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川市民劉先生反映,他開車到銀川火車站接人,在進入火車站東廣場南側停車場時,收費員要求先交2元停車費才能進場。「停車時收費員說有杆的停車場裡面沒有車位,外面還有幾個,交費就可以停,不交費不能進。」劉先生認為,該停車場的做法不合規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記者進行了實地採訪。
銀川火車站東廣場南側停車場。
走訪:內外兩個停車場地,收費方式不同
11月16日早上,記者來到銀川火車站東廣場南側停車場。在位於東廣場南側與惠北巷交叉口的停車場出入口處,標識「P停車場」的藍色牌子很顯眼,但沒有停車收費系統。進入停車場,右手邊10個車位上停放著幾輛「聯動雲共享汽車」,地面上藍底白字寫著:聯動雲租車專用車位;未停車的幾個車位前面擺放著紅色錐筒。向西20米左右,是自動抬杆的停車場收費閘機系統,一旁的玻璃房上方掛著寫有「停車場」大字的醒目牌子,旁邊還有「聯動雲共享用車網點」藍色牌子。
記者在玻璃房裡找到該停車場收費員李女士。她介紹,停車場入口外側共有10個車位,「聯動雲」一次性租了9個,每個車位月租金400元,外來車輛不讓停;停車場入口內側共有不到30個停車位,都按照銀川市停車收費規定,實行掃碼收費。「但有時裡面車位滿了,有人非得在外面『聯動雲』專用車位停車時,我們首先會告訴對方『這裡不能停』,如果非要停,就要按照停車次數收費。」李女士說,「外面的車位租給『聯動雲』時,對方工作人員也是這樣告訴我們的,說不能給其他車停,如果要停就收費,所以這個車位只能臨時停,每次收費不超過3元。」
收費員李女士將「收費標準」指給記者看。
據了解,劉先生反映的正是該停車場入口外側停車場地收費問題。李女士指著這裡的停車收費標價牌讓記者看,只見「說明」一欄寫著:不設置電子計時設備,實行按次收費,執行首時段標準。標價牌顯示,該停車場收費單位為寧夏鼎輝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類別為交通樞紐停車場。
聲音:七成車輛隨停隨走,收費員收入銳減
李女士說,因為來這裡的車大多是接送人的,隨停隨走,停車時間短,所以自從銀川市執行停車場收費新標準後,進場車有七八成不產生費用,他們的收入銳減。「以前每天能收300多元,現在只能收100多元,要是沒有過夜車輛,有時才能收幾十元。」為此,李女士多次向市場監管部門申請,但被告知市場監管部門只是執行部門,無法調整收費標準。「我們現在也很難,整天在這裡耗著,卻收不上多少錢。」李女士說。
記者在該停車場入口處停留了20分鐘左右,共有七八輛車先後從停車場收費閘機出入,均為識別車牌號後直接進出,未見有停車超過30分鐘交費的情況。「本來也就只有20多個車位,經常有一些網約車、私家車鑽空子,停20多分鐘就離開,一天往返幾十次,還有一些送貨的、態度惡劣的,我們一律加入『黑名單』,拒絕他們再進來。」李女士說。
隨後,記者來到銀川火車站東廣場北側停車場,詢問了三四位在此停車送人的車主,他們均表示停車沒有超過30分鐘,也沒有交停車費。負責該停車場收費的張先生告訴記者,這裡七八成車輛停車不足30分鐘不用交費,收費車輛只佔三成左右,他們的收入確實比之前減少很多。
對於停車收費標準改變帶來的收入下降問題,車場經營者是否有權「靈活經營」按次收費?歡迎讀者發表看法,新消息報將繼續關注。(新消息報記者 張雪梅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