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0日,距離中超第二階段開賽只剩下6天的時間,在各俱樂部緊鑼密鼓備戰的同時,足協對裁判的選派也終於出爐了。據了解,足協將會邀請一些外籍裁判來執法第二階段的部分比賽,然而對於本土裁判的選派卻引發了比較大的爭議。
眾所周知,在中超聯賽第一階段的比賽中,由於外籍裁判無法到來,所有的比賽都由本土裁判來執法。儘管足協在賽前專門就裁判執法問題開會培訓,但本土裁判較為糟糕的執法能力從第一場比賽開始就引發了巨大的爭議,而這樣的爭議在14輪的比賽當中幾乎一直都存在。
也正因如此,在第一階段比賽結束之後,外界對於邀請外籍裁判的呼聲越來越大,而足協也終於有所行動。根據《北京青年報》的消息,足協將會邀請不超過5名外籍裁判來執法第二階段的部分比賽,而剩餘的比賽場次執法工作仍將由本土裁判來完成。
在本土裁判的選派上,足協保持著一個原則,那就是「屬地迴避」原則。正因如此,註冊在北京足協的馬寧和註冊在江蘇足協的傅明兩位曾獲得過中超金哨的主裁判,將因為「屬地迴避」原則而無緣執法爭冠組,會被安排到大連賽區的保級組進行執法。
而另外一位同樣獲得過中超金哨的主裁判張雷的選派,卻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在第一階段的比賽中,張雷可以說是最具爭議的主裁判。根據統計,中超第一階段所有有爭議判罰的比賽中,張雷執法的場次最多,總共有5場,其中有3場都是執法上海上港的比賽,並且判罰都是上港獲益。
這讓張雷一度成為球迷輿論的中心,所以,第二階段對於張雷的選派,也備受球迷的關注。由於張雷的註冊協會是大連足協,根據「屬地迴避」原則,他也同樣需要迴避保級組的大連人,所以這位在第一階段最受爭議的中超金哨,在第二階段將會執法爭冠組。
儘管足協這樣的安排有理有據,但仍舊引發球迷的不滿。爭冠組事關冠軍,而且比賽是雙回合的淘汰賽,這對彩票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畢竟一個爭議判罰的出現,都有可能決定著一支球隊的成敗。
但考慮到有外籍裁判來執法,球迷對於這樣的安排或許不必太過敏感。根據上賽季的經驗,在重要的場次當中,足協都會安排外籍裁判執法,以達到最大限度的公平。所以即便張雷執法爭冠組的比賽,重要的場次他也應該不會是主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