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派出法庭"橋頭堡"作用,2020年12月29日下午,九原區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向社會各界通報九原區派出法庭工作相關情況。九原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賈祥,麻池法庭庭長郭俊、哈林格爾法庭庭長焦敏出席通報會,會議由綜合辦陸莎同志主持。
通報會上,賈祥副院長、郭俊庭長、焦庭長分別通報了包頭市九原區人民法院圍繞「六個有力」「六個主動」 全面推進新形勢下人民法庭重點工作舉措和典型案例。
附:新聞通報會原文
近年來,九原區法院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橋頭堡」,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作為九原區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麻池法庭、哈林格爾法庭以推動訴訟服務便民化、指導基層調解組織專業化、矛盾排查深入化、解決糾紛多元化「四化」為抓手,積極探索、總結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六個有力」踐行矛盾糾紛訴源治理,以「六個主動」全力服務地區中心工作,為九原區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2018年至2020年,九原區法院派出法庭共受理各類案件1269件,審結1249件,結案率98.42%,審限內結案率100%。
要充分發揮派出法庭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把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的作用,就必須以黨建為魂抓牢黨建這個「牛鼻子」。九原區法院堅持以黨建帶隊建,黨總支將麻池法庭、哈林格爾法庭和金融法庭黨員隊伍整合,成立九原區法院第五黨支部,將黨支部建在最基層,突出思想政治建設統領作用,與切實履行黨支部在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等方面的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了基層黨組織的規範化、標準化建設,為法庭工作提檔升級築牢思想根基,全面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經過多年努力,哈林格爾法庭和麻池法庭結合自身發展實際,逐漸總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法,為助推派出法庭工作提質增效奠定堅實基礎。
01
麻池法庭「六個有力」
助推法庭工作再上新臺階
麻池法庭地處沿黃經濟帶和呼包鄂經濟圈的交通要地,成立於2008年,前身為包頭市九原區人民法院萬水泉法庭。作為九原區法院的派出法庭,麻池法院一直處於審判工作的前沿陣地,擔負著大量民商事糾紛案件的審理及化解任務,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發揮著「神經末梢」的作用。
目前,麻池法庭在職員額法官2人、書記員1人、法警1人,其中中共黨員1人,民主黨派(民主促進會)1人。管轄區域包括麻池鎮、薩茹拉街道辦事處及下設的17個村(社區)。多年來,麻池法庭始終堅持立足轄區實際,主動融入當地黨委和政府領導的訴源治理機制建設,堅持源頭治理,以「1+6」工作法主動拓展矛盾糾紛化解渠道,藉助社會力量化解矛盾,賦予新時代「楓橋經驗」全新內涵,2018年-2020年共審結案件551件,案件數量逐年減少。2020年,九原區法院麻池法庭獲評「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
1.有力助推建立大調解網格員體系
麻池法庭結合轄區各村實際和特點,設立2處社區法官工作站、28處法官便民聯繫點、92名社會綜治網格員,建立起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下大調解網格員體系,在轄區各村有效建立起矛盾排查、糾紛預警、矛盾調解的大調解網格體系。聯合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範學院對網格員進行法律實務培訓,切實提升網格員司法能力水平。2018年至2020年,共完成網格員諮詢4100餘件,調解2150餘件,進入立案程序僅200餘件。
2012年-2017年,轄區一小區開發商因未能辦理房屋產權,開發商下屬的物業公司與業主的物業服務糾紛也持續不斷,物業封樓、業主集體信訪時有發生。2018年經麻池鎮鎮政府、該社區委員會統一協調,開發商物業公司退出,某北京物業分公司進駐,小區物業服務得到了明顯改善,但仍有大量業主拖欠2018年度、2019年度兩年的物業費至今,嚴重影響了物業公司的運作和物業服務工作的開展。針對這樣的情況,麻池法庭幹警邀請特邀調解員利用晚上6點半到9點對A區欠費業主進行集中入戶調解,期間走訪了7棟樓房26個單元的70餘戶,成功入戶18戶,通過訴前調解,該18戶業主在訴前調解後已全部繳納了拖欠的物業費,入戶走訪效果明顯。
2.有力堅持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
麻池法庭以社區法官工作站、法官便民聯繫點作為巡迴審判、巡迴調解的支撐點,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廠礦、學校。成立「費老師工作室」,構建以調為主、以判為輔、調判結合的新型家事案件審理方式,把調解作為化解家事糾紛的重要手段和首要結案方式,貫穿於案件審理的整個過程。
