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豔芳視他為天才,張學友欽點他做接班人,他是香港樂壇最後一塊...

2021-01-14 騰訊網

梅豔芳視他為天才,張學友欽點他做接班人,他是香港樂壇最後一塊遮羞布!

在四大天王宣布退出香港樂壇之後,大家都覺得香港樂壇開始衰亡,雖然鄭中基的實力不錯,有媲美張學友的能力,但是他卻不想做歌手跑去演喜劇,真是可惜了鄭中基的實力唱功。而鄭中基的退出,讓陳奕迅一枝獨大,成為了2000年後香港樂壇最閃耀的巨星。

陳奕迅出身在一個公務員家庭,母親和父親很早就離異,母親移居英國,陳奕迅和父親一起生活多年,對父親有深厚的感情。陳奕迅在21歲參加了TVB的新秀歌唱大賽,拿到了冠軍,這個比賽為香港娛樂圈發掘了不少新人,像鄭伊健、鄭秀文、羅嘉良、梁漢文等等,當年陳奕迅是晉江,楊千嬅是銅獎,兩人識於微時,成為很好的朋友。

因為梅豔芳是第一屆的冠軍,所以她很關注這個比賽,每次有出色的新人出現,梅豔芳都會竭力所能扶持和幫助他們,她覺得陳奕迅的實力很強,是一個天才型的歌手,所以在梅豔芳的幫助下,陳奕迅很快就在樂壇站穩了腳跟。

同時陳奕迅認識了TVB的徐濠縈,兩人走到了一起,事業、愛情、友情,不管哪方面陳奕迅都順風順水,還做起了演員,不過陳奕迅一開始的歌曲並沒有找到適合他的路線,沒有真正意義上走紅,反而是當年的謝霆鋒紅遍大江南北,成為當紅的歌星。很多人都說謝霆鋒是香港樂壇的接班人,但是張學友卻覺得陳奕迅才會成為他的接班人。

果不出張學友的所料,在出道五年後陳奕迅一首《K歌之王》就火起來了,他也奠定了自己在歌壇的地位,從此陳奕迅不再碌碌無聞,而成為了和謝霆鋒相提並論的歌手。等到再五年後,一首《浮誇》徹底讓陳奕迅走上事業巔峰,從此成為了香港樂壇不可取代的人物,還被大家認為是新一代的「歌神」,他不負張學友所望,成為了最好的自己。

雖然事業有成,但是陳奕迅的父親卻遭遇了挫折,陳奕迅也差點倒下,但是徐濠縈在一旁陪伴,細心照顧他,才讓陳奕迅走了出來。之後陳奕迅的歌聲中帶了更多的深情和故事,讓人百聽不厭,簡直是繞梁三日。

鄭中基和謝霆鋒都沒能走到最後,但是陳奕迅出道時並不算最出色,人氣也不夠,卻靠著自己的堅持成為了香港樂壇最後的遮羞布,你喜歡他嗎?歡迎留言討論!

梅豔芳視他為天才,張學友欽點他做接班人,他是香港樂壇最後一塊遮羞布!

