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獲國家級榮譽,當家人王汝剛這麼說

2021-02-19 上海黃浦

在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一樓最顯眼的位置,這幾天新擺上了一塊沉甸甸的獎牌——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剛剛捧回這枚獎牌的中心「當家人」王汝剛坦言,這是建團近40年來獲得的最高榮譽,也激勵劇團要更好地為基層老百姓服務。

2018年,上海兩大滑稽劇團——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和上海市青藝滑稽劇團合併,正式組建成立了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兩年多來,傳承中心緊跟社會熱點,通過滑稽戲特有的表現形式,積極創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滑稽戲。

滑稽戲《頭等大事》,是國內首部以垃圾分類為題材的舞臺劇,它以兩代人的觀念衝突以及一連串發生在街巷裡的啼笑皆非的故事,將垃圾分類知識娓娓道來。

去年,王汝剛被授予上海市垃圾分類形象大使。當上「大使」的頭一件事,就是對《頭等大事》重新加工。王汝剛帶領團隊走訪鄉鎮、街道、社區,實地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規定及科學管理辦法,搜集素材,加入更多讓觀眾笑過之後記到心裡的段子,讓劇目更緊貼時事,樣式更詼諧、親民,使「垃圾分類」的理念更生動形象地傳遞給觀眾。

大型滑稽劇《天地「糧」心》也是一部緊跟社會熱點的大戲。該劇以「光碟行動」為主線,將方言、戲曲唱段、包袱等多種滑稽戲手法融入到跌宕起伏的劇情中,講訴了飯店老闆對「舌尖上的浪費」從視若無睹到高度重視這一轉變的過程,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引導市民節約糧食、杜絕浪費。

受到疫情影響,文化演出行業遭遇不小的衝擊。但是翻看著劇團年終總結的王汝剛,有理由感到欣慰:去年,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共演出220場,「觀眾不能走進劇場,那我們就送戲上門。」王汝剛告訴記者。

作為國家級非遺「獨腳戲」的傳承、保護單位,近年來,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通過講座、小品、脫口秀等形式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日常生活、拉近與群眾間的距離,均收穫了良好的反響。其中,與各區縣社區文體活動中心舉辦的「曲藝名家進社區——海派滑稽又一春」講座,進一步提高了基層群眾的文藝欣賞水平和文化活動參與度,對上海本土文化的宣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不僅如此,中心還走出上海,前往長三角地區表演。每次演出,劇團一般都當天來回,充分發揮了文藝「輕騎兵」的作用。

除了演出,中心還會悉心輔導當地的業餘文化隊伍。在浙江台州,看過了當地文化館根據真人真事創排的節目後,中心的演員們會與他們一起「摳戲」,包括表演的形式、舞臺的裝置、服裝的美化等,一一分析琢磨,幫助基層團隊提高演出水平。

去年,劇場停擺的那些日子裡,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的不少演員紛紛「轉戰」網絡,在抖音平臺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創作了多種節目,拉近與觀眾的距離。這其中,也有68歲的王汝剛的身影。

就在前幾天,王汝剛上電視臺錄製春節節目,與往常不同的是,王汝剛的搭檔不再是劇團其他演員,而是一位虛擬主持人,兩人一搭一唱毫無違和感。虛擬主持還讓王汝剛向大家拜年,王汝剛即興編了一首打油詩:「一桌年夜飯,都是好小菜,發發壓歲錢,悶聲發大財。」

多樣化的發展是社會變遷的必然,對新生事物,王汝剛從不排斥:「萬變不離其宗。一些新型的表演方式相對傳統的舞臺表演,儘管形式不同,但內核是一樣的,那就是傳播優秀中華文化。」上海提出要「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王汝剛認為,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承、融合、創新,三者缺一不可」。

說起創新,很多人至今都對藝術傳承中心2019年的首次公開招聘印象深刻。那次招聘不限籍貫,不限方言,吸引了不少愛好曲藝的年輕人。王汝剛呼籲,要解決滑稽戲後繼乏人的問題,就不要讓過多的條條框框捆綁年輕人的創造力,「實行一團一策,不拘一格,讓更多有表演天賦的年輕人繼承滑稽戲,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相關焦點

