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和裡子都丟了,不論怎麼道歉都輸了!

2020-12-27 鹹魚de耳朵

中國人特別愛面子,往往忽視裡子,忽視內在。

特別是對待外國人,往往有一種天生的好感!這件事要是發生在好客山東,就更習以為常了!

2019年4月17日,泰安站為外國人設置綠色通道,統一為他們辦理檢票和進站服務,這件事就曾被網友廣泛質疑,疑似給外國人超國民待遇!

而同時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山大留學生學伴制度,更是激起了全國學生的憤慨。大家質疑留學生超國民待遇的同時,也希望山大能夠給與解釋,但是跟預想的一樣,山大只是簡短的做了說明,再無下文。

而前兩天青島嶗山區的一個檢疫點,因為幾個外國人插隊,並指著質疑的中國人大聲呼嘯:你們滾出去!這派狂妄的作風徹底激怒了中國人,大家不再忍耐,而是清一色的對準這個外國人和嶗山區政府,嶗山區政府在全國網友的壓力之下做了簡短的說明和道歉,想敷衍了事,但是事與願違,全國人民不買帳,嶗山區再次檢討,並拿出外國人的道歉信,才算是平息了此事!可謂:既輸了面子,又輸了裡子!

面子即形象,裡子即民心!面子和裡子都丟了,不論怎麼道歉都已經輸了!

其實對待外國人這件事情,平時我們講禮儀,講禮貌,完全可以,但是疫情期間,眾生平等,沒有什麼特殊。看看我們的鄰居印度!印度對待隔離期間的外國人是一視同仁的。只要違反禁令,一樣被大,沒有特殊。然而,這獲得了全球稱讚!

看看我們的鄰居俄羅斯,也是這樣,援助你是因為道義,但是你要不尊重我,我就會立馬撤離。沒有條件。俄羅斯的做法也贏得了全球稱讚。

面子和裡子都是自己爭取的!可以說,在對待外國人這件事上,沒有什麼面子可講,有時候太要面子,反而會失去裡子,失去民心!

