品嘗,但受到了康熙的批評。康熙說,此物,朕未曾令爾呈送,只是說在臺灣試種。(我送西瓜籽給你試種,誰TM讓你進貢西瓜了?)

滿保並未放棄送西瓜,第二次,他給康熙上了一個長長的奏摺,說試種恰逢雨水少,又長蟲,瓜皮有裂痕什麼的,說了一堆,最後忠心耿耿地表示,他用心挑了一些好的瓜,專門進獻皇帝您。並希望皇帝繼續賜西瓜籽。

奏摺原文如下,有興趣的可以體會滿保的用心:

竊照今年(康熙五十三年)六月,奴才派齎御賜西瓜籽到臺灣種植。今攜西瓜至,問之,言八月下種,雨水略少,十月正值生長之際,葉又生蟲,故西瓜表皮稍有疤痕,而瓜瓤仍好,自十一月二十日始成熟,今攜之來。等語。奴才親自選看,外皮略有疤痕,瓜瓤無恙,仍好。唯今秋臺灣雨水不調,故生長似有不足。今特派人齎捧御覽。叩請聖主施恩,復賜大內西瓜籽,六月帶往臺灣謹種。為此謹具奏請。

對此,康熙繼續賜下西瓜籽。

第三次,又是各種大風大雨,西瓜越長越小。滿保在奏摺裡,表達了十分憂懼的心情,說只能給皇帝送這麼多西瓜了,再多就小得拿不出手了。

搞得康熙只好對他連加安慰,說「西瓜事小,有何關係」。

此後,滿保每年都會向皇帝進獻西瓜,西瓜成了定期的貢品。

滿保為什麼會這麼執著地向皇帝進獻水果呢,無論西瓜,還是芒果?

因為,這是一項特權。皇權體制下,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向皇帝進貢的,有資格進貢的人,主要是親王、郡王、貝勒、大學士、尚書、左都御史、都統、織造及衍聖公等。作為地方大員,只有總督、巡撫、提督,才有資格向皇帝進貢方物。

乾隆年間,皇帝還取消了福建水師提督的進貢資格。

官員以個人名義向皇帝進獻貢品,那是十足的榮耀。反過來,就變成了官員向皇帝表達忠孝之意,博取歡心的一種手段。皇帝也心知肚明,康熙就說過,這些貢物哪有那麼珍貴,朕不過是藉此考察你們的誠敬之心罷了。

原來如此。

所以官員們拼命在新、奇、特等方面做文章,以便皇帝體認到自己的「誠敬之心」。滿保的優勢在於,他管轄內的臺灣有很多新奇土產,可以刺激皇帝的好奇之心。

你知道滿保送到後面,送什麼嗎?送臺灣土著!

康熙五十六年(1717),滿保進獻諸羅縣(今臺灣嘉義縣)善跑之熟番7名、獵狗4條,供皇帝打獵時差遣。兩年後,他再進獻9名熟番,還是給皇帝打獵用的。

人家這「送禮」的腦洞,迎合上意的「能力」,比起嘲笑他不厭其煩送芒果的那些人,怎麼樣?

這麼說吧,我們這個國家歷史上的高官,就沒有一個蠢材。他能做到封疆大吏的位子,不僅理政能力槓槓滴,就是迎合聖意的本事,也絕對「高人一等」。

2

再說一下刷屏匯報雨情的趙弘爕。趙弘燮這個人很不簡單,首先他的出身就不簡單。

在金庸《鹿鼎記》中,韋小寶在天津衛見到大鬍子將領趙良棟。趙良棟對韋爵爺沒有絲毫阿諛奉承之意,搞得韋小寶說出了著名的「兩個凡是」:凡是沒本事的,只好靠拍馬屁去升官發財;凡是不肯拍馬屁的,一定是有本事之人。

趙良棟不是小說虛構的人物,他是趙弘燮的父親。

在平定三藩之亂中,趙良棟立下赫赫戰功,官至雲貴總督、兵部尚書。官二代趙弘燮繼承了父親的能力,後來又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他在知縣的仕途起點上,就表現了非凡的魄力,曾改革當地陋規,並把革除事項刻榜公示,堪稱政務公開的老前輩。

趙弘燮後來歷任山東布政使、河南巡撫、直隸巡撫。調任直隸巡撫十年後,加總督銜。

直隸是拱衛京師的地方,位置十分重要且敏感,不是最高統治者視為心腹的人,不可能安排在這個地方擔任一把手。

通過父子兩代人與皇帝的緊密關係,以及有目共睹的政績,基本上已經可以懷疑:趙弘燮需要通過刷雨情匯報,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嗎?

