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2020-12-14 紅衣記史官

從古至今,李煜的詞若稱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

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國的帝王,但卻不能簡單的理解他是一位普通的帝王,從他的文學造詣這個角度上說。李煜還是一位詞壇上的帝王,只是這位詞帝錯生在帝王之家。

他人生其實就是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他人生上半場是像天堂一般的富貴與風流,人生的下半場猶如經歷人間煉獄般痛苦和悽涼

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

公元978年的七夕,又到了李煜生日,他一時詞興大發,便寫下了這首《虞美人》,令歌妓演唱。座中南唐舊臣聞之,無不掩面而泣。

宋太宗聽聞以後,雷霆大怒,不久便下令將李煜毒死。這首詩也成為了他的絕筆之作!

據傳,李煜死狀極其悽慘,掙扎了很久才去世。在這首詞中,李煜撫今追昔,可以說將自己的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全詞如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不難發現,李煜的詞後期大多寫的是離愁別緒,亡國哀怨,這當然與他的人生經歷是密不可分的。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李煜怎能不追憶過去的榮華?怎能不感嘆時下的慘痛?

這首詞刻畫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取得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效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日花開,秋日月圓,曾經的一切是那麼美好,可是卻匆匆結束了,快到令人無法回憶起它到底是什麼時候結束的。

曾經的他,是一國之主,權力無邊,享受著世人豔羨不已的富貴榮華。有美人相伴,有美酒歌舞可享,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可是現在南唐滅亡了,戰亂就像一陣龍捲風,瞬間摧毀了一切,也結束了他的安穩日子。無力反抗的他,被宋人囚禁在汴京。春風吹來,春花開放,於是他始懷念,懷念昔日的春花秋月。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明知回不去,卻斬不斷心中的愁苦,這種精神上的折磨最難承受。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此句緊承上片的「故國」一詞,將思念的範圍縮小至具體的「雕欄玉砌」和「朱顏」,畫面感強烈。

「金陵華麗的宮殿依舊在,它們是不會因為天下易主而傷心的,照樣將自己的華美展示給人。倒是宮中那些女子朱顏已改,不復舊日傾城色。

美麗的女子易老,美好的日子也易消,再難追尋,這怎能不令他傷心難過呢?寫到這裡,詞人心中的悲痛便再難掩飾了,於是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便橫空出世了。

此一句歷來備受推崇,它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極富感染力。

無論是措辭還是語調,這首《虞美人》都堪稱詞中翹楚,詞中描寫的人生痛苦可以說被李煜寫到了極致,令人不忍卒讀。

可偏偏這麼美的一闕詞卻斷送了李煜的性命,也斬斷了他還未全部施展的才華。整首詞中最讓人驚豔的就是末尾的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千百年來,它引起了無數人心靈上的呼應和共鳴,被人們傳唱至今,經久不衰。

讀李煜,體驗百味人生;品李煜,可以讓我們奮發向上

在這本《李煜詞傳》不但收錄了李煜的詩詞作品,通過它們讓我們認識到一個真實而深刻的李煜。

難得的是《李煜詞傳》通過三十餘首最為膾炙人口、廣泛流傳於世的詩詞,用散文體小說的創作方式,演繹其至情至性、充滿悲歡離合的傳奇人生。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將李煜的從王到囚,愁思百結,以詞為命,以淚書情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李煜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包含《倉央嘉措詞傳》,就提下這個傳奇的人物倉央嘉措。

他是雪域的大王,是布達拉宮的主人,卻只想做個自由的浪子。

這樣一位敢於拋棄世俗眼光,狂傲於天際之間的人,才能盡情釋放他的風流浪蕩、釋放滿腹的才華,留下60多首情詩,寫盡深情與人生,成為了藏族詩歌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他在詩詞中教會我們該如何堅強,才能徹底忘記。就如他所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

