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斯科 | 「印加人」在安第斯山脈中建起輝煌而雄偉的「世界中心」

2021-03-05 縱橫拉美

庫斯科,這座曾經印加帝國的中心之城,今天依然保留著相當數量的歷史古蹟,在這些歷史古蹟之外,又迸發著現代活力。

早在公元1200年前後,國王曼科·卡帕克就遵循他父親「太陽神」的指示,從的的喀喀湖遷至安第斯山脈之中,修建了雄偉華麗的庫斯科城。此後,便以庫斯科城為首都,建立了龐大的「印加帝國」。帝國以庫斯科為中心不斷擴張,最終成為南美大陸印第安文明的最高峰。

16世紀時,庫斯科遭遇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持續百餘年的戰爭,加上期間發生的幾次地震,庫斯科受到了極大的破壞。所幸城內仍有些印加時期的街道、宮殿、廟宇和房屋建築等留存至今,加上西班牙殖民者在此修建的大量屋舍建築,兩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西班牙-印加式」建築風格。

據傳說,庫斯科城是按照美洲豹的外形設計的,曾經貫穿城市的兩條河,框出了美洲豹的背部及腳部位置,且剛好勾勒了美洲豹身軀的大致形態。如今河流早已乾枯,變成了古城的兩條大街。美洲豹的頭部是「薩克薩姆瓦曼神廟」;「武器廣場」位於美洲豹的肚臍位置,即印加文化裡「世界的中心」;「太陽神殿」位於美洲豹的臀部,印加人認為這裡代表著生命和繁衍,是十分神聖而重要的。

作為城市中心的武器廣場,曾是印加帝國時期舉行慶典的場所。如今,廣場正中聳立著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幾條狹窄的石鋪街道呈放射狀通向四周,街道兩旁仍矗立著許多用土石建造的尖頂茅屋,其中很多石塊房基還是印加帝國的遺物。這些倖存下來的宮殿、廟宇和房屋建築,大多是從90公裡外的山上採集的巨石堆壘而成。石塊之間拼接密實,不用任何黏合物,石縫連一片刀片也難以插入。印加人的技藝之精巧,實在令人嘆服。

這座海拔3400多米的城市,歷經滄桑,雖然印加帝國早已不復存在,但它依然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城市。不僅城市本身極具韻味,還是前往著名古蹟「馬丘比丘」的必經之地。而秘魯人更是將這裡稱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和「古印加文化的搖籃」。聯合國在1983年,將庫斯科古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徜徉在庫斯科獨具韻味的街巷,那些古老的建築和遺蹟會向你訴說它們獨特的故事和傳奇。

(部分圖文內容來自網絡)

秘魯精彩行程:

產品諮詢:

