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全球又在鬧「美元荒」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不斷蔓延,數十個國家、地區的經濟逐步陷入衰退,不少國家的2020年經濟增速可能會出現-6%到-10%的萎縮。為了挽救經濟、維持金融穩定,各國又在搶購美元了。
疫情,推動美元創新高
這是一種矛盾:為了提振經濟,前不久美聯儲開啟了放水模式,開啟印鈔機向市場投入了數萬億美元的流動資金,一下子使得短期內的美元大幅增長。多位經濟學家指責美國這是變相「徵收鑄幣稅」,是變相「向世界轉移損失」。
對其他國家來說,他們通過辛苦的勞動出口資源、商品、服務等換取了美元。可美國僅僅是通過啟動印鈔機就增發了數萬億美元,變相攫取了他們的財富。按道理,各國應該減少持有和使用美元啊。
但現實卻正好相反。由於擔心疫情對本國經濟造成重創,擔心本國金融出現較大的危機,紛紛將自己的各種資產轉換成黃金、美元。很多國家也為了維持經濟穩定,增購美元,提升外匯儲備。
這種結果就是造成了國際市場的美元變得越來越稀缺,再度出現「美元荒」——就像在2月份澳大利亞、美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搶購衛生紙、口罩一樣。使得這些物質變得稀缺,而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士又很難搶到。
阿根廷就是如此。其外匯儲備較少,而外債卻很多。本來可以通過「在國際市場獲得美元來償還到期的外債」。但現在卻搞不到美元了,不得不宣布「暫時無法償還債務」——成為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個出現債務違約的國家。
整體來看,疫情加大了國際市場對美元的需求,推動了美元在國際支付市場中的比例——按照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公開的信息,3月份美元在國際支付市場上的份額由2月份的41.48%提示至44.1%。
最近幾年,美元在國際支付市場的佔比都是39%到41%左右波動,但今年3月份突破提升至44.1%。如果疫情繼續在全球蔓延,不排除在4月份美元的份額還會繼續上漲——預計會突破45%,大概率接近50%。
歐元、日元、人民幣呢?
按照SWIFT公開的信息,3月份歐元在國際支付市場的佔比降至30.84%,英鎊佔比也略微降至6.41%,日元佔比卻略有上升(3.98%)。咱們中國的人民幣所佔的份額也下滑至1.85%,但仍在全球排第五名。
加元、澳元、港元分別以1.84%、1.47%、1.26%的佔比位列第六至第八位,其他國家的貨幣所佔的份額也下降至8.25%。這樣看來,美元的優勢仍是其他貨幣無法比擬的,美國利用其金融優勢,或將使其損失降到相對低點。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