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929並非終點!總師承認國產超音速大飛機上馬,外形或超乎想像

2020-12-11 騰訊網

日前,在2020浙江省"萬畝千億"航空航天產業國際峰會上,中俄合研大飛機CR929總師陳迎春接受了媒體採訪,對中國國產客機項目做了相關介紹。在談及未來國產客機方面的話題時,陳迎春透露,中國商飛已經開始對CR929的後續型號展開預研,包括雙層雙通道客機、三通道客機、超音速客機以及採用全新布局等。其中,超音速客機與全新布局這兩項,尤為值得我們關注。

事實上,現代客機發展到今天,傳統的"圓柱型機身+下單翼+吊掛式發動機"的布局,基本已無更多可挖掘的潛力。對發動機和機翼技術"小打小鬧"式的更新換代,難以從根本上與既有產品拉開質的差距。如何在保證安全和舒適的情況下,把更多的乘客更快地送往目的地,且成本還要儘可能的低,始終是各大航空公司所追求的目標。如今,安全、舒適和載客量指標已無更大拓展空間,於是乎不少國家開始將目光重新投向一度被放棄的超音速領域。

我們知道,冷戰時期的歐洲"協和"式與蘇聯的圖-144,是人類歷史上唯二投入商業運行的超音速客機,但二者的服役經歷都算不上很成功。至於原因,很多相關資料都有介紹和分析,如發動機油耗過高,長途飛行需中途落地加油,路途時間反而超過傳統亞音速客機;超音速帶來的噪音過大,無法在人口稠密區上空快速飛行;機內噪音和振動過大,乘客體驗感不好,且無法享受空中乘務員的服務;票價過高,一般人很難負擔,故航空公司無法回本……等等。

其實拋開這些問題不想,僅從設計初衷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協和"還是圖-144,其實都從技術與性能層面滿足了設計者定下的原是目標,即搭載一定數量的乘客,以更快的飛行速度,在更短時間內飛抵目的地。只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和各國社會民生水平,超音速客機的概念顯得有些超前了,或者說是華而不實,這才使得上述兩款超音速客機的"服役經歷"都只是曇花一現。

而今,隨著航空工業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新型航空發動機、飛控系統和更多種類氣動布局的出現,超音速客機原有的種種問題與矛盾,似乎也不再無解的。

以美國為例,在2017年的巴黎航展上,美國Boom Supersonic飛機研發公司展示了一款名為Boom Passenger Airliner的超音速客機,載客量為45~55人,最高飛行速度可達2.2馬赫。得益於碳纖維材料的進步,該機的造價和單位油耗明顯低於"協和"式客機,採購價格與運行成本的降低,帶來的則是票價的可控性,即讓大部分人都坐得起超音速客機。

另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即大名鼎鼎的NASA,也預計在2021年首飛其研發的超音速客貨兩用飛機項目X-59。相比起Boom Passenger Airliner,X-59在保證飛機擁有超音速飛行能力的同時,更注重通過外形上的改變來降低噪音,尤其是要降低客機在超音速飛行狀態下產生的噪音,使其不超出人口稠密區的限制標準,進而實現在城市上空也能維持超音速飛行能力。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不難看出,X-59的氣動外形與傳統客機截然不同,在相當程度上體現出大膽、創新,乃至是激進。

可能很多人都未曾想到,中國也是世界上較早對超音速客機產生興趣的國家之一。大約48年前,即1972年左右,中方曾與英法兩國籤訂了購買"協和"式客機的意向合同,擬進口2架"協和"用於首長級人物專機,這份意向書於1972年7月25日,由《紐約時報》曝光。

一個多月後的8月28日,中英兩國又籤署了一份意向書,增購了1架"協和"。按照計劃,中方購買的3架"協和"客機中的前兩架將在法國生產,1架由英國生產。不過最終因種種原因,我們最終並未實際引進具有傳奇色彩的"協和"式超音速客機。

雖然"協和"未能成功來到中國,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航空業從業者們對世界先進技術成果與潮流的"嗅覺"還是十分敏銳的。如今看來,陳迎春的話也證明了一點,即中國並未放棄對先進超音速大飛機的興趣。

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國產超音速大飛機也將徹底摒棄現有的客機構型布局,更多地採用"苗條"的細長形狀,加入一定的翼身融合設計,是形成一種讓人難以想像和預測的外形效果。機身由大量輕巧且堅固的新材料製成,可能選用無加力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實現降噪和提升燃油經濟性的目標。腦洞開得更大一些,其甚至可能採用某些清潔燃料,以及混合動力。

當然,一旦民用客機或貨機能夠實現低成本條件下的超音速巡航飛行,那其是否可能投入軍用領域呢?相信這個機率還是很大的。以戰略轟炸機為例,美國的B-1B、B-2和B-21,以及俄羅斯的圖-160和PAK-DA,從它們的發展中不難看出,不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都無法讓一架戰略轟炸機實現隱身與超音速飛行性能的並存,只能"取一舍一"。

