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康熙雍正加班到深夜的奏摺都是「廢話」?看完就懂了

2020-12-15 澎湃新聞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

奏摺虐我千百遍,我待奏摺如初戀。

在過去,奏摺就是現在的郵箱和微信,是皇上與大臣溝通的工具。我們都知道皇上國事繁忙,批閱時很少長篇大論,清朝多位皇帝都喜歡回一句:知道了。

高冷中不失優雅,優雅中透露著威嚴。

大臣們下班後或許還能休息休息,但皇上作為天下第一公務員,經常苦兮兮的加班熬夜。

「你們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這句話一直是很多人的勵志名言,但在皇上眼裡:

朕見過大半夜的紫禁城啊!!!

本以為皇上是公務纏身,但是看到一些竟是「廢話」的摺子後,也感受到皇上的「絕望」……

有推銷土特產的,有每天「問安」打卡的,有各種「雞毛蒜皮」小事的……

想必皇上他老人家一定很想說一句:

皇上們到底都面對過哪些「廢話」奏摺呢?一起來開開眼吧。

-1-

頑強的水果推銷

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這是臺灣的土產叫芒果,獻給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這種東西沒什麼用,不要再送了

過了一個月...

閩浙總督:這是臺灣的土產叫芒果,獻給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以前沒看過芒果,本來想看看,看了之後似乎沒什麼用,以後不要送了

-2-

雞毛蒜皮的稟報

福建水師提督

福建水師提督:稟告皇上,臺灣有個婦人拾金不昧

雍正:哦(冷漠臉)

-3-

不走心的打卡狂魔

杭州織造

杭州織造:稟告皇上,朱一貴聚眾起兵了!

康熙:你說話沒頭沒尾的,what?

其實皇帝這麼回復已經很客氣,因為這個杭州織造報告的消息,其實是個舊聞,早在之前兩個月就有人報告過:

閩浙總督:稟告皇上,臺灣有人聚眾起事了!

康熙:這件事有點大,正在寫招撫諭旨

按照歷史記載,朱一貴當年4月底起事,閩浙總督5月初上報,6月中旬清軍登陸,6月底局面平息。然而這個杭州織造孫文成卻在7月跟皇帝說「臺灣有人聚眾起兵啦」……

可以想像皇帝當時的心情……

然鵝這個不走心的杭州製造孫文成又繼續作死……

杭州織造:法雨寺住持圓寂,還有個叫仇兆鰲的文人前段時間也死了

康熙:你把向朕請安的褶子和這個奏摺放在同一個封套裡面,欠收拾嗎?

這位官封杭州織造的孫文成不僅糊塗,還特別喜歡向皇帝請安,下面是他給雍正寫的請安奏摺: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又胖了一點

……

可能是因為孫文成的請安奏摺太多,皇帝已經不想看了,比如孫文成提交的「天氣和糧食價格報告」,雍正都回覆:朕很好。

-4-

失憶性刷屏

直隸總督

有個直隸總督也很莫名其妙,已經上奏過的內容,翻來覆去地發: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況

康熙:到處都下雨,報告雨晴的奏摺太多了,而且京城和京北的情況我早就知道了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況

康熙:已經回復過了啊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況

康熙:已經回復過了啊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況

康熙:京城和京北12日又下了大雨我已經聽說了,不必再報告了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中旬下雨的情況,河道狀況安好沒有蝗災

康熙:(我去....)27日的雨我知道了,不要再繼續報了(啊啊啊)

本來以為終於消停了,第二年又來了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永平府等地下雨充足的情況

康熙:雨水早就充足了,你的報雨奏摺也太密集了(你是在刷屏找存在感嗎?)

當時那位直隸總督還是巡撫時……

直隸巡撫:我可以回京城給皇上過生日嗎?

康熙:不必上本

直隸巡撫:3月13日那天我來給皇上慶生?

康熙:不準來!

果然當皇帝有當皇帝的苦啊!

