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不停教的線上教學模式倒逼教師轉型。
線上教學模式讓老師們深刻認識到,提高信息素養水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繼9月份出臺相關方案、10月份召開工作推進會之後,近日,我市52所市級教師「提升工程2.0」項目試點校信息化管理團隊和市級專家庫成員齊聚廣東第二師範學院,開展為期5天的專項培訓。隨後,52所市級試點校研訓團隊482人,集中開展1天的專題培訓,由此拉開了江門市「能力提升工程2.0」試點校工作的序幕,也標誌著52所市級試點校工作全面啟動。
按照《江門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我市教師「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將採取「整校推進 試點先行」的思路,積極探索信息化校本研修的新模式,及時總結實踐經驗,提煉優秀成果,打造「整校推進」的樣板,並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我市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提供可借鑑和複製的指引和參考。
2022年完成全員培訓任務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停課不停學不停教的線上教學模式倒逼教師轉型,也讓老師們深刻認識到,提高信息素養水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針對這一工程,我市提出了「整校推進 試點先行」的思路。各學校要建立「整校推進」混合式校本研修新模式,「整校推進」要立足應用、靶向學習,通過「示範帶動、分批實施、全員參與」,建立適應學校發展需求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模式,激發教師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內生動力。鼓勵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學校集群發揮整體優勢,積極探索「學區整體推進」或「集團整體推進」機制。
按照《方案》,我市將在2022年完成全市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的全員培訓任務。通過示範項目以點帶面,對全市中小學教師開展每人3年不少於50學時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其中校本實踐應用學時不少50%)。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別完成全市中小學教師總數30%、50%、20%的研訓任務,到2022年底,完成全市所有中小學教師應用能力提升研訓。通過培訓,使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針對我市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薄弱問題,因地制宜開展鄉村教師信息化培訓。通過城鄉之間、東部與西部之間的校際合作,探索名師網絡課堂與遠程協同教研相結合的「雙師教學」模式培訓改革,利用優質資源、網絡工作坊、專遞課堂、遠程協同備課等多種方式形成常態化學習共同體,定向幫扶鄉村教師提高專業水平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以數位化教材規模化應用全覆蓋、「人人通」空間應用等項目為抓手,探索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的區域推進機制。
擇優培育「試點先行」
相比2015年發布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1.0」的注重搭建平臺、技術融合應用,2.0工程更加強調全面應用、融合創新發展。在2.0工程項目推進會上,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從專家引領、學科融合、提升教學創新能力三個方面落實能力提升2.0工程,在「整校推進」的大思路下,擇優培育「試點先行」。
為探索、推廣好的模式,我市還加強市級「整校推進」試點示範校打造,遴選52所積極參與、條件較好的學校作為市級試點校,開展試點示範校信息化管理團隊培訓,落實試點示範校教師研修任務,打造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研訓「樣板間」,為全市「整校推進」提供借鑑。
結合基礎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示範培育推廣項目,支持項目學校開展智慧教學、智慧教研、智慧評價和智慧治理,打造智慧教育示範校。遴選培育2個市級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或多技術融合)領航校(園)長工作室、4個市級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或多技術融合)名教師工作室、50個市級跨學科教學優秀教師,示範帶動全市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變革,提升校長、教師應對未來教育發展進行教育教學創新的能力。同時,還將分年度培養100名市級教育信息化骨幹校(園)長、教師,推進信息化教育教學創新,引領全市教育信息化發展。
在資源庫建設方面,擇優選用廣東二師、中國教師研修網、華南師範大學能力提升工程2.0三個系列課程作為我市專項資源庫,並在全市範圍內遴選教育信息化、教師教育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組建市級能力提升工程2.0專家庫,負責設計全市推進方案、制定項目管理制度指導示範項目推進、遴選課程資源、確立能力發展測評標準、指導「整校推進」和參與有關評審評估等。此外,還專兼結合,組建市、區二級研訓團隊和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
「技術不能取代教師,但是會用技術的教師可以取代不會用技術的教師。」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以數據為核心的移動互聯時代,信息技術融合教育應以融合創新、智慧教育為方向,在保持學科本位的前提下,信息技術應適度介入並靈活運用。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