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被囚時寫了一首亡國詞,七百年後納蘭跟寫一首,皆成千古名篇

2020-12-17 歷史sir123

提到李煜,我們會想到南唐最後那個悲劇的皇帝,他的一生是悲劇的,即位時南唐就已經是一個爛攤子了,而他本人卻並不適合當一個皇帝,奈何身在帝王家,他身不由己,只能承擔起這個國家的命運。

可是他的內心並不想如此,他寧願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可以不必承擔這麼重的責任,可以專心研習詩詞,做一個閒散的詩人。

可命運卻總是那麼喜歡捉弄他。

他天生相貌奇特,長有駢齒,重瞳,古往今來,長有駢齒,重瞳的,都是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比如孔子,項羽,再比如晉文公。天意一步步的將他推向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也將他推進了萬丈深淵。

偏偏讓生性膽小、懦弱的一介才子當了一國之君,他本是一介文人,又怎麼能抗爭過武力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呢!最後葬送了擁有三千裡山河的南唐國土。

亡國後的李煜被押送到汴京,趙匡胤甚至李煜對他沒有什麼威脅,殺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還不如用他來收買人心。於是不但沒有殺李煜,還封了個虛名的官職給他,將他送到郊外軟禁起來

而這首《相見歡》便是李煜亡國後,被囚於宋國時所作抒寫離愁的詞作。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上闕十八個字,寫出了人物、地點、時間和季節,描繪了一個極為廣闊的背景。

下闕具體寫離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用生動的比喻對離愁作了深刻無比的描寫。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憂愁啊!

把愁緒化作可以看得見的東西,以實寫虛,虛實結合,使得憂愁呈現量化。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裡的「別味」,已經是一種痛楚。

這首詞中李煜把孤獨無助和對故國的相思之情寫得淋漓盡致,直到千年後的今天,這首詞一直在流傳。透過那歷史的年輪我們依舊能讀到當年李煜那孤苦、落寞的心境。

最終在公元978年,李煜在自己的生日宴上寫下了千古之作《虞美人》而遷怒了宋太宗,被宋太宗賜毒酒而亡。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

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而就在七百年後的清朝,納蘭容若也寫了一首《相見歡》,其傳唱程度不亞於李煜的那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此後這兩首《相見歡》皆成千古絕唱。

對於納蘭容若,或許是與他的感情經歷有關,他的詞總是悲傷的,所以很多男生都不願讀納蘭容若的詞,但是卻受到了眾多女生的追捧。大抵是因為每個女生都期望遇見一個這樣痴情的人吧!

正如納蘭自己所說:「我是天上多情種,不是人間富貴花。」所以他的一生在感情上是坎坷的。

年幼時與表妹相愛,但是因為表妹父母雙亡,自然是不能嫁入納蘭家,於是表妹被容若父母做主,送進宮中選秀,與容若此生再無瓜葛。這便是納蘭容若第一段悲慘的愛情故事,或許從這時起,那個悲傷痴情的納蘭容若就已經存在了。

後來康熙賜婚,二十歲的納蘭容若迎來了他的新婚大喜,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

這是他第一任妻子。婚後兩人舉案齊眉,琴瑟和鳴,伉儷情深。盧氏像大多數已婚女子一樣,溫婉賢淑,更重要的是,她內外兼修,腹有詩書,和納蘭公子極為般配。

然而自古紅顏多薄命,本是佳偶天成的一對璧人,卻難長相廝守,盧氏婚後第三年不幸死於難產,這對於納蘭容若而言,是極其沉重的打擊。

而後的納蘭在父母的命令下,續了弦,納了妾,卻依然對盧氏念念不忘。

這首《相見歡》便是他在妻子死後所作,其中的感情不難了解。

《相見歡·落花如夢悽迷》

落花如夢悽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閒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納蘭這首詞,因受花間詞風影響,其選取視點則為女子身份,筆觸所及,詞中女子傷春念遠之思,盡皆湧現於紙面。如此說來,此首《相見歡》更如小說之流,畫微入細,一嗟三嘆,實為巧妙。

細細道來,這首小令,環境氛圍之渲染,動作神態之描繪,心理物態之刻畫,鮮明生動,細膩深刻,無不令人嘆為觀止。

納蘭此詞雖不像他的悼亡之作那樣悲悽幽咽,哀怨綿長,但其孤獨悽清、別恨悠悠的苦情則依然是灼人心脾,呈現出一種「灰色」的格調,讀之令人悒悒不歡。

康熙二十四年,容若抱病與好友小聚,而後便一病不起,在家臥床七天後與世長辭。這一年, 他不過才三十歲的年紀。

讀了他們的詩之後,你會發現自己仿佛身處其中,處於那個落花的場景,處於那個亡國後被囚的牢籠,體味他們在此時此刻的心情和內心深處的掙扎。

讀了詩後,我們會更想去體味他們的一生,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感情,經歷了什麼樣的悲傷。

而現在這本《李煜詞傳》和《納蘭容若詞傳》就很好地涵蓋了他們的一生,將他們一生的經歷都描述在其中,並且他們在這段經歷所發生的的事情,這樣我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就能更好的理解,原來這首詩是他以這樣的心情所作的。