心疼皇上每天要花時間「應付」這些「廢話」時,很多人都和朵朵一樣,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接連上奏「廢話」,皇帝卻不生氣?

這是因為清朝當時的「奏摺制度」。

它始用於康熙年間,雍正以後普遍採用,在乾隆年間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廢止,歷時兩百餘年。

奏摺按其內容可分為奏事折、奏安折、謝恩折、賀折。

奏摺最初主要用來奏事謝恩。而且不論官職大小,只是得到皇帝的寵信和特許,即使是微末之員,甚至寺廟的主持和尚,也可以自行上摺奏事和謝恩。

後來,奏摺成了國家的官方文書,逐漸形成一套嚴格的制度。對能夠上奏奏摺的資格上進行了明確劃分,在公文程式、運轉關係以及繕寫的字體等方面,也都有繁瑣的規定,違者就會受到處分。

看來在「奏摺制度」完善前,皇帝確實有些煩惱啊。

(部分內容整理自微博、網絡)

假如你是皇上,遇到以下奏摺會怎樣批覆?

A.皇上,臣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B.皇上,近來可好?

C.皇上,臣要做爸爸了!

你好,我是朋朋哥哥

原標題:《讓康熙、雍正加班到深夜的奏摺都是「廢話」?!看完太心疼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康熙創立奏摺制度,雍正為此經常被「撩」,趕上心情不好破口大罵
    由於清代官員操守、水平不一,奏摺水平也都參差不齊,甚至充斥了大量的廢話,讓這些看奏摺的皇帝們不勝其煩。然而清代較多重視祖宗家法的規矩,既然定下來,也沒有辦法,只能與臣下玩文字遊戲,有時被煩的不行,甚至讓皇帝們到了哭笑不得的地步。
  • 康熙時期的奏摺專用來「告密」,雍正改變其用途,目的是銷毀證據
    雍正規定,大臣對皇帝說話都要「上奏摺」;同時它還是一種殊榮的象徵,表示有權力跟皇帝說上話;比如有地方官被雍正賜予「上奏摺」的權力;然而在這之前,奏摺是很神秘的文件,它專用於大臣向皇帝「告密」,特別是舉報某人某事;每當看到皇帝硃批奏摺,就知道有人要倒黴了;雍正上位之後,為了掩飾康熙說過的一些「秘密」,曾下令收回康熙年間的奏摺,這也暗示了他得位不正;事情經過如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康熙、雍正批過的奇葩奏摺,大家感受下
    下面是臺灣網友整理的部分清代皇帝奏摺和回復,大家感受下。看完之後,你會覺得,古代的皇帝真挺...萌的! 康熙:到處都下雨,報告雨晴的奏摺太多了,而且京城和京北的情況我早就知道了。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況。康熙:已經回復過了啊。
  • 為啥會有那麼多讓康熙雍正崩潰的「垃圾奏摺」?這些官不怕龍顏大怒?
    比如蘇州織造李煦給康熙上了一道請安折。為了圖省事,在折上多寫了一句話,匯報了一件小事:「恭請萬歲萬安。竊提督江南全省軍務臣張雲翼,於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十八日,病患腰癰,醫治不痊,於七月初三日已時身故,年五十八歲」。這是把請安折和奏事折混到一起了。特別是匯報的還是一件喪事,請安和報喪一鍋燴,如果換成雍正,可能搞不好一生氣就摘了他的烏紗了。
  • 雍正批註奏摺時都寫啥?"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堪稱段子界鼻祖