答案不用我說。

那麼,這些雨情奏摺是怎麼回事呢?

一般人的想像中,給皇帝的奏摺,肯定都是軍國大事,芝麻綠豆的事都不好意思煩皇帝勞神。事實恰恰相反,官員給皇帝的奏摺中,絕大部分都是小事,小得不能再小之事,比如有關雨雪情形、年景收成、米價貴賤等常態化的奏摺最多。

這種匯報地方國計民生情況的奏摺,在康熙中期以後,基本上已經制度化。康熙通過指定特定的人向他匯報這些情況,從而掌握整個帝國的基礎——農業情況。

有幸被指定向皇帝匯報雨雪、糧價等情況的人,鐵定是皇帝的親信。比如,蘇州織造李煦,他有專門匯報當地雨水情形的奏摺,稱為晴雨冊;江寧織造曹寅,也有專門匯報雨水情形的奏摺,稱為晴雨錄。

趙弘燮在這方面是後起之秀。他是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開始奏報雨水情形折,當時他是河南巡撫。他的雨水情形折,次數之頻繁,內容之細,堪稱帝國之最。

仔細看那些被當作笑料的雨水情形折,就會發現趙弘燮匯報的是京城及順天府、河間等府、保定真定等各地的雨情,而不是反覆匯報一個地方的雨情。

要知道,康熙可是不好糊弄的主兒。有人向他奏報說,眼下湖廣、江南、山東、陝西俱已有雪,來年一定豐收,結果遭到康熙的怒斥:明年的收成你就料到啦?你是大神啊?他還會派人去實地驗證,那些人奏報的雨雪情形是否屬實,農作物是否遭遇旱災等,用他自己的話說,叫做「掘地看視」。

趙弘燮的認真負責,無疑得到康熙的極度信賴。康熙曾諭令他訪報河南鄰省的年景,即要他把與河南相鄰的直隸、山東、湖廣交界地方的作物收成、蝗旱、雨水情況,都訪查明白,向康熙密奏。

這個任務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當時趙弘燮僅是河南巡撫,並沒有向外省發號施令要求報收成及雨情、蝗災的權力。但趙弘燮僅花一個月的調查,就完成任務。方法是派與鄰省相接的河南邊界縣前往密訪,最終把鄰省情況摸得比老婆還熟。

正是因為趙弘燮在奏報雨雪、蝗旱、收成等方面很認真仔細,康熙決定調他任直隸巡撫,成為拱衛京畿的心腹重臣。

現在再看,康熙在批示中,說趙弘燮奏報雨水情形「太密」,其實全然沒有責備之意。就像老闆對做事認真仔細的下屬抱怨「小趙啊,你的工作態度太積極了」,心裡顯然是極為滿意的。

3

最後說一說喜歡請安的孫文成。孫文成是杭州織造,與蘇州織造李煦、江寧織造曹寅,關係密切,彼此之間有親戚關係。江南地區有「江南三織造」的說法,指的就是擔任這三大織造的三個家族。

因為曹雪芹的知名度,大家都知道曹家在雍正年間被抄。雍正登基後,也曾派浙江巡撫去查孫文成的問題,查來查去,沒有問題。五年後,雍正以年老體弱為由,免去了孫文成的杭州織造職務。孫文成平安落地。

不要小瞧孫文成一月一次「皇上您好嗎」(恭請皇上聖恭萬安)的請安,這背後,實際上是一項嚴密而恐怖的制度。

這種請安折,一開始類似於見面打聲招呼,沒有特殊內容,是皇帝特許不在京城的臣工與其保持聯繫的一種權力。皇帝的回覆,一般也只批「朕安」兩字,身體有特殊情況,或心情大好大壞,才會多加描述。