這套書共有6本,其中還包含有《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

讀詩就是在感悟不同的人生,所以這套書可以體驗到六位詩人不同的人生,也是一大收穫。

現在只需要79元,就可以體會詩人他們的一生,或豪放,或痴情,或哀怨,或悲壯……

點擊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煜的一首亡國詞,無人仿得來,700年後納蘭跟寫一首,驚豔世人
    提到南唐後主李煜,我只覺得他是一個被皇帝這個職業耽誤的詩人,也不能說他被耽誤了,因為他很多驚豔世人的詩詞還是被流傳了下來。比如這首最有名《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李煜最愜意的一首詞,專門寫他和歌女調情,卻成了一首千古名篇
    李煜作為帝王,他無疑是失敗的,因為他後來做了亡國之君。毛澤東主席評價他說:「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但作為詞人他是非常成功的,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評價他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因一首詞,使自己丟了性命的李煜,究竟寫了什麼讓宋太宗如此震怒
    公元978年,李煜降宋的第三年,又到了七月七日,這天既是乞巧節又是李煜的生日,回憶在江南的時節,那會是全國同慶,群臣祝賀,李煜則會賜酒賜宴,歌舞歡迎。而現在冷清清,陪她的只有小周后,夫妻二人比囚犯只少了腳鐐手銬,李煜無比傷感,填了兩首詞。填完後,李煜叫小周后唱出來,小周后輕啟朱唇,歌聲哀怨,令人聞之心碎。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也就是由於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因此 他也被後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被毒殺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的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就是其亡國後寫下的那篇《虞美人》,令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後慘被毒殺。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為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說到李煜,人們都說他是個偉大的詩人,但不是當皇帝的料。作為五代十國時南唐的亡國之君,李煜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他的詩詞有著獨特的風格,簡單又幹練,能夠在寥寥數十字中將想要表達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和其他的動不動長篇大論的宋詞不同。
  • 亡國之前的李煜,生活無憂,寫過一首描寫美麗女子的詞,讀完心動
    李煜曾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他年幼時酷愛詩詞書畫,造詣頗深,身為南唐國主李璟的兒子,他幼時生活富足,時常享樂。又因兄長李弘冀坐上太子之位不久,對身邊的人非常防範戒備,李煜本也無心國事,便以尋歡作樂醉心詩書為由向兄長表明態度,自己無意於皇位,以求平安度日。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至今未被超越
    縱觀李煜的一生,他曾經輝煌過,身處萬人之上,也曾敗落過,身處萬人之下,但正是這種身份的巨大落差,造就了他內心巨大的苦痛。才使他把所有複雜的情感都通過他的詩作表現出來,成就了一代偉大的詞人,也使他的詩詞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皆是千古名句!
  • 李煜巧借杜甫一句名詩,寫一首雨後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被超越
    李煜巧借杜甫一句名詩,寫一首雨後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被超越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最有才華的亡國之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作為一個皇帝,李煜在政治上顯然是非常失敗的。但他在文學上,李煜卻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有很高的造詣。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幾句卻催人淚下,成就名篇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亡國之前的李煜是一個風流才子,這個時期的詞作描寫的都是歡樂的時光,優美的讓人心醉;亡國之後的李煜內心千瘡百孔,他的詞作多了一份悲涼悽慘的成分。甚至有人說,李煜詞作之悲涼,蘇軾跟辛棄疾都寫不出來,因為亡國之痛跟被貶之痛不同,只有君王才能真正切身體會到國破家亡的痛。
  • 他被稱為千古詞帝,卻因一首詞慘被毒死,背後真相令人惋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是當時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篇章,被世人尊稱為「千古詞帝」。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他是千古第一詞帝,25歲登基41歲去世,臨走寫一首詞驚豔時光
    沒錯他就是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是當時最有成就的詞人。不過一個亡國之君,不管怎麼說也是會受到人們詬病的。昏庸也好,暴政也罷,反正國家亡在你手裡,你就要被貼上這樣的標籤。可歷史上這麼多亡國之君,他卻能夠給人們留下美好印象,並被世人所稱頌。
  • 李煜流傳至今的一首詞,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被人模仿了一千多年
    李煜流傳至今的一首詞,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被人模仿了一千多年一提起李煜,我們便會想到那個南唐後主,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唯獨不善於治理國事,最終慘被滅國的遺憾君主。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
  • 李煜經典的一首詞,改自李隆基的「亡國之曲」,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了解過宋詞的人應該知道,一首詞包括詞牌名和詞名,同一個詞牌名可能有很多首詞。而說到詞牌名就能想到那首詞,一定是千古絕唱。說起《水調歌頭》,想到了蘇軾;說起《破陣子》,想到了辛棄疾。除了這3首,還有一首就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也是名垂千古,無人能及。在李煜42歲那年,剛巧趕上當時的乞巧節,在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李煜寫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是名句,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的一首名作,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四句都是名句
    南唐後主李煜,是歷史上一位傳奇的人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生悽苦,人間悲觀
    為何王國維先生如此推崇李煜呢?看完此文,不虛此行。南唐後主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後主,也是南唐著名詞人。他是亡國之君,卻被稱為「千古詞帝」,後世都說他是被皇位耽誤了的詞人,有人評價他:「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憐命薄做帝王」。
  • 詞帝李煜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或許從未被超越
    詞帝李煜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或許從未被超越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皇帝,這個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作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身的選擇。對南唐而言,令他登頂帝位是悲劇的;但對文學界而言,有他的進入,詞作為一類詩歌體裁,當作熠熠生輝。說起李煜,你會想到他的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