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 記者 陳永忠
從莆田市體育局獲悉,上月在河南省體育中心舉行的2017年全國田徑大獎賽系列賽第二站鄭州站的比賽中,代表福建隊參賽的我市選手林慧君在女子200米比賽中以23.65秒成績奪得冠軍。
由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主辦的該賽事是我國田徑項目水平最高的全國性賽事之一,吸引了北京、上海、解放軍等37支省、自治區、直轄市、部隊及院校代表隊的1700餘名運動員參賽。由於鄭州站的比賽是今年全國田徑室外賽事的第二站,再加上是天津全運會田徑項目的積分賽,因此各隊紛紛盡遣主力出戰。代表福建隊參賽的我市選手林慧君參加女子200米的角逐,在第一站淮安站比賽中取得女子200米亞軍的林慧君在本站比賽中爆發,一路高歌猛進,最終在預賽和決賽中都以第一的成績摘得該項目的金牌。
1993年出生的林慧君是我市仙遊人,曾奪得2012年亞洲青年田徑錦標賽女子200米冠軍和100米亞軍;2013年在全國室內田徑賽上取得200米冠軍;2014年7月在全國田徑冠軍賽暨大獎賽總決賽中以23秒62的成績奪得女子200米的冠軍;2014年10月代表中國隊參加韓國仁川亞運會女子4×100米接力決賽,以42秒83奪冠,並打破了該項目的亞運會紀錄;2015年在全國田徑冠軍賽上奪得女子200米冠軍。去年里約奧運會林慧君代表中國隊參加田徑項目女子4×100米接力比賽。
訪林慧君:靜若處子 動若脫兔
文_遊曉璐
語錄
那麼多比我優秀的人還在努力,我有什麼理由不拼?
10月2日,韓國仁川亞運會,女子4X100米賽場上,來自福建仙遊的林慧君位於第三棒的位置,前兩棒,中國取得領先,林慧君接過棒後,飛速快跑,將領先優勢進一步拉大,最後,中國代表隊以超過10米的絕對優勢戰勝第二名哈薩克斯坦隊,獲得4X100米接力賽冠軍,並以42.83秒的成績,打破塵封了16年的亞運會記錄。
這場勝利,對於林慧君來說,意義非凡。這是她第一次參加亞運會。在本場比賽的前一天,林慧君在200米決賽中,屈居第四名,這次她頂住了壓力,和隊友一起,為中國贏得了一枚寶貴的金牌。
甚至來不及休整,在亞運會結束後,林慧君又從韓國趕到蘇州參加全國田徑錦標賽。
2014年10月11日下午15:35,儘管蘇州天氣變得陰冷,但這位仙遊90後的「仙女」林慧君在女子200米決賽中如離弦之箭,跑出23秒59的成績,戰勝了在南京青奧會上獲得該項目金牌的廣東小將梁小靜,奪得冠軍。這是我縣運動員首次在全國田徑錦標賽上奪得短跑項目冠軍。
林慧君是仙遊縣鯉南鎮下樓村人,身材高挑,身高1.69米,眼睛很大,極有靈氣。在林慧君父親多年老友的眼裡,「慧君很文靜,話很少,斯斯文文的,不知情的人,單看她的外表,根本不知道她是一個運動員。」
「慧君小時候很好動,我工作的時候,她就一個人在滑滑梯的地方,蹦蹦跳跳的,跳得滿身大汗。」林慧君父親林國珍說。
有人說,用「靜若處子,動若脫兔」來形容林慧君,再合適不過。
即使獲獎無數,林慧君家中的牆壁上,只貼著一張泛黃的獎狀。「慧君的獎狀很多,但是這張最特別。」林慧君的父親林國珍說道。
黃色的獎狀已有些破舊,上面寫著:「2003年,實驗小學三年級學生林慧君在校運會上,獲得400米第一名。」那一年,林慧君10歲。正是因為這次比賽,林慧君被學校體育老師傅建寧推薦給縣少體校田徑教練彭洪仙。
11年過去,啟蒙教練彭洪仙回憶起第一次看到慧君的情景,依然印象深刻,「她瘦瘦的,個子不高,話很少。」「我教她做了幾個基本動作,她接受快,模仿能力強,是個練體育的好苗子。」
當下,彭洪仙問林國珍,「這個女孩,素質很不錯,要不要練體育?不影響學習。」當時,林慧君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最後,他猶豫了兩天,答應了下來。
「要練,就好好練。」林慧君說。於是,此後的每天早晨5點,父親騎著自行車,載女兒到縣體育場訓練。天還未亮,冬天,寒風更是刺骨。「體育場有一盞大燈,照下來,一個教練帶著一堆小娃娃練。」訓練一個半小時後,林慧君回家吃飯,上學。下午放學後,繼續練半個小時,周而復始。「訓練很枯燥。剛入門時,學抬腿、擺臂,幾個動作,反覆地練,但慧君從沒說過要放棄,肯吃苦。」教練彭洪仙說,他頓了一下說,「現在的孩子,就不肯像以前那麼會吃苦了。」
「當時,跟我的學生有20多個。剛開始,她的100米成績是14秒多,表現並不出色,後來她進步得最快,潛力最大。2個多月後,進步到13秒多,3年後,進步到12秒多,這個成績,在全莆田已經是數一數二。當時,我就覺得,她將會是省運會冠軍、進入全國前三,現在,她甚至超出了我的預期,成了亞運會冠軍。」彭洪仙說,「她很沉靜、專注。」
一萬次累
2007年,她被廈門體工隊選中,參加專業訓練。「參加專業訓練,運動量比以前大了很多。」父親林國珍說。「有一次,我去廈門看她,看見她下樓梯時,腳都無法彎曲,又黑又瘦又小,心疼得不得了。她白天訓練,晚上讀書,很辛苦。」
2008年,林慧君開始代表國家隊出戰,在各大賽場上嶄露頭角,一路奪冠,被譽為「亞洲小飛人」。 2008年,她參加中日韓青少年體育大會,摘得女子100米冠軍。
成績的背後,是高強度的訓練。2010年,林慧君在訓練中,髕骨受傷。她沒有對父母提起傷病,只是說:「我去做按摩了。」後來,父親才得知,林慧君承受著針扎的苦痛,不想讓父母擔心。
練習短跑11年來,林慧君去過義大利、印度、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斯裡蘭卡等國家,但一年,她只能回一次家。「我在家的時候,每天會和她打電話問她今天感覺怎麼樣?她總是說,挺累的。『累』這次字,我大概聽了有一萬遍。」林國珍說,「但是再累,也要堅持。」
值得一提的是,林慧君不僅在賽場上表現優異,讀書成績亦不落人後,高考時,更是以高出錄取分數100分的成績考取北京體育大學。如今,讀大三的她,已被北京體育大學保研。
「那麼多比我優秀的人還在努力,我有什麼理由不拼」林慧君說。
↓↓新朋友點擊原文關註明天仙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