2020年9月16日,科大校園美食街便民訴訟聯絡點正式掛牌。科大美食街由包頭市錦食匯通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置業公司)經營管理,商戶310戶、底商80戶,從業人員1300餘人。隨著行政管轄區域劃分的調整,美食街所屬區域劃入了九原區麻池鎮,也成為了麻池法庭的訴訟管轄範圍。麻池法庭通過九原法院多元解紛體系為企業提供法律支持,為商戶及從業人員進行普法宣傳和法律諮詢。以便民訴訟聯絡點為依託將便民訴訟服務和矛盾糾紛聯合化解雙重功能有機統一,為轄區居民群眾提供集普法宣傳、法律諮詢、糾紛調解、巡迴審判於一體的「一站式」司法服務,收效良好。
3.有力推動形成參與「訴源治理」的合力
麻池法庭堅持在黨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依靠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優勢,在法治軌道上統籌各方面力量和各種資源,形成參與「訴源治理」的合力。與司法局、鄉鎮政府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打造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有機銜接的調解機制。與綜治辦、信訪辦、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等行政單位進行對接,建立聯席會議、信息通報等制度,妥善處理經濟園區建設、勞資糾紛、徵地拆遷等矛盾糾紛14件,引導信訪案件進入調解、訴訟程序35件,有效促進司法與行政良性互動。主動作為、積極行動,陸續走訪轄區主要的民營企業包頭明利房地產開發公司、包頭西貝建築機械公司,通過座談會和實地走訪,梳理相關案件,提供普法宣傳和法律服務,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法治動力,保障了企業的合法權益。
4.有力強化司法審判的指引、評價作用
在訴源治理過程中強化司法審判的指引、評價作用和司法裁判本身的終局性、權威性,針對轄區某開發商與863戶業主持續多年的購房款拖欠引發的信訪糾紛,麻池法庭通過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運行的聯動機制,一方面與各部門共同參與進行調解,一方面向業主、開發商釋法明理,將訴訟與調解的機制和效力對接到位,先期受理了32件系列案件,並進入住宅小區實地宣講,以案釋法,讓更多的業主或家屬能了解案件的進展、旁聽案件的審理,合理合法表達訴求。該系列案件在訴訟期間特別是一審宣判後,部分業主不服上訴,經二審審理後,全部維持原判。共有410戶未被起訴欠款業主動向開發商主動履行了繳款義務,結清了購房款。截至目前,863戶欠款購房戶共計已還款(含辦理貸款)835戶,金額達到1.05億。
5.有力促進司法職能延伸,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司法支持
麻池法庭積極配合市人大立法委對《包頭市溼地保護條例》完成立法後評估,將保護區轄區百姓的訴求通過訴調對接的方式與多部門多單位進行有效對接,正確、積極引導和規範群眾合理合法表達訴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初期。既有效提升了廣大群眾「保護溼地人人有責」的法律意識,又為立法後評估提供了有益的司法嘗試。
6.有力推動調研成果轉化,與司法實踐形成良性互動
先後承擔自治區級、市級兩級重點調研課題,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市法院優秀調研課題,在包頭市法學會「第二屆法學論壇」、第二屆自治區家事審判研討會上獲得多項榮譽。2020年,《關於運用大數據對被執行人分級分類採取失信懲戒、限制消費措施的實證研究---以內蒙古法院金融借款合同類糾紛案件的執行實踐為探索》中標全國重點調研課題,開啟九原區法院司法調研新篇章。
麻池法庭全體幹警將繼續深入發揮根植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和作用,繼續積極探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新模式,以「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的標準,為地方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堅實司法保障。
02
哈林格爾法庭「六個主動」全力護航地區法治政府建設
九原區人民法院哈林格爾法庭成立於1989年,原管轄範圍為哈林格爾鎮和全巴圖鄉。隨著區劃調整,現管轄哈林格爾鎮、哈業胡同鎮和阿嘎如泰蘇木3個鄉鎮,108個自然村,轄區總面積570平方公裡,轄區總人口約8萬人。哈林格爾法庭駐地在哈林格爾鎮鎮政府,位於九原區哈林格爾鎮廠漢村南繞城路旁,現有幹警四名,員額法官兩名,書記員兩名。
營商環境建設作為區域發展的中心工作和法院服務大局的重要抓手,九原區法院哈林格爾法庭主動對標區域發展要求、法治需求和群眾期盼,全力護航本地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圍繞稀土新材料產業園區和九原綠色食品加工園區建設和發展,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務和保障,助力各類市場要素積極流動,有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設。
1.主動服務地區經濟發展大局
針對轄區包銀鐵路、G65高速公路、包頭市戒毒所用地需求,積極配合鎮黨委政府化解徵地中出現的矛盾、糾紛,通過以案釋法、巡迴審判、旁聽庭審等方式宣傳法律法規,有效擴大法治宣傳覆蓋面,有效提升當地局面的法治素養,為重大建設項目推進打下堅實法治基礎。
哈林格爾鎮依靠沿黃經濟帶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農家樂、漁家樂逐漸興起,哈林格爾法庭對可能出現意外傷害、食品安全、交通事故等風險及時作出預判,向鎮黨委、政府提出建議,加大審批、監管力度,避免危險發生。加大巡迴審判力度,對出現侵權案件就地審理,以案釋法,起到警示和示範效果,引導大家合法經營、規範經營,2018年至今共審理旅遊合同糾紛1件、交通事故13件,收效良好。
2.主動為企業法治需求「問診把脈」
