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元宵節,元宵和湯圓是元宵節必吃的節日小點,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點心,只因中國南北文化差異而產生出的不同叫法,實則不然。
俗話說,「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雖然他們都是糯米包餡,但元宵和湯圓不論從製作工藝或是口感味道上,都完全不一樣。
元宵節始於西漢時期,當時還沒有湯圓的存在,所以元宵才是元宵節的官方認證節日點心,而現在被大多數人熟知的湯圓,則在宋代才開始出現,並且最早其實是一種冬至節日點心。
元宵和湯圓雖然只有兩種,但吃法卻可以更多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炒湯圓是西南一帶的特色吃法,油炸過的芝麻湯圓酥酥脆脆,回鍋同白芝麻和芽菜一起炒勻,鹹甜平衡,味道奇妙。
把裹了麵包糠的湯圓放在熱油中炸,一顆顆軟糯拉絲、自帶流心的炸湯圓就出鍋啦!
色澤金黃,外酥裡嫩,每咬一口都是口感與味覺的雙重滿足,「咔呲咔呲」根本停不下來。
雞肉湯圓是貴州地區的特色吃法,除了餡料是雞肉外,湯底也用到了久熬的雞湯,鮮味十足。湯圓軟糯,餡心鮮香,湯汁營養。
臘肉和湯圓的組合是陝西一帶的特色,當地臘肉用灶火燻制,帶有特殊香氣。吃多了甜甜的湯圓,不妨試試這款臘肉湯圓。
包坨是湖北通山地區湯圓的一種獨特叫法,它的外皮不是傳統的糯米粉,而是薯粉,口感更有韌勁。
餡料的主角則是肉糜和豆乾,可根據個人喜好加些不同的蔬菜、菌菇丁等,用料豐富。
江南地區喜歡用糯米糰搓小圓子,搭配酒釀和桂花一起煮,軟糯和口感中帶出酒釀的香氣和桂花甜味。
酒釀和桂花的搭配,減少了糯米糰的甜膩,同時增加了味道的層次感。
湯圓涼水下鍋煮好,冷凍半小時。將冷凍好的湯圓,先後用芝士片和解凍好的手抓餅包裹,在餅皮表面刷一層蛋黃液,撒上黑芝麻,最後放入烤箱中,170℃烘烤12分鐘,即可食用。
芝士湯圓蛋黃酥,外皮酥酥脆脆,伴著芝士和雞蛋的香味,感覺一切都被治癒了!
都說世間萬物皆可脆皮,於是巧克力脆皮湯圓就來啦,將湯圓煮熟再凍起來,凍好之後裹上一層巧克力。
外殼是脆脆的黑巧,中層是糯糯的湯圓皮,裡層是香香的餡心,吃起來口感清甜冰爽,一點兒也不膩!
看了這麼多種湯圓的吃法
你最喜歡怎樣吃湯圓呢
歡迎留言分享
特別說明:圖文部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