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酸棗糕,
不知道可以勾起多少人童年回憶。
它酸甜辣鹹的口感,
讓人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
眼下,
正是做酸棗糕的黃金時期。
吃了這麼多年的酸棗糕,
你知道酸棗糕是怎麼來的嗎?
哪裡產的味道最正宗嗎?
▽▽▽
在各地眾多口味的酸棗糕中,道林的酸棗糕尤為出名。
在去年的「寧鄉美食」評比中,「道林酸棗糕」就與「溈山擂茶」、「黃材香乾」等傳統小吃一同入選寧鄉美食「八大絕」。
今年49歲的李斯寧,家住道林鎮靳水村車皮頭組,從小就跟著奶奶學做酸棗糕,如今已經連續做了二十多年了。她家的酸棗糕是出了名的好吃,嘗過的村民都讚不絕口,說她有一套「絕活」。
▽▽▽
第一步:選材
李斯寧告訴寧視君,要做出道林酸棗糕最經典的口味,八種材料不能少:酸棗、辣椒、藠頭、紫蘇、南瓜、鹽、白糖和芝麻。
原材料越新鮮越好,酸棗要選金黃的熟透的,南瓜也是如此。
第二步:煮材
酸棗最先下鍋,煮的時間一般在40分鐘左右。不同的廚具,在時間上也有差別,要觀察酸棗的煮爛程度,煮好的酸棗會出現破皮的情況。
煮好酸棗後,接著是煮南瓜。
待到南瓜快熟時,就把鹽、糖和剁碎的紫蘇、辣椒、藠頭放入,一起煮。
第三步:酸棗去核留肉
酸棗去核看似簡單,卻是個體力活。用大勺用力拍擠,使之肉核分離,再用手將棗核一粒一粒挑出。
第四步:攪拌
將備好的食材攪拌在一起,李斯寧介紹說,她很注重食材的配比:酸棗30斤、南瓜30斤、 辣椒1斤、白砂糖7斤、鹽、紫蘇和藠頭適量。
第五步:鋪酸棗糕泥
鋪酸棗泥最重要的是要鋪得均勻,厚度0.2cm。
第六步:撒配料
撒料是相對簡單的步驟,道林酸棗糕最傳統的配料有兩種:芝麻和甘草粉。
第七步:晾曬酸棗糕
李斯寧介紹說,做酸棗糕之前,要看準天氣,酸棗糕要暴曬兩天才可收藏。
曬乾後的酸棗糕,
就可以放在嘴裡慢慢享用了!
沒想到一塊小小的酸棗糕,
製作起來這麼複雜吧~
不過,你還真別小看它,
你記憶裡的小零食,
如今還成了大家增收致富的門道。
隨著道林酸棗糕聲名遠揚,
加上網際網路進入千家萬戶,
一臺電腦、一部手機,
就能讓自己的手藝變成實在的利潤。
這一商機,
吸引了許多道林鎮村民的加入。
李斯寧就是個「活慄子」
「做了幾十年的酸棗糕,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家的酸棗糕能用來廣泛銷售,每年靠著這門手藝,還能掙個兩三萬元。」
說起酸棗糕給她帶來的收入,李斯寧笑得合不攏嘴。她說,在家裡做酸棗糕,能一邊掙錢一邊照顧老人小孩,比在外打工強多了。
「老師傅」許巧林更是經營者典範
51歲的許巧林做了幾十年酸棗糕,2016年,她憑藉做酸棗糕的手藝榮獲寧鄉「老師傅」獎。許巧林告訴寧視君,她專門建了一個微信群,用於銷售酸棗糕,每天都有顧客在微信上下單,旺季一個月能賣出兩、三百斤。
「雖然是辛苦,但是這個產業就在家門口,還能把道林的酸棗糕手藝繼續傳承發揚,我很滿意。」許巧林笑著說道。
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許巧林在原有酸棗糕的製作配方上進行了創新,增加了上十種新口味。她還把顧客的反饋用筆記本記了下來,不斷改良口感。
不僅如此,許巧林還專門申請了商標,設計了包裝,準備增加人手,擴大手工製作規模,打造電商平臺。
在道林鎮,
擁有製作酸棗糕手藝的人不在少數,
帶頭人許萬先介紹說,
道林鎮現有800多戶村民製作酸棗糕,
參與銷售買賣的有300多家。
他告訴寧視君,
接下來他們準備籌建道林酸棗糕協會,
幫助大家解決銷售問題。
最後,
讓我們一起祝道林酸棗糕產業
發展越來越好!!!
採寫 | 倩雅 夢夢
▼戳圖查看▼
寧視界招募鐵桿粉絲啦!點擊「閱讀原文」加入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