就像最愛君前面說的,官員向皇帝進貢是有資格門檻的,請安同樣如此。康熙時期,有資格上摺子請安的臣工並不多,大多是督撫提鎮以上的官員。

在這些有資格上請安折的人中,又分出許多親疏關係,比如有些人可以隨時上折請安,有些人一年只能請一兩次。康熙曾責備山東巡撫佛倫,指出他請安的次數多了,「不必時常具奏」。

「江南三織造」與皇帝的親密關係,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無論是李煦、曹寅,還是後來的孫文成,他們都是上三旗包衣出身,是皇帝極為信任的僕人,所以他們可以隨時上折請安。孫文成的請安折,基本上一月一次,密集轟炸,正是因為他具有了這項特權。

請安折的功能,在康熙朝中期悄悄發生變化。

請安折一般由官員差親信家奴送到京城,再由皇宮專門負責接收的靠譜太監轉交皇帝,因此只有皇帝一個人可以看到內容,保密性極強。在此之前,無論是題本(官員奏請公事)、奏本(涉及私人事務)都是依靠政府系統傳遞、票擬,對皇帝而言,因為別人也能看到內容,所以都是公開的。

康熙決定在私密性極強的請安折上做文章。他指示部分親信,比如「江南三織造」,明確讓他們可以在請安折內,或另附摺子上報地方事務。他給李煦的批示說,「但有所聞,可以親手書摺奏聞才好」。就是不管大事小事、流言八卦,都無任歡迎,多多益善。

在此過程中,無論是皇帝本人,還是獲得授權密報的親信,都把這件事當作最高級別的機密在操作。康熙無數次在批示此類奏摺時強調「萬不可與人知道」,有一次還連續寫了四個「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李煦有一次派家奴王可成給康熙送奏摺,王可成在路上把奏摺弄丟了,卻謊報送進宮裡。康熙特別跟李煦交代,不要公開處理王可成,直接寬免,不然會使整個密報體制公開化,這樣很不好。

請安折就這樣變成了皇帝的密報系統,有資格請安的親信,也慢慢被發展成皇帝安插在地方的密探。

康熙四十七年(1708),曹寅受康熙指示,秘密監視並上報大學士熊賜履的任何情況。熊賜履退休後住在江寧,曹寅的地盤,所以他是皇帝最合適的人選。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康熙多次在奏摺裡要求曹寅上報熊賜履的最新情況。曹寅也沒有辜負皇帝的厚望,把密探工作做得相當到位,打聽了熊賜履交往的都是什麼人、每日在幹什麼、寫什麼詩、生病吃什麼藥、叫哪幾個醫生、最後怎麼死的、死後家庭情況怎樣,甚至連他湖北老家的地產情況,事無巨細,都摸得清清楚楚。

康熙一直擔心熊賜履造反,有了曹寅這麼得力的耳目,總算放寬心了。

雍正繼位後,把老爹這套密報系統更加制度化,同時擴大了上報官員的範圍。最高峰時,全國有1000多名官員、僧人、名流、退休老幹部等,可以直接與雍正實現點對點的信息溝通。

有統計顯示,孫文成擔任杭州織造期間,向兩任皇帝上了200多個奏摺,其中有很多的請安折,但一句「皇上您好嗎」的背後,往往附帶著許多涉及閩浙地方事務的密報。

你以為人家很無聊,其實細思極恐啊。

皇帝在全國布下這麼多耳目,鼓勵他們互相告密、打小報告,營造出一種「老大哥隨時盯著你」的社會氛圍。臣僚間都不知道別人所上密折的內容,故人人都時時處於可能被告密的狀態,行事都要小心謹慎。這本質上,已經是一種恐怖統治了。

對此,雍正十分自得,公開表示:「耳目不廣,見聞未周,何以宣達下情,洞悉庶務?」

過去我們說,軍機處使專制皇權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實際上,密折制度才是鞏固專制皇權的老大哥,軍機處只能算二弟。