    相較於康熙8歲登基,雍正皇帝在位僅僅13年的時間,卻批閱了360卷的奏摺。這些奏摺或許是與國本有著密切的關聯,或許關乎天下蒼生,每一章,每一卷,都傾注了雍正皇帝的牽掛。 奏摺上傳下達的過程是十分嚴肅的,其內容的嚴謹程度可想而知。然而人們真正看到雍正皇帝給下級的奏摺批註的時候卻大跌眼鏡:一代皇帝竟然這麼萌?那麼雍正批註奏摺時都寫了啥?你看過雍正的奏摺硃批嗎? "朕躬甚安,不必為朕過慮,你好麼?好生愛惜著,多為朕效幾年力。"什麼情況?奏摺不是用來談公事的嗎?
  • 揭秘清代垃圾奏摺:外行笑出豬叫,內行看完嚇尿
    朱一貴打的是反清復明的旗幟,起義被平定,康熙對滿保的能力還是很認可的。雍正繼位後,對滿保的印象也很不錯。他曾在湖廣總督李成龍的奏摺上批示,透露說:「天下督撫中,惟於伊二人(指閩浙總督覺羅滿保、福建巡撫黃國材)批諭甚多,寫有數十萬字。」那時候,滿保已經逝世了,雍正還提起來,說他給滿保的批示最多。可見,在雍正心目中,滿保的奏摺含金量還是很可以的。
  • 雍正王朝:雍正殺張廷璐,為何卻一定要等著張廷玉的奏摺?
    康熙駕崩,老四胤禛在一片質疑聲中登上了至高無上的皇位,登基之後的胤禛在承受非議的同時,還要面對國庫空虛,日漸疲軟的大清朝,於是雍正帝在登基之後,想出了一系列的舉措來扭轉弊政,而無論如何扭轉,都需要有得力的幹將來負責,而眼下的這些大臣們,基本上都是康熙朝留下來的,而這些前朝遺老們,對雍正的並不怎麼心服,畢竟雍正在還是皇子的時候,
  • 雍正給弟弟奏摺的幽默批示,揭秘雍正與胤祥的真實關係,非同尋常
    而在我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上,為了權力可以做到最殘忍地步的皇帝就是雍正。在九子奪嫡之中,面對手足兄弟,雍正毫不手軟。而在正式登基之後,雍正又大整文字獄,同時清洗了一大批前朝重臣。在雍正的心中,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他信任的人。不過卻有這麼一個人從小與雍正一起長大,兩人雖是同父異母,卻親兄弟還親。
  • 朱元璋深夜看奏摺,宮女貼心地送來一碗粥,卻莫名被處死
    朱元璋每日裡處理政務的間隙就會到菜地裡散散心,像個農夫一樣忙活,或者與馬皇后一起勞作,仿佛在體驗年輕時那失去的田園時光。 ,曾因奏摺太囉嗦暴打大臣;他規定朱家後代都不準做官,不過可以拿俸祿,但只能困守在就藩之地的府內,導致沒了政治追求的藩王們敞開了生娃,畢竟多生一個就多拿一份撫養費,以至於最開始區區49人的宗室歷經兩百多年到明朝滅亡時竟然多達30萬人,而這些都是有爵位的朱家後代,極其恐怖。
  • 雍正王朝:為何雍正一定要等到張廷玉的奏摺,才最終肯殺張廷璐?
    而之所以如此,不僅僅是雍正在做給張廷玉看的,同時也更是做給所有朝臣們看的。(圖片來源於網絡)此時的張廷玉,對於雍正來說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雍正在「九子奪嫡」期間,一直按照康熙皇帝讓其做「孤臣」的要求,始終奉行的是「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的策略。
  • 《雍正王朝》十四爺答應八爺上折卻一字不寫,康熙操控全局
    屠殺江夏鎮江夏鎮劉八女、任伯安在《雍正王朝》中是一條重要線索,任伯安原本是九爺門人擔任江南巡鹽道,八爺黨的錢袋子(每年為八爺黨提供200-300萬兩白銀)。四爺、十三爺暗中派年羹堯從四川繞路到江夏鎮,不僅拿到《百官行述》的當票還拿到了太子寫給任伯安的密信,同時年羹堯還順手將江夏鎮屠城。
  • 《雍正王朝》這部劇中演的最好的是誰?肯定是焦晃飾演的康熙
    《雍正王朝》這部劇中演的最好的是誰?肯定是焦晃飾演的康熙雍正王朝這部劇可謂是在歷史正劇中獨樹一幟的。這部劇中沒有什麼廢話,沒有什麼無用的鏡頭;甚至連一個小人物都演得活靈活現,給人的感覺很真實。要說這部劇演得最好的是誰?想必大家的答案都是很統一的,那就是話劇大師焦晃飾演的康熙。