相關焦點

  • 張學友:曾因烏龍事件被梅豔芳嫌棄!他能成功只因背後這個女人!
    01張學友的出道帶有一絲戲劇性,是被朋友慫恿參加首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最後獲得冠軍而出道。寶麗金唱片公司立馬看中這個很有潛力的年輕人,張學友成為了籤約歌手。1986年張學友首次拍電影,出演電影《霹靂大喇叭》,票房是當年前十的成績。同年,張學友拍攝電影《痴心的我》,首次擔任男主角,他沒想到的是,月老也為他悄悄拉起了紅線。
  • 1997年,張學友被20位美女包圍親吻,香港樂壇走向衰落
    如果你愛慕的是他天籟之音聲動梁塵——可知這世上還有一言廣為流傳: 「在香港,最被低估的,就是梁朝偉的歌聲,以及張學友的演技。」 香港樂壇走向衰落前,有這麼幾個時期。 雙雄爭霸時期。
  • 他曾是香港樂壇兩大天才之一,35歲時英年早逝,但歌聲卻永留人間
    在八十年代的香港歌壇裡面可謂是人才輩出,無論是當時小有名氣的張學友,還是當時已經是國際大腕的張國榮,那個時代可以說是香港的黃金時代。那個時候也有多位我們熟知並喜愛的藝人英年早逝了,他們有生病去世、有自殺去世,還有跳樓身亡,如翁美玲、梅豔芳、張國榮、黃家駒、鄧麗君等;他們都是叱吒影壇、樂壇的風雲人物,給觀眾帶來了無限的視覺、聽覺享受,只可惜天妒英才。
  • 原來張學友還是梅豔芳的妹夫,他為了安慰妻子寫下歌曲《講你知》
    梅豔芳曾經說張學友是自己的親人、老師好朋友,但其實你知道嗎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兩個人還有一層關係,那就是張學友是梅豔芳的妹夫。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這是因為張學友的妻子羅美薇認梅豔芳做了乾姐姐,在梅豔芳彌留之際,張學友和妻子陪伴著梅豔芳,梅豔芳也是拉著張學友的手在好友的陪伴下安靜的離開這個世界
  • 1985年紅磡之夜,一首歌串起了整個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
    梅豔芳被稱為「香港的女兒」,因為她一生乾淨、執著、敬業、樂群,為香港流行音樂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好地詮釋了「香港精神」的實質。    她在香港紅館舉行的人生最後一場演唱會  她從不吝嗇把技藝傳給晚輩,帶出來的徒弟有草蜢、許志安、譚耀文等人,謝霆鋒也曾備受梅豔芳提攜。
  • 香港樂壇殿堂級人物,你認識幾個?他一開嗓,整個娛樂圈都安靜了
    提及香港樂壇殿堂級的人物,一般情況下,大家都能想到被譽為「歌神」的許冠傑,張國榮,梅豔芳,譚詠麟,張學友,林憶蓮(排名不分先後)等人,對於大眾而言,這幾位是很出名的,有的不僅在歌壇成就不凡,在影壇也是成績斐然,像張國榮,梅豔芳,兩位風華絕代的摯友,留給了我們太多珍貴的記憶。
  • 他是香港流行音樂教父,粵語歌開山鼻祖,香港樂壇五傑之首
    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明星經紀人徐仕春,關注我不迷路春哥帶你們上高速,做為一位在娛樂圈多年的資深經紀人,每天帶你們八卦娛樂圈趣事。1.他是香港的流行音樂教父,廣東歌也就是粵語歌的開山祖師爺,粵語流行歌壇的開創人,建立起粵語流行歌壇新潮流,他也是香港八十年代樂壇五傑之首,香港樂壇五傑:許冠傑 譚詠麟 張國榮 梅豔芳 鄧麗君,香港歌神金字招牌的代表人物,他就是香港樂壇綜合實力第一的歌神:許冠傑。
  • 香港樂壇最後一位天后,拍張學友MV出道,最巔峰時紅過鄭秀文
    曾經的香港娛樂業很發達,無論是電影還是歌唱事業都很輝煌,不過隨著內地藝人的崛起港星現在風光不再了。早年的香港樂壇影壇湧現出無數巨星,可如今卻是一片唏噓,內地雖然看上去一片紅火,但實際上其實更慘。以前天王天后很多,現在10多年也未必能出一個,從這個角度來說八零後九零後是幸福的。
  • 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為什麼說臺灣樂壇的地位更勝一籌呢?
    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 相比之下,香港流行樂壇儘管也曾湧現出黃霑、顧嘉輝、林夕、黃偉文、許冠傑、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張學友、Beyond樂隊、劉德華、陳百強、陳奕迅、李克勤等巨星級音樂人和歌手,但是除了填詞還比較強之外,整體作曲創作能力比臺灣遠為遜色。
  • 張學友大鬧梅豔芳生日會,事業跌入谷底,妻子12個字改變其一生
    1984年在他畢業後參加了香港首屆十八區業餘歌手大賽,沒想到竟然一舉奪魁。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業餘級的歌手大賽在香港只舉辦了兩屆,卻出了兩個天王級歌手,第一屆是冠軍張學友,第二屆冠軍李克勤,兩人後來都成為香港樂壇的重量級歌手。