六次走訪內蒙古稀土新材料產業園區(核心區)、神華集團、明拓集團、希望集團等大中型企業,詳細了解了企業發展狀況,對企業經營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和難點進行分析,圍繞構建市場信用體系、「如何更好地發揮審判職能更好地服務民營企業發展」認真徵求民營企業及人大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向希望集團海平面九原分公司發出司法建議一份,助力民營企業規範經營、有序發展、規避經營風險。與工業園區管委會召開聯席會議,針對轄區內各個片區不同發展特點,主動提供個性化司法服務。在阿嘎如泰蘇木積極推進食品深加工產業園區建設中,哈林格爾法庭積極配合鎮黨委、政府就園區徵地、企業入駐等問題提供法律諮詢和解答,不斷滿足民營經濟領域糾紛多元化解、快速化解和有效化解的需求,真正做到為企業需求「問診把脈」,2020年哈林格爾法庭協助阿嘎如泰蘇木解決了食品加工園區徵地過程中多年未解決的騰退土地問題。
3.主動接受代表委員監督
哈林格爾法庭本著「自覺接受監督,誠懇聽取意見」的態度,先後走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認真聽取代表委員們對法院工作的意見與建議。對於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通過座談協助企業與轄區金融機構對接,引導企業通過正規渠道進行融資。在審理涉企業借貸案件時,合理控制借貸利率,降低金融風險,平等保護借貸雙方利益,妥善化解糾紛。加快推進破產案件審理,降低訴訟成本,最大限度的保護債權人利益,充分發揮物盡其用的效果,促進資產保值增值,通過巡迴審判、以案釋法,使轄區群眾了解民間借貸中存在的風險以及權利保護的救濟途徑。
4.主動深入巡迴審判,堅持就地解決問題
哈林格爾法庭轄區地廣人少,群眾出行交通不便,特別是哈業胡同鎮各村及阿嘎如泰蘇木各嘎查到法庭所在地哈林格爾鎮廠漢村沒有直達的公交車,需要中途轉車,下車後再步行二十分鐘才能到達法庭,來一趟法庭需要半天時間,開展巡迴審判惠在當下、利在長遠。同時,從案件類型來看,農村矛盾相對集中在婚姻家庭、相鄰關係、民間借貸等糾紛,正是在相對輕鬆、隨和的環境下巡迴開庭調解,在法官通過說法釋理更易於糾紛及時、有效解決,而且由於眾多村民、親友的參與,化解了因糾紛而產生的隔閡、對立心理,增強了村民之間親和力、溝通力,使親屬、鄰裡關係更融洽。
哈林格爾法庭堅持就地辦案,深入案發地、深入群眾、深入農村院落、深入田間地頭就地審理,靈活安排開庭時間和地點,將庭審、調解安排在田間、村裡,做到了案件調解和普法宣傳的有機結合,真正為老百姓提供了優質的司法服務,全力構建鄉村社會和諧發展。2018年至2020年,共開展巡迴審判709餘件,審結案702件,審結率99.01%,成效顯著。
5.主動踐行司法為民
立足哈林格爾法庭轄區點多、面廣的特點,哈林格爾法庭積極藉助社會力量,分級推進,以巡迴審判為主,在各鄉鎮設立法官工作站和訴訟服務點,以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或村委會委員為訴訟聯絡員向廣大群眾提供訴訟服務,建立24小時訴訟服務平臺,法庭庭長提供24小時在線諮詢,可通過電話預約立案、網絡預約立案,對於生活不便的群眾可以預約上門立案。哈林格爾法庭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通過以案釋法、司法建議等形式規範村規民約,更好的實現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有效好轉,2019年,法庭向阿嘎如泰蘇木百樹溝嘎查發出司法建議一份,要求該村對徵地補償款的發放程序規範,體現公平公正,該建議被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評為「優秀司法建議」。對於矛盾較為集中的村或地區,深入排查矛盾糾紛,採取加大巡迴審判力度,爭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6.主動平等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
在適用訴訟保全措施方面,哈林格爾法庭堅持審慎依法適用,結合案件實際情況,通過變更保全措施,實現對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平等保護。對於當事人申請保全的案件做到快速審查、立即辦理,對於涉及轄區重點企業的案件,在採取保全措施以後,第一時間通知企業,對企業請求調解的案件,及時安排雙方調解,並依法及時辦理解封或變更手續, 為轄區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下一步,哈林格爾法庭將繼續加強業務學習,在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九原區法院優化營商環境若干舉措,依法妥善審理轄區合同案件、勞動爭議案件、企業融資的案件,審慎適用強制措施,為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九原區法院派出法庭將繼續立足法院職能,一如既往,全力完成好各項巡迴審判工作,在審判中把工作做細做實。充分發揮法庭的化解矛盾的前沿陣地作用,做好便民訴訟服務;加快信息化應用,讓法庭工作更加便捷高效;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全力服務地區發展大局。以「任重道遠、行則必達」的定力,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探索積累發展巡迴審判的「九原經驗」,為九原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一流司法保障。
文字:陸莎
排版:趙卉
關注我,你不吃虧!
原標題:《九原區法院召開「六個有力」「六個主動」 全面推進新形勢下人民法庭工作新聞通報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