相關焦點

  • 教子面子哲學:面子是別人給的,臉是自己丟的
    小松正因為丟了球而惱火,他馬上反唇相譏:「你腳那麼臭,怎麼能接得了我的球?」由於球場上很緊張,劉華清並沒有深究小松的這句話。比賽結束後,小松這隊輸了,劉華清又提出了小松要個人主義這個話題,他很誠懇地說:「你要是總要個人主義,恐怕就沒人跟你玩了。」很多人也都這樣說。
  • 面子、裡子與意識
    丟了?!難道「我」變成了輕薄的一張皮,變成了人前的一種炫耀?!這就是注重表面,而忽視了最重要的根源!這兩句話的實質就是「虛榮」,與社會,與個人都是有害的!這就是糟粕!這僅僅就是面子問題!有面子問題,就有裡子問題,為了爭面子,裡子就要盡力支撐!哪怕是憋出內傷來,也要支撐啊?!為什麼要爭儘可能大的面子?裡子都成了一根緊繃的弦!
  • 中國贏泰國:面子與裡子
    一場比賽,中國足球的面子和裡子,都糅雜到了輿論的漩渦裡。面子自不必多說,歷史進程使然,中國體育迷看比賽自帶愛國主義。從抗日到趕英超美,許多運動都做到了,而足球還在原地打轉——成績沒能追上GDP的運動,通常都是要批判的。
  • 找工作面子和裡子哪個重要?有了裡子才能撐起面子
    剛進入公司的時候,感覺特別有面子,別人問起來在哪工作,都說「中國重工集團第7XX研究所」。無論是同學還是親戚朋友聽了都感覺很厲害,自己也得意洋洋!直到結婚生子,買房買車的時候,才發現銀行的存款還是一隻手能數得過來。這個時候才發現,幾年來自己並沒有掙到多少錢養家餬口,也沒有結餘多少資金備用。
  • 面子和裡子哪個更重要
    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有些東西是在慢慢消磨和退化的,拿起一些原本拿不起的,放下一些原本放不下的。例如面子。相信現在還有很多人放不下面子,殊不知,當面子金絮其外時,我們往往就會忽略裡子,而裡子長期沒有經受打理,自然會敗絮其中。
  • 打扮「面子」,練習「裡子」,創建文明城市,汝州和在路上
    對於城市,道路上的繁榮是「面子」,而背後的精細管理是「裡子」;高樓大廈和廣場公園是「面子」,而小巷和公共服務設施是「裡子」;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是「面子」,但城市規劃的綜合管理是「裡子」。如果「面子」是城市的樣式,那麼「裡子」就是城市的良心。
  • 面子和裡子哪個重要?
    面子和裡子哪個重要?魚臺縣司法局堅持「築基、塑魂」,強化基層司法所規範化建設,注重一所一品、兩所共建、多元化解,靚面子、重裡子、強底子、優服務,逐步形成了今天靚麗、規範,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新形象。
  • 盤點:找工作「面子」和「裡子」哪個更重要(傻傻分不清楚)
    找工作「面子」和「裡子」哪個更重要我們在各大渠道也都能刷到一些相關的例子,難道真的是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嗎,想想自己年輕的時候都幹了些什麼,尤其是今年的求職來說,更是一大難題,因為疫情的影響多家企業倒閉
  • 蘇寧副總裁在朋友圈 「賣內褲」:弱者才在乎面子,強者都活成了裡子!
    有次宴會結束後,她發現借來的鑽石項鍊不小心弄丟了……為了還債,女主縮衣節食,做了整整10年的苦力才把債務還清。本來,她可以憑藉正常收入過上安穩舒適的生活,但為了滿足自己的面子和欲望,她最終活生生把自己熬成窮苦人家中的粗暴婦人。既可悲,又可憐。《項鍊》中關於面子的故事過去了100多年,反觀今天,我們現實生活中也絲毫不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 人活臉樹活皮,面子和裡子哪個重要?誰知道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面子,漂亮的,醜陋的,貧窮的,富貴的,比比皆是,誰知道裡子是什麼樣子的,自己深知內心深處是什麼,你擁有一定的面子,別人才來探究你的裡子。面子和裡子那個重要,我也至今不清楚。在中國,人們對於面子的在意,可見一斑。
  • 找工作面子和裡子哪個重要?這五點方法可以讓裡子更加有內涵
    #找工作面子和裡子哪個重要#小編認為,理論上說裡子更重要,有句話說「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說的就是裡子比面子重要。找工作,都要面試,有些單位是注重面子工程的。比如說航空公司,高鐵乘務員,這些都比較注重他們的面子工程問題,這種企業會在意員工的身高外貌多些。而有些單位他們不會注重面子問題,比如,程式設計師等那些需要技術的的工作,注重才學更多。