不過還是那句話,當前的局限只是現有的技術條件造成的,如同超音速客機一樣,半個世紀前的超音速客機或許並不實用,但在如今的航空工業水平下,各國紛紛重新開始對超音速客機進行嘗試,必然說明當年困擾人們的技術難題,如今已不再無解。由此想來,誰也不敢保證未來的戰略轟炸機是否也能實現隱身與超音速性能的完美融合。

相關焦點

  • 公布最新研製進展,透露未來建造計劃,CR929總師:中俄大飛機不只是...
    由於訂單數大減,日本苦心經營多年的國產MRJ客機被迫於11月宣布下馬,波音、空客等航空巨頭同樣傷筋動骨。中國尚處於起步階段的國產客機是否受到影響?在9日舉行的2020浙江省「萬畝千億」航空航天產業國際峰會上,中俄聯合研製的大飛機CR929總師陳迎春透露,有中國龐大的國內航空需求作為依託,三大國產客機項目正常推進。同時他還透露了CR929大飛機的更多細節。
  • 中俄CR929項目被傳停滯,俄羅斯另有計劃?總師披露真相
    今年席捲全球的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慘痛打擊,包括波音、空客這樣的航空巨頭損失巨大,但體量大還能抗一抗。不過有的就沒這麼幸運了,前不久日本宣布苦心經營多年的國產MRJ客機被迫下馬,而這對還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國產客機有影響嗎?前段時間傳出中俄CR929項目停滯,究竟怎麼回事?
  • 1000架國產大飛機終結壟斷,美國這次無能為力
    中國商飛公司高管、CR929總師陳迎於近日公開了CR929的研究進程。他表示,CR929正在熱火朝天地開發中,估計在2023-2045年期間,向全球各地買家交付約1000架。
  • 大飛機「國產心臟」再有進展 CR929發動機驗證機試車
    本報記者 裴昱 北京報導儘管中俄聯合研製的CR929尚未向適航監管當局提交型號合格證申請,但是,作為繼C919首飛之後的又一款國產大飛機,其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工作卻從未停步。作為飛機的「心臟」,CR929的國產發動機研製近日亦有進展。
  • 直面波音787空客A350:國產大飛機CR929細節
    直面波音787空客A350:國產大飛機CR929細節2020-12-10 14:58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C919之後,國產大飛機C929的消息也開始多了起來,近日CR929總師陳迎春也是透露了一些新客機的細節。
  • 國產大飛機CR929不愧是「巨無霸」
    在C919之後,國內大型客機CR929的消息也頻繁放出,最近CR929總師陳迎春也是透露了一些新客機的細節。陳迎春透露,C919型150座幹線客機正處於試飛取證階段,6架飛機目前正處於4個地方試飛,累計訂單已達815架,中俄聯合開發的300座雙通道寬體飛機CR929也在穩步推進。
  • 220噸大飛機傳來好消息,總師透露重要信息,未來將交付1000架
    大飛機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皇冠」,是一個國家綜合科技實力的重要象徵,一直以來,我們的國產大飛機承載著無數航空迷們的夢想。在軍用領域我們已經擁有了運20這款優秀的大型運輸機,並且運20已多次執行遠距離的運輸任務,成長為了成熟可靠的空中平臺。
  • 929大客機好消息傳來,中方總師透露重要信息,交付時間已確定
    12月9日在浙江省舉辦航空航天產業國際峰會上,CR929項目中方總設計師陳迎春透露,CR929大客機在2023年到2045年之間可以交付1000架。這是繼CR929飛機模型完成風洞吹風試驗之後傳來的最新消息,此前西方稱CR929項目,因中俄合作出現問題而被停止,完全是謠言。
  • 中國商飛陳迎春:擔任三款民用飛機總師
    陳迎春認為,這種超乎尋常的熱情,一是來自於對國家戰略的堅定信心,二是來自於對大飛機這份事業的熱愛,「第三吧,自從1999年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之後,我們這些搞飛機的,心裡都憋著一股勁。這股勁,從搞軍機開始,就沒松過,大家都是沒日沒夜地拼命幹設計。民機這一塊,還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大短板,這股勁當然更不能松。」
  • 三總師聚齊,中國大飛機「三劍客」最新進展曝光
    北京時間5月7日,中國運-20、AG600和C919的三位總設計師在陝西西安閻良舉行的「2018中國大中型軍民用飛機發展峰會」分別發表演講,介紹了中國三種大飛機的研發和服役現狀。AG600水陸兩棲飛機的總設計師黃領才透露,AG600力爭於2021年取得適航,2022年交付用戶。 據悉,AG600於2017年12月實現陸上首飛。為預防不可預測火災,中國林業部門已將AG600納入採購計劃。AG600是在研的全球最大水陸兩用飛機。中國商飛預研總師楊志剛透露,C919正在閻良試飛,計劃2021年左右取得適航,進而交付客戶。
  • 在未來,CR929將向全球交付1000架,波音徹底沒希望了?