  • 滑稽戲表演藝術家李九松去世,曹可凡:上海人心中的「老娘舅」走了
    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表演藝術家、藝術顧問,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上海曲藝家協會會員,上海戲劇家協會會員。 李九松出身戲曲世家,其父乃文明戲前輩藝人李明揚,從小耳濡目染深受藝術薰陶,先後拜名師文軒、文彬彬學藝,他6歲即登臺表演,口齒伶俐,語言幽默,動作感鮮明,大智若愚,在捧哏方面不溫不火, 憨態可掬,贏得觀眾一口稱讚,是滑稽界難得的奇才。
  • 王汝剛憶「老娘舅」李九松:歡笑永留人間
    曾為上海千家萬戶帶去過歡樂和笑聲的「老娘舅」李九松,於1月29日因病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享年85歲。上海人的一代記憶就這樣和我們說了再見,不過熟悉他的人說,無需悲傷,無需悲戚,因為他把歡笑留給了人間。而說起「老娘舅」這個稱號的由來,則是因為李九松和搭檔王汝剛共同合作獨腳戲《頭頭是道》 ,劇中王汝剛扮演的年輕工人去工地不戴安全帽被李九松扮演的老娘舅教育。從那時開始,「老娘舅」這一稱呼便不脛而走,且漸漸叫出了名。李九松去世後,他的搭檔王汝剛,在文字中寄託了自己對這位老搭檔的思念。
  • 「老娘舅」李九松離開了,今天老搭檔王汝剛又寫了許多話
    12月11日,李九松藝術研討會舉行,13日《藝壇不老松》李九松紀念演出將在上海共舞臺展開。40年老搭檔王汝剛寫文懷念李九松:「我死了以後,大家會哭嗎?」「你知道,我有多少面部表情嗎?」在上海曲藝家協會主席吳新伯眼中,李九松表演藝術沒有痕跡,沒有過多動作,「似乎是本色出演,卻是藝術最高境界。」上海劇協副主席沈偉民將李九松比作上海滑稽的名片,「他的演出來自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像生活,又有藝術的提高,根據需要,隨時調整角色,像一片菜葉,哪裡需要就包在哪裡。」李九松出生於1934年10月,其父是文明戲前輩藝人李名揚,從小耳濡目染深受藝術薰陶,三歲登臺。
  • 上海人都愛的"老娘舅"李九松在滬落葬,王汝剛等親臨
    2020年11月19日,上海地區家喻戶曉的"老娘舅"、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李九松在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落葬。,追思這位帶給上海人無數歡笑的老藝術家,其中也包括了王汝剛、錢懿、曹雄等滬上知名笑星。
  • 「老娘舅」李九松離開了,老搭檔王汝剛又寫了許多話|睡前分享
    12月11日,李九松藝術研討會舉行,13日《藝壇不老松》李九松紀念演出將在上海共舞臺展開。40年老搭檔王汝剛寫文懷念李九松:「我死了以後,大家會哭嗎?」「你知道,我有多少面部表情嗎?」在上海曲藝家協會主席吳新伯眼中,李九松表演藝術沒有痕跡,沒有過多動作,「似乎是本色出演,卻是藝術最高境界。」上海劇協副主席沈偉民將李九松比作上海滑稽的名片,「他的演出來自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像生活,又有藝術的提高,根據需要,隨時調整角色,像一片菜葉,哪裡需要就包在哪裡。」李九松出生於1934年10月,其父是文明戲前輩藝人李名揚,從小耳濡目染深受藝術薰陶,三歲登臺。
  • 王汝剛的垃圾分類卡通形象,原來是他設計的
    阿拉上海有自己的垃圾分類形象大使啦~日前,滑稽戲演員王汝剛受聘成為上海垃圾分類形象大使。同時,根據王汝剛形象,「男女老少」四款卡通形象也正式發布。你知道嗎?王汝剛的卡通形象是嘉定企業幻馬群英社的漫畫主筆、藝術總監符子君創作出來的。
  • 上海民營劇團創作演出會議上 「當家人」齊齊說打算
    前天上海民營劇團創作演出會議中,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叮囑各院團當家人「早準備」。大家顯然有備而來,創作計劃滿檔,劇目首演時間精確到月、日,韋芝感慨,「民營劇團不只忙眼前的、當月的活,已經想到明年、後年。」將演出危機變為創作轉機音樂劇《趙氏孤兒》原定今年6月在上海首演,由於疫情推遲到明年。
  • 今天,我們用一場藝術檔案展,紀念盟員藝術家吳雙藝
    他於1956年加入民盟,曾任民盟上海文化局總支委員會副主委,民盟上海滑稽劇團支部主委。他始終在政治上擁護黨的領導,積極參政履職、建言獻策,體現了一名民盟盟員的政治素養和擔當。丁光宏還以自己聽滑稽戲學習滬語、欣賞海派文化的親身經歷,提出舉辦吳雙藝藝術檔案展,其意義不僅僅在於從這些珍貴的檔案資料中緬懷這位曾經的滑稽表演藝術大師,更重要的是以此來傳承弘揚滑稽表演這一海派文化中的藝術瑰寶。
  • 湖北這些個人和集體獲國家級榮譽!
    湖北這些個人和集體獲國家級榮譽!同時,授予孫志梅等300人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授予北京地壇醫院重症醫學科等200個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其中,我省有以下個人和集體獲此殊榮。
  • 大咖攜手大眾 上海文藝嘉年華走進長三角「年」味濃
    春「藝」盎然·2020上海春節文藝嘉年華系列活動11日至12日在金山舉行,同期,還在金山嘴漁村舉辦第三屆上海春聯大會,與漁民共話春節、共賀新年。 本次系列活動以一場匯集了喬榛、王汝剛、茅善玉、趙志剛、高博文、周進華、楊學進等著名藝術家的長三角文藝名家金山巡演拉開帷幕。
