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人才輩出,百家齊放的時代。其天災,人禍,戰亂的特殊環境造就一批英雄好漢,梟雄能人的歷史人物。
這篇介紹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行榜(第6-第10位)
第10位:賈詡(147-223)善終洛陽,終年77歲。曾任董卓、張繡、曹操謀士。
賈詡之所以能坐上:十大謀士末班車,其實智慧不容小覷,排位再升幾名亦不過份。賈詡原為董卓部下,在董卓部下僅任第二謀士,而李儒排名第一!難道賈詡智慧比不上李儒?這正是賈詡智慧之處。董卓在任期間霸朝亂政,幹的事都是偷雞摸狗,人神共憤。(斬除異己殺丁原,趕袁紹,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強佔後宮全部妃嬪)這樣梟雄的首席謀士後果當然是被人碎屍萬段,祖墳移平的結局。賈詡當然犯不著去和李儒爭董卓的第一謀士。
董卓死後任張繡首席謀士。差點殺了曹操,最後只殺了曹操大子曹昂,貼身宿衛大將典韋,同被殺死的還有一位曹操侄子。
最後勸張繡歸降曹操,成曹操重要謀士。參加官渡之戰,曾阻止赤壁之戰未成。最後得以善終的傑出謀士代表。
賈詡的智慧其實應該再排前,但筆者認為賈詡雖然智慧過人,但賈詡謀私利己過重,在謀天下平民百姓福祉的行為意識淡泊,所以給筆者排了一下屈逼的位置。
第9名:顧雍(168-243)善終武昌,終年76歲,終身為孫權謀士。
顧雍從基層官做起。在任期間,得民心,多建樹,皆有政績。可以說顧雍是內政能手,行軍打仗謀略未有記載。官至丞相,連仼十九載!可見內政能力排行三國第一沒問題。在任期間東吳平民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奠定了東吳國內穩定的政治基礎。
第8位:荀攸(157-214)病死伐吳徵途中,終年58歲。曹操重要謀士。
荀攸獻計水淹下邳,活捉呂布。曹操名言:人中呂布,人中赤兔。活捉呂布讓曹操少損兵將和增加降將。官渡之戰,獻計斬顏良和文丑。勸曹洪接納張郃和高覽投降,擴充戰將。
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生有奇策共十二計。均失傳及遺失。
荀攸在軍事戰略和謀略均為上乘謀士。
第7位:龐統(179-214):號:鳳雛。進攻雒縣時,被流矢射亡。葬於落鳳坡。亦有傳流矢亡於落鳳坡。終年36歲。任劉備軍師。
為劉備奪蜀川獻三計。劉備用中計奪取蜀川,贏得蜀川以謀立足發展。為三國時期:三足鼎立建立雛形態勢。
龐統自小就成名,曾以論人評天下。得多人推薦,劉備得以拜為軍師,只可惜英年早逝。未能更多建樹。
第6位:郭嘉(170-207)徵伐烏丸病亡,終年38歲,曾任袁紹,後隨曹操軍師。
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功勳。在任袁紹屬下,一直賦閒未能重用。轉投曹操,為曹操戰袁紹定"十勝十敗"戰略。奠定曹操目標決心和兵將士氣。袁紹敗後接納地盤時,平穩過渡,內政能手。亦為曹操四徵出謀劃策,提供兵馬糧草支援。為曹操南下伐東吳和劉備奠定物質基礎。正因為有郭嘉這樣的內政能手存在,讓曹操有了南徵稱帝野心和行動。
關注我,將持續更新:三國時期:十大謀士排行榜(第1名到第5名)