  • 雍正王朝:佟國維真是老狐狸,僅憑康熙三句話,就知道押老八錯了
    在《雍正王朝》中,佟國維可算是個老狐狸,太子胤礽被廢以後,康熙就提出了選舉新太子的想法,讓百官推薦。佟國維認為胤礽被廢以後,剩下的諸皇子中只有老八胤祀的威望最高,勢力範圍最大。
  • 雍正的批折到底多有趣?暖到心窩,罵到骨頭,為何會冰火兩重天
    近日廣大網友被網上流傳的雍正批的奏摺給萌翻了。其實雍正不僅萌,更是中國歷史甚至世界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勤勉帝王。康熙在位時,能夠給皇帝上奏的官員僅200多名,所以每天也看不了多少摺子。而到雍正即位時,他便將上奏的上限開放到2000多人,整整十倍啊!所以雍正每天凌晨四點就要起來辦公,一年到頭只在自己生日的時候放一天假,實在難得。
  • 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的書法誰最好?
    康熙、雍正、乾隆三人的書法,都各有不同,已形成了清逸典雅、雍容華貴的獨特風格。田忠彥在《淺說清代盛世帝王書法》寫道:「雍正書法與康熙、乾隆相比,康熙的字逸美,雍正的字放達,乾隆的字甜麗。相比之下,雍正的字個性更為舒展,意趣表達更為自然。」這樣的評價似乎還是比較客觀的。雍正的字是康雍乾三帝裡寫得最好的,比康熙的飄逸瀟灑,比乾隆的莊重有骨,尤其他的行楷寫得很好。世宗書法的藝術水平勝於乃父,當然更是在「十全老人」乾隆之上。
  • 康熙晚期,九子奪嫡中雍正勝出,為何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
    康熙晚期,九子奪嫡中雍正勝出,為何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 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晚期,皇子們為奪帝位,相互內鬥的宮廷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分為二派參與了皇位的爭奪。
  • 《雍正王朝》老十七為什麼敢在康熙駕崩時為四哥仗義執言?
    老三立刻見風使舵第一個率先向雍正下跪稱臣,這才是真正的見風使舵的人,而且仔細看劇中老三基本就是一個勁雙手合十念佛,說明了老三就是想觀望,看局勢再表態;最後一類就是堅決擁護老八胤禩的皇子,主要是老八、老九、老十這三人。
  • 雍正王朝:最精不過張廷玉,他才是最早看破康熙將傳位四阿哥之人
    在《雍正王朝》中,要是論老謀深算,隨便一個老人家都能拎出來露兩手。 但是除去帝王,我們看這麼多的大臣,為什麼只有張廷玉是歷經三朝而不倒,並成為最終配享太廟之漢臣? 除了他本身足智多謀,小心謹慎,君子不黨之外,還跟他能準確判斷形勢有關。
  • 兩種不同的視角看雍正的改革
    從「三無機構」到「權力核心」  儘管在1732年軍機處成為正式機構,並且從未中斷(除了乾隆元年中斷1年),但軍機處自始至終都是「三無」機構——無編制、無定員、無預算,所有的幹部都是兼職,從法理上看是一個長期存在的臨時諮詢機構。
  • 雍正想通過告密者掌控信息,要是告密者忽悠他怎麼辦?
    康熙的時候,就開始實行密封奏摺了。只是當時能直接寫奏摺的人很少,康熙注意保密,所以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到雍正的時候,由於他大力推廣奏摺,就導致官員們很反感,為什麼反感呢?因為奏摺鼓勵官員們相互告密。所以,雍正剛死去一個月,就有官員給乾隆上書,提出要取消奏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