很多人對清朝沒有好感,但總說不出個所以然出來。密折制度,絕對算得上清朝的首要罪孽。它扼殺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除了雍正的少數幾個心腹大臣稍微勇於任事外,廣大臣僚都人人自危,僅求自保。

張廷玉在雍正時也算是位極人臣的重臣,而他的為官箴言卻是「萬事萬當,不如一默」。整個帝國官僚系統的可悲,由此可見。

雍正元年(1723),湖廣總督楊宗仁向皇帝上了一個單純的請安折,雍正把他原折中的「奴才」二字塗掉,改為「臣」,並批示說,以後稱臣比較得體。

這就是當時官僚系統的一個縮影:都爭著當奴才,結果還被嫌棄說,你不配。

康雍之後,中國少了一味藥,一味可以讓脊梁挺起來的藥。始作俑者不是別的,正是這些讓很多人笑出豬叫的請安折,那些你以為萌萌噠的「朕又胖些了」的背後,其實殺人於無形。

今時今日,我們可以嘲笑孫文成們的奴性,但不能嘲笑他們的逗比。這背後有比逗比更深刻的東西,它足足馴化了我們好幾個世紀,至今,我們仍活在這種奴性的傳統裡。

參考文獻: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美]史景遷著,陳引馳等譯:《曹寅與康熙:一個皇室寵臣的生涯揭秘》,上海遠東出版社,2005年

方聖華、陳支平:《皇帝與西瓜——清代臺灣進貢西瓜淺析》,載《明清論叢》(第十七輯),故宮出版社,2017年

王鵬飛:《康熙帝對氣候和天氣的調查和處理》,載《南京氣象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