    圖為CR929客機模型美國波音公司壟斷了全球民航客機50%以上的市場,然而今年波音公司屢屢受挫,大批客機賣不出去,損失了數十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國產大飛機則一鳴驚人,商飛宣布在未來中俄聯合研發的CR929將向全球交付1000架以上的訂單,徹底終結波音的壟斷,難道波音徹底沒希望了?
  • 中俄CR929飛機迎來關鍵階段,已獲超200架採購「軟合同」
    根據雙方工業部門的需求,民航局已經和俄羅斯聯邦航空運輸署(FATA)約定,開展CR929飛機未來的適航審定的合作研究,並做好審定的前期準備工作。要知道,進行適航審定,是當地航空局對飛機機型上市之前的重要認證之一,關係著飛機能否安全「上天」。去年3月,因波音737Max 8飛機發生了空難事件,我國民航局就暫停了該機型的適航證,一直到現在還沒能復飛。
  • 國產大飛機 從運10到C919
    正面印製著正在上海飛機製造廠進行總裝的運10噴氣式客機。這幅圖案並非藝術家的想像創作,而是源自新聞攝影記者完全寫實的照片。就在這枚國庫券印發一年之後的1986年,國家做出決定終止運10工程,這一曾經讓中國航空人引以為傲的項目就此遺憾終結。
  • 衝刺航空製造強國,我國三大國產飛機獲2415架訂單!波音卻遭噩耗
    在「逆全球化」聲音抬頭之際,迫在眉睫需要國產替代的領域不僅僅只有半導體,打造一條「中國版」的航空製造產業鏈也是我國重中之重的目標。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依託龐大的國內航空需求,中國三大國產客機項目都取得亮眼成績。
  • 西工大上海校友會換屆 民機三總師出席
    ARJ21飛機總設計師陳勇、C919基本型總設計師韓克岑、CR929型號中方總設計師陳迎春等出席本次換屆大會。並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採訪過程中,三位總師對母校飽含深情,溢於言表。陳迎春,CR929中俄遠程寬體客機中方總設計師。江蘇徐州人。1983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飛機系空氣動力學專業。
  • 飛機從亞音速飛到超音速會發生什麼?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嶽江鋒 策劃:宋雅娟 監製: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網友提問:飛機從亞音速飛到超音速會發生什麼當飛機在空中作超音速飛行時,在機頭或突出部分,也會像水中前進的快艇一樣出現一種楔形或錐形波,這就是激波。飛機所發出的疏密狀的音波無法跑到飛機前方,所以就全部疊在機身後方,形成了圓錐形狀的音錐。當它們向外傳播時便互相干擾和影響,然後匯集成一道包羅機頭的音爆前激波和一道尾隨機尾的後激波。
  • 西工大上海校友會換屆丨「民機三總師」出席!
    ARJ21飛機總設計師陳勇、C919基本型總設計師韓克岑、CR929型號中方總設計師陳迎春等出席本次換屆大會。並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採訪過程中,三位總師對母校飽含深情,溢於言表。陳迎春,CR929中俄遠程寬體客機中方總設計師。江蘇徐州人。1983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飛機系空氣動力學專業。
  • 「三總師」共話「三兄弟」
    經過60多年的發展積累,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的創新創造,我國大中型軍民用飛機產業開啟了全新的時代,對於航空工業來講亦是如此。新的時代意味著新的機遇,更充滿了新的挑戰,在建設航空強國的徵程中,我國的大中型軍民用飛機產業必將再創新的輝煌!作為「國企開放日——媒體走進大國頂梁柱之航空工業」系列活動的開場,中國大飛機總師媒體見面會於5月7日在閻良舉行。
  • 我國或要去掉CR929的R?CJ發動機進度超俄制PD35,或實現單飛
    關於中俄為什麼在CR929方面的合作比較不順的問題,有分析認為,我國尋求與俄羅斯合作研發大飛機,看上了俄羅斯在大飛機方面的技術經驗,我國希望通過資助的方式讓俄羅斯提供CR929的核心技術。實際上!
  • 推力達35噸,CJ-2000發動機進入整機裝配階段,未來不止用於CR929
    而三年之前,國產大飛機C919的一飛沖天,在我國航空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只不過C919雖被稱為「大飛機」,但它只不過是單通道的中型客機,最大起飛重量只有77噸左右、最大航程5555公裡,載客人數也只有156人,與國際上真正的大型寬體客機(雙通道、載客300人左右、起重超過200噸)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在C919之後,我們又與俄羅斯合作研製了CR929寬體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