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巖宮,相傳真武大帝捨身飛升成仙之地,是武當山36巖中風景最美的地方。
南巖宮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1310年),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412年)擴建。座落在獨陽巖下,山勢飛揚,形似垂天翼,以峰巒秀美著稱。現有房屋21幢,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建築面積90000平方米。其中包括天乙真慶宮石殿、儀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亭、大碑亭及南天門。
南巖石殿是武當山現存最大的石殿,反映了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藝。
天乙真慶宮的主體建築,建於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前,佔地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門、窗均刻有青石雕刻。頂前坡為單簷歇山式,後坡依巖而成惡山式,簷下鬥拱均為兩跳式,為遼金建築中的鬥拱。水龍頭香,長3米,寬0.3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谷,水龍頭上有一個小香爐,形極峻險,有很高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與真武大帝飛升相比,南巖宮以「天下第一香」——龍頭香而聞名。《拜金頂的龍頭》,是武當的絕妙風景。峭壁前的龍首石,號稱天下第一香,因下臨萬丈深淵,燒龍頭香者,要跪爬只有30釐米寬的龍身,到龍頭點香,然後再跪著退回去,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跌倒的人不計其數,但也無法阻止前去冒生命危險燒香的人,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信仰的力量之大。
清康熙以前,有不少香客為了表虔誠而燒香,結果死於懸崖。為拯救許多香客的生命,康熙以後設置了禁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