  • 臨泉又獲一國家級榮譽!
    臨泉又獲一國家級榮譽!被授予「2020年度首屆全國公共資源交易百強縣」榮譽稱號據了解,此次峰會共有來自全國各地350餘位省、市、縣公共資源交易機構負責人參會,主要參評指標包括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近三年交易規模、平臺建設、平臺運行及服務以及互聯互通等方面,旨在尋找公共資源改革中敢於創新並已取得成效的榜樣,促進縣(
  • 禾欣新材料公司再獲國家級榮譽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公布了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名單(第二批),全國共67家企業獲此殊榮,浙江省8家入選,嘉興市僅1家,我區浙江禾欣新材料有限公司榜上有名。為貫徹實施製造強國戰略,進一步打造綠色製造先進典型,近年來,我區積極推進綠色製造體系建設,通過市場驅動、環保約束、政策激勵等舉措,不斷激發製造業企業綠色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兩年間獲得4項國家級榮譽。2019年韓泰輪胎、禾欣新材料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禾欣控股獲評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企業,今年禾欣新材料又斬獲國家級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
  • 木偶版《高機與吳三春》該劇獲2019年浙江省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扶持...
    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成員,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浙江省導演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原甌劇團團長兼黨支部書記,國家級非物質遺產(甌劇)省級傳承人,溫州市第六屆人大教科文衛委員,第七屆黨代會代表。 80年自導自演的《斷橋》獲浙江省首屆青年演員大獎賽一等獎,83年應邀赴荷蘭、法國訪問演出獲好評。導演各類藝術作品近200多,不少作品獲獎被央視錄播。
  • 我局獲省文化和旅遊廳系統2020年度優勝單位榮譽稱號
    具體如下:2020年度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榮獲國家級省級表彰獎勵情況一、獲國家級表彰獎勵 (一)集體獲國家級表彰獎勵 長沙縣文化館、會同縣高椅鄉雪峰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懷化市鶴城區陽戲保護傳承中心、祁陽縣祁劇團、臨湘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湘潭縣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局被中宣部評為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
  • 雲間糧倉書香市集獲評「2020上海藝術商圈特色活動」
    2020上海藝術商圈特色活動頒獎典禮1月9日,「2020上海『藝術商圈』特色活動頒獎典禮」在普陀區環球港舉行。此次活動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共同組織,共收到來自全市71個商業主體申報的840餘項活動。
  • 上海大學為何能蟬聯這個國家級榮譽稱號?答案就在這裡
    此前,在精神文明和校園文化建設領域,上海大學已經獲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榮譽。上海大學於2011年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2015年再次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7年11月,榮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2019年4月,榮獲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稱號;2020年11月,經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批准,上海大學全國文明校園複查合格。
  • 明年上海民營劇團將有什麼新作為?當家人同時亮出了計劃--上觀
    12月18日上海民營劇團創作演出會議中,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叮囑院團當家人「早準備」。大家顯然有備而來,創作計劃滿檔,劇目首演時間精確到月、日,韋芝感慨,「民營劇團不只忙眼前的、當月的活,已經想到明年、後年。」特殊一年,將演出危機變為創作轉機音樂劇《趙氏孤兒》原定今年6月在上海首演,由於疫情推遲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