  • 張學友迎來59歲:我最慘時,臺下只有兩個女人鼓掌
    剛畢業那幾年,張學友在香港貿易發展局做過文員,也在國泰航空公司做過票務員。那個曾經讓他覺得十分遙遠的香港樂壇,突然之間,變得觸手可及,之後,張學友辭去了票務員的工作,開始專心做一名歌手。電影《東成西就》中張學友的山東話片段(1993)伴隨著演技漸入佳境,張學友的歌唱生涯,也開始柳暗花明。張學友總說,自己是香港樂壇的「既得利益者」:他見證了香港樂壇從起步到巔峰,再從巔峰走向下坡。
  • 哥哥張國榮稱他為亞洲歌神,譚詠麟說他是整個樂壇的支柱
    《太陽星辰》這首歌有著特別的意義,對張學友來說也是他音樂之路的裡程碑。《太陽星辰》在香港發行推出後,大受歡迎,張學友因此獲得1987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1987年是香港兩大天王譚詠麟和張國榮競爭最激烈的一年,兩人的歌曲盤踞了每個排行榜,幾乎沒有留給其他男歌手呼吸的空間,但張學友的《太陽星辰》依然能在年度十大金曲突圍而出佔據一席,實在難能可貴。
  • 你不知道的,三位天王和梅豔芳告別的故事
    《夢裡共醉》熟悉的旋律響起,獨有的低音似十裡洋場的霓虹,頃刻讓所有的情緒拋去了九霄,化做一股洪流降世。歌迷們噙著淚,揮舞手中紅色心形電筒,他們不知道,癌症引起的肝衰竭,讓醫生都心驚膽戰,判定「隨時可能去世」。儘管強烈阻攔,梅姑執拗步登上舞臺,為深愛她的人做最後告別,為她深愛的香港做最後歌唱。
  • 在八九十年代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金獎的七位歌手,你最喜歡誰?
    1,譚詠麟 兩次 儘管被譽為歌神的許冠傑才是開創粵語流行歌曲的鼻祖,然而把粵語流行樂壇推向巔峰的正是譚詠麟。在1984年—1985年期間,他推出了三張被譽為「愛情三部曲」的唱片,也就是《霧之戀》、《愛的根源》、《愛情陷阱》,震驚了整個香港樂壇。
  • 張學友酗酒後打歌迷大鬧朋友婚禮,在梅豔芳生日宴搗亂背後的原因
    父母疏於管教,張學友的學習成績很差。家庭條件又不好,因此中學畢業後,小小年紀的張學友就承擔起養家的重擔。張學友曾做過香港貿易局的文員助理以及國泰航空公司的票務員。但那並不是張學友的志向,從小張學友就喜歡唱歌,他自己覺得唱得也很好。
  • 張學友憑什麼當歌神?別人也有機會,但架不住他持續「放大招」!
    事實上,歌神這頂帽子,最初並沒有完全落到張學友的頭上,但是他運氣好再加上底子好,自己又爭氣,自然而然便成了叱吒兩岸三地的歌神。1992年,老牌歌神許冠傑宣布「金盆洗手」退出歌壇。此前,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這些支柱型歌手都已宣布不再領獎,時值臺灣歌壇大爆發,羅大佑、周華健、王傑、童安格這些臺灣歌壇的代表人物,紛紛登陸香港歌壇淘金。
  • 金針獎相當於香港樂壇的終身成就獎,是香港樂壇最高獎項
    金針獎在香港樂壇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所有香港音樂人夢寐以求的目標,相當於香港樂壇的終身成就獎,非常難拿,舉兩個例子你就知道。黎小田,一代港樂大師,《萬裡長城永不倒》就是他的經典作品,是香港樂壇殿堂級的音樂人,可是,他沒有拿到金針獎就已經遺憾離世!王菲,頂級實力派歌手,對香港樂壇的貢獻非同一般,雖然曾經入圍過金針獎,但是依然沒有如願以償,沒有獲得金針獎這個香港樂壇至高榮譽。
  • 人物誌;香港第二代「歌神」張學友
    (1986年處女作《霹靂大喇叭》)但出乎張學友的意外,自學成才的他開始發展得很好。1985年4月18日,發行的個人首張粵語專輯《Smile》,香港地區銷量達20萬張。同年,獲得第8屆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 ;此外,他還與呂方在香港紅館共同舉辦了「雙星演唱會」 。
  • 90年代如果沒有「四大天王」這個稱號,劉德華張學友就是樂壇兩極
    大家知道90年代的流行樂壇異常繁華,香港、臺灣幾乎同步步入最繁華時期,內地雖然星光暗淡但藝術成就極高,也在同時期掀起一個小高峰。而整個樂壇的最頂點就是持續至今30年,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香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成就了一些人,也拖累了一些人。
  • 「大鬧」梅豔芳葬禮,卻成張學友一生摯愛,貪圖美色的背後暗藏秘密
    「大鬧」梅豔芳葬禮,卻成張學友一生摯愛,貪圖美色的背後暗藏秘密在上世紀末,隨著香港影視圈的發展,在香港掀起了一股熱潮,更是因此出現了不少知名藝人,一晃上世紀,香港諸多女明星現在也都見過半百了, 但她們的事業和生活差異很大,有的仍舊活躍在娛樂圈,而有的女星早已淡出,甚至也有人已經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