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小草的耳朵)
不清不楚一年就老了三歲的潮汕人。。。
冬至,潮汕人稱為「冬節」。南北方的習俗不一,北方通常吃餛飩和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冬至是華夏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古人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在潮汕,冬節也算是一年中的重大節日之一。潮汕冬節有很多漢族民俗文化活動,如祭祖、謝神、掃墓、吃糯米丸等。
祭拜祖先:潮汕民間,在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這個節日祭祖,除了常規的祭品,必須有糯米丸子。這也是古老的習俗。早在順冶《潮州府志》裡,就有「冬至,祭用米圓」的記載。各種粿類,如紅桃粿也是經常出現的祭品之一。
潮汕人掃墓,有的在清明進行,叫「掛春紙」(掛讀「過」);有的在冬節進行,叫「掛冬紙」。掛冬紙和掛春紙一樣,表達「敬宗睦族」的理念之外,也有聚族郊遊的娛樂功能。冬節掃墓的祭品,有茶酒三牲粿品,有應時的柑橘香蕉,一盤鮮蚶更是不可缺少的。這個季節,血蚶正肥美。不過,用它做祭品,又有其他寓意。有人說,是取其吉祥。祭拜儀式過後,墓主的子孫就在墓前聚餐。野外的聚餐輕鬆又熱鬧,兒童嬉鬧,長者笑語,山野間蕩漾著家族的融洽與和諧。祭品裡那盤鮮蚶一定會被吃完,蚶殼就撒到墓堆上。潮汕人把蚶殼稱作「蚶殼錢」,撒在墳頭,也許是將它當做冥錢。
吃湯圓是中國人過冬至的老傳統,湯圓象徵著合家團圓、圓圓滿滿,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吃下了這碗湯丸離真正的過年也不遠了。
冬至有不少的潮汕家庭會選擇自己在家「挲丸」,一家其樂融融圍坐在一起「挱丸」更有節日氣氛,你家裡今年冬節有自己「挲丸」嗎?
(漫畫:小草的耳朵)
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全家人一起在家裡搓丸子,它雖然沒有華麗的芝麻餡,但卻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湯圓,因為裡面是滿滿的團圓溫馨歡樂的氣息。
常見的是白色的丸子,為了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不少人也會在糯米粉裡加入食用色素做成紅色的丸子(和紅桃粿一樣的顏色)這樣更顯得喜慶,而且也讓湯圓紅白相間更有觀賞性
這種粉嫩的紅色,絕對是讓潮汕孩子一看就會莫名親切的顏色!
而在潮陽,當地人比較喜歡在湯圓裡加入姜薯或者紫色的蘇木薯,這也是比較獨特的吃法,一些沒見過的或許第一次看到以為很重口味,但是吃起來絕對會讓你回味無窮,過節在外回不了的潮陽孩子,冬至那一碗蘇木薯湯圓絕對是人生一大幸福回憶!
姜薯,只有在潮陽和惠來的部分濱海地區的山地種植。其中,最出名的是潮陽河溪鎮上坑姜薯。上坑姜薯皮薄光滑,薯大肉白,粉泥沾連,品上質優。姜薯洗掉土削皮,浸水裡,不然會發黃姜薯抽用把一個個姜薯抽成一薄片一薄片的。燒開水後,把放進滾湯的水裡面滾一滾,看到薄片的姜薯片自然捲成卷了就馬上關火,不能煮太久,會爛的。加入白糖就可享用了。是山藥的一種。在潮汕地區,每逢春節,各家各戶都會煮姜薯湯待客。客人來拜年,都能喝上主人做的一碗姜薯湯的。
姜薯湯圓
蘇木薯湯圓
在普寧也有人把它搓成兩頭尖尖的小丸,也有人先把糯米粉團搓成小長條形,再用剪刀剪成尖丸。
東京丸是用東京薯的澱粉做成的,東京薯[學名竹芋]是潮汕的特產之一,種在地裡的一種類,根果白色偏圓的,一般筷子般長度,多數用來煲湯或者磨成粉,性涼,清火去燥。主要是製作成東京丸子和甜湯。
(圖:越野mm)
潮汕傳統小吃鴨母捻,因形似母鴨在水上遊蕩浮沉而得名,傳統製作要求嚴格,外層為糯米制,有豆沙、芋泥、芝麻糖等餡料,放在糖水中煮至浮上水面即熟。傳統賣鴨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餡各不同,現以潮州市太平路尾傳統名店胡榮泉製作的鴨母捻最為正宗。鴨母捻類似北方的湯圓,傳統製作要求嚴格。鴨母捻的餡有四樣,即綠豆餡、紅豆沙、芋泥、芝麻糖,每粒的餡約15克。鴨母捻放在白糖水中煮至浮上水面即熟。傳統賣鴨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餡各不相同,為區分每粒餡的不同,在包的時候,不同餡的鴨母捻形狀各異,如有的形狀略圓、有的略尖等,各有記號。是冬至,元宵必吃的甜湯。
落湯錢,在潮汕也有人在冬至那天吃,是用糯米做的,其味甘,性溫,食之有益氣止洩,補中益氣,主消渴,暖脾胃之效。糯米口感香糯黏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既是藥膳,又是美食,難怪既是烹調家又是美食家的潮汕人特別喜歡糯米。做法: 花生、芝麻炒熟壓爛與白糖粉混合,將糯米粉和成粉團,蒸熟,然後切成小件,沾上以配料即成。
菜頭粿,菜頭系蘿蔔俗名,菜頭粿是潮汕地方年糕的一種,每逢過年時節,各家各戶都有蒸製。把白蘿蔔刮去皮,用菜頭抽抽成小條狀,用手把蘿蔔汁捏幹。放入薯粉,鹽,喜歡花生的可以放點花生米,再均勻攪拌,如果太幹就用刀剁幾下就不會了。然後做成拳頭大的丸狀,放到鋪好炊布的蒸籠上蒸熟就行了。做好的菜頭圓可以即食,冷卻後切片用油炸風味更佳。
酥餃,有些地方叫油粿,一種潮汕小吃。在潮汕人家,每當有隆重的節日時,潮汕人家都會做酥餃。1、皮的做法:把麵粉、雞蛋、油、水加到一起揉成麵團就可以。2、餡的做法:花生炒過去皮,打成碎末;芝麻炒過和花生末、白糖一切拌勻即成餡。3、取一小塊麵團擀成薄皮,取杯蓋壓出圓形餅皮(像做餃子皮一樣)。4、像包餃子一樣把餡包起來。5、再將包好的餃子放油裡炸,炸至金黃,酥脆香甜的酥餃就可以吃了。
現在長大了,還是覺得,白色加紅色的湯圓是最好吃的。冬至又要到了,潮汕的各家各戶又要搓湯圓,而有多少個潮汕孩子只能在外想念?
在外的潮汕遊子,這個冬節你回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