晁中辰:《雍正朝的密折制度》,載《文史哲》,2002年第2期

相關焦點

  • 豬身上比較「寶貴」的3塊肉,外行看了嫌棄,內行堪稱人間美味
    豬肉之所以比較受歡迎,除了營養價值高,烹飪做法多,口感好吃之外,豬身體上可以說從頭到腳都是寶,因為哪個部位都是可以吃的,而且大家在購買住宿的時候,也會根據自己喜歡的不會進行購買,然後回到家中自己進行烹飪製作。
  • 天才少女李盈瑩為何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看完分析,豁然開朗
    天才少女李盈瑩為何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看完分析,豁然開朗。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李盈瑩已經是聯賽王,無需自我證明,李盈瑩現在最大問題在於: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所以一個攻防全面的球員是多麼的重要,排球並不完全是看最後一下扣球,而是要看球員在整個攻防體系的作用,有些球員憑著一招鮮的扣球能力能在國內橫行無忌,但在國際上數據經常吃癟並且越打越困難,就是因為她攻防能力嚴重偏科 ,並且所謂強點的進攻能力只是在國內夠用,放在國際上簡直不值一提。
  • 《大秦賦》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不感興趣的人就看不下去
    看電視劇的觀眾有這樣幾種,一種是外行他們對歷史沒那麼多講究,他們看電視劇就圖個熱鬧勁,他的網友在看 見到大家在議論他就跟著看看 他究竟有沒有看明白不好說。第二部是《縱橫》 《縱橫》是富大龍和寧靜主演的但我沒怎麼看因為那段時間有我媽媽喜歡的電視劇就讓她先看 了其他的電視劇但我看了第三部《崛起》看《崛起》的時候我屬於外行看熱鬧的,我是因為男主角是張博 我對那一段時間的歷史可謂是小白我們最近在看的《大秦賦》是《大秦帝國
  • 這個世界「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回望自己的一生,很有意思,我們出生的時候哇哇大哭,離開的時候也哇哇大哭,只不過哭的人換成了別人,人的一生都是一個不斷的學習和嘗試的過程,只是有的人走在前看了門道,有的人走在後看了熱鬧。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人腰上掛個保時捷的鑰匙左手帶個金色勞力士,在餐桌上大聲說剛才和某身價上百億的老闆剛談完生意回來。
  • 為啥會有那麼多讓康熙雍正崩潰的「垃圾奏摺」?這些官不怕龍顏大怒?
    近日被一個帖子刷了屏:《皇帝看了要崩潰:清代「垃圾奏摺」集錦》。很明顯這個作者不太懂得這些「垃圾奏摺」產生的原因,所以對奏摺的理解錯誤百出,或者說幾乎全部錯誤了。庫叔今天推薦人大清史所張宏傑老師的回應文章,看看這些所謂「垃圾奏摺」是如何產生,探究一下看似「無聊」的奏摺背後那些「有聊」的公務和制度。
  • 老家有種肉叫豬尿包肉
    在不發達的年代,我們的前輩用智慧戰勝了落後;就拿我們老家的豬尿包肉來說,這種老工藝的製作技巧和方法,就代替了現在的冰箱。記憶中,老家家家戶戶都有豬尿包肉,有的掛在堂屋山頭牆上,有的掛在廚房,媽媽灌的豬尿包肉我記得最清。
  •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怎樣解讀阿贊的舉動
    在比賽第二局結束的時候,張偉麗的教練阿贊的一個舉動引起了外界不同的看法,這就回歸到了我們今天的話題――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個時候,就有很多人開始噴了,說阿贊對張偉麗赤裸裸的鹹豬手,趁機揩油,MMA裡的潛規則等等等等,其實,內行的人都能明白當時的狀況,阿贊的舉動是百分之一百的在保護自己的弟子,如果阿贊當時不用力抱住張偉麗,她很有可能會倒地,儘管是第二局比賽已經結束,倒地也不至於被扣分但是對於裁判員視覺的衝擊,很可能會被宣布比賽不能繼續,張偉麗被TKO的結局不是沒有可能。
  • 也談「內行領導」和「外行領導」——從競技體育體能測試說開去
    換言之,只要體能測試進了前八,預賽遊進前十六名就能進決賽,但如果體測成績靠後,遊出破世界紀錄的成績也會被淘汰。這一規則引發了大量爭議,理由很簡單,它令體能測試成績實際超越比賽成績,成為獲得決賽資格的前提和絕對門檻,而遊泳項目在任何一項國際賽事上都是以競技成績進行排名的。於是,有不少網友認為,這是「外行」領導「內行」的結果!
  • 非洲村莊舉辦「拳擊大賽」,動作簡單粗暴,看完笑出「豬」叫聲!
    非洲村莊舉辦「拳擊大賽」,動作簡單粗暴,看完笑出「豬」叫聲!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見到過拳擊比賽,正規的拳擊比賽讓人們看起來熱血沸騰,一拳一腳都讓人看得肉疼不已,在拳擊比賽中,我們不僅關注拳擊手的力量,而且對拳擊手運用的技巧,也讓人格外關注,但在非洲村莊舉辦「拳擊大賽」,動作簡單粗暴,看完笑出「豬」叫聲!到底是怎樣的場面呢?
  • 和田玉:內行有生意,外行難賺錢!