  • 孫楊的裡子,是誰的面子?
    乙方花式繞過,說我以前賣得很好啊、現在你們很需要啊等等,巴拉巴拉巴……旁邊吃瓜的,都看出來了,這不是各說各話嗎,到底還是講不通的嘛。人家也不多說,一槌定音:自個兒玩去吧。還玩不玩?還怎麼玩?也看不出端倪,只看到前幾天,孫楊上訴了。其實結果如何,相信他自己也看得出來,因為他又不是真的笨。
  • 保時捷帕拉梅拉威固V10隱形車衣,這下子面子裡子都有了
    不過,男人不管年齡多大心中永遠是少年,這位車主雖然已經來到了中年,但還是毅然決然的買了一輛保時捷帕拉梅拉,這樣的話,他說,這輛車的面子裡子都有了。確實,在超豪華車市場裡, 在這樣一個價位,保時捷能帶來它的品牌效應,讓車主有面子;同時帕拉梅拉又是這價位中最能打的一款車,怎麼能讓人不喜歡呢?
  • 《一代宗師》趙本山關於面子和裡子的說法,點透了人一輩子的活法
    丁連山說:「人活一世,有的人成了面子,有的人成了裡子。面子不能沾一點灰塵。流了血,裡子得收著,收不住,漏到面子上。人吶,此一時彼一時,過什麼河,脫什麼鞋,有多大屁股就穿多大褲衩。要學會溫、良、恭、儉、讓,特別這個『讓』字。」
  • 人活一世,別為了面子,爛了裡子
    一個人口不足40萬的小縣城,竟欠下400億巨債,怎麼看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原來,當地領導為了業績,急於打造面子工程,這才欠下400億的債務。到頭來,不僅苦了縣裡的百姓,書記、縣長也雙雙落馬。做人、做事,別光顧面子,丟了裡子。
  • 兒子,空空的裡子,撐不起外表光鮮的面子
    等我們都各自冷靜過後,你對我說:「媽媽,我想要一個抱抱。」我坐在書桌前,你站著,我擁抱了你,頭和臉一齊靠著你小小的胸膛。你繼續說話,「媽媽,你知道嗎?當你說要把我在家的壞表現告訴老師同學的時候,我真的想跳下去。」「如若丟了面子,我寧願死去。」
  • 河南建業第一階段的剩餘比賽就是一道選擇題,是要面子還是要裡子
    因為有很多年輕人得到了鍛鍊,所以本場比賽建業輸的有價值。有些東西不是比分和場面能夠體現的。既然建業在比賽中收穫了東西,那麼我想楊戟的球隊,在第一階段後面的比賽就是一道選擇題:要面子還是要裡子要面子就是只要球員健康,那就場場去拼,即使輸球也要輸的理直氣壯,我們盡力了,已經拼盡了全力。
  • 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3小時狂賣1.1億元:弱者才在乎面子,強者都活成了裡子
    現在正好趕上電商直播的風口,放下面子,放低身段給曾經的友商小米帶貨,努力賺錢還債的老羅,丟人嗎? 弱者才在乎面子,強者都活成了裡子。因為在他們看來,面子無用,是這個世界上最廉價的東西。 任正非常說:「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虛的,不能當飯吃,面子是給狗吃的。只有不要臉的人,才會成為成功的人。」 對於渴望成功,「不要臉」這一點,他毫不避諱。 《華為工作法》中提到任正非曾經吃住都和員工在一起,甚至親自幫員工買晚飯,沒有一點領導架子。
  • 河北:老舊小區改造 「面子」「裡子」都很美
    「有花有草、綠樹成蔭,在小區中心花園裡和老友們打打牌,心情真是舒暢。」近日,位於石家莊市城角街的省直玉成小區內,住戶王書軍老人笑呵呵地說。自2018年起,河北省啟動實施了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努力提升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走在省直玉成小區的中心花園裡,各種花兒競相開放,花香撲鼻。「你看現在多豁亮,改造前太亂、也擁擠。」小區負責人馬廣念邊走邊介紹,海棠、碧桃、櫻花、百日紅、月季……每個品類都匯到一起,看起來整齊有序。花園還重新鋪設草皮,開闢了步行道。
  • 談「香蕉人」背後的「面子與裡子」
    【環球時報駐泰國特派記者 趙益普】在電影《一代宗師》裡,「面子」和「裡子」反覆被提到,高深莫測的武林高手中,總有人當面子,有人當裡子。面子,世人皆可看見;裡子,則指內涵和底蘊。B君也是華人,但他不會說普通話,甚至連新加坡華人幾乎都掌握的廣東話、福建話也是一知半解。「我和他交流也都用英文,雖然我們都是華人。」A君解釋道。於是,我們三個華人邊吃火鍋邊聊,當然,講的是英文。而B君的英文水平確實高,各種生僻詞彙、俚語信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