傷悲不由心,但由情。情淡則心寬,心寬才能放下疲憊。

回望過去,你會發現,很多事,其實並不值一提。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和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精良,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幾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李煜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不料成千古絕唱,將人生的苦寫到了極致
    南唐後主李煜作為五代時期南唐最後一位皇帝的他,在古代詞壇上可謂說是文學造詣極高,從古至今,你要說李煜的詞是老二,那無人敢稱第一。可惜只是錯生在了帝王家,人們把李煜的一生分為了兩部分,李煜的上半人生,可以說是度過了像天堂一樣的生活,享盡了這世間的榮華富貴。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使人不禁落下眼淚
    歷史上有多少皇子因為爭奪皇位而喪命,明爭暗鬥就是為了那個高高在上的皇位,但是有這樣一位皇帝卻不想這個高高在上的高緯,如果他可以自己選擇人生的話,他會選擇成為一個詞人。他就是李煜。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也就是由於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因此 他也被後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被毒殺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的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就是其亡國後寫下的那篇《虞美人》,令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後慘被毒殺。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為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幾句卻催人淚下,成就名篇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作為統治者,他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在詩詞上卻頗有建樹。李煜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中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一定是的影響。而提起《虞美人》這個詞牌名,雖然辛棄疾、蘇軾、納蘭性德等人都曾用過,但卻無一能媲美李煜的《虞美人》。這首詞也是李煜的千古絕唱。
  • 李煜一首悲哀的絕命詞,其中「春花秋月何時了」,說透了人生無常
    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正是抒發了李煜滅國後頓感生命空虛的悲哀,這首詞是五代十國時期李煜生前最後的一首詞。正是這首詞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這首悲哀的詞卻成為了一代「千古詞帝」生命最後的絕唱,被世人稱之為絕命詞。
  • 李煜經典的一首詞,改自李隆基的「亡國之曲」,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了解過宋詞的人應該知道,一首詞包括詞牌名和詞名,同一個詞牌名可能有很多首詞。而說到詞牌名就能想到那首詞,一定是千古絕唱。說起《水調歌頭》,想到了蘇軾;說起《破陣子》,想到了辛棄疾。除了這3首,還有一首就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也是名垂千古,無人能及。在李煜42歲那年,剛巧趕上當時的乞巧節,在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 李煜的一首亡國詞,無人仿得來,700年後納蘭跟寫一首,驚豔世人
    提到南唐後主李煜,我只覺得他是一個被皇帝這個職業耽誤的詩人,也不能說他被耽誤了,因為他很多驚豔世人的詩詞還是被流傳了下來。比如這首最有名《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亡國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優美心醉,描寫的是歡樂時光。亡國後,李煜的詞多了份悲涼,多了份悽慘。李煜臨死作了一首詞,正是《虞美人》《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煜最催淚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發自肺腑,千百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作為千古詞帝,李煜在淪為階下囚以後所寫的詩詞大多都離不開「愁」與「恨」兩個字,可以說離愁別恨總是將他困得死死的。這也難怪,今昔對比,一個天上一個人間,任誰面對如此天差地別的人生變故,都會生出萬般的愁與恨來。何況曾經貴為一國之君的李煜?然而,國家不幸詩家幸!
  • 因一首詞,使自己丟了性命的李煜,究竟寫了什麼讓宋太宗如此震怒
    在中國歷史上,南朝後主李煜可以說是一個相當獨特的皇帝,他沒有治國之才,貪圖享樂,然而卻有非凡的藝術天賦,書法、繪畫、音樂樣樣精通,尤其是填詞,開婉約詞詞風,被後世稱為「詞帝。」然而這位「詞帝」,後半生的生活可謂悲慘,不但國家被北宋滅掉,自己被俘虜到汴京,而且竟因為一首詞招來了彌天大禍。
  • 李煜一首《相見歡》,道盡人生痛苦與蒼涼,字字帶淚
    李煜應該算是所有帝王中文學成就最高的一個,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為了文學荒廢朝政,最終南唐才被趙匡胤所滅,他也成了亡國之君,被趙匡胤囚禁,受盡了苦楚,自己的老婆小周后也被趙光義強幸,還讓畫師畫了春宮圖。但是也正是這些屈辱的人生遭遇讓他洗淨鉛華,讓他的詞從花間胭脂氣中能夠脫穎而出,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成為一顆耀眼的明珠。但是追根到底,真正成就他詩詞的是他的真,他對生命的的激情投入,不論是家國破碎後還是作為帝王之時,他都以最真的一面面對生活的喜怒哀樂。正是這樣的性情成就了他詞壇的輝煌。尤其是在亡國後,他的詞寫得都極為沉痛。每每讀起都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沉痛和缺憾。
  • 李煜很沉痛的一首詞,不輸《虞美人》,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一代詞帝李煜的絕命詞。在他寫完這首《虞美人》沒多久,就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死。他是個失敗的國主,卻是個成功的詞人。在降宋之前,他也寫詩填詞,但是他為後人所熟知的幾首詞都是寫於被俘虜之後。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生悽苦,人間悲觀
    《人間詞話》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將詞的發展分為五代、北宋、南宋三個階段,對每一階段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進行了深刻且獨到的評論,而尤為推崇五代詞。尤其對李後主的詞更是不惜筆墨反覆讚譽。稱其「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赤子之心」、「以血書者」。
  • 李煜被囚時寫了一首亡國詞,七百年後納蘭跟寫一首,皆成千古名篇
    提到李煜,我們會想到南唐最後那個悲劇的皇帝,他的一生是悲劇的,即位時南唐就已經是一個爛攤子了,而他本人卻並不適合當一個皇帝,奈何身在帝王家,他身不由己,只能承擔起這個國家的命運。天意一步步的將他推向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也將他推進了萬丈深淵。偏偏讓生性膽小、懦弱的一介才子當了一國之君,他本是一介文人,又怎麼能抗爭過武力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呢!最後葬送了擁有三千裡山河的南唐國土。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李煜臨終前一首詞,短短4句,道出悲的高境界,你讀過麼?
    都說史上有四大"不務正業"的皇帝:愛玩音樂的李隆基,愛寫字的宋徽宗,愛做木工活的朱由校,還有愛寫詞的李煜。說起李煜,在"不務正業"這件事上,也算是做到了極致,以至於直到今天,人們提起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做君王時做過哪些正事,而是他那30多首傳世傑作。很多人聽到這個作品數量,表示不屑:人家真正的詩詞達人,作品數量是他的幾十倍!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但是人的感情總是在不斷波動之中的,我們絕不能簡簡單單的將時間作為劃分李煜詩詞風格的標準,就如同婉約派和豪放派同樣不能作為判定詞人詩詞主旨的標準一樣。比如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長相思》就是李煜早期的作品,但滿是愁苦。600多年後的納蘭性德仿寫了一首,同樣堪稱千古絕唱。
  • 宋代一詞人在長江邊上,寫下了一首絕美相思詞,堪稱千古絕唱
    就在宋代,有一位詞人,在長江邊上,寫下了一首絕美的相思詞,通過這首詞,寫盡了相思的美好。這位詞人是李之儀,這首詞就是他所寫的《卜算子》。《唐宋詞鑑賞集》:李之儀的這首詞,是一闋歌頌堅貞愛情的戀歌。這一句是全詞中的升華,如果對方真的答應了女主人公的請求,那麼她的這段相思,就可以從無疾的暗戀,變成雙方的甜蜜愛情了。其實在寫這首宋詞之前,李之儀的人生,基本上已經算是最黑暗的時刻了:仕途中落,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