    3外行對升值的渴盼很多剛買股票的人,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盯著它看,就希望它可以大漲。當然,很多剛買玉的外行人,也是,買完玉之後天天都盯著它看,希望它能夠升值,而且自己希望還不夠,還總喜歡問別人自己這塊玉能漲多少。問親戚,問朋友,甚至去問一些行內商家。
  • 評論都是故事,哈哈哈哈笑出豬叫
    5.大爺,我還有事,先走了6.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為何你一枝獨秀7.下一秒才是亮點8.原來是個美女,你剛剛嚇住我了!如何打斷女朋友的抱怨11.剛剛抓了只熊寶寶,看我厲害不?12.看著好可憐的13.終於下雨了,可以洗車了14.宮廷美女,李嘉欣15.不認真看還以為是三個發傳單的呢
  • 「前女友一個月找我複合了8次,看完笑出了豬叫聲」,網友:優秀
    前女友一個月找我複合了8次,看完分分鐘就笑出了豬叫,網友們看完之後表示太優秀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前任找男生問複合嗎?男生說有意思嗎?一次次這樣,有需求就來找我!哈哈哈哈哈,並且發了聊天截圖!
  • 讓康熙雍正加班到深夜的奏摺都是「廢話」?看完就懂了
    -1-頑強的水果推銷閩浙總督閩浙總督:這是臺灣的土產叫芒果,獻給皇上您康熙:知道了,這種東西沒什麼用,不要再送了過了一個月...閩浙總督:這是臺灣的土產叫芒果,獻給皇上您康熙:知道了,以前沒看過芒果,本來想看看,看了之後似乎沒什麼用,以後不要送了-2-雞毛蒜皮的稟報福建水師提督福建水師提督:稟告皇上,臺灣有個婦人拾金不昧雍正:哦(冷漠臉)
  • 看完分分鐘笑出豬叫,網友:笑到岔氣
    笑一笑,十年少,頭髮斑白人不老;笑一笑,快樂到,煩惱憂愁腦後拋;笑一笑,人緣好,陌生之人成故交。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這篇文章,祝你每天都在笑笑笑!願你的生活多歡笑!「尬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看完之後分分鐘就能讓你笑出豬叫,網友們看完之後表示笑到岔氣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女生問男生晚上出來方便嗎?男生說不了,我家有廁所!哈哈哈哈,真是太尬了,你以為人家叫你出來上廁所呢?男生問女生喜歡奶狗還是狼狗,女生說狼狗,男生問女生那你覺得我是哪種,女生:是個土狗!
  • 看完笑出豬叫,網友:笑岔氣
    笑一笑,十年少,頭髮斑白人不老;笑一笑,快樂到,煩惱憂愁腦後拋;笑一笑,人緣好,陌生之人成故交。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這篇文章,祝你每天都在笑笑笑!願你的生活多歡笑!男友是「直男」什麼體驗?看完分分鐘就能讓你笑出豬叫,網友們看完之後表示笑到岔氣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男生問女生最近過的瀟灑嗎?女生說開心,男生:不管你打多少粉底,我都能看得出你的憔悴!哈哈哈,來自直男的迷之自信!女生說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膩了就不喜歡了,男生:那你不要抬頭!
  • 康熙創立奏摺制度,雍正為此經常被「撩」,趕上心情不好破口大罵
    由於清代官員操守、水平不一,奏摺水平也都參差不齊,甚至充斥了大量的廢話,讓這些看奏摺的皇帝們不勝其煩。然而清代較多重視祖宗家法的規矩,既然定下來,也沒有辦法,只能與臣下玩文字遊戲,有時被煩的不行,甚至讓皇帝們到了哭笑不得的地步。
  • 鬥羅大陸真人版:名場面還原,唐昊神似張學友表情包,笑出豬叫!
    《鬥羅大陸》動漫現在已經更新了一百多集,雖然整個故事才進行到一半但是已經獲得了一百九十五億的播放量,還差一點點就超兩百億了,如果整部動漫更新完,播放量超四百億乃至五百億都非常有可能,這樣的人氣水平,說《鬥羅大陸》是現在最火的動漫也不為過。
  • 臺北故宮新展「清代文書」:呈現清帝起居及詔書奏摺裡的故事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為數眾多的清代檔案文獻,澎湃新聞獲悉,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推出的新展「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將以往深藏大內的官書詔令、檔案奏摺、名臣傳記、檔冊輿圖等珍貴史料公之於世,力圖向觀眾呈現清代文書發展與面貌,揭示清王朝的政治秘辛、君臣關係、政經文化與朝代興衰。展期持續至8月30日。
  • 「別人的朋友圈,你的快樂源泉,看這個蠢豬!」哈哈哈……笑出了豬叫
  • 五本看完笑出豬叫聲的網絡小說,精彩永無止境,看完不笑算我輸!
    五本看完笑出豬叫聲的網絡小說,精彩永無止境,看完不笑算我輸!1.《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152萬字連載中作者:青衫取醉近日,特約記者對騰達集團總裁裴謙做了專訪。騰達集團目前估值已達千億級別,業務涉及遊戲、網際網路、數碼硬體、文化傳媒、餐飲等多個領域,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