回覆:目的地 + 姓名 + 手機號

相關焦點

  • 秘魯古印加帝國的中心庫斯科太陽神廟
    印加文明從12世紀開始,15世紀起勢力強盛,極盛時期的疆界以今秘魯和玻利維亞為中心,北抵哥倫比亞和厄瓜多,南達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沿著南美洲延伸4000公裡,首都在秘魯南部的庫斯科。16世紀初由於內亂日趨衰落,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滅亡。
  • 秘魯.庫斯科Cusco
    庫斯科城中心是兵器廣場(Plaza de Armas),這裡曾是印加帝國時期舉行慶典的場所。庫斯科主教座堂(Catedral de Cusco)是武器廣場東部的建築,也是庫斯科地區第一個大教堂。庫斯科的建築既有印加帝國的痕跡,又有西班牙的風格。
  • 代號NO.6--從庫斯科到熱水鎮
    ‍2017年12月13日在接受了我們的建議,停止哭鬧的小朋友和大家一起登上了前往「世界肚臍」的庫斯科飛機飛越了著名的安第斯山脈
  • 安第斯山脈一座失落之城,曾經輝煌的帝國,直到二十世紀才被發現
    山人帶你去旅行,我們一起看世界。這就是「馬丘比丘」,對了它就是位於秘魯境內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安第斯山脈的中的一座被遺棄的古城,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山頂之城,前往這裡是需要付出太多的艱辛與努力。馬丘比丘秘魯民間一直相傳,高大的安第斯山脈中有一座神秘印加古城,這座古城就是「馬丘比丘」,就是「古老的山」的意思。
  • 走入古印加帝國的心臟,探訪這座深處安第斯山脈的老城
    心心念念的馬丘比丘,古印加帝國的故事,所有的開端,都是從這座叫庫斯科的古城。庫斯科,是古印加帝國的首都,位於三千多米海拔的安第斯山脈的山谷中,秘魯人稱其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和「古印加文化的搖籃」。除了庫斯科老城本身的建築遺址,庫斯科附近還有很多古印加文明的遺址。
  • 庫斯科:寫在牆上的歷史
    庫斯科武器廣場中心雕塑南美古文明中,最輝煌和最重要的,是十六世紀之前存在於現秘魯境內的印加文明。
  • 庫斯科 | 你一定不知道的神秘文明!
    南美洲秘魯的庫斯科(Cuzco)就是一處令人神往、每個角落都充滿神秘色彩的所在。這世上海拔最高的古老首都庫斯科就像個謎團核心,處處叫人費盡思量但又充滿魅力,那份新鮮感,令人興奮得很。庫斯科像一道永遠的謎語,高高安置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上。
  • 庫斯科——世界的「肚臍」,印加的「心臟」,我最喜歡的城市(秘魯,2019)
    我喜歡庫斯科,從踏上去老城中心的石板路開始。石板路被踩踏了幾百年,已被磨蝕得光滑而溫潤,像祖母的祖母留下來的玉鐲,富有靈性。過去的寬大王道,而今早已逼仄狹窄。走在上邊,可以聽到鞋跟敲擊石板發出的細微鏗鏘,像聽到庫斯科老城的心跳聲。
  • 馬丘比丘:安第斯山脈上的世外之境
    編者按:位於秘魯安第斯山脈高處的馬丘比丘(Machu Picchu)與世隔絕了數百年。國家地理的愛好者們提交了一組圖集,帶您探索保存完好的印加遺蹟。這種駱駝的親緣動物在數百年來被安第斯山脈的居民們用作駝畜,也是印加人的皮革、羊毛和肉類來源。
  • 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它也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
    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側沿海,距離太平洋非常近,南北延伸近9000千米,東西寬度約為300千米,平均海拔366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安第斯山脈往西到太平洋之間的區域示範狹窄,主要分布一些狹長的沿海平原,也造就了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智利位於安第斯山脈西側,國土南北長度超過4300千米。
  • 秘魯太陽節 | 在庫斯科遇見最鮮活的印加靈魂
    提到秘魯庫斯科,可能您第一想到的是高原晴朗天空下的自由與熱情;讓人流連忘返的悠閒與愜意;殖民風格濃鬱的熱門景點卻唯獨忽略了它曾經作為印加帝國中心的輝煌。印加帝國的真名是「四方之國」,曾經的庫斯科正是四方之中的中心。依據印加星座規劃的庫斯科古城區,縱橫的街道兩旁是不計其數的豪華建築,而如今,殖民者幾乎推平了那個令人驕傲的城市,只餘下殘垣斷壁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 千年印加古城,南美秘魯的庫斯科,孕育了美洲三大文明之一
    當我第一次踏上遙遠的秘魯的土地,我來到了古城庫斯科。它是位於秘魯南部的著名古城,也是古印加帝國的首都,在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庫斯科古城始建於11世紀,位於海拔3410米的東安第斯山脈豐饒的山谷中,在克丘亞語中,「庫斯科」,意為「世界的中心」。
  • 安第斯山脈,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它位於安第斯山脈的平原東部。西與智利首都聖地牙哥Metropolitana de Santiago接壤,兩國之間是以雄偉蜿蜒的安第斯山脈作為其國境線。安第斯山脈(阿根廷方向)安第斯山脈是位於南美西部與整個太平洋海岸線接壤的山脈。它的長度為8500 km,是地球上最長的大陸山脈。從委內瑞拉西部的最北端穿過哥倫比亞和厄瓜多。
  • 印加古都庫斯科,一生必須來一次的城市
    這個千年古城位於秘魯南部安第斯山脈的高原上,四面環山,坐落在山谷中。對於遊人來說,庫斯科是通向馬丘比丘和聖谷(Sacred Valley)的門戶和必經之處,但這裡遠不只是一個落腳之地。來到庫斯科,你會覺得它似曾相識,但又說不出像哪裡。在似與不似之間,它的多元和包容,現代活力和古老魔力使得每年有數百萬遊客慕名而來。
  • 秘魯|庫斯科太陽節,印加人的前世今生
    武器廣場,秘魯安第斯高原印加聖城庫斯科(Cusco)的心臟地帶。它呈環形,儼然一個天然舞臺,當地重大慶典活動都會在此上演。
  • 離太陽最近的城市,秘魯印加古都- cusco庫斯科
    ),但被安第斯山脈環繞,是古老的印加帝國的搖籃。 相較於後來西班牙人時代所堆砌的石塊及建築,很明顯地可以看出印加人的石工技術實在高明。在calle loreto有很高聳的石牆和在calle hatunrumiyoc有一塊十二角石,十二角石非常著名,根據考古學家的看法,這塊石頭應該跟曆法的計算有關,但實際上的作用仍未明。要尋找這一塊特別的石頭其實也很簡單,只要看到一大堆觀光客位在那邊拍照,那個就是了。
  • 世界寶藏 | 馬丘比丘,印加帝國失落的空中之城
    早在16世紀中葉,當秘魯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後,民間就一直相傳:在茫茫的安第斯山脈中,有一座神秘的印加古城。西班牙人在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它一無所知,秘魯獨立後100年裡,這片淨土也無人涉足,只有翱翔的山鷹目睹古城的雄姿。
  • 印加文明 | 世界古文明系列
    到公元前2000年末,中安第斯山區已出現一系列古代文化中心。在首都庫斯科,印加人在城東、城西建有四座天文觀象臺,中心廣場另設一座。根據長期的觀測,印加人測得地球運行周期是365天零6小時,並據此制定了太陽曆。印加人還有一種曆法是陰曆,包括354天,是根據對月亮的觀測結果制定的。 印加人在音樂、文學方面也有很高造詣。有人認為,印加音樂可與歐洲古代民歌相媲美,甚至更為高超;還有人認為,印加音樂具有亞洲古代音樂的水平和相似的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